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立庭
Chen, Li-Ting
論文名稱: 日常器物的變異──以《太平廣記.精怪類》為範疇
Metamorphosis of Utensils: A Study on Monster Tale of "Tai Pin Guan Chi"
指導教授: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口試委員: 周志煌
Chou, Chih-Huang
謝聰輝
Hsieh, Tsung-Hui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口試日期: 2022/12/2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太平廣記精怪變形器物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文件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22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4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太平廣記》〈精怪類〉為題,關注於器物精怪,著重物我關係、人類精神思維與社會史。本文的第一部分,梳理了變形與器物的兩個概念,首先是變形觀念,從先秦至魏晉變形概念的發展流變,變形從神話逐漸成為唐代小說的題材,在此,本文歸納出變形概念的重要原則,從而察覺到精怪無論在變形時的外形,以及行動上,皆會趨向於人的特徵。其次是日常器物概念,本文試圖釐清在器物作為變形主體的小說中,應該如何理解器物的定位和意義,而後發現,儘管器物是變形的主體,在小說中仍舊是被人類所認識、賦予意義的客體,因此在理解〈精怪類〉內容時,必須了解人與精怪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整理人與精怪之間的互動,儘管有部分精怪與人類相處友好,大多數精怪為人類帶來的危害,或是預告災異降臨,且精怪最終也必須面臨被消滅的命運。第三部分則進一步探究,精怪危險的原因及來源,精怪的出沒,都象徵著時空的邊緣、陌生、黑暗,以及人類精神上的孤寂、多欲,因此,器物精怪並非只是人類受到古老思維影響的幻想產物,它們更象徵著人類所畏懼的一切非常、失序之物。這些事物存在於人類生活周遭,並可能招來危險,而精怪正是這些事物的具體形象。本文最終審視了器物精怪的概念,並將之放置於志怪小說發展脈絡中,發覺精怪從《漢志》到志怪小說,儘管其象徵內涵發生了極大轉變,然而不變的是,精怪始終是人類畏懼的象徵。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主題界定與研究範疇 4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9 一、《太平廣記》精怪類的研究 9 二、變形神話研究 10 三、精怪與其他相關研究 12 四、器物與物質文化研究 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4 第二章 精怪的變形 17 第一節 物的變形概念源流 17 一、先秦時期 18 二、秦、兩漢時期 20 三、魏晉時期 23 第二節 內與外:本質與外在變形的規律 25 第三節 漸變:時序、時間的規律 28 第四節、作為小說題材的變形 32 第三章 日常器物變形的文化意義 37 第一節 原始思維中的日常器物 37 第二節 器物與棄物 40 第三節 物質的反映:日常器物 43 第四節、物質的反映:人像 49 第四章 精怪與人的互動 55 第一節 徵兆 55 第二節 騷擾與危害 60 第三節 平和相處 63 第四節 精怪的消滅 65 一、厭勝概念來源 66 二、「精怪類」中的厭勝 68 第五章 精怪危險的產生來源 71 第一節 精怪出沒於邊緣性的時空 71 第二節 精怪與人的時空對立與相遇 75 第三節 危險的「人」:陌生人與魅惑 79 第四節 危險何來? 81 第六章、結論 87 徵引書目 91 附錄:「精怪類」之精怪、怪物與內容大意 99

    一 、古籍文獻
    〔春秋〕左丘明著;〔晉〕杜預集解;(日)竹添光鴻會箋:《左傳會箋》,臺北市:天工書局,1988年。
    〔漢〕劉歆等撰;王根林校點:《西京雜記(外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漢〕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9月。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11月。
    〔漢〕班固:《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呂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9月。
    〔漢〕應劭;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5月。
    〔漢〕郭憲:《漢武帝別國洞冥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年。
    〔魏〕曹丕:《列異傳》,北京:文化藝術出版,1988年12月。
    〔吳〕韋昭:《國語(附校刊札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6月。
    〔晉〕干寶;李劍國輯校:《搜神記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6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
    〔南朝梁〕陶弘景;趙益點校:《真誥》,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9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唐〕杜佑;王文錦、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2月。
    〔唐〕李肇:《唐國史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4月。
    〔唐〕段成式著;許逸民校箋:《酉陽雜俎校箋》,北京市:中華書局,2015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61年9月。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4月。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明〕王圻:《三才圖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清〕郝懿行注:《爾雅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10月。
    〔清〕石玉崑著,〔清〕俞樾改編,楊宗瑩校訂,謬天華校閱:《七俠五義》,臺北市:三民書局,1979年11月。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4月第2版。
    〔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北京:商務印書館,1941年5月。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臺北市:中華書局,2016年4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2年。
    黃暉撰:《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5月。
    王明著:《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3月。
    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初版,臺北市:編譯館,2002年4月。
    二、專書著作
    王子今:《門祭與門神崇拜》,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7月。
    王懷義:《中國史前神話意象》,初版,臺北市:里仁,2016年12月。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台北市:臺原,1999年6月。
    冉萬里:《隋唐考古》,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石育良:《怪異世界的建構》,臺北市:文津,1996年6月。
    江紹源:《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9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增訂新板)》,十七版,臺北市:三民,2008年
    李斌成等:《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四版,臺北市:時報文化,1998年12月。
    李豐楙:《神話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李澤厚:《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5年1月。
    李鵬飛:《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余紅健主編,西安博物院編:《樂居長安:唐都長安人的生活展》,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5月。
    吳玉貴:《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2月。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下)》,臺北市:允晨文化,1992年1月。
    李希凡主編:《圖說中國雕塑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宋會群、苗雪蘭:《中國博弈文化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8月。
    胡曉真、王鴻泰主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市:允晨文化,2011年12月。
    胡玉珍:《《抱朴子.內篇》道教醫學之研究(中)》,新北市: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8年3月。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
    張國風:《《太平廣記》版本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月。
    陸錫興主編:《中國古代器物大詞典.器皿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陸錫興主編:《中國古代器物大詞典.樂器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
    陳躍紅、徐新建、錢蔭榆著:《中國儺文化》,北京:新華書店,1991年12月。
    陶思炎:《中國鎮物》,台北市:東大,初版,1998年7月。
    康韻梅:《六朝小說變形觀之探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3月。
    崔樂泉:《圖說中國古代遊藝》,臺北市:文津,2002年12月。
    畢寶魁:《隋唐生活掠影》,北京市 : 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年6月。
    彭磊、鮮京宸:《先秦至唐五代妖怪小說研究》,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
    傅熹年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卷,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年10月。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臺北市:文史哲,1994年8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
    楊清虎:《中國魅文化》,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年9月。
    鄢良:《人身小天地──中國象數醫學源流.時間醫學卷》,臺北市:明文書局,1994年10月。
    魯迅:《中國小說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市:里仁,1992年9月。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4月。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市:重慶出版社,1992年。
    劉仲宇:《中國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劉勇強:《中國神話與小說》,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4月。
    劉湘蘭:《中古敘事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劉黎明:《灰暗的想像──中國古代民間社會巫術信仰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4年5月
    謝明勳:《六朝志怪說故事考論──「傳承」、「虛實」問題之考察與析論》,臺北市:里仁,1999年1月。
    齊東方:《唐代的金銀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5月。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3月。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0年8月。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市:洪葉,2006年2月
    〔日〕中野美代子著,劉禾山譯:《從中國小說看中國人思考方式》,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7月。
    〔日〕中野美代子著,何彬譯:《中國的妖怪》,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9年2月。
    〔英〕J.G.弗雷澤(Frazer, J.G.):《金枝》,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4月第1版,2020年7月北京第7次印刷。
    〔羅馬尼亞〕伊里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縣新店市:桂冠,2001年1月。
    〔美〕巫鴻著;柳揚、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5月。
    〔日〕柳田國男著,呂靈芝、張琦譯:《妖怪談義》,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
    〔美〕柯嘉豪(John Kieschnick)著,趙悠、陳瑞峰、黃浩暉、宋京、楊增譯:《器物的象徵》,新北市:遠足文化,2020年12月,
    〔法〕路先.維列-布留爾(Lucien Levy 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市:臺北商務,2001年2月。
    三、單篇、期刊論文
    王子今:〈略論兩漢童謠〉《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7年3月,頁19-24。
    王利華:〈漢唐飲食與生態環境〉,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2013年7月,頁53-115。
    王國良:〈六朝志怪小說簡論〉,《六朝志怪小說考論》,臺北市:文史哲出版,1988年,11月,頁1-44。
    王齊洲:〈小說觀、小說史與六朝小說史研究──兼論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的有關論述〉,收錄於《稗官與才人──中國古代小說考論》,長沙:岳麓書舍,2010年2月,頁230-249。
    石昌渝:〈論魏晉志怪的鬼魅意象〉,《文學遺產》,2003年第二期,頁15-24。
    朱小枝:〈「互滲律」觀照下的中國棄物怪故事模型〉,《文學界》,2013年01期,頁64-66。
    江蕾蕾、劉海燕:〈近代以前中日對器物精怪的態度對比〉,《牡丹》,2019年14期,頁55-56。
    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第三卷第四期,1992年12月,頁95-116。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第一零四卷第一期,2001年12月,頁1-14。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二)──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第一零四卷第二期,《大陸雜誌》,2001年12月,頁1-15。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三)──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第一零四卷第三期,2002年3月,頁1-10。
    邱仲麟:〈黑夜與妖眚:明代社會的物怪恐慌〉,《明代研究》第十期,2007年12月,頁17-69。
    林富士:〈釋魅〉,蒲慕州編:《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台北:麥田,2005年7月,頁109-134。
    林富士:〈人間之魅──漢唐之間「精魅」故事析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八本,第一分,2007年3月,頁107-149。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第十三期,2005年12月,頁59-94。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成室禮、五祀祭之性質、思維特色及禮制之轉化〉,《成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五期,2009年7月,頁1-43。
    李天綱:〈中國宗教祭祀的幾個問題:血食、焚香與設像〉,《宗教哲學》季刊第77期,2016年9月,頁101-126。
    李建民:〈屍體.骷髏與魂魄──傳統靈魂觀新論〉,《當代》第九十期,1993年10月,頁48-65。
    韋鳳娟:〈另類的修煉──六朝狐精故事與魏晉神仙道教〉,《文學遺產》第一期,2006年,頁46-56、158。
    徐志平:〈「人化異類」故事從先秦神話到唐代傳奇之間的流轉〉,《臺大中文學報》第六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4 年6 月,頁357-398。
    孫蓉蓉:〈讖緯與漢魏六朝的志怪小說〉,《中國文化研究》,2011年2月,頁47-58。
    陳秀芬:〈當病人見到鬼:試論明清醫者對於「邪崇」的態度〉,《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0期,2008年12月,頁43-86。
    康韻梅:〈試由「變化論」略論《搜神記》的成書立意和篇目體例〉,《小說戲曲研究》第三集,臺北市:聯經,1989年9月,頁3-34。
    康韻梅:〈娛玩、逞才、托寓:唐小說精怪聚會賦詩敘事分析〉,《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2014年,頁84-94。
    張麗香:〈從印度到克茲爾與敦煌──佛教中降魔的圖像細節研究〉,《西域研究》,2010年1月,第1期,頁58-68。
    曹瀟:〈淺談《太平廣記》中器物精怪類型〉,《北方文學》,2017年02期,頁84。
    傅錫壬:〈民間故事中血祭儀式的文化意蘊〉,《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三十五、三十六期合刊,2018年9月,頁11-30。
    黃心穎:〈《太平廣記》精怪類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六期,1996年6月,頁367-381。
    黃啟書:〈試論《續漢書.五行志》撰作及其體例因革之問題〉,《政大中文學報》第十五期,2011年6月,頁197-230。
    葛兆光:〈嚴昏曉之節──古代中國關於白天與夜晚觀念的思想史分析〉,《臺大歷史學報》第32期,2003年12月,頁33-55。
    潘桂明:〈唐初佛道之爭的實質與影響〉,《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一期,頁54-61。
    鄭志明:〈靈魂的生命觀與殯葬文化〉,《宗教哲學》第四十三期,2008年3月,138-157頁。140頁。
    鄭艷:〈古代小說中的器物精怪及其民俗文化分析〉,《民俗研究》,2011年1月,頁229-241。
    鍾宗憲:〈「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東華漢學》,2004年5月,頁1-45。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譚帆、王慶華:〈「小說」考〉,《文學評論》,2011年第6期,頁155-163。
    簡榮聰:〈臺灣民間器物崇拜鉤析〉《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十六期,2011年,頁18,頁17-36。
    〔美〕田曉菲:〈中唐時期老舊之物的文化政治〉,《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4期,頁53-65。
    四、學位論文
    官怡嫻:《中國變形神話傳說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倪智芸:《《搜神記》精怪故事之敘事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2008年1月。
    曹花杰:《《太平廣記》精怪故事母題研究》,福建:集美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2013年6月。
    陳昱珍:《唐宋小說中變形題材之研究—以太平廣記與夷堅志為主》,臺北:中國文化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7月。
    楊田春:《六朝精怪小說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年5月。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天津:南開大學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5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