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之恬 |
---|---|
論文名稱: |
旅台日本人的文化溝通和中文學習歷程-以旅居者觀點為核心之研究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of Japanese Travelers in Taiwan – Analysis Based on a Traveler’s Perspective |
指導教授: |
楊聰榮
Yang, Tsung-Ro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1 |
中文關鍵詞: | 旅居者 、旅台日本人 、跨文化 、文化溝通 、中文學習歷程 |
英文關鍵詞: | Sojourner, Japanese traveler, cross-cultural, Cultural understanding,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40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4 下載: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旅居者觀點討論在台旅居日籍人士的生活經驗和中文學習歷程,從社會語言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觀點探討日本人和外國人交際時會產生的語言問題以及日籍旅台人士在台灣所受到的文化衝撞和適應。並抽出日籍人士在台的中文學習歷程,加以分析和討論以下問題。「為什麼來台灣學中文?」「來台灣除了學中文還有沒有其他目的?」「學校教的中文有用嗎?」等,從旅居者同時也是中文學習者的觀點來看台灣作為一個國際中文學習場域的優點和缺點。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中的「訪談法」和「半結構式問卷」針對七名在2009至2014來台的日籍人士蒐集資料,並以綜合歸納的方式分析訪談所得,從中獲得以下結論。
日本人的「以心傳心」文化模式,已內化到其所使用的語言習慣當中,當脫離了日語這層保護膜時,日本人會感到手足無措,特別是在剛剛來到旅居地和開始學習一項外語時 。由於日本社會對日語的意識形態強烈,對使用外語產生排斥,並且由於內化入日語當中的語言「身分制」規則嚴謹,連帶推及到對日語母語者的語言使用要求嚴格,但對不諳日語的外語母語者卻顯得寬容。而從旅居者角度反觀台灣作為一個語言學習場域來看,台灣的中文學習環境擁有世界競爭力─繁簡字都教、教法靈活、思想開放,但在語言中心和培育師資的研究機構上卻仍有值得反思的空間。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traveler’s perspective to discuss Japanese traveler’s life experience and their Chinese learning process in Taiwan. Discuss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linguistics, Japa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 problems when communication with local Taiwanese people. And the culture shock and adaptation. From the travelers in Taiwan.
In the other hand, Japanese travelers are learning Chinese course in Taiwan as well, this study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y come to Taiwan to learn Chinese?" “There is no other purpose in addition to learn Chinese to Taiwan?" "Does the language center provide useful program to teach Chinese?" Furthermore, it discussed the view from Japanese traveler perils and advantages of Taiwan as an international Chinese learning field.
In this study, qualitative study of "interviews" and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for seven Japanese travelers through 2009-2014 to Taiwan's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to synthesize the way and the interview proceeds, deriv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Japanese "heart to heart" cultural model, has internalized the language to be used (in Japanese) to them, when the Japanese out of this layer of protective film, the Japanese will feel helpless, especially when lived in the aboard or just start to learn a new language.
Foreigners of Japanese and Japanese impressions tend to their own very different impression, the most direct example is the Japanese dur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silent and acquaintances, make foreigners an impression they are usually shy and not strong-minded yet Japanese themselves think it is considerate and respectful. In the other hand, Taiwan's Chinese learning environment has the world's competitive target character, but in the language cente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still have lots of space to improve.
外国語教育メディア学会編,《外国語教育メディア学会50年の歩み:LLAからLET
そして未来へ》,東京都 : 金星堂,平成22年(2010年)
郭春貴,《日本的大學二外漢語課程的教學模式探討》,廣島修道大學,2012
古賀範理,《日本外國語教育政策現狀和問題點》,Kurumei Univericity,2007
胡玉華,《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能力の育成を目指した中国語教育: その理論及び実
践例》,立命館大學,2012
佐橋滋,《日本人論の檢證:現代日本社會硏究》,東京,誠文堂,1981年
植村麻紀子,《2 1世紀型スキルの養成と中国語教育―「つながる」をキーワード》,
神田外語大學,2012
大谷泰照,《混迷お深める,異言語教育への提言》,名古屋外國語大學,2009
大谷泰照,杉谷眞佐子編,《EUの言語教育政策: 日本の外国語教育への示唆》,東
京都: くろしお出版,2011年
嶋津拓,《言語政策として「日本語の普及」はどうあったか: 国際文化交流の周縁》,
東京都 : ひつじ書房,2010年
日本中国語学会,中国語ソフトアカデミズム検討委員会編,《日本の中国語教育: そ
の現状と課題》,東京都:日本中国語学会,2002年3月
Anthony J. Liddicoat,Internationalizing Japan: Nihonjinron and the Intercultural in Japanese Language-in-education Policy,Research Centre for Languages and Culture Education,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Magill, SA, Australia,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Vol. 2, No. 1, 2007
Miyuki Sasaki,The 150-year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 in Japanese Educational,Nagoya Gakuin University,Japan,Language Testing ,2008
Nobuyuki Tukahara,The Sociolinguistic Situation of English in Japan,Sociolingüística internacional Tardor,2002
Paul A. Riley,Reform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Japan,人間環境學會『紀要』第9
號,2008年3月
Yuko Goto Butler and Masakazu Iino,Current Japanese Reform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The 2003 ‘‘Action Plan’’,Language Policy,2005
露絲‧班乃迪克,《菊與刀》,遠足文化出版,2014年10月
東亞同文書院編纂委員會,《東亞同文書院大學史》,東京:滬友會,1982
六角恆廣著,王順洪譯,《中國語教育史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出版社,1992
魚返善雄,《日本語‧支那語》,慶應出版社,1994
王向華、陳湛頤、原武道編,《日本與亞洲華人社會》,歷史文化篇,香港:商務印書館,
1999年4月
張澤崇,《日本華僑學校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南博著,邱淑雯譯,《日本人論: 從明治維新到現代》臺北市:立緖文化,2003年
趙蓉暉編,《社會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鄒嘉彥、遊汝傑,《社會語言學教程》,台灣五南出版社,2007年6月
呂必松,《語言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
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甘懷真、 貴志俊彥、 川島真編,〈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 〉, 1963
張啟雄主編,《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 = The identity of overseas Chinese under
great transformations 》
餘煥睿,〈日本漢字政策的演變〉,日本姬路獨協大學,《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
論文集》,新加坡:商務印書館,1990
河野 顯,〈中文與日文是否”同文”-中文與日文比較研究序論〉,日本多摩大
學,《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商務印書館,1990
鄭麗芸,日本松山大學,〈關於日本漢語教材編寫中的若干問題〉,《第五屆世
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教學應用組),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學會,
1997
袁博平,英國劍橋大學,〈英國人與日本人對中文反身代詞”自己”理解的異同-中文
第二語言習得實驗〉,《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下冊(教學
應用組),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學會,1997
陳謙臣,日本龍谷大學文學部,〈對日本學生華語教學的問題初探〉,《第六屆
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冊(教學應用組),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學
會,2000
孟子敏,日本松山大學,〈日語學生的華語語音偏誤成因及教學對策〉,《第六
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冊(教學應用組),臺北:世界華文教育
學會,2000
李坤珊主編 , 淩志韞、 顧百里、梁新欣副主編,《留學生在華漢語教育初探: 漢語作
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 Chinese as a foreign / second language in the study abroad
Context 》,2001
吳麗君等著,《日本學生漢語習得偏誤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8月
張英,〈日本漢語教材及分析〉,《漢語學習》,2001年6月,第3期,頁61-69
石汝傑、陳榴竟,中國蘇州大學、日本九州大學〈日本的漢語語法教學問題〉,
《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七冊(教學應用組),臺北:世界華
文教育學會,2003
郭修靜,大阪外國語大學言語文化科,〈談日本的中文教學材料與教學環境〉,
《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六冊(教學應用組)臺北:世界華
文教育學會,2003
辛保羅,大阪外國語大學,〈建立在貿易基礎上的近代日本中文教學〉,《第七
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六冊(教學應用組),臺北:世界華文教育
學會,2003
長谷川清,〈關於日本大學漢語教育及進修計畫的思考〉,對外漢語教學研究,雲南師範大
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2003年3月,頁16-20
林本炫,鄒川雄編,〈國家霸權與教育:戰後新加坡及香港華文學校身分〉,《教育
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高雄:2004年3月
錢婉約,《論近代日本中國語教育發展的曲折性》,澳門理工學報,2005年第一期
林金定 、嚴嘉楓 、陳美花 等,〈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
研究季刊, Vol.3, No.2 ,頁122-136,2005年6月
陳木金,〈資料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
施俊名、吳惠萍、林繡娟〈華語教學中心招生行銷策略之研究〉,二十一世紀華語文中心
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發表之研究報告,2006
王幼敏,〈近代的中國語教育〉,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四卷第四期,2006年7月
郭春貴,〈日本的大學漢語教育問題〉,世界漢語教學2005年第四期(總第74
期),頁91-97
高熏芳、邱瑋芸、許玉玲等編,《課程研究》第三卷第二期: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Vol.3 No.2
黃光雄主譯,原著Robert C. Bogdan and Sari Knopp Biklen,《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
法》, 濤石文化出版,2005年3月
金戶幸子,〈亞洲的自發性日本移民-以臺北、上海為例〉,《亞太研究通訊》,
2006,第四期
金昌吉,日本北海道大學言語文化部中國語系,〈針對日本學生的漢語初級教材
的編寫問題與思考〉,《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冊(教學研
究組),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學會,2006
李錚強,日本國共立女子大學,〈淺析日本的中國語檢定考試的測試系統〉,《第八
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冊(教學研究組)(2),臺北:世界華
文教育學會,2006
莊司惠子,《日本大學中國語教育與實用教學脫節的因素與背景》,台灣師範大學華
語文教學研究所,2008
董鵬程,《台灣華語文教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展望》,2008
李貞愛,〈日本學生對中日漢語教師的評價〉,《日本學論壇》,2009年
劉小珊、徐臻,〈日本明治啟蒙思想家西周的語言文字觀考述〉,《東南亞研究》,
2010第一期
李明璁,〈旅居經驗與觀光凝視的折射/轉向:台灣和日本遊學生的比較研究〉,台
灣社會學會年會「研究新世代」發表論文,2011
http://www.cqvip.com/read/read.aspx?id=35849270 〈論日語委婉語的言談交際策
略〉,孫學章,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0年第9期(閱讀日期2014年7月
17日)
http://wenku.baidu.com/view/9d3e672c4b35eefdc8d333fc.html?re=view〈淺析日語委婉語
及其文化背景〉劉紅豔,《外語論壇》,2011年第一期(閱讀日期2014年7月
17日)
http://wenku.baidu.com/view/280d8c3358fb770bf78a555f.html,殷二永,〈日語中的婉約
語〉,《文教資料》,2012年11月中旬刊(閱讀日期2014年11月8日)
http://wenku.baidu.com/view/8ed5ad06c5da50e2524d7f99.html?re=view,〈日語的曖昧表
達和社會文化〉,阮茉莉,《外語教學與研究考試周刊》,2010年第51期(閱讀
日期2014年11月8日)
http://wenku.baidu.com/view/009d4055312b3169a451a453.html?re=view,〈淺談日語曖昧
性的歷史文化背景〉,周廣,《林區教學》,2011年第三期 (閱讀日期2014年
11月8日)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09/1723〈哪裡才有正統華語環境?〉,《看雜誌》90期,華人希望出版有限公司,(閱讀日期:2014年12月15日)
http://www3.nccu.edu.tw/~iaezcpc/publications/C_publications/Journals/.pdf 周祝瑛,《台灣地區國際學生研究調查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系,(閱讀日期:201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