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筱君
Hsiao-Chun Hsu
論文名稱: 我國師範校院轉型策略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Teacher College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謝文全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3
中文關鍵詞: 師範校院轉型轉型策略
英文關鍵詞: Teacher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8下載:6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和問卷調查,探討我國師範校院目前的現況、困境、轉型可採行的策略、具體作法、步驟以及配套措施,並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建議,以供相關機構及人員參考。此外,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我國師範校院的校長、副校長及各學院的教師以及教育行政機關人員和中小學校人員,共計發出795份問卷,實得有效樣本492份,問卷處理採用SPSS for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綜合文獻探討和問卷調查所得資料,得到以下結論
    一、目前我國師範校院的現況乃是依師資培育法的規定來運作,採多元開
    放制度,以公費為主自費為輔。
    二、目前師範校院遭遇的困境多又大,其中以「優勢消失」及「供需失調」兩項困境最為嚴重。
    三、在師範校院轉型策略中,可以產品轉型策略為主,產業別轉型策略、經營型態轉型策略為輔。
    四、在促使成員配合師範校院轉型上,應採取實證理性策略,兼用利誘策略並避免採取權力策略。
    五、在轉型時權力運用上,應加強上下合作的運用,避免由上而下的強制權力。
    六、師範校院在產業別轉型上的具體方式很多,然宜採取的程度雖屬同意但仍偏低。而其中應以優質的師範校院為最優先加強的策略。
    七、師範校院在經營型態上轉型應以策略聯盟為主要的轉型方式,而聯盟和合併雖也屬應然面採取的方式,然同意程度偏低,因而不建議優先採用之。
    八、師範校院在產品轉型的具體方式很多,如有人員中心策略、組織結構改變策略、工作中心策略、情境中心策略和經營理念再造策略,目前師範校院雖大致做到這些策略,惟尚未充分充實地落實這些具體方式。
    九、師範校院在推動轉型時的步驟包含診斷、計畫、執行、評鑑、改善;然目前師範校院實際在推動這些步驟之程度並不算很高,仍有加強與改進之空間。
    十、未來不確定性、政策法令限制、資源和支援不足乃為師範校院推動轉型時所遭遇較嚴重的困境。為解決師範校院推動轉型所遭遇的困境,可在法令、資源、師資培育評鑑、教師資格檢定上提出配套措施,以改善師範校院的困境,以確實推動各項轉型策略。
    十一、不同背景的人員對師範校院的困境、轉型的策略、具體方式、步驟、配套措施上的看法大體上大同小異,然教育行政機關和師範校院在某些項目上有顯著差異,顯示當前首要之急為加強彼此的溝通互動,減少差異。

    根據研究結論以及研究者之意見,對我國師範校院轉型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師範校院之建議
    (一)加強師範校院產品轉型策略之運用。
    (二)有效落實師範校院轉型的各項步驟。
    (三)主動建立與教育行政機關和各級學校及社區間良好的互動關係,促使資源之相互交流與分享,以利轉型的推動。
    二、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健全師範校院轉型的制度,充分提供相關支援與服務
    (二)協助師範校院落實轉型的各項策略
    (三)加強推動師資培育機構評鑑的各項配套措施
    (四)規劃建立教師資格檢定的相關措施,以提升教師的素質。
    (五)改善教育行政機關與師範校院認知上之差異
    三、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內容可擴及到一般設有教育相關系所和師資培育中心的大學之轉型策略。
    (二)研究方法可加入訪談法或德懷術,以期能更深入瞭解。
    (三)研究對象可擴及到除師範校院外的師資培育機構的人員、中小學的教師以及家長和學生。
    (四)研究結果推論上,可再加以探討轉型策略和具體作法的細部規劃和執行程序等措施,藉此建立更為豐富的師範校院轉型策略。

    The study adopts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s to probed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difficulties,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concrete methods, procedure and supplementary measures of Teacher colleges, and offer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people who will apply it. Beside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the president, the vice-president, and the professors of Teacher colleges, and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elhi people. The total questionnaires of 795 are dispatched, and the effective samples acquired are 492 copies. These data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PSS.
    Conclusions:
    1. The state of play of Teacher colleges is based on the teacher training law, there is plural system and government expense is major and own expense is minor .
    2. The advantage disappeared and demand and supply are unbalanced are the most serious trouble of Teacher colleges.
    3. We can use the main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as product transformation then, we can use the assistant strategy as industrial and model transformation to Teacher colleges.
    4. We can adopt the main strategies as empirical-rational strategy then, we can use the assistant strategy as back-scratching strategy, and avoid to adopt power-coercive strategy to promote people to transform..
    5. When Teacher colleges use the power strategy, they should improve the cooperation strategy, and avoid to adopt up to down strategy.
    6. Teacher colleges can use many concrete methods of industrial l strategy, but something should to do are not well. Besides, among this, the mostly used one is to be the high quality Teacher colleges.
    7. Teacher colleges should adopt strategic alliance as the main strategies of model strategy. Although consortium and consolidation are belong to the feasible strategies, the agree is not very high, and not to adopt first.
    8. Teacher colleges can use many concrete methods of product strategy, such as human-center strategy,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hanged strategy, work-center strategy, circumstances-center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concept reengineering strategy . Teacher colleges at present have actualized these strategies though, they haven’t practiced them to full.
    9. Teacher colleges can use many procedure to boost transformation, includes diagnose, plan, enforce, evaluation. These procedure are not used very often, there are still space to improve.
    10. The uncertainty of future, the restriction of policy and law, and the inadequate resources are the most difficulties of Teacher colleges doing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trouble, we can use some ways to make sure transformation, such as improving laws, resources, teacher training evaluation and 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s certification.
    11. There are similar with minor differences about the difficulties,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concrete methods, procedure and supplementary measures. But there a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about something in Teacher colleges and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o increasing the bilateral interaction, and decreasing differences are the mostly things to do.

    Suggestions:
    1. For Teacher colleges
    (1) To enhance the use of product strategy.
    (2) To accomplish the steps of Teacher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3) To establish good interaction with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other schools and commun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o share resources.
    2.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1)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Teacher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and provide support and service.
    (2) To assist with Teacher colleges to accomplish all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3) To enhance the evaluation of methods in teacher training organization .
    (4)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s certifi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er’s humanware.
    (5) To improv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 colleges and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3. For Further study
    (1) To broaden the study content to other universities with the center of teacher training.
    (2) To adopt interview methods or deiphi technique to understand deeply.
    (3) To broaden the study samples to people in other teacher training organization, elhi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4) To enhance to discuss the details of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concrete methods, and procedur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more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Teacher colleges.

    我國師範校院轉型策略之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轉型的意義與影響因素……………………………………… 9 第二節 組織轉型策略 ……………………………………………… 16 第三節 我國的師資培育制度 ……………………………………… 45 第四節 師範校院轉型之相關研究 ………………………………… 5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6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7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73 第四節 研究實施 …………………………………………………… 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79 第四章 調查結果與分析 …………………………………………… 81 第一節 我國師範校院目前遭遇困境之分析與討論 ……………… 81 第二節 師範校院推動轉型策略之分析與討論 …………………… 89 第三節 師範校院推動轉型具體方式之分析與討論……………… 112 第四節 師範校院轉型步驟之分析與討論………………………… 140 第五節 師範校院推動轉型的困境及配套措施之分析與………… 148 第六節 師範校院轉型策略其他意見之分析與討論……………… 1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9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95 第二節 結論………………………………………………………… 199 第三節 建議………………………………………………………… 203 參考文獻 …………………………………………………………… 205 中文部分 ………………………………………………………………209 西文部分 ………………………………………………………………213 附錄…………………………………………………………………… 217 附錄一 致專家學者函 ………………………………………………217 附錄二 我國師範校院轉型策略研究問卷(專家效度)………218 附錄三 我國師範校院轉型策略研究問卷(正式)……………225 附錄四 致教育行政機關委託函 ……………………………… 230 附錄五 致師範校院委託函 …………………………………… 231 附錄六 致中小學校委託函 …………………………………… 232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中小企業事業團(1992)。中小企業轉型策略(上)。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2004)。教師專業成長與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台北市:學富文化。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院(主編)(2002)。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九逵(1996)。一般大學中教育學程的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頁45-59)。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家通(1992)。中日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頁69-123)。台北市:師大書苑。
    司徒達賢(2002)。大學整併與經營管理。載於淡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論文集。(頁75-85),台北市。
    伍振鷟、黃士嘉(1997)。我國師範教育的回顧。教育研究集刊,22,1-26。
    伍振鷟、黃士嘉(2002)。台灣地區師範教育政策之發展(1945-2001)。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頁1-28)。台北市:學富文化。
    吳定(1984)。組織的發展理論與技術。台北:天一圖書。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武典(2004)。師資培育與教育改革。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教師專業成長與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頁3-24)。台北市:學富文化。
    吳桂雲(2002)。企業轉型下中階主管策略角色與組織績效關係---以中華電信南區分公司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清山(1996)。師範學院專業教育的挑戰與因應:兼論國小師資教育學分班的發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頁3-25)。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2003)。師資培育法-過去、現在與未來。教育研究月刊,105,27-43。
    吳耀堂(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行政決策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鐵雄(1996)。挑戰危機,創造契機:蛻變中的師範教育。2005年12月,取自:http://140.122.127.251/ttscgi/ttswebs?@@168974
    吳鐵雄、李坤崇(1997)。教師培育與法令變革的省思。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沈亞梵(1995)。師資培育多元化與教師品管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台北市:五南。
    周佳欣(1997)。臺灣中小企業策略性轉型之研究。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祝瑛(2002)高等教育整併模式之初探。載於淡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論文集。(頁91-106),台北市。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市:心理。
    林溫正(2000)。臺灣傳統集團企業轉型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姜麗娟(2005,4月)。從全球專業人力培育與流動論國內高等教育進退場機制之政策。論文發表於淡江大學高等教育與評鑑研究中心舉辦之「大學評鑑、進退場機制與提昇國際競爭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姚誠(1992)。海峽兩岸師範教育體制變遷趨向的比較。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75-196)。台北市:師大書苑。
    柯淑慧(2002)。1994年以後南非高等教育機構整併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紀金山(2001)。師資培育制度轉型與實踐的組織分析。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胡中慧(1995)。中日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胡艷(2000)。高校合併對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作用。教育與經濟,()74-77。
    袁振國(2003)。中國大陸教師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教育研究雜誌,2,4-12。
    袁素萍(2003)。企業轉轉型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高家斌(2003)。法國師資培育新變革。教育研究月刊,111,154-158。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康自立(2003)。師範教育何去何從?教育研究月刊,105,5-7。
    張明輝(無日期)。教育組織變革。2005年11月3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7Eminfei/artical/educationorganizationchange.pdf
    張芳全(2004)。新制師資培育政策分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教師專業成長與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頁215-249)。台北市:學富文化。
    張春興(2003)。師範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05,12-13。
    教育部(2001)。國立大學校院區域整合發展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a)。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b)。國立大學整併現況的檢討與未來展望。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a)。師資培育數量現況。台北市: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教育部(2005b)。師資培育素質提升方案(草案)。台北市: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教育部(2005c)。師資培育相關法令與行政規章。台北市: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第二科。
    教育部(2005d)。師資培育相關法令與行政規章。台北市: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第三科。
    梁金盛(2001)。臺灣地區大學校院整併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莫家豪(2002)。全球化與大學整併:國際的經驗。載於淡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論文集。(頁6-21),台北市。
    許智仁(2003)。科特轉型理論與高德拉特限制理論之比較研究---以某傳統產業轉型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許維芳(2002)。臺灣師範大學轉型定位與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明璋(主編)(1994)。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台北縣,聯經。
    陳益興(2005)。人口結構變遷之師資培育政策。載於教育部舉辦之「九十四年度師資培育之大學主管聯席會議」會議手冊。(頁10-23),台北市。
    陳奎憙(1990)。英國師範教育發展的趨勢。比較教育通訊,22,8-14。
    陳舜芬(1996)。現行師範大學制度的檢討與展望。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頁27-43)。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維昭(2002)。大學整併的理念與實踐。載於淡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論文集。(頁1-6),台北市。
    單文經(1988)。美國教育研究-師資培育及課程與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單文經(1992)。美國中小學師資養成教育的課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頁289-331)。台北市:師大書苑。
    彭曉瑩(1999)。師範校院教育行銷現況、困境及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坤錦(1996)。現行教育學程的檢討與展望。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頁61-77)。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金池(2003)。高雄市教育人員知覺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變革策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源河(2003)。美國師範教育的經驗與教訓。教育研究月刊,105,14-26。
    楊玉伊(2001)。師資培育機構評鑑標準建構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景堯(1996)。我國現行教育學程之檢討與展望。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頁77-88)。台北市: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0)。二十一世紀師資培育的品質考驗-以英國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挑戰與各國因應策略(頁153-181)。台北市:揚智。
    葉名祥(2003)。我國師範學院整併為教育聯合大學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郁菁(2000)。科技院校之中等師資培育面臨的困境與因應之道。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願景與承諾-展望新世紀的師資培育(頁19-37)。台北市:台灣書店。
    葉連祺(2000)。大陸師範校院教育實習之問題與改革構想。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挑戰與各國因應策略(頁1-33)。台北市:揚智。
    蓋浙生(2005,4月)。建構我國高等教育「退場機制」之檢視。論文發表於淡江大學高等教育與評鑑研究中心舉辦之「大學評鑑、進退場機制與提昇國際競爭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齊思賢(譯)(2000)。Benjamin Gomes-Casseres著。策略聯盟新紀元。台北市:先覺。
    劉巧麗(2002)。我國小學師資培育制度規劃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惠珍(2004)。花蓮地區初級產業轉型與休閒產業結合的區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市:雙葉。
    蔡秀英(2000)。我國高等教育整併模式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蔡清華(1997)。美國師資培育改革研究。高雄市:復文。
    賴進林(2001)。我國中小企業轉型的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戴嘉南(2003)。師範教育的出路何在?教育研究月刊,105,8-11。
    戴曉霞(2002)。高等教育整併之國際比較。載於淡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論文集。(頁21-49),台北市。
    薛天祥(1999)。高校合併的理性思考。載於「跨世紀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1。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謝文全(199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金城(2004)。臺北縣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再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碧枝(2000)。企業轉型中的多角化策略選擇---以食品業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鍾丁茂(1996)。私立大學「教育學程」所面臨的挑戰。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頁79-84)。台北市:師大書苑。
    嚴慶祥(1992)。海峽兩岸師範教育之比較及其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25-173)。台北市:師大書苑。
    蘇永明(2000)迎接新世紀的教育挑戰-以英國教師綠皮書之因應策略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挑戰與各國因應策略(頁153-181)。台北市:揚智。

    貳、西文部分
    Adams, J. D. (1984). Transforming work : A collection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readings. Alexandria, VA:Miles River Press.
    Adrian J. S. (1996). Value migration : How to think several moves ahead of the competition. Boston, MA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enne, K.D. & Chin,R(1985). The planning of change(4th ed).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Davidson ,W.H (1993).Beyond re-engineering: The three phrase of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IBM Systems Journal, 32(1),65-79.
    Donald B. B.(1982). Corporate turnaround : How managers turn losers into winners. New York : McGraw-Hill.
    Fidler, B. (1996). Strategic planning for school improvement. London: British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Society.
    Harman,G. (2000). Institutional mergers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since 1960. 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54(4), 343-366.
    Grassmuck, K. (1991). More small colleges merge with large ones, but some find the process can be painful. Chronicle of HighEducation,38(4) ,37-39.
    Greiner, L. E. (1972).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 Harvard Business Review7(8),37-46.
    Grundy, T.(1993). Implementing strategic change : A practical guide for business. London : Kogan Page.
    Hammer, M .& Champy, J.(1994).Reengineering the cooperation.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Hoy, W. K.& Miskel, C.G. (1996).Education administrations: Theory , research and practice(5th ed). New York:McGrew-Hill.
    Jonathan D. D.(2000).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without a crisis. The McKinsey Quarterly,4,116-128.
    Wycoff, J. & Richardson, T. (1995). Transformation think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that open the door to powerful new thinking for every member of your organization. New York : Berkley Books.
    Kilmann, R. H. & Covin, T. I.(1984).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 Revitalizing organizations for a competitive world.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Lavy A. & Merry U. (1988).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Revitalizing organization for a competitive world : New York : Praeger.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Martin, J. and Samels, J.(1994). Merging colleges for mutual growth: A new strategy for academic managers.Baltimore, 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Nelson, D. L., & Quick, J. C. (199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Foundations, realities, and challenges. Minneapolis ,MN: West Publishing.
    Neuman, W. L.(1997/2000).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MA : Allyn and Bacon.
    Philip,B.G. (1982).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ies. Taipei: MEI YA.
    Robbins, S. P. (1992).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Robbins, S. P.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0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Pitchard, M.O. (1993).Mergers and linkages in British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47,2.
    Steers, R. M., & Black, J. S. (199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