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家榮 Chang, Chia-Jung |
---|---|
論文名稱: |
新北市國民中學語文領域國文科教師實施學習共同體經驗與反思之探究 An Inquiry on the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Community by the Chines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Domain of New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王麗雲
Wang, Li-Y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5 |
中文關鍵詞: | 學習共同體 、翻轉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Learning Community, Flipped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0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語文領域國文科教師實施學習共同體經驗與反思。103學年為新北市推動學習共同體的第三年,推動規模及參與校數逐年增加,特別是國民中學現場的老師在升學壓力之下,仍然願意採用新的策略去實施,實有研究之必要。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為架構,訪談了六位新北市國中至少連續兩年實施學習共同體的國文科教師,並且進入到其中兩名教師的課堂進行觀察,主要是觀察在學習共同體的課堂,學生的表現及同儕間的互動和一般傳統講述型的課堂之間的差異,最後,研究者也蒐集了兩名老師所使用的教案和學習單作文件分析,希望進一步了解在學習共同體的課堂裡,教師的提問內容和講述型課堂的不同之處。
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壹、參與教師的參與動機多為對教育現況有所不平。
貳、參與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學習共同體相近。
參、參與教師能持續實施學習共同體的原因包含了「由上而下的推動模式」、「領頭羊的感召」、「基地班的支持系統」、「經費及行政資源的提供」和「家長的認同」。
肆、參與教師的實施作法主要以「講述型教學」、「教學重點」和「學習責任」等面向的翻轉為主。
伍、參與教師覺察到的改變包含了「師生關係」、「文本認知」和「學生思考」等面向。
陸、參與教師覺得最大困境是「教育現場的積習難改」、「共同備課難以持續」、「同科教師的孤軍奮戰」、「成績及進度的壓力」、「導師班和科任班的差異」和「學力的個別差異」。
最後,根據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教師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community, which teachers major in Chinese at junior high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This is the third year of the implementation in 2015 in New Taipei city. Both of the scale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 number of school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Especially,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since the teachers are willing to practice by new methods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Bases on the structure of case study,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s six teachers who teach Chinese and practice learning community at least two continuous years in New Taipei city, and enter the classrooms used by any two teachers to observe the differences of performance and interaction of students between in learning community classes and in traditional ones. At last, the researcher also collect the teaching plans and learning sheets to analyze from the two teachers, 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question contents between in learning community classes and in traditional ones.
The research is concluded as follows:
1.The teachers are unsatisfied with the current education.
2.The teachers have similar educational concepts with learning community.
3.The reasons that the teachers can keep on practices include (i) the Top-bottom practical model, (ii)the touching leadership, (iii)the supporting systems of base classes, (iv)the application of expenditure and administrative resource , and (v)the identification of parents.
4.The operations used by the teachers are based on the flips from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the instructional emphasis, and the learning responsibility.
5.The teachers are aware of such changes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cognition of version, and the students’ thoughts.
6.The teachers think that most of the problems result from (ⅰ)the hardness to change in current educational situation, (ⅱ)the hardness to keep preparing for courses together, (ⅲ)the lack of partners to discuss, (ⅳ)the pressure of score and procedure, (v)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ntors and teachers, and (vi)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of learning capability.
In general,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shown above, this research provides with essential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y, ju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s, and the researchers in futur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W. Lawr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岱伊(2001)。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王家通(1981)。高等教育制度比較研究。高雄市:復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新北市教育局(2013)。學習共同體特刊。新北市:新北市教育局。
王淑真(2005)。行動學習融入教學模式初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7),3-10。
王震武(2002)。升學主義的成因與其社會心理基礎–一個歷史觀察。本土心理學研究,17,3-66。
天野郁夫著,楊思偉譯(2008)。日本教育體制-結構與變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學國文科「學思達教學法」平台。學思達教學法。取自http://flipping-chinese.wikispaces.com/學思達教學。
方志華、丁一顧(2013)。日本授業研究的發展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批判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16(4),89-120。
朱培玲(2010)。數位學習eLearning 101:Action Learning 行動學習:打造學習型組織。檢索日期:2015年1月7日,取自: http://e-learning-101.blogspot.tw/2010/12/action-learning.html。
江志宏、施月麗(2013)。一位初任教師參與「學習共同體」之實踐經驗。臺中:庶民文化研究,7,96-112。
江思瑩(2003)。台灣教育改革以後國中教師教色變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政釗(2011)。升學主義與文憑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 美、日、臺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李偉言(2007)。佐藤學學習理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教育科學,1,83-87。
李燕秋(2014)。基於翻轉學習概念之互動式教學平台架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呂秀卿(2011)。免試入學方案與國中生升學壓力之相關研究-以基北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善道(2014)。應用學習共同體於國中國語文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吳心怡(2014)。資訊融入學習共同體在數學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華梵大學,新北市。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珮瑩(2014)。新北市學校教育人員對「學習共同體」理念知覺情形及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2)。國中生學習力大調查.搶救「無動力世代」。親子天下,33,136-143。
佐藤學著,李季湄譯(2003)。靜悄悄的革命。長春市:長春出版社。
佐藤學著,沈曉敏譯(2007)。轉折期的學校改革-關於學習共同體的構想。全球教育展望。取自www.etc.edu.cn/articledigest34/zhuanzheqi.htm。
佐藤學著,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佐藤學著,鐘啟泉譯(2004)。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佐藤學著,鐘啟泉譯(2010)。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沈添鈺、黃秀文(1998)。全語文教學在小學實施的難題與策略。臺北:國民教育研究學報,4,35-67。
林天佑(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文生(2013)。以學習共同體的理念分析適性教學的概念及其實踐經驗。宋佩芬(主持人),學習共同體,十二年國教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暨各階段適性教育工作坊計畫書,淡江大學。
林雨潔(2011)。三位進入非理想大學的明星高中學生之自我概念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宜嫺(2013)。同行就有力量~教師學習共同體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林建仲 、張永盛、吳旭明、李祈仁(2007)。行動學習之數位教學平台機制研究。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128-135。
林柏儀(2007)。求學作為勞動:一個學校教育的馬克思主義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淑娟(2014)。學習共同體融入國小低年級教學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林淑媛(2008)。國中國文教師設計讀寫課程慎思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傑聖、林怡均(2013)。淺談行動學習的進化與可能之影響。科學教育月刊,365,19-28。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婉玲(2014)。「翻轉教室」師生的八點檔。諮商與輔導,343,2。
周婉玲(2014)。翻轉學習風景。諮商與輔導,337,65。
周楷蓁(2013)。翻轉教室結合行動學習之教學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姜宏尚(2014)。學校發展學習共同體歷程之個案研究—以臺南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洪瑾(2004)。社會調查方法。中國: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馬向青(2007)。台灣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國民中學升學制度改革之批判論述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莊啟文(2005)。鳳山地區攤商家庭「升學主義」意識形態與成就價值觀之歷史社會學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徐南號主編(1993)。臺灣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
徐俊龍(2013)。營造快樂多元的學習─以學習共同體概念與實踐的對話為例。宋佩芬(主持人),學習共同體,十二年國教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暨各階段適性教育工作坊計畫書,淡江大學。
高珮綺(2013)。學習共同體對高職學生專業實習科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生玉(2005)。心理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書局。
郭靜姿、何榮桂(2014)。翻轉吧教學!。臺灣教育,686, 9-1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秀標(2005)。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現況之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良亦(2013)。學習共同體應用於國小二年級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三興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柏州(2014)。翻轉吧,教學!。師友月刊,563,8。
陳昭蓉(2007)。嘉義縣國中生升學壓力預測其親子關係及其調節變項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虹君(2014)。學習共同體教室中教師提問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品華(2014)。國小校長學習領導之個案研究:以學習共同體之推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信宏(2014)。新北市國中教師知覺校長轉型課程領導與學習共同體推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信智(2010)。Vygotsky的社會認知發展理論及其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啟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生教育學術論壇(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彥樺(2008)。國中學生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態度之調查研究–以高高屏三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美玲(2014)。結合學習共同體概念與心智圖於七年級學生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桂華(2011)。不正常中的正常?國中教師借課文化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恩慈(2015)。以小組積分競賽進行合作學習教學在「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單元對七年級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清梅(2013)。別讓「學習」從十二年國中「逃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5),37-41。
陳淑婉(2014)。學習共同體運用於閱讀教學方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源庚(2014)。學習共同體理論運用於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之成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臺中市。
陳錦鴻(2014)。翻轉教育成功的關鍵。台灣教育,688,45-46。
崔治中(2011)。人生十八才開始?明星高中的青少女文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美蓉(2005)。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現況之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凱筑(2014)。學習共同體對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個案研究-以國小教師對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許錫珍(1979)。教師期待與師生社會互動及學生個人品質之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2,183-194。
張玉燕(2004)。批判性思考與語文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7(2),41-55。
張芬芬、陳麗華、楊國揚(2010)。臺灣九年一貫課程轉化之議題與因應。教科書研究,3(1),1-40。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臺北:東華。
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夢萍(2014)。學習共同體結合合作學習策略於高級職業學校數學解題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張鈿富、葉連祺(2005)。2004年台灣地區教育政策與實施成效調查。教育政策論壇,8(1),1-24。
張鈿富、葉連祺(2006)。2005年台灣地區教育政策與實施成效調查。教育政策論壇,9(1),1-21。
張慶勳(2011)。論文寫作軟實力:悠遊在研究寫作天地中。臺北市:五南。
張馨芳(2014)。國中校長知識領導、學習共同體與教師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市。
彭富源、張素貞(2005)。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理念與實踐之探究-社會重建的觀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6(2),93-112。
黃永和、李佳潔(2013)。營造討論的學習環境:一個班級的教學實踐經驗。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0(2),29-64。
黃光國等(2003)。終結教改亂象,追求優質教育。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report/teach/folk/htm/92072007.htm#02。
黃春木(2008)。台灣社會升學主義的發展與解決對策(1945-2007)(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政傑(2014)。翻轉教室的理念、問題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2),161-186。
黃俊傑(2002)。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中華民國通識識教育學會,桃園市。
黃富昌、許世文、謝易勳、邱奕舜、詹喬崴(2013)。翻轉課堂-落實學生為學習主角。2013特色課程暨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61-65。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葉川榮(2009)。國中階段的學業競爭現象(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惠如(2013)。國中數學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董育明(2005)。國民中學語文(英語)學習領域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現況之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英明(2014)。學習共同體運用於國中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曾榮華(2014)。偏鄉與翻轉教育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1),56。
溫明麗(2012)。批判性思考與教學–對話、解放與重建。台灣教育,675,2-8。
溫嘉榮、鄭國明、郭勝煌(2010)。以PBL問題導向高層次思考之行動學習模式探討。工業科技教育學刊,3,9-15。
褚一璇(2013)。以ARCS動機理論與學習共同體融入國小五年級木刻版畫藝 術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文正(2014)。翻轉教室的行思。師友月刊,561,67-71。
鄭文芳(2003)。俗民誌教育研究-方法策略與研究倫理的省思。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2),153-167。
鄭崇趁(2006)。我國國民教育政策的發展趨勢。花蓮: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2,1-22。
鄭雅雯(2014)。字理識字教學方案融入學習共同體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智祥(2006)。「考研熱」現象下的冷思考-從台灣研究所升學市場中的「考研經濟」談起(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歐用生(2013)。日本小學教學觀摩—教師專業成長之意義。教育資料集刊,57,55-76。
劉怡甫(2013)。翻轉課堂-落實學生為中心與提升就業力的教改良方。評鑑雙月刊,41,31-34。
劉曉芬(2006)。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教育政策分析–以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為例。教育政策論壇,9(2),1-22。
潘世尊(2002)。教學上的鷹架要怎麼搭。屏東:屏東師院學報,16,263-294。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李麗君、黃淑馨、余霖、薛雅慈(2013)。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手冊1.0。學習領導與學習共同體計畫辦公室。
潘慧玲、李麗君、黃淑馨、余霖、薛雅慈(2014)。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手冊1.1。學習領導與學習共同體計畫辦公室,檢索2014年11月25日,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learningcommunityintw/lchandbook。
薛雅慈(2014)。國中教學以學習共同體啟動新學習型態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1),101-140。
薛煥玉(2007)。對學習共同體理論與實踐的初探。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1),1-10。
蕭秀珠(2013)。因應十二年國教影響家長讓學生補習消費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龍華科技大學,桃園市。
蕭顯勝、蔡福興、游光昭(2005)。在行動學習環境中實施科技教育教學活動之初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6),40-57。
賴志峰(2012)。不用數學的學校領導研究:以個案研究為主。學校行政雙月刊,78,1-24。
盧佳鋒(2013)。國中體育課實施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以籃球學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韓宗俊(2014)。運用學習共同體於國小英語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康寧大學,臺南市。
鍾圓昌(2014)。臉書平台建構數學領域學習共同體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華梵大學,新北市。
謝宏福(2007)。升學主義下教師負向言語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謝惠萍(2014)。運用學習共同體教學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謝傳崇(2014)。翻轉領導的興起與意義。師友月刊,570,78-80。
簡良平(2004)。教師即課程決定者—課程實踐的議題。課程與教學,7-2,95-114。
羅志仲(2014)。翻轉教室翻轉學習。師友月刊,563,20-24。
英文部分
Bishop, J. L.(2013). The flipped classroom: A survey of the research.
Bossy, Steve. 1996. “Academic Pressure and Impact on Japanese Students.”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Studies in Education Faculty of Education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Brame,C. J.(2013). Flipping the Classroom. Retrieved from http://cft.vanderbilt.edu/files/Flipping-the-classroom.pdfTeach Thought Staff(2013). 6 Steps To a flipped classroom. Retrieved fromhttp://www.teachthought.com/trends/flipped-classroom-trends/6-steps-to-a-flipped-classroom/
Chaplin S. (2009).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case studies on student learning gains in an introductory biology course.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39, 72–79.
Gibbons, J., Kincheloe, W., & Down, K. S. (1977, March 18). Tutored videotape instruction: A new use of electronics media in education. Science, New Series , 195 (4283), 1139-1146.
Gifford, C.E., & Mullaney, J. P.(1997). From rhetoric to reality: applying the communication standards to the classroom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ortheast Conference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Hamdan, N., McKnight, P., Arfstrom, K. M., & the FLN’s Research Committee (2013).The Flipped Learning Model: A White Paper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itled a Review of Flipped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researchnetwork.pearson.com/wp-content/uploads/WhitePaper_FlippedLearning.pdf.
Honeycutt, B.(2012). The Lecture vs. The Flip. Retrieved from http://www.flipitconsulting.com/2012/08/30/the-lecture-vs-the-flip/ .
http://www.slideshare.net/lainemarsh/3-reasons-to-flip-tesol-2013-32113.
Isoda, M. (2013, March). Lesson study: What it is and how to introduce i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Learning Communities, Taipei.
Lage,M. J., Platt, G. J., & Treglia, M. (2000).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 31, 30-43.
Lewis, C. (2000). Lesson study: The core of Japanes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eetings, New Orleans, LA.
Marshall, H. W. (2013, March 21). Three reasons to flip your classroom. Retrieved from
Marshall, H. W., & DeC apua, A. (2014). Making the Transition: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for Struggling Language Learners.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Musallam, R. (2010). The effects of screencasting as a multimedia pre-training tool to manage the intrinsic load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instruction for advanced high school chemistry stud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O’Dowd, D. K., & Aguilar-Roca, N. (2009). Garage demos: using physical models to illustrate dynamic aspects of microscopic biological processes. CBE Life Science Education, 8, 118–122.
Roach, T.(2014).Student perceptions toward flipped learning: New methods to increase interaction and active learning in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7388014000280
Stevenson, Harold W. and Others. 1990. “Contexts of Achievement: A Study of American, Chinese, and Japanese Childre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5, 1-2: 1-116.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08). What is active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1.umn.edu/ohr/teachlearn/tutorials/active/what/index.html.
Walvoord, B. E., & Anderson,V. J. (1998). Effective Grading: A Tool for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hite, Merry. 1987. The Japanese Educational Challenge: A Commitment to Childre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