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胡其德 HU,QI-DE |
---|---|
論文名稱: |
蒙古帝國初期的政教關係 |
指導教授: |
陳慶隆
Chen, Ching-Lu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畢業學年度: | 7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5 |
中文關鍵詞: | 蒙古帝國 、初期 、政教關係 、功能 、供需 、政治層面 、宗教信仰自由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7 下載:5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蒙古帝國初期的政教關係可分三大階段來論: 第一階段自一二○六年至一二五九年,
薩蠻與可汗的關係從緊張關係演變為互賴互利的合作關係。此時期受可汗寵遇的道士
為全真派,主因在於全真擁有雄厚的社會勢力它在一二四○年達到最高峰。第二階段
自一二六○年至一二七六年,薩蠻的地位為喇嘛與道士所取代,薩蠻只在蒙古國俗舊
禮中,發揮主祭的功能。第三階段自一二七六年至一三○四年,此階段最受可汗寵信
的是天師正一教,尤其是從正一教分出來的玄教。
從 「功能」 與 「供需」 的角度來看帝國初期的政教關係,會發現兩者對應程度越
高的,政教關係越密切。教派得寵與否,取決於兩大因素:法術之高低該教派在
民間勢力的強弱。薩蠻、太一教之得寵,主要由於法術;全真之得勢,主要在於它的
民間勢力;正一教之寵遇歷久不衰,則兩種原因兼而有之。真大道派一直未能大興,
則因缺乏此兩大因素所致。
從政治層面加以考量 , 蒙古可汗頗有利用宗教自由政策與宗教管理機構 , 以遂行
其政治目的的企圖,其中有強烈的功利主義。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政教關係,會發現「
薩蠻與可汗的關係」和「道士與可汗的關係」有顯著的不同點:前者沒有「統治者」
與「被統治者」的關係,後者則有;薩蠻沒有被納入「宗教戶計」,道士則被納入。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道士免地稅商稅的優待,對帝國的經濟有若干的影響。
就政教關係的類型而言,蒙古帝國初期的政教關係屬於楊慶所謂「第一類型」,即各
教派人士與統治者合作,尤其漢地佛道徒更有迎合可汗意旨的跡象。全真教也假借蒙
古可汗的力量,全力發展宮觀。
因為蒙古可汗沒有「正統」與「異端」的觀念,又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在帝
國初期的無全面排佛或排道之基,也無宗教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