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蕙蘭
Chang, Hui-lan
論文名稱: 國民中學國文科課程統整實施之研究
A Study on Chines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its Practice in Junior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 王秀玲
Wang, Hsiu-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課程統整國文教學
英文關鍵詞: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hinese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9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深究國中國文科課程統整的意義及內涵、分析目前國中國文科教師課程統整實施的作法及經驗,並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國中國文科教師實施課程統整的具體策略。為達成研究目的,研究者邀請六位台北縣市國中國文教師實地參與本研究,針對國中國文課程統整的理念及實施經驗等方面進行訪談,並以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資源、教學評量及教學省思等課程統整要素做進一步的檢視、分析,並經由資料的分析、討論,以提出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提出下列結論:
    一、 國文教師能從事單一學科內的課程統整。
    二、 國文課程統整實施需從學生本身的興趣及需求出發,並進一步引發學生對於生活世界的關注。
    三、 教師從事國文課程統整時,大多取材於國文教科書,並做適度的資料補充,使學生有完整的學習。
    四、 教師對國文課程需有深入的瞭解與掌握,能隨時關注學生在單冊範文的概念整合學習,也能適時連結各冊間的相通意旨,以加深、加廣學生的學習內涵。
    五、 「聽、說、讀、寫、作」是學生日常生活必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國文課程統整應重視國文基本能力的整體培養。
    六、 國文課程統整設計方式以主題式課程統整居多,兼以語文教育概念、特色之統整設計。
    七、 教師從事國文課程統整,需對國文學科知識及學科教學知識有進一步的掌握。
    八、 多元的教學方法及運用多種教學媒體,可提升學習效果,亦有助於發揮統整的功能。
    九、 國文教師的團體合作構思有助於國文課程統整的多元發展。
    十、 教學省思有助於國文課程統整的發展,亦有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

    基於以上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國中國文教師、教科書編輯者、學校及從事未來研究的參考:
    一、 對國中國文教師的建議
    (一) 隨時留意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及社會的變遷。
    (二) 重視師生間的互動情況。
    (三) 從事國文課程統整設計需有縝密的思考、全面的規劃。
    (四) 對於一至三年級的國文課程應有相當程度的瞭解。
    (五) 對於延伸主題、概念應隨時提醒學生留意。
    (六) 開發教學資源。
    (七) 促成同儕團體合作的可能。

    二、 對教科書編輯者的建議
    (一) 國文教科書需擬定合宜的主題,且必須重視其中範文的相 關性及連結性。
    (二) 國文教科書的內容編選需給予教師課程統整實施的彈性。
    (三) 國文教科書編輯應廣納教師的建議,並能適時調查及瞭解學生的需求。

    三、 對學校的建議
    (一) 學校應鼓勵國文教師從事課程統整實施。
    (二) 學校應積極提供國文教師進行課程及教學進修的機會。
    (三) 學校在配合國文教師從事課程統整實施時,應提供相關的資源、協助,並在排課上給予充分的彈性。
    (四) 學校應促進國文教師間的合作及互動。

    On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main purposes of the study are to: probe into the conception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bottom the significance and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alyse the ways and experiences of Chinese teachers who carry ou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Eventually the researcher induces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nd brings up concrete tactics which Chinese teachers do practice 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junior schools. On the basis of the purposes, the researcher invited six Chinese teache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at Taipei City and County to participate in this research, then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the teachers about the ideas and the experience on Chines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a survey from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assessments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rom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conclusions are synthesized as follows:
    Ⅰ. Chinese teachers can do practice 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within a single subject.
    Ⅱ. Practicing Chines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has to move on demands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s, and further to induce students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ordinary life.
    Ⅲ. When teachers do practice 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hey mostly obtain materials from Chinese textbooks, and supplement moderate materials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get complete learning.
    Ⅳ. Teachers have to go deep into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 of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o be concerned with the integrating learning of concepts that students can do in a single volume: On the side, they can timely make similar intentions in volumes to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deepen and spread students’ learning.
    Ⅴ.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composing are the basic abilities of students for life; therefore Chines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should place importances on the whol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basic abilities.
    Ⅵ. Most designing of Chines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s thematic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moreover the integrating of the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education.
    Ⅶ. When teachers do practice 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hey have to control content knowledge and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of Chinese.
    Ⅷ.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instructional media can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s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f integration.
    Ⅸ. Th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teachers for curriculum design can contribute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Ⅹ. Teaching reflec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above,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Chines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extbook editors,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future practice and research.

    目 次 謝誌……………………...……………………….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釋義……………………………………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課程統整的概念……………………………7 第二節 課程統整的要素與模式…………………..34 第三節 國中國文科課程統整的發展……………...49 第四節 相關研究…………………………………..61 第三章 研究設計………………………….….65 第一節 研究方法…………………………….…….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66 第三節 研究歷程…………………………….…….74 第四節 資料處理…………………………………...76 第五節 研究倫理議題的處理……………….……. 76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81 第一節 方老師及游老師的課程統整實施 ~時間長流,傳承的可能…………..….…..81 第二節 毛老師及何老師的課程統整實施 ~長江前、後浪間的奔騰、洶湧………..100 第三節 魯老師及許老師的課程統整實施 ~繼起的朵朵浪花…………………...…..120 第四節 綜合討論……………………….…………14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1 第一節 結論……………………….……….…….161 第二節 建議………………………………….….165 後記:研究者省思…………………………… 171 參考文獻…………….………………………... 177附錄…………………………………………….185 附錄一 國內課程統整相關研究表……..……...…185 附錄二 第一次訪談指引………………….………201 附錄三 訪談實況紀錄表……………………..….. 202 附錄四 國文教科書選文表……………….………203 表 次 表2-1 不同學者對課程統整之定義………………………13 表2-2 課程統整意涵表……………………………………17 表2-3 多元智慧類型及特質表………………….…………25 表2-4 聚集型課程和統整型課程比較表……….…………29 表2-5 Jacobs的五種課程統整模式………………………39 表2-6 Fogarty之課程統整觀點………………………….41 表2-7 Pizarro的課程統整模式………………………….45 表2-8 Kysilka課程統整的連續模式…………………...47 表2-9 國中國文課程目標比較表………….………………50 表3-1 研究對象資料表…………………….…………...… 67 表3-2 資料管理符號與意義對照表……………….…....…76 表4-1 真佳國中9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文課程統整架構表………………………………………………….108 表4-2 真佳國中三年級國文課程設計表……………...…111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更生(1998)。王序。載於劉崇義(著),國語文教與學論集。台北:萬卷樓。
    有寶華(2002)。綜合課程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行政院。
    何三本(2002)。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何縕琪(2000)。國小教師主題統整教學歷程之分析暨合作省思專業成長模式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1-29)。台北:三民。
    李心瑩(譯)(2000)。H. Gardner著。再建多元智慧。台北:遠流。
    李平(譯)(1997)。T. Amstrong著。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台北:遠流。
    李勝雄(2002)。國小實施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統整發展之研究—以屏東縣三所國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心理。
    車文博(1996)。西方心理學史。台北:東華。
    周淑卿(1999)。論九年一貫課程的「統整」問題。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53-78)。台北:揚智。
    林玉体(1997)。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百泓(2002)。以國小自然科為主的「知情並重」統整課程之教學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怡秀(1999)。國民小學課程統整模式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琇慧(2002)。國民中學國文與音樂課程統整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個班級為對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玉萍(2001)。國小教師課程探險之旅—妙妙國小統整課程發展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施惠真(2002)。國中國文科統整課程的設計歷程與教學實施結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越瓊(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移轉」過程之探討—以一所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教師之「課程統整」設計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孫嘉妏(2001)。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玉珍(2002)。從學校的層面上看課程整合。課程‧教材‧教法,4,21-27。
    徐宗林(1988)。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文景。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學波(1993)。中學國文教學理論研究。台北:明文。
    教育部(1995)。國民中學國文課程標準。載於教育部(主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頁15-37)。台北:編者。
    教育部(2000)。語文學習領域。2002年7月19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fields2.htm
    莊佩螢(2001)。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伯璋(1995)。我國中小學課程統整與連貫問題之檢視。台灣教育,540,11-15。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上—邁向課程新紀元(頁10-18),台北。
    陳伯璋(2003)。課程統整的迷思與省思。載於歐用生、陳伯璋(主編),課程與教學的饗宴(頁21-40)。高雄:復文。
    陳亞苹(2001)。國民小學九年一貫統整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以視覺藝術為核心之課程設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添球(無日期)。八二國語課程標準與九年一貫本國語文課程的比較。2002年12月11日,取自http://www.nhltc.edu.tw/~publish/
    32homepage/10.htm
    陳新轉(2000)。課程統整之理論性研究及其對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新轉(2001)。課程統整理論與設計解說。台北:商鼎。
    單文經(1990)。美國中小學課程的新猷—統整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頁145-177)。台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1999)。課程統整的類型。師鐸,40(1),41-46。
    單文經(2001a)。解析Beane對課程統整理論與實際的主張。教育研究集刊,7(47),57-89。
    單文經(2001b)。實施課程統整的準備事項。載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工作—90學年度北區國中組第四次工作坊論文集(頁6-11)。台北縣:積穗國中。
    游家政(2002)。課程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馮永敏(2001)。試論九年一貫《國語文課程綱要》內涵與特色。應用語文學報,3,167-186。
    黃宏偉(1995)。整合概念及其哲學意蘊。學術月刊,9,12-17。
    黃甫全(1996)。整合課程與課程整合論。課程‧教材‧教法,10,6-11。
    黃坤謨(2001)。國民小學課程統整與教學實施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民權國小為對象。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炳煌(1999)。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為例。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9-55),高雄。
    黃嘉雄(1989)。伯恩斯坦分類與架構概念及其在課程研究上之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慧仙(2000)。天藍國小「主題活動」的成長足跡:一個統整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譯瑩(1998)。課程統整之意義探究與模式建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4),616-663。
    黃譯瑩(1999)。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結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下—邁向課程新紀元(頁258-274),台北。
    黃譯瑩(2003)。統整課程系統。台北:巨流。
    楊貞瑋(2002)。班群教師協同進行統整課程的歷程與自然科學習成效—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智穎(2000)。「課程統整」意識型態之研究。載於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61-87),台北。
    楊智穎(2001)。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9(5),39-55。
    楊龍立(1995)。國小社會與自然課程之統整。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研究通訊,6(1),131-144。
    楊龍立(1999)。從教學概念混淆談九年一貫概念問題。國教新知,46(1),1-9。
    楊龍立、潘麗珠(2001)。統整課程的探討與設計。台北:五南。
    葉連祺(2000)。中小學發展統整課程之實務課題和對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315-337)。台北:揚智。
    葉興華(2000)。我國國小推行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經華(2001)。雕琢—從課程統整到統整課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歐用生(1992)。大陸小學教育政策與教育內容之研究—語文組。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委託報告)
    歐用生(1999)。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頁19-33)。台北:康軒。
    歐陽教、陳滿銘、李琪明(1998)。我國中小學國語文基本學力指標系統規劃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委託報告)。
    潘麗珠(2001a)。國語文教學活動設計。台北:萬卷樓。
    潘麗珠(2001b)。國語文教學有創意。台北:幼獅。
    蔡清田(1997)。由「以教師教學為依據的課程發展」論「教師及研究者」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的教育啟事。公教資訊,1(1),32-41。
    鄭明長(2000)。統整教學的意義與模式。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153-181)。台北:揚智。
    鄭淑慧(2000)。國民小學課程統整設計之個案研究—以華山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賴文福(譯)(2000)。D. M. Fetterman著。民族誌學。台北:弘智。
    謝美蓉(2002)。情意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雲飛(1989)。如何發揮語文學習的功能。載於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國語文教學研究(頁13-23)。台北:幼獅。
    鍾啟泉(1991)。現代課程論。台北:五南。
    鍾惠娟(2001)。教師對統整課程的認知與實施統整課程問題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簡茂發(1984)。教學評量之原理與方法。載於楊亮功先生九秩華誕紀念論文集編輯小組(主編),中國教育的展望(頁99-119)。台北:五南。
    顧明遠等(編)(1990)。教育大辭典(第一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貳、英文部分
    Asbeck, A. L. M. (1993). Integrative learning from the student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education, the graduate faculty 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MI: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
    Beane, J.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Bernard, H. R. (1988). Research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bury Park, CA: Sage.
    Brady, L. (1992). Curriculum development(4th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Connole, R. J. (1937). A study of the concept or integration in present-day curriculum making. Washinton, DC: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Drake, S. M. (1993). Plann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The call to adventure.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garty, R. (1991a). How to integrate the curricula : The mindful school. Palatine, Ill: Skylight.
    Fogarty, R. (1991b). Ten ways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2), 61-65.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latthorn, A. A. & Foshay. (1991).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A. Lewy(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Oxford, NY: Pergamon Press.
    Good, C. V. (Ed.) (1973). Dictionary of education(3rded.). NY: McGraw-Hill.
    Gwynn, J. M., & Chase, J. B., Jr. (1969).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social trends. NY: Macmillan.
    Hopkins, L. T. & Mendenhall, J. E. (1937). Instruction in conventional and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H. L. Caswell & D. S. Campbell(Eds.). Reading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p.607-608). Cincinnati, NY: American Book.
    Jacobs, H. H. (Ed.). (1989).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ysilka, M. L. (1998). Understand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journal, 9(2), 197-209.
    Lewy, A. (Ed.). (1991).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Oxford, NY: Pergamon Press.
    Murphy, E., & Dingwall, R. (2001). The ethic of ethnography. In P. Atkinson, A. Coffey, S. Delamont, J. Lofland, & L. Lofland(Eds.). Handbook of ethnography (pp.339-351). New Delhi: Sage.
    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 (1987). Integrated learning: What—Why—How.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90759)
    Pate, P. E., Homestead, E. R., & McGinnis, K. L. (1997). Mak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work: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 quest for coherent curriculu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izarro, R. A. E. (1993). Exploring integrative curriculum for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by primary students in Costa Ric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3420)
    Roberts, P. L., & Kellough, R. D. (2000). A guide for developing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units (2nd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Rogers, C. R. (1969). Freedom to learn : 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 Columbus, Ohio: C. E. Merrill.
    Seidman, I.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2nded.).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hoemaker, B. J. E. (1993). A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integrative approaches. In R. Fogarty(Ed.), Integrating the curricula: A collection (pp.95-97). Arlington Heights, IL: IRI/SkyLight.
    Smith, W. A. (1935). Integration: potentially the most significant forward step in the history of secondary education. California journal of secondary education, 10, 269-272.
    Tchudi, S. (1991). Travels across the curriculum: Models for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Richmond Hill, Ont.: Scholastic.
    Ward, J. M., Suttle, J.E., & Otto, H. J. (1960). Th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oncept appli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Austin, TX: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Watson, G. (1937). The psychological evidence for integration. In L. T. Hopkins (Ed.), Integration: Its meaning and application. NY: D. Appleton-Centur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