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宗翰 Hsieh, Tsung-Han |
---|---|
論文名稱: |
單元觀念式創意問題解決策略課程之成效研究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KJ Method 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Gifted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and Creativity. |
指導教授: |
潘裕豐
Pan, Yu-Fo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7 |
中文關鍵詞: | KJ法 、創造力 、問題解決能力 |
英文關鍵詞: | KJ mehtod, 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3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研究者參考川喜田二郎(Kawakatia Jiro)所創KJ法之原理原則,而改編之單元觀念式創意問題解決策略課程,對於國小一般智能資優班學生之教學成效。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台北縣兩所國小四年級資優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實驗組進行十週二十堂課的實驗教學。研究工具包括: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甲式、新編問題解決測驗、教學者教學日誌、觀察者觀察記錄、學生課程回饋單。評量所得之結果以t考驗、共變數分析及次數百分比加以探討。根據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壹、創造思考能力
實驗組在全量表(t=-5.61,p<.001)、流暢性(t=-4.73,p<.001)、變通性(t=-4.76,p<.001)與獨創性(t=-7.84,p<.001)之後測成績顯著優於前測;而以共變數分析之結果,在獨創性成績上則無顯著差異。
貳、問題解決能力
實驗組在後測成績上無顯著差異;而以共變數分析之結果,在界定原因、預防問題、變通性與全量表成績上無顯著差異。
參、學生對課程的體驗
在教學者教學日誌,學生們能夠適當的運用創造思考與問題解決的態度與技法於學習活動中;在觀察者觀察記錄,學生對於課程活動個別喜好差異大;在學生課程回饋單,學生們認為能夠學習到問題解決的相關策略。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KJ method on primary school gifted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and creativity. A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pplied to examine how the ten-week courses affect students’ ability. The program of this study involved fourth grade gifted students from two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Instruments used were: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reorganization problem solving tests, teaching journals, records of observation and students’ feedback questionnair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t-test, ANCOVA and frequency ratio analyses. The important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Ⅰ. Creativity
In terms of full scale, fluency, flexibility and originality, the experiment group makes a remarkable progress after the program. The result of ANCOVA indicates that the scores of originality are no not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Ⅱ.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There is no not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Ⅲ. Students’ experience about curriculum
In teaching journals, students can use suitable attitude and technique of problem solving and creativity in the learning activity. In records of observation, Students have difference attitude toward curriculums individually. In Students’ feedback questionnaire, Students thought that can learn tactics of problem solving.
壹、中文部分
王翊軒(2006)。數位合成技術應用於故事情境法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瑤芬(譯)(2003)。加藤昌治著。考具。臺北:商周。
王萬清(1986)。電腦輔助問題解決課程對兒童問題解決能力及程序思考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萬清(2007)。培養幼兒思考能力。臺北:五南。
方善誠(2007)。國民中學科學創造力量表之發展與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仇惟善(2004)。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中資優學生之研究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特教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宋係潔(2007)。療傷系玩具特性與熟齡族療傷感的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數位內容與動畫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李乙明(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指導手冊。臺北:心理。
李乙明(2008)。Renzulli千鳥格經緯論。中華資優教育學會電子會訊,29。2008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spe/cage/29/29-paper.pdf。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臺北:臺灣。
李德高(1988)。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林千玉(1993)。中、西文字體之意向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志忠(1997)。後設解題交互教學策略對資優兒童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山(2000)。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199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
吳玉明(1996)。建構式教學策略中不學生習型態學生學習的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坤銓(1997)。國小認知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炯憲(2005)。以感性觀點探討消費者決策因素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吳靜吉(1996)。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研究。臺北:教育部。
吳靜吉(2007)。創造力的評量-4P觀點。教育部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劃入口網。2008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creativity.edu.tw/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194。
洪誌陽(1999)。Polya啟發法的哲學面向。數學傳播,23(3),49-58。
唐海萍、陳海濱、李傳哲、徐廣才(2007)。基於KJ法的艾比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究。乾旱區地理,30(3),337-342。
唐蔚(2007)。行動電話發展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第三版。臺北:正中。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陳宜文(2005)。設計師認知風格對團隊溝通與問題解決的影響。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國鑫(1996)。如何思考與解決問題。臺北:方智。
陳筱珊(2006)。文化意象轉化應用於產品創意設計方法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陳龍安(2004)。 創造力個案研究。臺北:教育部顧問室專案計畫。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心理。
陳學志、邱發忠、劉政宏、陳萩卿、林奕宏、陳淑蓉、林宜利(合譯)(2004)。Ashcraft, M. H.著。認知心理學。臺北:學富文化。
梁靜謙(2002)。舞台燈光色彩感性認知之探討。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彭淑芸(2003)。網路沈迷關聯模型之建構與連線遊戲中斷探討。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賀偉雄(2003)。國軍營區廢棄物堆肥資源化執行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士嚴(1997)。產業運用品質機能展開於產品設計開發之研究-以燈具產品為例。大同工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文博(1998)。關於創意我有意見。臺北:天下遠見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教育,273,21-41。
黃惇勝(1993)。KJ法的基本理念及應用。創造思考教育,5,28-34。
黃惇勝(1995)。台灣式KJ法原理與技術。臺北:中國生產力。
黃惇勝(2002)。語文資料處理方法論與突破工程。創造思考教育,12,1-9。
黃惇勝(2004)。創造思考工程化及其訓練課程設計。課程與教學季刊,3,31-46。
黃惇勝(2005)。由台灣式KJ法到KJ禪。創造思考教育,15,1-9。
黃慕萱(2007)。工具篇:解讀ESI基本科學指標。評鑑雙月刊,5,5-9。
黃毅英(1994)。從算數幾何平均不等式看數學解題中的一題多解。數學傳播,18(4),1-13。
張玉成(1997)。開發腦中金礦的教學策略。臺北:心理。
張世彗(1988)。創造性問題解決方案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3)。教育心裡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俊彥、翁玉華(2002)。我國高一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其科學過程技能之相關性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1),35-55。
張振松、黃萬居(2005)。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屏師科學教育,18,47-58。
溫天相(2007)。公共建築工程專案管理工作執行計畫書章節內容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央如(譯)(1988)。佐藤允一著。圖解問題解決入門。臺北:遠流。
詹秀美(2003)。國小資優班創造思考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健弘(2003)。CoRT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學生語文創造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國力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志禹(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小學教育。臺北:教育部。
廖鳳池、鈕文英(1990)。問題解決諮商模式。臺北:張教師。
葉玉珠(2003)。高層次思考教學設計的要素分析。中山通識教育學報,1,75-102。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臺北:心理。
葉安琦(1999)。促進國小學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個案研究—發展問題表徵。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重新(2003)。心理學。臺北:心理。
蔣明珊(1995)。台北市國小資優資源班課程實施狀況之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哲綱(2006)。從消費者的角度探討適合再利用之包裝造形研究—以喜餅禮盒包裝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鍾憲文、高淑華(譯)(1997)。野口音光著。問題解決50要訣。臺北:書泉。
戴國良(2004)。問題解決完全攻略。臺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
簡明健、王曼娜、鄭聖敏、楊振明(1996)。Renzulli, J. S. 主講。全校性充實模式之理論與實務。資優教育季刊,61,1-12。
謝莉莉(2006)。從報紙探討台灣炊飯器的發展。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羅若蘋(譯)(1997)。Michalko, M. 著。創意思考玩具庫(Thinkertoys)。臺北市:方智。
羅儀修(1996)。競爭力有指標沒目標。天下雜誌,11,224-227。
貳、英文部分
Barron, F. X. (1969). Creative person and creative proces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Davis, G. A. (1997). Identifying creative students and measuring creativity.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 (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Boston: D. C. Heath.
David, L. H. (2005). Effective use of special purpose KJ language processing. Sixsigma.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8, from http://www.isixsigma.com/library/content/c050622b.asp.
Elbo, R. A. H., & Tsuda, M. (2001). Japan’s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Asia. Panorama, 2, 5-28.
Fishkin, A. S., & Johnson, A. S. (1998). Who is creative? identifying children's creative abilities. Roeper Review, 21(1), 40-46.
Gagne, R. M. (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4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Hayes, J. (1989). The complete problem solver. New York: Erlbaum.
Jones, R., & Gunderson, S., & Scanland, K. (2004). The jobs revolution: changing how America works. Bethel, Connecticut: Copywriter.
Kawakita, J. (1984). The 1984 Ramon Magsaysay award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8, from http://www.rmaf.org.ph/Awardees/Biography/BiographyKawakitaJir.htm.
Khatena, J., & Khatena, N. (1999). Developing creative talent in art. Norwood, NJ: Ablex.
Kahney, H. (1986). Problem solving: a cognitive approach. Philadelphia: Miton key.
Land, S. M., & Hannafin, M. J. (1996).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in-action with open-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44(3), 37-53.
Maital, S. (1992). Zen and the art of total quality. New York: Across the Board.
Mayer, R. E. (1983).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W. H. Freemen and Company.
Munemori, J., & Nagasawa, Y. (1991). Development and trial of groupware for organizational design and management: distributed and cooperative KJ method support system.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33(4), 259-264.
Ohiwa, H., Takeda, N., Kawai, K., & Shiomi, A. (1997). KJ editor: a card-handling tool for creative work support. Knowledge-Based Systems, 10, 43-50.
Salovaara, A., & Mannonen, P. (2005). Use of future-oriented information in user-centered product concept ideation. Heidelberg, German: Springer.
Spool, J. M. (2004). The KJ-technique: a group process for establishing priorities. Retrieved October 13, 2008, from http://www.uie.com/articles/kj_technique/.
Sheppard, T. L. (2002). An examination of the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skills necessary in th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mplications for th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is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palding University, Louisville, Kentucky.
Xun, G. E., & Land, S. M. (2004).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caffolding ill-structured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using question prompts and peer interaction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2(2), 5-22.
Yuizono, T., & Munemori, J. (2006).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creative groupware for SECI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Creativity Support Systems, 8, 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