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鈺緩
論文名稱: 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與學生學習表現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Instructors' Use of Teaching Media and Taipei Junior High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指導教授: 簡茂發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國文教學教學媒材學習表現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media, learning performa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7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與學生學習表現的現況,探討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與學生學習表現之關係,並分析不同變項,以了解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對學生學習表現的預測情形。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台北市國民中學八年級學生610位為研究對象,並輔以焦點訪談,對象為台北市國民中學一位現任國文教師;研究工具為「國民中學八年級學生國文學習表現問卷」及焦點訪談大綱。根據問卷填答結果,以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法多重比較、皮爾遜績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等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訪談教師後即將錄音檔轉謄為逐字稿,並依據日期、訪談對象編碼處理。
    依據資料分析結果,獲致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情況普遍且以「補充講義」為主。
    二、不同學校環境變項之國民中學教師應用教學媒材無顯著差異。
    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與不同學校區域學生之學習表現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教學媒材之應用對學生學習表現有顯著差異。
    五、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對學生學習表現呈現正相關。
    六、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對學生學習表現有預測力,其中以「補充講義」對學生學業成績最具預測力。
    依據研究結論,分別對學校單位、國中國文教師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學實務與研究發展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instructors' use of teaching media and junior high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instructors' use of teaching media under different school’s environment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school’s environment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instructors' use of teaching media and junior high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mainly utilized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610 8th grade students at Taipei municipal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instrument was “The Questionnaire of Junior High Chinese Instructors' Use of Teaching Media as Recognized by Students”.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treated by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s, t-test, one-way ANOVA , Scheffe method for multiple comparisons,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prove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earcher of this study interviewed one of the participants’ Chinese instructor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current status of junior high Chinese instructors' use of teaching media was common, and the use of“ the supplement handouts ”was the most common.
    2. Chinese instructors of different school sizes and school region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ir use of teaching media.
    3.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school regions and interests in Chines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ir learning performance.
    4.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cause of different uses of teaching media.
    5. There was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instructors' use of teaching media and junior high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6. Chinese instructors' use of teaching media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prediction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of all the teaching media,“ the supplement handouts ”had the greatest predictability to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to junior high Chinese instructors and future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語文教學內涵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教學媒材應用之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學習表現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2 第四節 實施程序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現況分析 4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與學習表現之分析 55 第三節 不同教學媒材與學習表現關係之分析 66 第四節 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與學生學習表現相關分析 74 第五節 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對學生學習表現預測分析 79 第六節 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與學生學習表現之焦點訪談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89 參考文獻 93 壹、 中文部分 93 貳、 英文部分 100 附錄 103 附錄一 施測學校抽樣一覽表 103 附錄二 施測學校抽樣人數一覽表 104 附錄三 學生成績家長同意書 107 附錄四 預試問卷 108 附錄五 專家效度名單 111 附錄六 專家效度內容修正表 112 附錄七 正式問卷 117 附錄八 教師焦點訪談紀錄表 120 表次 表3-1 台北市國民中學學校抽樣比例分配………………………………………………………..30 表3-2 正式問卷背景變項次數分配………………………………………………31 表3-3 學習表現問卷之專家效度分析……………………………………………34 表3-4 學習表現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38 表3-5 量表信度分析摘要(預試)………………………………………………41 表3-6 量表信度分析摘要(正式施測)…………………………………………41 表3-7 正式問卷內容效度相關分析……………………………………………….42 表4-1 使用教學媒材情形次數分配……………………………………………….47 表4-2 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次數分配………………………………48 表4-3 不同學校規模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類別次數分配……………………49 表4-4 不同學校區域國文教師應用課外書籍次數分配…………………………50 表4-5 不同學校區域國文教師應用報紙刊物次數分配………………………….51 表4-6 不同學校區域國文教師應用電腦投影機電子白板次數分配……………52 表4-7 不同學校區域國文教師應用網路教學次數分配…………………………52 表4-8 不同學校區域國文教師應用補充講義次數分配………………………….53 表4-9 不同學校區域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排序……………………………….54 表4-10 性別與學習表現之t檢定摘要…………………………………………….56 表4-11 興趣與學習表現之ANOVA分析摘要…………………………………….58 表4-12 學校區域與學習表現之ANOVA分析摘要……………………………….60 表4-13 學校區域與學習表現之t檢定摘要………………………………………..62 表4-14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學習表現分析結果摘要……………………………63 表4-15 使用課外書籍與學習表現之t檢定………………………………………..66 表4-16使用報紙刊物與學習表現之t檢定……………………………………… .68 表4-17使用電腦投影機電子白板與學習表現之t檢定…………………………..69 表4-18使用網路教學與學習表現之t檢定………………………………………70 表4-19使用補充講義與學習表現之t檢定………………………………………71 表4-20 不同教學媒材與學習表現分析結果摘要 ………………………………73 表 4-21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與學生學習表現之相關矩陣 …………………75 表4-22國文教師應用教學媒材與學生學習表現之相關矩陣 .…………………77 表4-23 影響國文科學習成績表現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 …………………80 圖次 圖1-1 研究進度甘梯圖 ………………………………………………………………………………….8 圖3-1 本研究架構圖……………………………………………………………………………………….27

    中文部分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古仁元(2004)。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網路教學教材網站之設計與成效研究-以國小月亮盈虧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古國順(1989)。當前國語文教育的檢討和改進。載於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指導委員會主編,國語文教學研究,107-118。台北:幼獅。
    石麗文(2009)。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寫作測驗高成就學生課外閱讀與寫作經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向永樂(2011)。影響國中生課外閱讀投入因素與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江 有(2004)。桃園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暨差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惜美(2001)。資訊融入語文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47~51。
    何三本(1999)。九年一貫語文教材之編選與教學之設計。載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主編,民國以來國民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38),新竹市。
    何三本(2002)。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何麗華(2006)。國中國文現代散文選教學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余民寧(1987)。考試焦慮、成就動機、學習習慣與學業成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學敏(2003)。國民中學國文科專家教師語體文教學專業知識內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 玉(2003)。國中國語文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俊儀 (2003)。後期中等學校工業類學生對教師教學風格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周佳樺(2006)。國中學生國語文學習態度、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周淑卿(2008)。豈是一本能了?教科書概念的重建。教科書研究,1(1),29-47。
    周淑卿 (2002)。 誰在乎課程理論? 課程改革中的理論與實務問題. 第三屆課程與教學論壇 [課程改革的反省與前瞻]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下冊), 37-47。
    周逸政(2010)。發展圖書借閱系統營造班級圖書館以改善學童閱讀態度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愚文(2012)。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之推動進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因應十二年國教人才培育及教師專業精進研討會」,台北市。
    林己文(201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習表現之研究-以苗栗縣公立國民中學學生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玉芬(2010)。國中視覺障礙學生課外閱讀現況調查。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海清 (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婉君(2004)。國中生課外閱讀之研究。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新發、王秀玲(2003)。海峽兩岸義務教育政策演變和形成背景之分析。台北市: 台北教育大學。
    林麗香(2007)。國中語體文教材之創意教學設計與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邱美雲(2007)。生命故事教學對提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生命概念理解及人事智能 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俞碩樺(2010)。以IDI教學設計模式發展國小高年級綠建築課程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玉華(2010)。國中生對歷史科多媒體教材學習感受及看法之個案研究-以世界史《希臘、羅馬古文明》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婉伊(2009)。國中生閱讀行為、閱讀媒介與閱讀理解能力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孫邦正(1970)。中國教育問題。台北市:商務。
    徐智杰(2002)。網際網路CAI對國中智障學生錢幣使用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 霈(2007)。國小學童課外讀物閱讀興趣與創造力傾向之關係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秦夢群、賴文堅(2006)。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政策與問題之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2),23。
    高新建(2004)。落實的課程願景或美麗的課程幻影:發展以學習者為中心新的高品質國民中小學課程。載於高新建(主編),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上)(頁41-104)。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張文杰(2007)。TEAM多媒體探究式學習環境對八年級學生學習「壓力單元」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志瑋(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國民小學低年級語文領域本國語文審定本修辭方式之比較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 (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 (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台北市:東華。
    張淑美(1994)。不同地區教育機會差異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報,5,87-110。
    張釧哲(2002)。網路教學作業平台在化學教育應用之研究 暨 樟腦衍生物之單晶結構解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新仁、邱上真、張酒雄、方吉正、莊麗娟、簡妙娟、鄭博真、吳慧珠、潘世尊、李長燦(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市:心理。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課程。2012年10月26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B-list/B-main-1.htm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1998)。國語辭典修訂本。2012年11月11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許鈴佑(2008)。國中課外閱讀教學課程設計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添財(1997)。學校績效管理-平衡計分卡的內涵、應用與限制。國教之友,60(2),1-5。
    陳木金 (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陳秀才(1986)。國民小學規模與教學環境之關係-台北市國民小學的規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429-441。
    陳明來(2000)。台北市公立國中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建州、劉正(2001)。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之影響力變化之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2,115-144。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九年一貫課程的理論與理念」宣讀之論文。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
    陳浙雲(2001)。學習, 從生命開始。 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 26, 237-263。
    曾淑賢(2001)。兒童資訊需求、資訊素養及資訊尋求行為。台北市:文華。
    程炳林(2000)。行動或狀態導向、目標層次、工作複雜度對國中生行動控制策略與工作表現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1(1),67-92。
    馮永敏(2001)。試論九年一貫國語文課程綱要內涵與特色。應用語文學報,3,167-136
    黃世雄(2008)。技職大學生校園人際投入與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國彥、 葉玉珠、 高源令、 修慧蘭、 曾慧敏、 王佩玲、 陳思萍等編著 (2003)。教育心理學。 台北市: 心理。
    黃淑娟(2003)。原住民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6,1-21。
    楊思偉(2006)。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2),1-31。
    經濟學人(2010)。中文熱!學習人數增加1800%。天下雜誌web only。2012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8022
    葉興華(2011)。現行編審制度下國民中小學教科書使用之研究一十六位教師的訪談分析。「教科書百年演進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家教育研究院。
    詹麗萍(2007)。苗栗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賈馥茗、鍾紅柱、陳如山、林月琴、梁志宏、黃恆、吳翠珍、簡仁育、侯志欽 (1995)。教育心理學。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廖麗芳(2008)。花蓮縣焦點三百學校五年級學童閱讀活動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錦佩(2007)。國中國文教師國語文課程綱要能力指標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歐陽教、陳滿銘、李琪明(1998)。我國中小學國語文基本學力指標系統規畫研究(第一階段)。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潘麗珠、王秀玲、李玉馨、許力仁、連育仁、康瀚文(2003)。國中國文教師
    的課程焦慮與因應之道。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4),61-80。
    蔡慧美(2004)。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與經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明韋(1999)。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
    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昭琦(2009)。關於電子書。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館刊,117,2。
    鄭惠月(2009)。國語日報語文專欄與國小語文教學之應用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來展(2009)。資訊科技融入國中作文創意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香如(2004)。高高屏地區後期中等教育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謝亞恆(2007)。影響國中階段學生學業成就成長量的個人、家庭及學校因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簡茂發、何金針(1987)。國中生性別角色與生活適應及學習成就之關係。測驗年刊,34,117-136。
    藍順德(2004)。教科書的性質與定位。台北市:五南。
    魏禹綸(2007 )。國小高年級學童科學學習動機、科學學習策略與科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英文部分
    Ames, C.(1992). Classroom: Goals, structures, and student motiv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 261-271.
    Bandura,A.(1977).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9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248-287.
    Corno, L. & Rohrkemper, M. (1985).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learn in classoom. In C Ames & R. Ames. (Eds.), Research of motivation:V2. The classroom milieu. New York,NY: Academic Press.
    Darling‐Hammond, L.(1990). Teaching and knowledge: Policy issues posed by alternate certification for teacher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67(3), 123-154.
    Fraenkel, J. R. (1977). How to teach about values: An analytic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NJ: Prentice-Hall.
    Garrison, D. R.(1997). Self-directed learning: 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Adult EducationQuarterly, 48(1), 18-33.
    Ginsburg, G. S., & Bronstein, P. (1993). Family factors related to children’s intrinsic/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Child Development, 64, 1461-1474.
    Good, T. L.(1979). Teacher effectivenes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0(2), 52-64.
    Gibson, S., & Dembo, M. H.(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569-582.
    Klinger, E. (1982). On the self-management of mood, affect, and attention. In P. Karoly & F. H. Kanfer(Eds.), Self-management and behavior chang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pp.129-164). New York: Pergamon.
    Klinger, E. (1996). Emotional influences on cognitive processing,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both. In P. M. Gollwitzer & J. A. Bargh(Eds.), The psychology of action: Linking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to behavior(pp.168-189). New York: Guilford.
    Kluckhohn, F. R. (1956). Values and value 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In T. Parsons, & E. A. Shils(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cke, E. A. & Latham, G. P. (1990). Work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I(4), 240-246.
    Mayer,RE(1982).Learning.In H.E.Mitzel(Ed.),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Fifth edition.Washington,D.C.: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cFall,R.(2005).Electronic textbooks that transform how textbooks are used.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3(1), 72-81.
    McHanney, J. H. & Impey, W. D. (1992). Strategies for analyzing andevaluat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using a clinical supervision model.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Service No. ED 354 286).
    Money, S.M.(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51 056)﹒
    Parcel,T.L&Geschwender,L.E(1995).Explaining southern disadvantage in verbal facility among young children.Social Force ,73(3),841-872.
    Pepin, B. & Haggarty, L. (2000). Mathematics textbooks and their use in English, French andGerman Classrooms: A way to underst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cultures. (ERIC Document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44 848).
    Pintrich, P. R., & De Groot, E. V.(1990) 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33-40.
    Schneider, K.(1987). Achievement-reacted emotions in preschools. In F. Halish & J. Kuhl(Eds.), Motivation, intention, and volition(pp.163-177).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Schwarz, N. (1990). Feeling as information: Informational and motivational functions of affective states. In E. F. Higgins & R. M. Sorrentino(Eds.),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Foundations of social behavior ,2,527-561. New York : Guilford.
    Stickney, B. D., & Fitzpatrick, J. (1987). Coloman’s inequality twenty years later: The origins, the issues and the implic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U. S.: Colorado.
    Weiner(1992),Human motivation. Metaphors, theories, and research.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Inc.Newbury Park, CA.
    Wigfield, A. (1994). The role of children’s achievement values in the self-regulation of their learning outcomes. In D. H. Schunk & B. J. Zimmerman (Eds.),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pp.101-126).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Zimmerman, B. J., & Bandura, A. (1994). Impact of self-regulatory influences on writing course attainmen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1(4), 845-86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