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展曄
Chan-Yeh Lu
論文名稱: 清領時期芎林橫山地區客家地域形塑之探討
Explore the shaping of Hakka region around Qiunglin township and Hengshan township in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韋煙灶
Wei, Yen-Ts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客家新竹三山國王族群區域地方信仰
英文關鍵詞: Hakka, Hsinchu, Sanshankuowang gods, ethnic group, region, local belief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4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對於清代台灣族群的空間分類,一般均以閩人靠海、客籍靠山的傳統印象,而新竹縣芎林、橫山兩鄉位於清代土牛界外的保留區、隘墾區,即屬於客家族群的優勢地區。然而「客家」卻是個浮動的名詞;清代以廣東原鄉對粵東遷入漢族的相對他稱為客家;日治時期以原鄉籍貫來劃分閩、粵類別;目前客委會則以族群自我認同來定義客家。而本研究則以兩鄉世居宗族的原鄉祖籍作空間分布的依據,藉以探討清代客家族群在研究區內型塑的過程。
    經研究發現,本研究區兩鄉世居宗族原鄉血緣性色彩濃厚,不論保留區或隘墾區,多以有力宗族擔任墾首,招得原鄉親族共同拓墾的例證甚多;同時世居宗族地緣性特徵亦明顯,世居宗族祖籍地來自惠州府陸豐縣占33.5%,嘉應州鎮平縣占17.0%,嘉應州長樂縣占13.8%,潮州府饒平縣9.9%,此四地已占本研究區世居宗族調查樣本的70%以上。
    本研究區於乾隆朝以前的漢人拓墾多集中分布於芎林鄉石壁潭以西,具有閩客雙語能力的姜勝智(海陸閩)擔任實際拓墾的佃首,較能影響與之同籍的世居宗族(海陸客、海陸閩)以較大的比例遷入;嘉慶年間為隘墾區內眾墾區庄的拓墾初期,進墾的世居宗族不但來源地雜異性大,定居的空間分布也不限保留區或隘墾區;道光以後進入隘墾區的世居宗族以四縣客的比例較高,其主要宗族大多異地開基,待宗族繁衍超過土地贍養力後,支派二次遷移至這段時期尚在發展的隘墾區。
    此外,研究區世居宗族的原鄉祖籍地主要信仰為三山國王,本研究以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的原鄉祖廟之空間觀點,與研究區內六座三山國王廟的香火來源和移民祖籍地對應,亦可顯示有較高比例的移民來自原鄉的三山國王信仰盛行區。

    When we mention the spatial classification about the clans living in Taiwan in Qing Danasty, we generally think that the Southern Min inhabit close to the sea and the Hakka inhabit close to the mountains. In Qing Danasty, Qiunglin township and Hengshan township in Hsinchu county were located in the retaining area for the aborigines and the area cultivated by armed forces out of Tu’niu line. These two area were the superiority belongs to the Hakka. We cannot give Hakka a specific definition because in Qing Danasty, the Han clans who immigrated from the east of Kuangtong province is named Hakka. The original province and county of family’s register has been used to separate the Sothern Min and the Hakka in the period of the Japanese domination. The Hakka Affairs Council is presently using the identity of the clans to give the definition of Hakka now. In this study, the original province and county of family’s register of the inhabitants who live in these two townships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Hakkas from Qing Danasty to nowaday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e native clans who lived in these two townships had deep blood relationships. The most powerful clan has to be the leader to cultivate the inhabitation no matter what area in these two townships. There are many samples showing that the families who lived in the same province and county may cultivated the inhabitation together. The original province and county of family’s register of the inhabitants who lived in original birthplace relationship were significant in this study. On the basis of the samples in this study, there are 33.5% come from Lufeng county in Huizhou Fu territory, 17.0% come from Chenping county in Jiaying Zhou territory, 13.8% come from Changle county in Jiaying Zhou territory, and 9.9% come from Raoping county in Chaozhou Fu territory. Samples come from these four areas are above 70% of the total.
    The inhabitation of the Han clans centralizes at the west of Shibitan (石壁潭) in Qiunglin township before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 The leader of cultivation who can speaks both Southern Min and Hakka dialects is Sheng-Zhi Chiang (Hailu Southern Min),and he influences the the native clans (the Hailu Hakka and the Hailu Sothern Min) immigrated to this area. The reign of Emperor Jiaqing is the primary time for the the native clans to cultivate at the retained region for the aborigines and the region cultivated by armed forces, and they emigrate from different areas here for habitation.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 the native clans called Sixian Hakka cultivated the west of Shibitan in Qiunglin township by armed forces after the reign of Emperor Taoguang. The main families cultivate the new place until the environment cannot afford the inhabitants. The branched of the family may immigrate to the areas uncultivated.
    In addition, the Sanshankuowang gods are the belief of the native clans in this study. This study uses the spatial viewpoint of the native clans to offer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at Jiehxi county in Jieyang city in Kuangtong province to compare the image of the six temple of Sanshankuowang gods and the origin inhabitation of the immigran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 immigrants emigrate from the area that prevails over the image of Sanshankuowang gods to Qiunglin township and Hengshan township in Hsinchu count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觀點................................................5 第三節 研究範圍的界定..........................................6 第四節 文獻探討................................................9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過程.........................................10 第二章 芎林、橫山地區的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19 第一節 自然環境...............................................19 第二節 人口結構...............................................24 第三節 開墾歷程...............................................27 第三章 芎林、橫山地區世居宗族的祖籍、族群結構及次方言音系社群 的空間分布特性.................................................42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族群調查.....................................42 第二節 清代粵東的閩客方言分布型態.............................47 第三節 世居宗族祖藉地的分布態勢...............................48 第四節 漢籍移民族群屬性與定居開墾的時空變化...................57 第四章 芎林、橫山地區的地方信仰與原鄉信仰的關聯性.............63 第一節 地緣性信仰與普遍信仰...................................63 第二節 芎林、橫山地區的三山國王、三官大帝信仰. ...............67 第三節 由祖籍地緣看地方信仰...................................75 第四節 芎林、橫山地區的義民信仰...............................82 第五章 結論...................................................86 引用文獻.......................................................88 附錄一:芎林鄉世居宗族的祖籍資料...............................98 附錄二:橫山鄉世居宗族的祖籍資料..............................113

    一、碩、博士論文暨學術研討會論文
    王靜秋(2001),〈第一章:芎林下山鄭氏家族的發展〉,《芎林鄉鄭氏宗祠》,13。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
    呂佩如(2009),《清代竹塹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43、45-47。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林欣宜(2002),〈清代早期竹塹地區的土地拓墾與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3。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林雅婷(2009),《桃園縣新屋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之探討》,7-8。97年度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林雅婷(2012),《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21、23、27、37-38,99-10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韋煙灶(2004),〈地名調查時界定「正式地名」的指標─新竹南寮地區調查的實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1-28。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韋煙灶、張智欽(2011),〈新竹客家次方言群的空間分布與竹塹社之漢語方言使用能力之關聯性探討〉,《第24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4。廣西北海。
    韋煙灶(2012),〈新竹地區閩、客族群祖籍分布之空間分析〉,《語言文化分布與族群遷徙工作坊(2012台師大場)》,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許世融(2010),〈日治時期新豐、新屋、觀音地區的族群分布與變遷(1915-1935)〉,《台灣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
    郭功臣(2006),《新竹內山地區民間信仰的空間差異》,15-17、22-23、28-30、35-36、57-74、68-70、73-74、83-85。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陳世榮(1999),《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229。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豪(2012),〈十九世紀初期竹塹商人與山區拓墾小考─以合興庄墾戶陳長順為例〉,《第六屆台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2-4、15、192、202、206-207。台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黃卓權(2002),〈清代北台內山開墾與客家優佔區的族群關係〉,《第六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1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楊秋賢(2012),《水利開發與地區發展互動之研究:以頭前溪北岸九芎林為例(1775-1945)》,33、51-52、64、02。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楊毓雯(2007),《「平埔客」之歷史探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37-38、103。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佳蕙(2009),《新竹紅毛港的區域型塑與其周邊的族群關係》,18。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劉女豪(2006),《新竹縣橫山鄉內灣聚落的社會經濟變遷》,1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劉康國(2011),《拓墾家族與社會領導階層─以新竹劉朝珍家族為例》,18-20、58-59。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劉詩敏(2008),〈芎林劉承豪家族初探之研究〉,7-8、17。《台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2008)》。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劉詩敏(2009),《芎林劉承豪家族之研究》,65。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教所。
    劉燕玉(2005),《台灣三山國王廟匾聯研究─以新竹縣及宜蘭冬山鄉為例》,68。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專書
    尹章義(1989),〈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台灣開發史研究》,358。台北:聯經出版社。
    內政部民政司編印(2001、2004),《全國寺廟名冊》。台北:內政部民政司。
    王世慶(1989),《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轄境篇》,32。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世慶(1991),《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35、50、74、92、98、144、146、155-226、232-233、252、293、349、379。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恩湧(2008),《中國文化地理》,221。北京,科學出版社。
    司徒尚紀(1993),《廣東文化地理》,381、394。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台灣省民政廳編印(1987),《台灣省各縣市寺廟名冊》。南投: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台案彙錄甲集》,台銀文叢第31種,46。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台灣私法物權篇》,台銀文叢第150種,396、473-474。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銀文叢第152種,30-32、132、378-379、397-401、468-470、1057-1058、1062-1063。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陳台灣事宜疏》,台銀文叢第256種,41。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台銀文叢第186種,79。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1919),《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1卷附表6。
    台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課編,《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
    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1928),《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台北:台灣時報發行所。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戶口調查部(1917),《大正四年第二次臨時台灣戶口調查概覽表》,40-47。台北:台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石再添、鄧國雄、張瑞津、黃朝恩、石慶得(1996),《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26、46、97-98、588-589、744。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伊能嘉矩(1928),《台灣文化志:下卷》,日本東京,刀江書院,382-383。引自:徐正光主編(2007),〈移墾開發篇〉,《台灣客家研究概論》,48。台北:台灣客家研究學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何明星(2007),《清代新埔陳朝綱家族之研究》,33。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吳育臻(2000),《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111-129。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吳密察(2004),《台灣史小事典》,49-50。台北:遠流出版社。
    吳學明(1984),《金廣福隘墾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13-2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4)。
    吳學明(1998),《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29-30、32、34-37、42、77-89、90-92、95-100。新竹:新竹縣文化中心。
    李如龍(2009),《漢語方言研究文集》,447-493。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興雙(2001),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人口篇〉203-210。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元文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重修台灣府志》,台銀文叢第66種,3。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瑞燉(1992),《重俢台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質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113。台北,武陵出版社。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185、192-201。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百川、林露結(2011),《樹杞林志》,370-374、400-404、468。台灣史料集成:清代台灣方志彙刊附編第41冊。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林柏燕(1987),《新埔鎮志》,〈宗教誌〉,405。新埔:新埔鎮公所。
    林桂玲(2005),《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119-123。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林瑤棋(2007),《請問貴姓?─溯源舊臺灣》。臺北:大康出版社。
    邱彥貴、吳中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100-102。台北:城邦文化出版。
    邱瑞杰(2005),《清末關西地區散村的安全與防禦》,16、110-122。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姜善鑫(2000),《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自然地理(上)》,132。台中:文建會中部辦公室。
    客家委員會(2010),《99年度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報告》,169-171、198、附表A。台北:行政院。
    施添福(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19-22、72-73、94-95。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施添福(2001),《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68-72、82、89-110、117-136、182、275-276。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施雅軒(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90-129。新北:遠足文化。
    施雅軒(2007),《區域、空間、社會脈絡,一個台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1。高雄:麗文文化。
    柯志明(2001),專書第三號《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18、25-61、106-113、125-131、151-158、182-196、235-236、248-275、327-328。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洪敏麟(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246-248、653-654。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家瑜(1999),《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21。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范正義(2006),《保生大帝信仰與閩台社會》,69-87。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范明煥(2003),《歷史、地理與族群─竹東地區舊地名之研究》,78-133。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范明煥(2005),《新竹地區客家人媽祖信仰之研究》,25、174-180。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范明煥(2006),《新竹地區的人與地》,92-93、152-159。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韋煙灶(2002),《鄉土教學與教學資源調查》,18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徐元通主編(1993):《徐氏大族譜》。台中:台光文化出版社。
    徐曉望(1997),《閩國史》。臺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暨五南圖書公司。
    徐鼒著(1963),《小腆紀傳》,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銀文叢第138種,388。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康翰(1958),《新竹新志〈森林〉》,97。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編(1993),《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彙編─竹塹社(Ⅰ)》,113、118-119台北:中央研究院。
    張紅(2008),《廣東省地圖冊》,版8。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張漢那(1989),《后里鄉誌》,19-71。台中:后里鄉誌編輯委員會。
    莊興惠(2004),《芎林鄉志─歷史篇》,34、418。新竹:芎林鄉公所。
    許世融(2011),〈日治時期「新」舊濁水溪間的族群分布與變遷(1901-1935)〉,《跨域青年學者台灣史研究研究第四集》,76。台北:稻鄉出版社。
    連橫(1932/1979影印版),《臺灣通史》,801。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連橫(1962),《台灣通史》,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銀文叢第128種,11、65、152。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郭志超(2007),〈客家人與閩南人雙言區社群關係的歷史考察〉。周雪香主編,《多學科視野中的客家文化》,299-310。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郭金潤主編(1993),《大甲媽祖進香》。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上冊)》,103-107、《台灣地誌(中冊)》,806-816。台北:南天書局。
    陳武正(1982),《新竹縣整體發展建設規劃》,24-29。新竹:新竹縣政府。
    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陳國彥、楊貴三(1995),《重俢台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氣候篇〉,37。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國章(1997),《台灣地名辭書(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國章(1998),《台灣地名辭書(中)》。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國章(1999),《台灣地名辭書(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銀文叢第172種,149。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朝龍(2011),《新竹縣采訪冊》,94-96、170。台灣史料集成:清代台灣方志彙刊附編第35冊。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黃旺成(1976),《台灣省新竹縣志(一)(卷三)土地志》,22、72、80-82。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新竹州廳(1921),《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新竹州廳。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76),《台灣省新竹縣志〈卷三〉土地志》,28、72。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葉國泉、羅康寧(1999),〈廣東雙方言區的分布及其成因〉。陳恩泉主編,《雙語雙方言與現代中國》,328-335。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葉雁玲(2008)《廣東省地圖冊》,24-29、62-85、146-157。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廖景淵(2009),《老祖公的腳印:消失的行業及屋舍》。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劉名揚(2010),《客籍劉承豪家族與新竹頭前溪之開發》,26。台中:白象文化出版社。
    劉更田(2006),《廣東省地圖冊》,56-101。北京:廣東省地圖冊。
    劉業華、葉雁玲(2003)《廣東省地圖冊》。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劉業華(2007),《新世紀廣東省地圖集》,版2,1-3、94-133、232-251。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潘家懿、鄭守治(2010),〈粵東閩南語的分布及方言片的劃分〉,《台灣語文研究》,期5-1:145-165。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蔣炳釗(2008),〈南越.趙陀.龍川客家〉。鄔觀林主編,《客家古邑研究文選》。河源:河源市委宣傳部。
    鄭鵬雲、曾逢辰(2011),《新竹縣志初稿》.〈祠祀〉,160。台灣史料集成:清代台灣方志彙刊附編第41冊。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鄧曉華、王士元(2009),《中國的語言及方言的分類》。北京:中華書局。
    賴玉玲(2005),《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74-81、123-125、126-128、133。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戴炎輝(2012),《清代台灣之鄉治》,512-513、543-544。台北:聯經出版社(初版六刷)。
    謝金鑾(1962),《續修台灣縣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銀文叢第140種,336。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瞿海源(1992),《重俢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1121-1126。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三、期刊
    石萬壽(1989),〈明清以前媽祖信仰的演變〉,《台灣文獻》卷40期2:8。
    石萬壽(1990),〈清代媽祖的封諡〉,《台灣文獻》卷41期1:139-148。
    李豐楙(2000),〈仙道的世界─道教與中國文化〉,258-259、273-274。劉增貴、藍吉富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版8。台北:聯經出版社。
    岡田 謙(1938),〈台灣北部村落に於ける祭祀圈〉,《民族學研究》卷4期1:1122。陳乃蘗譯(1960),《台北文物》卷9期4:14-29。台北:台北文獻會。
    林美容(1987),〈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物》卷37期1:53-81。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林雅婷、韋煙灶(2010),〈桃園縣新屋地區粵東族群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與歷史地理區域劃分之關聯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3卷1期:97-140。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邱彥貴(1992),(三山國王是台灣客屬的特有信仰?),《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期23:66-70。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施添福(1989),〈竹塹、竹塹埔和「鹿場半被流民開」〉,《台灣風物》,卷3期39:73-82。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地理研究報告》,期16:115-13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施添福(1992),〈清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形態〉,陳秋坤、許雪姬主編,《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
    施添福(1998),〈從台灣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58-60。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韋煙灶、曹治中(2008),〈桃竹苗地區台灣閩南語口音分布的區域特性〉,《地理學報》,期53:49-83。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韋煙灶(2010),〈桃竹地區姜姓宗族源流與分佈的考察〉,《新竹文獻雜誌》,期42:58-67。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張秀美(2003),〈清朝中葉竹塹地方的閩粵(客)關係初探〉,《竹塹文獻》期27:33-47,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張德南(2002),〈王世傑開墾竹塹埔年代的商榷〉,《竹塹文獻》期22:125-130。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卷31期4:155-177。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盛清沂(1981),〈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台灣文獻》,卷32期1:136-157。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世融(2011),〈語言學與族群史的對話─以台灣西北海岸為例〉,《台灣語文研究》卷6期2:3-8、76。台北:台灣語文學會主編,語言地理學專號;萬卷樓出版社。
    許達然(1996),〈械鬥和清朝台灣社會〉,《台灣社會研究》第23期:27。台北:台灣社會研究。
    陳春聲(1994),〈地方神明正統性的創造與認知:三山國來歷故事分析〉,《潮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144-160。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陳漢光(1972),〈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卷23期1:85-104。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志繁,周偉華(2009),〈生態變遷、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客家學刊》,創刊號:66-9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奇烈主編(1954),竹北鄉文獻採訪錄,《新竹縣文獻會通訊》,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第17號。
    楊鏡汀(1998),〈認識舊地名落實鄉土教學─以新竹客家地區之考察為例〉,《地方志與鄉土教育論文集》,21-32。台北:中國地理學會。
    劉枝萬主持(1960),〈民國48年台灣省政府文獻委員會寺廟調查〉,《台灣文獻》,卷11期2:台灣省寺廟宗教調查表三。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潘朝陽(1991),〈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72-91。台北:中國地理學會。

    四、族譜及古文書資料
    古國瑞主編(2001),《台灣古氏大宗譜》,139、142-143、145、431、435、438、440、453。桃園:古氏叢書編委會。
    古煥球、古國瑞、古小彬(2008),《新安堂新安堂古氏大宗譜》,588。新竹:古氏文獻叢書編委會。
    台北市鄒氏宗親會(1989):《鄒氏族譜(二)第參冊》。
    江廷遠,1961,《鄭氏族譜》,A77。台中:新遠東出版社。
    竹北猫兒錠郭姓乾隆32年分家鬮書。
    官正雄(1994):《官氏祖譜》。
    林汀州(1969),《林氏大族譜》,廣57。
    林保萱(1982),《西河林氏六屋族譜》,78。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姜坤賢(1988),《十二世祖姜勝智公派下族譜》,95。
    姜阿李主編(1976):《姜姓宗譜》,17、朝鳳派下5。新竹:姜姓宗譜籌備委員會編印。
    姜鏡泉(2003),《十一世祖姜世良公派下族譜》,212。
    范氏大族譜編輯委員會(1970),《范氏大族譜》,人151。桃園:創譯出版社。
    徐元通主編(1993),《徐氏大族譜》,系53、人123。台中:台光文化出版社。
    徐金龍主編(1984),《徐氏族譜》,160。
    莊玉圖主編(1973),《魏家大宗譜》。說3-4;系23、43-44、46、52、55、69-70、75、92、99、102、105;人54-57、185-186、189、191-193、198、219、221-224;索12-13。台中:正義出版社。
    莊吳玉圖總編(1982),《楊氏大族譜》,106、145;會訊6;系26、38、94、106、168、203、207、219、207、229、375;人57、76、259-260、290、304、345。桃園:台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
    莊吳玉圖總編(1986):《劉氏大宗譜》,文獻15、39;系95、108、151、221-222、234、273、284、340;人21-37、162、483-489、510、566-579、646。桃園:台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
    莊吳玉圖總編(1995),《溫姓大族譜》,系131、134-136、141-142、144、146-148、150-151、157-159、174、187、213、242、253-254;人248、262、264、266、274、277-278、280-282、286-289、324、432-435、444、447、460、472、477-478、480、482、485-486、491、646;索49-51。桃園:百族姓譜社。
    莊吳玉圖總編(1996),《莊氏大族譜》,索64、系210。桃園:百族姓譜社。
    莊吳玉圖總編(2001),《鍾氏大宗譜》,系48-49、139-140、147、151、190、198、267、269-270、275-276、282-283、295-296、301-302、324、328-329、353、378、380、386、393、398、402、439、453、456-457、484、498-499、548;人41、142、175、180、208-211、412;文47;索44、99-100、103-104、179。桃園:百族姓譜社。
    莊吳玉圖總編(2008),《彭氏大宗譜》,60、191、182、184、216-217、229、288-263、320、340、358、361、364、366、368、419、438、443、457;人44、110、283-284、352-357、380、394-395、400-405、414-415;索38。桃園:百家姓譜社。
    莊吳福主編(1969):《黃氏大族譜》,系165;人30。台中:創譯出版社。
    莊序平主編(1972):《朱莊嚴氏大族譜》,D說4、6。台中:台光出版社。
    郭連(1980),《郭氏家譜》,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家譜。
    陳國材編(1913),《鰲城陳氏五房東房族譜》,手稿未刊本,無頁碼。
    陳澤、吳奎信主編(2005),《潮汕百家姓》,453。汕頭:公元出版社。
    湯超齡(1988),《中山湯氏瓜瓞族譜》,世系1444。
    馮阿水(1970):《范氏大族譜》,系66、145;人71、78、97、122、162、165、185、124、133、152-153、190、205、211、236、250-251、258、276。桃園:創譯出版社。
    詹春光、廖德福主編(1972):《詹氏族譜》,系45;人144。台中:創譯出版社。
    廖祿安編(1977),《滎陽堂鄭氏族譜》,135、140、182、219。台中:創譯出版社。
    劉火旺主編(1973),《劉氏大族譜》,系27、78、181。台中:台光文化出版社。
    劉姓紙寮窩手抄生庚簿,〈第四房巨淵公派下〉。
    劉炳昌(2008),《紙寮窩祖先沿革暨後裔通訊錄》。
    劉家水(2003),《劉朝珍派下劉氏族譜》(打字本生庚簿),35。
    戴國志主編,(2010),《台灣區戴姓宗譜》,94、313。新竹:台灣區戴姓宗譜增修委員渡台祖會。
    羅慶江(1995),《(關西區鹹菜硼莊)豫章堂:羅氏族譜》,158-159、173。
    羅慶江(2000):《(台灣區德達公派)豫章堂:鐵坑羅氏家乘》,2。新竹:新竹縣羅姓宗親會關西分會。
    譚蘭興(1985),《譚氏族譜》,81。

    五、各廟宇沿革
    五龍村五和宮重建委員會(1991),〈五和宮誌〉。(芎林鄉五龍村)
    未註撰者(1976),〈竹東鎮惠昌宮重建碑誌〉。(竹東鎮竹東里)
    未註撰者(1986),〈惠和宮建廟沿革〉。(芎林鄉秀湖村)
    未註撰者(年代未詳),〈三角城國王宮重建沿革誌〉。(竹東鎮三重里)
    未註撰者(年代未詳),〈上館惠安宮〉。(竹東鎮上館里)
    未註撰者(年代未詳),〈峨眉鄉中盛村國王宮〉。(峨眉鄉中盛村)
    未註撰者(年代未詳),〈國王宮重建沿革誌〉。(橫山鄉新興村九讚頭)
    未註撰者(年代未詳),〈橫山國王宮〉。(橫山鄉橫山村)
    石潭福昌宮整修建委員會(1999),〈石潭福昌宮整修建記事〉。(芎林鄉石潭村)
    江清吉(1976),〈新豐宮創立沿革〉。(寶山鄉新城村)
    國王宮改建委員會(1987),〈田寮村矺子國王宮沿革志〉。(橫山鄉田寮村矺子)
    第一屆委員會(1983),〈竹東鎮柯湖里福龍宮沿革史〉。(竹東鎮柯湖里)
    彭盛文(2004),〈上坪聯庄廣惠宮沿革簡介〉。(竹東鎮上坪里)
    廣福宮重建委員會(1980),〈廣福宮重建序〉。(芎林鄉芎林村廣福宮)
    蘇國瑞(2001),〈新竹縣新埔鎮廣和宮沿革〉。(新埔鎮新民里)

    六、網站資料
    台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1921),《新竹州第一統計書》。(瀏覽日期:2013/04/15)網址:http://tcsd.lib.ntu.edu.tw
    客家委員會(2011),《數位台灣客家庄》。(瀏覽日期:2013/07/01)網址:http://archives.hakka.gov.tw/new/catalog/
    國家圖書館(2004),《臺灣記憶》。(瀏覽日期:2009-2013)網址: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
    羅康寧(2004),〈中國廣東漢語分布概況〉,《河洛人─海洋的子民》。(瀏覽日期:2013/03/31)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jacknt0601/1480874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