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葉國杏 Yeh,Kuo-Hsing |
---|---|
論文名稱: |
客家喪祭三獻禮及其教育意涵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of worship and funeralservice and its educational meanings |
指導教授: |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2 |
中文關鍵詞: | 客家 、三獻禮 、客家三獻禮 、喪禮 、祭禮 |
英文關鍵詞: |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worship service, funeral ritua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4 下載:5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客家喪祭三獻禮及其教育意涵,為達成研究目的,分三層面作探討,即發掘客家喪祭三獻禮的淵源、內容、特色及其意義;透過客家喪祭三獻禮與釋奠同源分流的關係,證明客家三獻禮為傳統古禮;以及從喪、祭禮之基本意義和傳統禮儀融入學校課程之作法,闡釋客家三獻禮之教育意涵。本研究採用文件分析法、參與觀察法以及訪談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觀察、訪談的對象,以居住桃園、新竹、苗栗一帶客家聚落的客家人為主。實徵研究之發現,客家三獻禮喪祭形式雷同,性質吉凶有別;因地域隔閡,導致各區行禮略有差異;客家三獻禮祀牲用羊豕,由贊相主導,為動態禮式;釋奠禮自傳統演變而來,客家三獻禮有如釋奠之縮影;客家三獻禮具教孝感恩、報本反始之教育意涵;客家三獻禮融入學校課程,除了對學童可以產生寓教於禮之功效,學校也可以承擔禮儀薪傳的任務。
綜合相關文獻探討、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結果,歸納本研究七項結論: (一)客家三獻禮淵源傳統禮制,為固有文化之一環。(二)客家三獻禮無論禮儀形式、儀注用詞、行禮內容、表現意涵,多遵循傳統,觀念執著,重守成而少變革。(三)客家三獻禮吉凶同式,類似古代貴族之儀、品官之制的特徵。 (四)釋奠是典型的傳統三獻禮,客家三獻禮與其系出同源。(五)三獻禮式於民間喪祭場合所表現的是慎終追遠、飲水思源,而祭孔釋奠所彰顯的是尊師重道、褒崇聖賢,皆具教化意義。(六)傳統禮儀是民族文化的精髓,社區文化的主要部分,融入學校課程與教學,符合現代教育的目標和精神。(七)客家三獻禮融入學校教育之可行方案有:以三獻禮辦理開學典禮;成立三獻禮研習社團;舉辦三獻禮觀摩活動;以及設置跨領域三獻禮課程。
最後,根據本研究實質內容,建議客家文化工作單位:獎勵客家文化之學術研究,支助地方及學校倡辦客家禮儀研習;建議地方民政單位:審慎檢討釋奠改變的措施;建議客家地區學校:以客家三獻禮為素材,融入學校教育;建議執禮人員:注重執禮技巧等。另外,對未來後續研究的方向亦提出相關建言。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Three-Consecrations” of worship and funeral service in Hakka and its educational meanings. Three ques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y included: (1) What are the origin, contents, features, and meanings of the “Three-Consecrations” of worship and funeral service in Hakka? (2)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of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with the traditional ancient rituals and the religious ritual of Confucianism? (3) How are the ways of integrating the educational meanings of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and traditional rituals into school curriculum? Th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objects are mainly the Hakka residents living i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counties. Data derived from documentary review,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 provided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ccording to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data analysis, this study revealed seven important findings: (1) The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comes from traditional rituals and is a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2) Whatever types of rituals, words of saying, contents of performing, the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still follows the tradition and doesn’t change a lot. (3) The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has the same type of ritual, whatever in worship or funeral service; its features are similar to the ancient rituals of aristocrats and officer rankings. (4) “Shidian” (the religious ritual of Confucianism) is typical of the “Three-Consecrations;” the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has the same originality as it. (5) The “Three-Consecrations” in civil worship and funeral service indicates that it should be careful to perform the funeral rites to parents, and to look back and worship distant ancestors; while the religious ritual of Confucianism manifests the honor for teachers and the virtuous and talented people. (6) Traditional rituals are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a major part of community culture, which are worthwhile to be integrated into school curriculum. (7) The practical projects for integrating the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into schooling include: performing a school starting ceremony by the “Three-Consecrations”; organizing a club for the study of the “Three-Consecrations”; holding observation activities of the “Three-Consecrations”; and offering a cross-fields curriculum to study the “Three-Consecration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study has suggested that: (1) encouraging Hakka cultural working units to do academic research about Hakka culture and to help schools or locals offer workshops for learning Hakka rituals; (2) requesting the local authorities to examine the performing practices of the religious ritual of Confucianism; (3) supporting the Hakka district schools to integrate the Hakka “Three-Consecr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into school curriculum; and (4) directing ceremony-executors to emphasize the skills of ritual performing. Moreover, some other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re also included.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大野源(1998)。傳統文化與教育。台灣教育,574,20-22。
王 筠(清/1837版本)。說文釋例。永和:文海。
王忠林(1987)。新譯荀子讀本。台北:三民。
王昭禹(宋/1934版本)。周禮詳解四十卷。上海:商務。
王夢鷗(1969)。禮記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
尹德民(1999)。孔子廟庭祀典故事之四—祀孔釋奠禮原。臺北文獻,127,33-48。
孔令貽(清/1989版本)。聖門禮誌。山東:友誼書社。
丘 濬(明/1997版本)。文公家禮儀節(明)。台北:莊嚴文化。
左丘明(東周/1978版本)。國語。(春秋)左丘明著。台北:九思。
台中市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2004)。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釋奠典禮照片及儀節。2004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tccg.gov.tw/孔廟忠烈祠/index.htm
江永輝(1998)。客家禮儀。苗栗:公館鄉公所。
江淑美(2003)。清代臺灣客家子弟教育研究(1684-1895)。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 六(1978)。從社教經費支出結構談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之興革。臺灣教育,330,12-16。
沈 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論。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7-70)。台北:臺灣書店。
沈 約(南朝梁/1982版本)。宋書。台北:藝文。
宋 濂(明/1982版本)。元史。台北:藝文。
吳永裕(1997)。創造學校與社區雙蒙其利的互動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15,9-11。
吳安安(2000)。五禮名義考辨。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韋璉(1999)。從客家人喪葬禮儀看儒家禮制的沿革。壢商學報,7,12-32。
吳清山、林天祐(1996)。教育名詞:多元文化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11,62。
吳達芸(1973)。儀禮特牲少牢有司徹祭品研究。台北:臺灣中華。
呂子振(清/1990版本)。家禮大成。台南:西北。
呂子振(清/1996版本)。家禮大成。新竹:竹林。
李之藻(明/1970版本)。頖宮禮樂疏。台北:中央圖書館。
李崑山(1998)。鄉土教學活動設計初探。北縣教育,23,66-70。
李東陽(明/1976版本)。大明會典(明)。台北:新文豐。
李逢蕊(1994)。論何謂客家人。載於翰蘆等(編),客家文化論叢(頁43-51)。台北:地球。
李雪燕(2001)。國小低年級「客家歌謠」教學實施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關仁(1973)。客家人。高雄:華翔。
邱榮裕(1994)。論客家人開拓臺灣之歷史。載於翰蘆等(編),客家文化論叢(頁99-107)。台北:地球。
余文儀(1962)。臺灣府志(第三冊)。台北:臺灣銀行。
金之植、宋 鋐(編)(清/1989版本)。文廟禮樂考。山東:友誼書社。
林 來(1995)。我國禮儀與其教育意涵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永豐(2000)。英國的多元文化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147-198)。台北:師大書苑。
林 尹(1987)。周禮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
林伊文(1999)。美濃的客家八音與傳統禮俗。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
社會教育法(2003)。
杜 預(晉/1955版本)。春秋左傳杜預(晉)注。台北:藝文。
周 何(1992)。古禮今談。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周 何(1998)。禮學概論。台北:三民。
周 禮(唐/1955版本)。周禮,(唐)賈公彥注。台北:藝文。
周 禮(漢/1979版本)。周禮十二卷,(漢)鄭元注。台北:臺灣商務。
周愚文(1996 )。宋代的州縣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台北:三民。
周聰俊(1994)。祼禮考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范 曄(南朝宋/1982版本)。後漢書集解。台北:藝文。
青天雜誌(2003)。庚戌92學年度祭孔尊師開學典禮。庚戌校刊,103,1-5。
洪泉湖等(1997)。族群教育與族群關係。台北:時英。
柯佩怡(2003)。台灣南部美濃地區客家三獻禮之儀式與音樂。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 輝(1984)。重整適用家禮。桃園:宏冠。
徐宗林(1986)。文化與教育。台北:文景。
徐福全(1984)。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福全(1996)。台灣民間祭祀禮儀。新竹:新竹社教館。
班 固(漢/1982版本)。漢書(漢)。台北:藝文。
高明士(1999)。中國教育制度史論。台北:聯經。
高湘韻(2002)。鄉土教育融入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研究—以花蓮縣國民小學鄉土在地課程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桃園縣孔廟管理所(1989)。桃園縣各界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二五三九週年誕辰釋奠特刊。桃園,作者。
桃園縣水美國小(2004)。語文領域—客家語教學活動計畫,未出版,桃園。
桃園縣忠貞國小(2003)。組訓國樂團實施計畫,未出版,桃園。
桃園縣林森國小(2002)。國樂團社團實施企劃書,未出版,桃園。
孫詒讓(1959)。周禮正義。台北:藝文。
章景明(1981)。祭喪之禮吉凶觀念之分別。載於李曰剛等著,三禮論文集(頁171-180)。台北:黎明。
脫 脫等(元/1982版本)。宋史。台北:藝文。
脫 脫等(元/1982版本)。金史。台北:藝文。
曹仁虎(清/1988版本)。續通典(清)曹仁虎等纂修。杭州:浙江古籍。
教育部(2002)。教育部推動國民中小學鄉土教育實施要點。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基本法(1999)。
教師法(2000)。
國民教育法(2001)。
郭禎祥(1993)。多元文化觀與藝術教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387-425)。台北:臺灣書店。
陳支平(1998)。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台北:臺原。
陳邦畛(1992)。一個客家公廳落成三獻禮的參與觀察。臺灣風物,42(2),57-90。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陳枝烈(1994)。從多元文化教育分析小學社會科原住民文化內涵。教師天地,70,67-73。
陳奎(1991)。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理念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陳埩淑(1997)。世界觀導向的多元文化教育。訓育研究,36(3),35-37。
陳國勳(1997)。九獻禮式、三獻神禮、居喪三獻。載於陳國勳(編)苗栗縣道教巡禮附道教祭祀禮儀(頁82-89)。苗栗:苗栗縣道教會。
陳富雄(1999)。國小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議題探索學習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錦田(2002)。客家語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從台北縣國小客家籍學生的認同與理解出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運棟(1983)。客家人。台北:聯亞。
陳運棟(1991)。臺灣的客家禮俗。台北:臺原。
陳運棟(2002)。客家語言文化與歷史。載於師大進修推廣部(編),九十一年度鄉土語言(客家語)教學支援人員職前培訓班講義教材(頁101-115),未出版,台北。
陶知仁(2002)。「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現況與分析—以桃園縣國民小學之課程實施為例,未出版,桃園。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1986)。清史稿校註。台北縣:國史館。
張光裕(1981)。儀禮盥洗說。載於李日剛等,三禮論文集(頁85-101)。台北:黎明。
張廷玉(清/1982版本)。明史。台北:藝文。
張明輝(1998)。營造學習型學校。現代教育論壇(四)。台北市:國立台北師院。
張長臺(1990)。唐代喪禮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建成(2000)。臺灣地區的鄉土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63-101)。台北:師大書苑。
張樹倫(1995)。民主社會中的多元教育。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6(2),23-25。
黃政傑(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343-373)。台北:臺灣書店。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
黃純敏(2000)。從多元文化主義論臺灣的語言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43-61)。台北:師大書苑。
曾憲政(2000)。社會教育功能的展望。社教雙月刊,98,45-47。
湛敏秀(2000)。吳招鴻(阿梅)之新興八音團及其客家八音技藝研究。國立藝術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 琳(1996)。左右尊卑文化現象研究。載於中國文化研究1996夏之卷。北京:中國文化研究社。
楊山(2000)。苗栗縣大湖鄉婚喪司儀研習會資料— 喪儀講義。苗栗:大湖鄉公所。
楊智穎(2000)。我國國小鄉土教育課程發展與實施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課程與教育季刊,3-3,31-48。
楊智穎(2003)。國民小學鄉土語言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三所國民小學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詩 經(漢/1955版本)。毛公(漢)傳毛詩。台北:藝文。
逸周書(晉/1965版本)。孔晁(晉)注,逸周書。台北:臺灣中華。
詹伯慧(1991)。現代漢語方言。台北:新學識。
詹棟樑(1983)。社會教育學。台北:五南。
葛晨虹(2001)。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台北:文津。
葉輝夫(2000)。客家人喪事家奠程序、三獻禮。載於大湖鄉公所(編)苗栗縣大湖鄉八十九年度公設喪葬司儀人員講習會—客家喪葬禮俗講授資料(頁10-13)。苗栗:大湖鄉公所。
爾 雅(晉/1955版本)。郭璞(晉)注爾雅。台北:藝文。
論 語(魏/1955a版本)。何晏(魏)注論語。台北:藝文。
論 語(宋/1955b版本)。邢昺(宋)疏論語。台北:藝文。
儀 禮(漢/1979版本)。儀禮十七卷,(漢)鄭玄注。台北:臺灣商務。
儀 禮(唐/1955版本)。賈公彥(唐)注,儀禮。台北:藝文。
歐陽修(宋/1982版本)。唐書。台北:藝文。
鄧迅之(1982)。客家源流研究。台北:天明。
劉 昫等(後晉/1982版本)。舊唐書。台北:藝文。
劉守松(1986)。家禮常識。新竹:先登。
劉蔚之(1993)。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之研究。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71-100)。台北:臺灣書店。
劉錦雲(1994)。論客家人的性格特徵。載於翰蘆等(編),客家文化論叢(頁53-63)。台北:地球。
盧仁淑(1983)。文公家禮及其對韓國禮學之影響。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秀智(1998)。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現況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2,95-118。
謝維新(1969版本)。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宋)。台北:新興。
謝樹新(1973)。中原禮俗實用範例專輯。苗栗:中原苗友。
禮 記(漢/1979版本)。禮記二十卷,(漢)鄭玄注。台北:臺灣商務。
魏 徵(唐/1962版本)。廿五史—隋書。永和:德志。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0)。多元文化教育。臺北縣:空中大學。
譚光鼎(1998)。國小高年級學生族群關係態度的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12,1-23。臺北縣:空中大學。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
羅香林(1974版本)。客家源流考。載於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編),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實錄(頁25-88)。台北: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
羅美珍、鄧曉華(1995)。客家方言。福建:福建教育。
蕭 嵩(唐/清初抄本)。大唐開元禮,(唐)蕭嵩等撰,清初抄本。台北:國家圖書館。
蕭子顯(南朝梁/1982版本)。南齊書。台北:藝文。
貳、外文部分
Banks, J. A. (1989a). Integrating the curriculum with ethic content: Approaches and guideline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In J.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 ed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 (1989b).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 (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 Boston : Allyn and Baon.
Bennett, C. I. (1995).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3nd ed.).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Gollnick, D. M. (1980).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Viewpoi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 56, 1-17.
Hernandez, H.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A teacher's guide to content and process. Columbus : Merrill.
Leicester, M.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Berkshire, England : NFER-Nel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