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邱士豪 CHIU,SHIH-HAO |
---|---|
論文名稱: |
學校志工團隊學習─新北市三重國小『幸運草故事媽媽』個案研究 Team Learning of School’s Volunteers:A Case Study of “Clover Storytelling Mother” In San-Chong Elementary School |
指導教授: |
李瑛
Lee, Y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4 |
中文關鍵詞: | 團隊學習 、學校志工 、故事媽媽 |
英文關鍵詞: | team learning, school volunteer, Storytelling moth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3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學校志工團隊學習,並以新北市「三重國小幸運草故事媽媽」為個案研究。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學校故事媽媽團隊形成過程。
二、瞭解學校故事媽媽團隊學習的特性。
三、探究學校故事媽媽團隊學習的策略。
四、探究學校故事媽媽團隊學習的效益。
五、歸納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供相關單位作為學校志工團隊經營的參考。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6位故事媽媽,深入瞭解受訪者的服務經驗及參與歷程,並勾勒出三重國小幸運草故事媽媽團隊學習的歷程。經過半結構式訪談、參與觀察、文件分析,得到下列結論:
一、學校志工邁向志工團隊的過程,可以增進個人的成長、強化對學校的服務與貢獻、拓展志工組織的發展,以及增進與社區的連結。
二、團隊學習的特性展現出多元、非正式、非正規的學習方式。
三、團隊學習的策略可以是回應式的學習規劃。
四、團隊學習藉由內外部體系的運作,可以促進志工團隊整體的運作及發展。
五、女性學習特性可以凝聚團隊情感,促進團隊學習。
六、故事媽媽不再僅是以家庭、兒女為重心的傳統家庭主婦,而是成為關懷社會的志工,並且在此信念之下,她們的生活變得充實有意義。
本研究並針對學校單位、學校志工團隊、故事媽媽志工及後續研究等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eam learning of school’s volunteers, and the new Taipei "San-Chong Elementary Clover Storytelling mother”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team of school Storytelling mother.
2.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m learning of school Storytelling mother.
3. Exploring the strategy of team learning of school Storytelling mother.
4. Exploring the benefits of team learning of school Storytelling mother.
5. Summarizing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and puting forwar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nit as a reference of school volunteer team management.
The study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technique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participating observation, docume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school volunteer team could enhance personal growth, service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school, expand the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links with the community.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m learning presented diverse, informal, and non-formal learning patterns.
3. The strategy of team learning was responsive learning plan.
4.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am learning networks,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operation of the volunteer team and development.
5.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gather team feeling to promote team learning.
6. Storytelling mothers are no longer traditional housewife just focus families and children, but society- caring volunteers, and because of this belief, their life become enriched and meaningful.
In the proposed part, the researcher makes a few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to school units, school volunteer team, Storytelling mother volunteer and follow-up study.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王文姬(2005)。女性志工意識覺醒與增能 : 以土城國小故事媽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明玲(2003)。學校志工領導行為影響志工組織發展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志工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貴瑛(2000)。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個案研究一以學校義工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立廷(2008)。學校志工組織運作個案研究-以高雄縣某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愛華(2004)。團隊學習及團隊運作。人事月刊,38(4),45-52。
呂又慧(1994)。社會福利機構管理及運用志工方案之評估研究─以台北市心路文教基金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玉鈴(2000)。婦女教育與經驗學習的運用。社教雙月刊,95,29-33。
吳芝儀、李奉儒(1995)譯。M. Patton著。質的研究與評鑑。台北:桂冠。
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
李郁文(1998)。團體動力─群體動力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桂冠心理叢書。
汪憶伶(2004)。社區志願組織發展歷程之探討-以台中縣東海村社區志工隊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明地(2000)。質的研究實例舉隅;校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86。高雄:麗文文化。
林秀英(2004)。婦女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祥和計畫志工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99-221。高雄:麗文。
林海清(1990)。學校義工制度探微。師友月刊,280,24-26。
林勝義(2001)。國內志願服務教育訓練之評鑑。社區發展季刊,93,211-215。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志工及管理者。台北:五南。
林萬億(1991)。團體工作。台北:三民書局。
林煌閔(2003)。女性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一個藝術教育的省思角度。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豫芬(2007)。故事媽媽的故事:小學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與婦女增能。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參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2。台北:巨流。
徐泰毓(2004)。影響國小志工家長參與行為與社會資本因素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5-132。高雄:麗文。
馬傳鎮(1982)。團體動力學。警學叢刊,13(2),81-9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台北:揚智。
陳泰元(2003)。國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決定因素。南華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4)。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教育部電子報第十八期。
張素真(2008)。婦女志工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以南投縣草屯國小故事媽媽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進隆譯(1994)(Peter Senge (1990)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黃志弘(2004)。成人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其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瑞琴(2003)。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寶靚(2008)。故事媽媽參與高年級學童生死教育成效之研究--以運用繪本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桂香(2000),說故事人與說故事活動研究-以東師實小故事媽媽團長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臺北:揚智。
詹玉蓉(2007)。臺北縣婦女學習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紹強(2003)。團隊10項修練:21世紀企業優質團隊新思維。台北:原動力國際開發出版。
楊極東(1992)。團體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蔡美玲譯(1995)(Belenky, M. F., Clinchy, B. M., Goldgerger, N. R.,& Tarule, J. M.(1986)著)。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女性自我、聲音與心智的發展(Women‘s Wars of Kn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d Mind)。台北:遠流。
蔡淑瑛(2001)。從讀書會到故事媽媽。歡喜閱讀,33-37。台北市:遠流出版。
蔡梅燕(2007)。學校志工領導與志工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中道(1997)。志願服務人力的組織與運用。社會發展季刊,78,48-53。
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4。
劉建彬(2003)。國民小學學校義工工作滿意度及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春惠(2006)。文學花園的邂逅:社大女性學習創作之經驗與增能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彥芬(2004)。故事媽媽照鏡子。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的內涵。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
顏憲文(2005)。國民小學學校志工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貳、英文部份
Bales. R.F.(1950).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A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small groups.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Bunch, C., & Pollack, S.(eds.)(1983).Learning our way: Essays in feminist education trumansburg, N.G.: Crossing Press.
Belenky, M. F., Clinchy, B. M., Goldgerger, N. R.,& Tarule, J. M.(1986). Women‘s wars of kn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d mind.N. Y.: Basic Books.
Cattell, R.B.(1948).Concepts and methods in the measurement of group synt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55,pp.48~63.
Ellis, D.G. & Fisher, B.A.(1994).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communication and the group process(4th ed.).New York: Mc-Graw-Hill.Inc.
Freire, P.(1968).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Seabury Press.
Fisher, B.A.(1978).Perspectives on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York:Macmillan.
Forsyth, D. R.(1990). Group dynamics, (2nd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Lewin, K.(1936). 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Harper.
Homans, G.(1950).The human group.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Hartford, M.E.(1972).Group in social work.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ayes, Elisabeth R.(1989).Insights from women’s experienc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43 55-56.
Hayes, Elisabeth R.(2001).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no.89, Jossey-Bass, A Pulishing Unit of John Wiley & Sons. Inc.
Johnson,D.W.,& Johnson,F.P.(1987).Joining together-group theory and group skills (3rd ed.).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Katzenbach, Jon R.,& Douglas K.Smith.(1993).The wisdom of team: Creating the high-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Boston: McKinsey & Company.
Knowles, M. S., & Knowles, H. F.(1959).Introduction to group dynamics. Chicago:Association.
Quick, L.(1992).Successful team building.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Senge, P. M.(1990).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Y.: Doubleday.
Shonk, H.(1982).Working in teams: A practical manual for improving work groups. New York: AMACPM.
Weich, P.(1994).Is a feminist pedagogy possible? In Davies, S., Lubelska, C.,& Quinn, J.(Eds.),Changing the subject: Women in higher education.
貳、網路資料
三重國小(2010)。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2010年9月30日,取自
http://163.20.66.192/iplan_list_all.asp
內政部統計處(2010)。志願服務隊員。2010年7月15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4-22.xls
內政部志願服務資訊網(2010)。服務現況。2010年7月15日,取自http://vol.moi.gov.tw/vol/home.jsp?serno=200805210011&mserno=200805210006&menudata=VolMenu&contlink=content/now.html&level2=Y&logintype=null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0)。志願服務法。2010年7月15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131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3)。「臺北縣政府教育業務志願服務人員實施計畫」。2009年12月20日,取自
http://web.law.tpc.gov.tw/Scripts/Query1B.asp?no=1A005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