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羅慶綦 Lo,Ching-chi |
---|---|
論文名稱: |
明清之際查繼佐(1601-1676)的忠節觀及其出處 |
指導教授: | 林麗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1999 |
畢業學年度: | 8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2 |
中文關鍵詞: | 查繼佐 、明遺民 、忠節 、出處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 文 摘 要
明清遞嬗之際,先是政治腐敗,流寇四起,繼則甲申(1644)之變,滿清入關,實為國史上少見的一大變局。處於此一時代的知識分子,面對風雨飄搖,或基於忠奸之辨,或秉持華夷大防,甚至考量環境時局、道德責任與志節信仰,他們對於出處生死的選擇也因此各有不同。特別是士人若不能以身殉國,又基於理念不願在新朝下出仕,則必須選擇退隱不仕而甘為遺民。在過去針對明遺民的個案研究中,查繼佐(1601-1676)是著墨較少的一位。查氏生於萬曆年間,卒於康熙初年,明亡前從未出仕,南明時期曾任兵部職方主事,入清後堅不仕清,以著述及教學為務。本文的主旨在從明遺民的角度探討查繼佐的忠節觀及其對於出處的反思與實踐,因此討論重心將集中於查氏。在時間斷限上,起自查氏的生年(萬曆二十九年,1601),終於其卒年(康熙十五年,1676)。
第一章介紹查繼佐的生平事略及其著述成就。在生平部份,本文將查氏的一生分為兩個階段,以1644年至1645年為分界點,在此之前查氏主要是以一位在野士人的身份遊走於知識階層,關心國事;在此之後,由於適逢清兵入關,南明建立,查氏乃投效魯王政府,展開其仕宦生涯。退隱後,查氏則是以遺民的身份從事教育文化等活動,拒不仕清。在著述部份,本文以查氏現存的著作為主加以介紹。又,查繼佐的史學成就極為突出,不少專文已經論及,因此其史學特色及其評析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第二章以討論查繼佐的忠節觀為主,包括查氏忠節觀的內涵,以及其對於生死問題的立場與見解,並針對查繼佐忠節觀的時代性及其鼎革之際的生死抉擇加以評述。第三章是查繼佐對出處的反思與實踐,一方面探討其對於士人出仕與否的看法,另一方面分析其入清後選擇不出仕的原因,並進一步討論查氏對於子弟的出仕的態度。第四章則以查繼佐入清以後的活動為主題,從其與清初文人與仕清官員的論交考察遺民的處境,主要是以其個人的案例探討遺民在滿清政權下錯綜複雜的心情與境遇,並分析遺民如何在惡劣環境下維持生計與氣節。
總括來說,本文的目的在藉由個案研究了解清初明遺民忠節思想的內涵與其對仕隱問題的態度,並藉此反映遺民於易代之際如何實踐其自我信念。
壹、古籍文獻
一、官書典籍
《易經》,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97。
《禮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97。
《國語》,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
《韓非子》,台北:洪氏出版社,1977。
漢‧班 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
漢‧鄭玄注,《忠經》,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30冊,台北:新
文豐出版社,1985。
漢‧許 慎,《說文解字》,香港:中華書局,1998。
晉‧王 弼注,《老子》,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97。
晉‧范 瞱,《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
唐‧杜 佑,《通典》,台北:新興書局,1959。
宋‧朱 熹,《通鑑綱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康熙六十一年四喜堂刊本。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
編,1965。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76。
元‧脫 脫等,《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80。
明‧宋 濂等,《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95。
清‧張廷玉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94。
清‧郝玉麟等監修、魯曾煜等編纂,《廣東通志》,台北:華文書
局,1968。
清‧許傳霈、朱錫恩,《海寧州志稿》,台北:海寧同鄉會,1968。
清‧葛洲甫等,《豐順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明英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1964。
《貳臣傳》,台北:明文書局,1991。
二、查繼佐著作
《東山國語》,收於《台灣史料文獻叢刊》第163種,台北:台灣
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查東山參問》,台北:國家圖書館藏微捲,舊抄本。
《釣業》,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17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1989。
《國壽錄》,台北:明文書局,1991。
《通鑑嚴》,台北:國家圖書館藏,舊抄本。
《罪惟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叢刊三編。
《敬修堂釣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敬修堂諸子出處偶記》,北京:北京圖書館藏,舊抄本。
《敬修堂講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72冊,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5。
《粵游雜詠》,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172冊,台北:新文豐出
版社,1989。
《魯春秋》,收於《台灣史料文獻叢刊》第118種,台北:台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1961。
三、文集、筆記與其他
宋‧文天祥,《文文山指南錄》,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
部叢刊本,1965。
宋‧朱 熹,《近思錄》,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97。
宋‧歐陽修,《歐陽永叔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元‧揭傒斯,《揭文安公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
刊本,1979。
元‧虞 集,《就日錄》,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87冊,1985。
元‧楊維禎,《東維子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1
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
元‧劉 因,《靜修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
刊本,1965。
明‧王士性,《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81。
明‧王守仁,《傳習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明‧李紹文輯,《皇明世說新語》,台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宋 濂,《宋文憲公全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年。
明‧張煌言,《張蒼水集》,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150冊,1989。
明‧陸 楫,《蒹葭堂稿》,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丙寅上
海陸氏家刊本。
明‧葉 盛,《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王夫之,《宋論》,台北:三人行出版社,1974。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
刊本。
清‧呂留良,《呂晚村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
清‧呂留良,《呂晚村雜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
清‧沈 起,《查繼佐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
清‧吳 修,《昭代名人尺牘小傳》,台北:明文書局,1985。
清‧吳 騫,《拜經樓藏書題跋記》,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2
冊,1985。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
清‧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錄》,台北:明文書局,1991。
清‧金 堡,《嶺海焚餘》,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58冊,1989。
清‧周亮工,《閩小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清‧計六奇,《明季北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清‧計六奇,《明季南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清‧徐 珂,《清稗類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徐 釚,《詞苑叢談》,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清‧徐 鼒,《小腆紀傳》,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
清‧翁洲老民,《海東逸史》,收入《台灣史料文獻叢刊》第99冊
,1961。
清‧孫廷銓,《南征紀略》,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清‧孫奇逢,《夏峰先生集》,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68冊,1985。
清‧孫靜菴,《明遺民錄》,台北:明文書局,1991。
清‧陸世儀,《論學酬答》,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41冊,1989。
清‧陸莘行,《老父雲遊始末》,上海:國學扶輪社,1915。
清‧張 岱,《石匱書後集》,台北:鼎文書局,1994。
清‧張其凎,《明代千遺民詩詠三編》,台北:明文書局,1991。
清‧傅 山,《霜紅龕集》,台北:漢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71。
清‧陳 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清‧陳 鼎,《東林列傳》,台北:明文書局,1991。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溫睿臨著、李瑤戡定,《南疆繹史》,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鄒 漪,《啟禎野乘》,台北:明文書局,1991。
清‧趙 翼,《廿二史劄記》,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
清‧劉振麟、周驤,《東山外紀》,北京:中華書局,1992。
清‧繆荃蓀,《藝風堂文漫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清‧戴名世,《南山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
清‧顧炎武,《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69。
清‧龔 煒,《巢林筆談》,北京:中華書局,1981。
貳、今人論著
一、中文論著
(一) 專書
毛一波,《南明史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王戎笙主編,《清代全史》(二),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
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6。
何冠彪,《戴名世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1997。
李宗侗,《中國史學史》,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1991。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與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孟 森,《明清史講義》,台北:里仁書局,1982。
胡秋原,《復社及其人物》,台北:中華雜誌社,1968。
徐吉軍等,《浙江文化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台北:允晨文
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張立文主編,《天》,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
鄧立光,《陳乾初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葉高樹,《降清名將研究(1618-1683)》,台北: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23種,1993。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劉澤華主編,《中國傳統政治思維》,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二) 論文
方立夫,〈因果報應論評述〉(上)、(下),《哲學與文化》,
20:7、8,1993.7,8。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9.1。
王成勉,〈明末士人之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食
貨月刊》,15:9、10,1986.4。
王成勉,〈殉節與變節間的餘地——論洪承疇的降清〉,收於《第
二屆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
91期,1993.11。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2份,
1994.6。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一種道德嚴格主義〉,收入郝延平、魏秀梅
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上),台北:中央
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5。
王思治、劉風云,〈論清初「遺民」反清態度的轉變〉,《社會科
學戰線》,1989,1期。
王俊義,〈錢謙益與明末清初學術演變〉,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
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
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漢學研究》,7:2,1989.12。
王家儉,〈崑山三徐與清初政治〉,收入《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
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王崇武,〈查繼佐與敬修堂釣業〉,《史語所集刊》,第十本,1948。
古清美,〈東林講學與節義之風〉,《孔孟月刊》,22:3,1983.11。
白謙慎,〈傅山與魏一鼇——清初明遺民與仕清漢族官員關係的個
案研究〉,《美術史研究集刊》,3期,1996。
朱 倓,〈明季杭州讀書社考〉,收入《明史研究論叢》第一輯,
台北:大立出版社,1982.6。
李三謀,〈順治初年魯王「監國」政權在浙江失敗的內因〉,《浙
江師範大學學報》,1988,3期。
吳志鏗,〈傅山——清初明遺民的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歷史學報》,16期,1988.6。
吳幅員,〈查繼佐行藏事略〉,《大陸雜誌》,73:3,1986.9。
吳 梁,〈明末清初查繼佐〉,《浙江月刊》,28:9,1996.9。
吳 蕤,〈記明史之獄〉,《暢流》,39:11,1969.7。
狄百瑞著、李弘祺譯,〈明代理學與黃宗羲的自由思想〉,收於其
著《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3。
汪年,〈元明之際江南的隱逸士人〉,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6
何冠彪,〈論明遺民之出處〉,收入其著《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12。
何冠彪,〈論明遺民子弟之出試〉,收入其著《明末清初學術思想
研究》。
何冠彪,〈明季士大夫對忠與孝之抉擇〉,《九州學刊》,5:3,
1993.2。
何冠彪,〈明遺民對出處的抉擇與回應----陳確個案研究〉,收入其
著《明清人物與著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何冠彪,〈清高宗對南明歷史地位的處理〉,《新史學》,7:1,
1996. 3。
何冠彪,〈明遺民對殉國與否的抉擇及回應----陳確個案研究〉,收
入其著《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
何淑貞,〈元代學者許謙〉,《孔孟月刊》,14:9,1976.5。
李焯然,〈論東林黨爭與晚明政治〉,收於其著《明史散論》,台
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李學智,〈明末之士風與清初之降人——兼論天聰朝臣工奏議〉,
收入趙鐵寒教授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趙鐵寒先
生紀念論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
林元輝,〈賣身賣得千年名——論中國人的自殺與名欲〉,《中國
文哲研究集刊》,2期,1992.3。
林麗月,〈明末東林派的幾個政治觀念〉,《師大歷史學報》,11
期,1983.6
林麗月,〈明末東林運動新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
士論文,1984.7。
林麗月,〈讀《海桑集》——論元明之際陳謨(1305-1400)的
出處及其評價〉,收於《第一屆全國歷史學術討論會
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96。
金澤中,〈明清之際在野知識份子的歷史意識——以談遷《國榷》
為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論文,1989.1。
邱澎生,〈明代蘇州營利出版事業及其社會效應〉,《九州學刊》,
5:2,1992.10。
周婉窈,〈清代桐城學者與婦女的極端道德行為〉,《大陸雜誌》,
87:4,1993.10。
胡昌智,〈呂祖謙的史學〉,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
論文選集》(三),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
施淑緞,〈查繼佐及其史學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5.6。
姜廣輝,〈理學氣靈論的鬼神觀〉,《孔孟月刊》,31:8,1993.4。
容肇祖,〈呂留良及其思想〉,《輔仁學誌》,5:1、2,1936.2。
徐 波,〈從「仕」與「隱」看歷史上知識分子的價值實現與阻斷〉,
《歷史月刊》,1996,4月號。
孫克寬,〈元儒劉靜修學行述評〉,收入其著《蒙古漢軍與漢文化
研究》,台北:文星書局,1958。
孫克寬,〈吳梅村北行前後詩〉,《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7:1,
1974.1。
孫甄陶,〈清史貳臣傳及清初政局〉,收入其著《清史述論》,台
北:九思出版公司,1977。
商 全,〈清初「莊廷鑨明史獄」中的一件軼聞——查繼佐與吳六
奇關係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6, 2期。
許崇德,〈「御用史學」理論對《四庫全書》史部「敕撰本」編纂
的影響〉,《故宮學術季刊》,16:1,1998.秋季。
張學舒,〈查繼佐與《罪惟錄》〉,《歷史月刊》,1995,11月
號。
陳去病,〈敬修堂釣業序〉,《國粹學報》,11期,1905.11。
陳永明,〈張煌言的抗清思想〉,《九州學刊》,5:3,1993.2。
陳仰光,〈罪惟錄〉,收入倉修良編,《中國史學名著評介》(第
二卷),台北:里仁書局,1994。
陳俊杰,〈明清士人階層女子守節現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7期, 1995。
梁其姿,〈心態歷史〉,《史學評論》,7期,1984。
區志堅,〈明遺民查繼佐(1601-1676)晚年生活之研究〉,《中
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 期,1996。
費孝通,〈論紳士〉,收於吳辰伯、費孝通,《皇權與紳權》,上
海:上海觀察社,1948。
黃色芬,〈華北仕清漢官與明遺民的出處(1644-1679)〉,台
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6。
董郁奎,〈張煌言與浙江人文傳統〉,《浙江學刊》,1997年,6
期。
廖可彬,〈《水滸》與明代的「《水滸》熱」〉,《浙江學刊》,
1990,1期。
趙映林,〈中國古代的隱士與隱逸文化〉,《歷史月刊》,1996,
4月號。
趙 熒,〈《罪惟錄》〉,《文史知識》,1982,11期。
鄭培凱,〈天地正義僅見於婦女:明清的情色意識與貞淫問題〉(上)
(下),《當代》,17、18期,1987.9、10。
鄭培凱,〈晚明士大夫對婦女意識的注意〉,《九州學刊》,6:2,
1994. 7。
熊秉真,〈好的開始:近世士人子弟的幼年教育〉,收於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
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2.6。
劉南琦,〈「節」的觀念及其心理意義——以明清之際士人的分析
為例〉,新莊: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6.6。
劉祥光,〈從徽州文人的隱與仕看元末明初的忠節與隱逸〉,《大
陸雜誌》,94:1,1997.1。
劉紀曜,〈公與私——忠的倫理內涵〉,收入黃俊傑編《中國文化
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事
業公司,1983.4。
劉靜貞,〈報償——宋人對親子關係緣起的一種解釋〉,《東吳歷
史學報》,2期,1996.3。
燕國材,〈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性格〉,收入楊國樞、余安邦
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
(1992)》,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賴惠敏,〈明末清初士族的形成〉,收入國立中央大學共同科目編
《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變遷與延續學術研討會》,台
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謝正光,〈顧炎武、曹溶論交始末----明遺民與清初大吏交遊初探〉,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期,1995。
謝正光,〈顧炎武與清初兩降臣----程先貞、史可程交遊考論〉,《故
宮學術季刊》,15:3,1998.2。
謝政諭,〈中國正統思想的本義、爭論與轉型——以儒家思想為核
心的論述〉,《東吳政治學報》,4期,1995。
錢 穆,〈讀明初開國諸臣詩文集〉,《新亞學報》,6:2,1964.8。
蕭啟慶,〈元代的儒戶:儒士地位演進史上的一章〉,收入其著《元
代史新探》,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
蕭啟慶,〈宋元之際的遺民與貳臣〉,《歷史月刊》,1994,4月
號。
龔道運,〈元儒許衡之朱子學〉,《國立編譯館館刊》,8:2,
1979.12。
二、外文論著
Brown, William Andreas , Wen T*ien-hsian:A Biographical Study of a Sung Patriot, San Francisco: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Publication,1986.
Chang,Chung-li,The Income of the Chinese Gentry, Seattle: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Fisher, Tom,“Loyalist Alternatives in the Early Ch*i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4,No.1,Jun. 1984.
Langlois,John D.Jr.,“Chinese Culturalism and the Yuan Analogy:
Seventeenth-Century Perspectives,“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0,1980.
Mote, Frederick W.,“Confucian Eremitism in the Yuan Period, ”in Arthur F.Wright ed.,The Confucian Persuaion,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eterson, Willard J.,“The Life of Ku Yen-wu,”PartⅠ&Ⅱ,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28,1968,and Vol.29,
1969.
Struve, Lynn A. ,“The Hsu Brothers and the Semiofficial Patronage of Scholars in K*ang-hsi Period,”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2, No.1, Jun. 1982.
Struve, Lynn A., The Southern Ming : 1644-1662,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Struve, Lynn A., The Ming-Qing Conflict,1619-1683, Michigan: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Press,1998.
Tu, Wei-ming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Liu Yin*s Confucian
Eremitism,”in Hok-lam Chan and Wm. Theodore de Bary eds.,Yuan Thought:Chinese Thought and Religion Under the Mongols, New York:C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
Wang ,Chen-main, "Historical Revisionism in Ch*ing Time-The Case of Hung Ch*eng-ch*ou (1593-1665),"《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7期,1985.5。
Wang , Chen-main,“From Wen to Wu-Hung Ch*eng-ch*ou*s Accommodation to the Change of his Career in the Late Ming,”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Wang , Chen-main, "Persistence in Chinese Culture: A Case of Hung Ch*eng-ch*ou (1593-1665), " Late Imperial China ,Vol.10,No.1, Jun.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