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彩敏
PARITA SITTIVERAKUL
論文名稱: 如何以活動教學方式增強華語能力-以泰國藝術大學初級漢語班為例
How to Strengthen Mandarin Chinese Abilities Through Activities
指導教授: 葉德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聽話說話教學法教學活動
英文關鍵詞: Listening, speaking, teaching, learning, teaching activiti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64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囿因中國經濟實力的日漸茁壯,除在亞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外,對世界經濟更產生重大的影響力,被譽為「世界工廠」,因此讓華語成為世界重要語言之ㄧ,華語文學習蔚為當前的風潮。美國《華盛頓週刊》報導「中文熱表明中文作為一種世界語言和商業語言的重要性正在增加。不僅在美國,在亞洲和歐洲都有中文熱」。作為東南亞國協重要會員國之一的泰國,自不能置身事外,然泰國卻普遍性的缺乏華語人才,因此,泰國全國各級學校,從小學至大學,無不積極地培養華語人才,以符合市場之需求。
    目前泰國在華語文教學上,雖以「聽說教學法」為主,但在實務教學上仍採「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傳統方式,課堂學習缺乏樂趣,學生欠缺反覆操練及實際口說的機會,致學習效果不彰,一個泰國大學生選修華語四年畢業後,仍無法有效的聽、說中文。
    為增強學習者聽說能力,解決前述問題,以達到有效溝通目的,本研究即參酌文獻上各類教學法內容,設計「活動式教學」課程方案,以泰國藝術大學Petchaburi分部學生為研究對象,區分「實驗組」、「對照組」等進行實地教學研究。經採用spss量化研究方式,得到以下研究結果:(1)活動式教學確可增強學習者興趣,有效提高聽、說能力;(2)活動式教學能有效建立學習者自信心,有助於實際溝通;(3)活動式教學提供學習者交談的真實情境,順遂人際間交談;(4)活動式教學能強化語文結構的正確性,有效減少交談者間的誤解;(5)活動式教學對非中文系學習者具同樣明顯且正確的學習成效;(6)關心與鼓勵可提供輕鬆和自然的學習氣氛,並降低學生的焦慮程度。

    With the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and influence throughout Asia and the whole world, China has become known as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Because of this 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languages and its study is an ever increasing trend.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Post reports that “Learning Chinese is hot, and this show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in becoming a kind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nd language of business is growing. Not only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in Asia and Europe, learning Chinese is hot.” ASEAN member Thailand is no exception. However, the country has a general lack of Chinese speakers. Thus,in order to supply market demand,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ll over Thailand from rudimetary school to schools of higher learning have begun to actively educate Thai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Currently, Chinese language instruction in Thailand focuses primarily 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However, in reality, instructors still teach in the traditional style in which "teachers talk, students listen". The classroom lacks fun and students while students lack repetition, drilling, and any real opportunities to open their mouths and practice. There are no apparent results. After four years of classes, a college graduate still cannot effectively understand and speak Chinese.
    To address the problem stated above and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through strengthening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this study has designed an "activity-based teaching" program. With Thailand's Silpakorn University Petchaburi Campus students as our object of study, there was an "experiment group" and a "comparision group". Through the use of SPSS quantifica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ctivity-based teaching can indeed increase learners'interest and improv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2) Activity-based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help students build confidence, and help with real-life communication; (3) Activity-based teaching offers learners real-life situations for conversation and helps them develop smooth conversation; (4) Activity-based learning can strengthen correctness in sentence structure and effectively reduce speakers' misunderstandings; (5) Activity-based learning is also effective for students who are non-Chinese major students; (6) Being caring and supportive of students creates a natural, easy-going atmosphere for learning, and reduces their anxiety levels.

    目錄i 表目錄iii 圖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內容與目的3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架構4 第四節:名詞釋義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教學法5 一、有關聽與說之教學方法5 二、聽與說教學概說12 三、聽力與口語訓練方式14 第二節:教材編寫原則22 一、教材編寫原則研究概說22 二、趣味性25 第三節:聽說教學與教學活動關係28 一、聽說教學活動的特色28 二、聽說教學的設計30 三、聽說教學活動的例證31 四、小結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34 第一節:研究方法(量化分析spss系統)34 第二節:研究對象36 第三節:研究實施步驟37 一、研究工具37 二、先期教學步驟37 三、聽說活動研究之規劃38 四、課堂教學環節設計.38 五、資料收集39 六、進行教學步驟40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檢討41 第一節:聽說教學的實施實況41 一、課程設置41 二、課程內容43 三、活動式教學的執行.57 四、泰國藝術大學使用聽說教材內容與分析 63 五、協作教學64 六、教學形式64 七、評量方法65 第二節:結果分析67 一、聽力分數分析67 二、口說分數分析70 三、提問分數分析72 四、整體分析74 五、調查分析結果76 六、「實驗組」與「控制組」之實際錄音成果78 第三節:小結80 第五章 結論、研究限制與建議81 第一節:研究結論81 第二節:研究限制84 第三節:後續研究之建議85 參考書目86 附錄89

    中文部分:

    王中華(1999)。《對外教學初級階段課程規範》。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王曉美(2006)。《輕鬆漢語-初級漢語聽力》(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古豔麗(2006)。博士論文:活動式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
    李楊(1997)。《對外漢語教學課程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李泉主編(2006)。《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商務印書館。
    朱萍、張英(2006)。《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
    版社。
    束定芳、莊智象(1996)。《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吳敏而(1998)。《語文學習百分百》。台北:天衛。
    呂必松(2005)。《語言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呂必松(2005)。《華語教學講習》。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呂必松(1993)。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呂念慈(2004)。碩士論文:華語視訊遠距教學活動設計-以日籍學生為例。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周健(1998)。《漢語課堂教學技巧與遊戲》。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林振春(2001)。《閱讀方法與閱讀能力的培養》。設教雙月刊,2001(2),頁40-43
    林秀惠(2005)。講義《華語文教材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林秀惠(2006)。講義《華語文教材編寫與分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周美宏(2008)。碩士論文:華語作為第二語言之網路聽力教學設計-以初級學習者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周小兵(1989)。口語教學中的聽話訓練。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182-185。
    余光雄 譯(2002)。《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Principles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集團。
    郭志良、楊惠元、高彥德(1995)。(速成漢語初級教程、綜合課本)
    的總體構想及編寫原則。世界漢語教學。第4 期。

    施玉惠 譯(2003)。《原則導向教學法-教學互動的終極指南》。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集團。
    莊尚花(2004)。碩士論文:針對印尼學生初級華語聽力教學之規劃設計。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徐子亮、吳任甫(2005)。《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昌來(2005)。《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雅雪(2006)。碩士論文:初級中文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馮瑞籠(1995)。《語法教學遊戲手冊》。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黃尤君(1996)。碩士論文:台灣地區國小寫作文教學觀念演變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張智惠(2005)。碩士論文:國小聽說教學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所。
    梁仲榮(1998)。從聽說活動歷程談國小說話教學。國教之友:第50卷第1期頁34-40
    葉德明(2002)。《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台北市:師大書范。
    喬印偉(2001)。漢語閱讀教學任務其及量化分析。世界漢語教學。第2 頁94-100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珣(2002)。《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珣、鄧思明、劉社會(1982)。試談基礎漢語科書的編寫原則。語言教學與
    研究。第4期。
    崔永華、楊寄洲(1997)。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出版社
    曾薇慈(2006)。碩士論文:任務型教學活動在華語教學上之成效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鄧恩明(1983)。語言教材要有趣。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楊惠元(1988)。聽力訓練81法。現代出版社。
    楊惠元(1991)。論聽和說。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88-98。
    楊惠元(1993)。聽力課的教學環節設計-----關於備課與上課。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楊惠元(1996)。《漢語聽力說話教學法》。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金銘主編(2005)。《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商務印書館出版。
    趙金銘(2006)。《對外漢語聽力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金銘(2006)。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鄧美君(2004)。教學可以變得更生動有趣-談資訊融入教學之具體作為。國教之友。56(1)。
    黎學智(1994)。《英語字彙邏輯記憶法》。台北市:笛籐出版社。
    謝貴華(2006)。《外語課堂遊戲-設計與應用》。中山大學出版社。
    對外漢語教學論集(1985)。《語言教學與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教育部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查委員會辦公室編(2003)。對外漢語教學課堂教案設計。華語教學出版社。
    教育部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查委員會辦公室(2003)。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語言學科目考試指南。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Lo Chiung-yu(2002)。《初級漢字》。Panda media Co.,Ltd.
    Robert L. Miller, Ciaran Acton, Deirdre A. Fullerton, John Maltby(2007)。《SPSS在社會科學的應用(修訂版)》。五南出版社。
    Yamin Ma(2005)。《輕鬆學漢語》。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Piaget J.(1957).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Wells B. (1987). Apprenticeship in literacy. Interchange, 18(1-2): 109-123.
    Yao C. T. and McGinnis S.(1996).Let’s play games in Chinese.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Ur P. (1996).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C. J.(200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C. J. and Rodgers S. T.(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chards C. J. and Renandya W. A.(2002)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ed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網路部分:

    華盛頓週刊。http://tw.myblog.yahoo.com/tsengx2001/article?mid=174
    泰國外人投資狀況sear.cier.edu.tw/jour/all04/pub_column4.doc
    泰國華語教學現況http://www.lib.hcu.edu.tw/journal/files/CAS/CAS0303.pdf
    教學法。http://www.en.tp.edu.tw/teachmethod/index.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