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奎彰
論文名稱: 高職推薦甄選入學學生學習成績之研究
指導教授: 馮丹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高職畢業生多元入學推薦甄選申請入學聯合招生學習成績
英文關鍵詞: vocayional high school graduate, multiple entrance ways, admitted via screening and recommendation entrance systems, application, entrance exam, academic achieve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農工高職推薦甄選入學學生學習成績與其他申請入學、聯合招生入學學生差異的情形,綜合統計訪談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家長和學生在訂定實施多元入學改進配套措施,學校訂定入學方式招生名額及學校教學輔導工作與家長學生選擇就學的參考。
    本研究採用描述性的研究法,首先文獻探討蒐集有關不同入學管道學生評量的相關資料,再以桃園農工為主,蒐集八十六、八十七學年度高職推薦甄選、申請入學、聯合招生入學學生的三年在校學習成績,包括德育、智育、體育、實習,計算成T分數,或升學國文、英文、數學統一測驗成績、錄取情形,進行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二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等統計,加上學生取得乙級證照的情形,分析比較,結合師生訪談問卷,其結論如下:
    1.以學習成績T分數而言,推薦甄選與申請入學、聯合招生無顯著差異,取得乙級證照也無顯著差異。
    2.就統計與師生訪談的結果,相當雷同,只是從訪談當中了解推薦甄選學生,在智育與實習成績顯著有差異,學習策略也較積極,在升學的英文成績有較顯著優良。
    作者根據研究的結果提出對學生、家長的建議,對學校的建議以及對教育主管行政機構的建議,供參考。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admitted via screening and recommendation entrance systems with that of students via other means of admittance. Thus it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authority concerned to make up improving policy, for schools to decide the student-ratio of various entrance ways, for counselors to enhance their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and for students to choose the way they’ll utilize.
    Using descriptive approach, the first step of this study is to review the literature of assessment on multiple entrance ways. Next, it collects the grades of sample students who entered Taoyuan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Vocational High School via screening and recommendation, application, and entrance exam in 86༯ academic years. Their performance in school and JCEE were analyzed by T-test and ANOVA, plus interviews and the percentage of getting B-class certificate.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T-test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among students of multiple entrance ways show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ir acquisition percentage of B-class certificate is almost the same.
    The results of interviews resemble those of statistics. Only that, from interview, the students admitted via screening and recommendation get a bit better grades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ce and practice. Their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more dynamic and their English grades in JCEE are much higher.
    Depending on the previous results, the researcher made suggestions to students, parents, schools, and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executives.

    總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總目錄------------------------------------------------------ i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待答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研究步驟---------------------------------------------- 5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七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高職實施推薦甄選入學制度的背景----------------------- 10 第二節 主要國家後期中等學校的入學制度----------------------- 16 第三節 高職推薦甄選入學實施現況----------------------------- 20 第四節 多元入學方案的相關研究------------------------------- 30 第五節 學習評量與學習成就----------------------------------- 33 第六節 學習成就的相關研究-----------------------------------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4 第四節 資料處理--------------------------------------------- 55 第五節 研究實施---------------------------------------------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不同入學學生學業成績--------------------------------- 58 第二節 不同入學學生升學與錄取------------------------------- 66 第三節 不同入學學生獲得乙級證照----------------------------- 70 第四節 不同入學學生學習異動與訪談---------------------------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92 二、 英文部分-----------------------------------------------100 附 錄 附錄一、高職推薦甄選學生學業成績之研究調查問卷--------------101 附錄二、臺灣省試辦推薦甄選入學高中及高職方案實施要點--------109 附錄三、桃園區高級職業學校八十七學年度聯合招生實施要點------113 附錄四、臺灣省桃園高級職業學校八十八學年度申請入學聯合招生 實施計畫----------------------------------------------------117 附錄五、高級職業學校推薦甄選入學實施要點--------------------119 附錄六、高級職業學校申請入學實施要點------------------------121 附錄七、國立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招生辦法教育部公告--------------123 附錄八、職業學校學生成績考查辦法----------------------------129 附錄九、作者簡介--------------------------------------------141 附 表 附表1-1 我國歷年(85~90)各級學校數變化情形一覽表-------------133 附表2-1 國立桃園農工各年多元入學招生條件名額一覽表----------134 附表2-2 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申請入學資料一覽表--------------135 附表2-3 桃園區八十七學年度高一學生各類入學人數統計表--------136 附表2-4 國立桃園農工推薦甄選學生人數統計表------------------136 附表4-1 桃園農工八十八學年度各類學生升學統計表--------------137 附表4-2 桃園農工八十九學年度各類學生升學統計表--------------138 附表4-3 國立桃園農工不同管道入學(推薦甄選、技優保甄、農 家保甄)學生技能證照統計表---------------------------139 附表4-4 國立桃園農工不同管道入學(推薦甄選、技優保甄、農 家保甄、重讀)學生異動統計表-------------------------139 附表4-5 桃園農工88年畢業班級各種不同入學方式學生名單--------140 圖目錄 圖1-1 研究步驟---------------------------------------------- 6 圖2-1 高中職多元入學的六W----------------------------------- 15 圖2-2 學生學習成就評量圖------------------------------------ 37 圖2-3 畢德威爾學習成就模式---------------------------------- 40 圖2-4 林生傳升學率的研究架構-------------------------------- 41 圖2-5 衛克森成就評量策略模式圖------------------------------ 42 圖3-1 研究架構---------------------------------------------- 51 表目錄 表2-1 推薦甄選相關研究-------------------------------------- 13 表2-2 各國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考量比較表-------------------- 19 表2-3 台北市高中推薦甄選招生條件一覽表---------------------- 23 表2-4 國立桃園農工八十六學年度推薦甄選條件一覽表------------ 24 表2-5 我國各級學校入學招生變革情形-------------------------- 26 表2-6 國立桃園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推薦甄選資料一覽表------------ 27 表2-7 民調對多元入學看法統計表------------------------------ 29 表2-8 適性教育相關研究-------------------------------------- 30 表2-9 多元入學民意論壇-------------------------------------- 37 表2-10 多元評量與傳統評量比較表----------------------------- 38 表2-11 學習成就的定義--------------------------------------- 42 表2-12 影響學習成績的相關因素------------------------------- 47 表3-1 桃園農工86-87學年度多元入學取樣人數表---------------- 52 表3-2 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績訪談導師名單------------------ 53 表4-1-1 88年(級)不同屬性學生(推薦甄選與聯合分發)於學業成 績「德育、智育、體育、群育、實習」差異之t考驗分---- 58 表4-1-2 89年(級)不同入學學生對「學業成績」德育、智育、 體育、群育、實習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摘要表--------- 59 表4-1-3 89年(級)不同入學身份學生對「學業成績」之德育、 智育、體育、群育、實習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9 表4-1-4 88年(級)不同屬性學生(推薦甄選與聯合分發)於學業 成績「德育、智育、體育、群育、實習」差異之t考 驗分析摘要表--------------------------------------- 60 表4-1-5 89年(級)不同入學學生對「學業成績」德育、智育、 體育、群育、實習t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 摘要表--------------------------------------------- 61 表4-1-6 89年(級)不同入學身份學生學業成績之德育、智育 、體育、群育、實習之T分數的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61 表4-1-7 88-89年(級)不同屬性學生(推薦甄選與聯合分發) 於 學業成績「德育、智育、體育、群育、實習」T分數 差異之t考驗分析摘---------------------------------- 62 表4-2-1 88年(級)不同屬性學生(推薦甄選與聯合招生)於學業 成績「國文、英文、數學之T分數」差異之t考驗 分析摘要表----------------------------------------- 63 表4-2-2 89年(級)不同入學學生智育成績「國文、英文、數學」 之平均與標準差分析摘要表--------------------------- 63 表4-2-3 89年(級)不同入學方式學生智育成績「國文、英文、 數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64 表4-2-4 88年(級)不同屬性學生(推薦甄選與聯合招生) 於學 業成績「國文、英文、數學之T分數」差異之t考驗 分析摘要表----------------------------------------- 64 表4-2-5 89年(級)不同入學學生智育成績「國文、英文、數學 T分數」之平均與標準差分析摘要表-------------------- 65 表4-2-6 89年(級)不同入學方式學生智育成績「國文、英文、 數學T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65 表4-2-7 88-89年(級)不同屬性學生(推薦甄選與聯合招生) 於學 業成績「國文、英文、數學之T分數」差異之t考驗 分析摘要表----------------------------------------- 66 表4-3-1 89年(級)不同入學學生對升學「統一測驗」之國文、 英文、數學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摘要表----------------- 67 表4-3-2 89年(級)不同入學身份學生對「升學統一測驗」之國 文、英文、數學的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67 表4-3-3 90年(級)不同入學學生對升學「統一測驗」之國文、 英文、數學、總分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摘要表----------- 68 表4-3-4 90年(級)不同入學身份學生對升學「統一測驗」之國 文、英文、數學的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68 表4-3-5 88年(級)不同屬性學生(推薦甄選與聯合招生) 於升學 錄取四技二專差異之t考驗分析摘要表------------------ 69 表4-3-6 89年(級)不同屬性學生(推薦甄選與聯合招生) 於升學 錄取四技二專差異之ANOVA分析摘要表------------------ 69 表 4-3-7 桃園農工88-89年各種學生升學各種學校錄取人數一覽表-- 70 表 4-4-1 國立桃園農工不同管道入學學生技能證照統計表--------- 71 表 4-5-1 國立桃園農工不同管道入學學生異動統計表------------- 72 表 4-5-2 教師問卷各題統計結果表----------------------------- 82 表 4-5-3 對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績訪談彙整表--------------- 84

    丁亞雯(民86):打開另一扇窗戶,新的入學管道推薦甄選入學高中。中等教育,48(1),頁31-33。
    中原大學(民88):全人教育在中原。中壢:中原大學。
    中國時報(民91年5月25日):五成八民眾贊成恢復聯考。9版,
    日日談(91年5月13日):學測與聯考。國語日報,第二版社論。
    王 瑞(民90):結合全面品質管理落實學校評鑑。台灣教育,605,頁58-62。
    王心怡(民89年5月27日):大學生生涯規劃日漸重視。中央日報,18版。
    王文中(民 89):擴展多元智慧評量。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專文推薦,台北:遠流。
    王文瑛(民89):校外學習成就認可的發展取向與應用。社教雙月刊,99,頁7。
    王逸慧(民90):基本學力測驗之實施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 雙月刊,9(1),師大教研中心。
    王榮文(民89):擴展多元智慧評量。教學資源叢書出版,台北:遠流。
    台灣省試辦推薦甄選入學高中職方案(民86):台灣省試辦推薦甄選實施要點,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田振榮與支紹慈(民88):台北市高中職推薦甄試入學方式的探討。第十四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頁21-32。
    守 凡(民91年3月25日):了解甄選、申請入學管道。國語日報,13版。
    江文雄(民87):教育視導與評鑑。上課講義,台師大工教所。
    江思瑩(民89):開發國家教育願景之鑰:學習成就認證之善用。社教雙月刊,99,頁45。
    聿 箴(民87):多元入學方式與多元適性教育。師友,373,頁17-18。
    何榮桂(民70):國小資優學生認知能力學習成就與生活適應之分析。師大教育研究所論文集未出版。
    吳清基(民87):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台北:師大學苑。
    吳清基(民88):新世紀全人化技職教育政策。南區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屏東科大教育學程。
    宋明順(民76):日本大學的入學制度。教育資料文摘,20 (6),頁51-58。
    李振賢(民 87):多元方式入學的高中學業成就之比較。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富言(民66):T分數簡介。教師之友,18 (4),頁10-12。
    李雅慧(民89):從「校外課程認可及學習成就採認辦法」看我國校外學習成就採認之發展與挑戰。社教雙月刊,99,頁22。
    汪大永(民 89):明道中學接受高職評鑑經驗分享。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6,頁60。
    周珮儀(民85):教育評鑑的新取向。研究資訊,13(2),頁32。
    林天佑(民 91年4月25日):教得多 不一定好。國語日報,第13版。
    林正剛(民85):營造適性教育環境落實精緻教育。教師之友,37(3),頁14-17。
    林生傳(民84):我國公立高中升學率分配之成因與預測。師大,教育研究資訊 雙月刊,3 (2)期。
    林清江(民87):當前技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教育家,87年冬,頁1-5。
    林棟柱(民86):談推薦甄選與資優保送。教育資料文摘,40(1)。
    林騰蛟(民84):職業學校招生問題之檢討與改進。教育資料文摘,35(3),
    林騰蛟(民85):專科教育評鑑的實施與展望。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36,頁6。
    柳 賢(民82):大學聯考數學成績與大一微積分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高雄師大學報,4,頁231。
    洪小華(民88):從適性教育的觀點談學校課程的設計。北縣教育,31,頁43-45。
    洪清香(民 90):多元入學方案的立意與因應之道。國語日報90.08.02第4版。
    胡俊鱷(民89):評鑑經驗的分享。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6,頁61。
    頁52-65。
    唐建華(民83):台灣區高中職入學制度現況探討與建議。教育家,1(1),頁20-25。
    夏學理、周台生(民84):83級空專生向學態度與學習成就之探析。空大學報,170,頁10-15。
    孫淑柔(民89):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成果評鑑之研究。台灣師大特教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徐文臨(民81):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父母親,92,頁86-88。
    徐新逸、黃麗玲(民88):高中生學業成就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表現之探討。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 22期下冊。
    徐藝華(民86):雙向選擇的教育來了。師友,364,頁4-8。
    桃園區高職申請入學聯招會(民87):87學年度申請入學實施要點與簡章,桃園農工。
    桃園區高職推薦甄選入學聯招會(民86):86學年度推薦甄選實施要點與簡章,桃園農工。
    桃園區高職聯合招生會(民87):桃園區高級職業學校聯合招生實施要點,桃園農工。
    桃園農工(民89):國立桃園農工89學年度各班升學統計表。桃園農工。
    馬信行(民88):高職免試入學理念之檢定。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2期下冊。
    高強華(民90 ):九年一貫課程統整革新與教師專業成長。今日教育,66,頁21-31。
    張芳全(民87):教育政策理論與實務。台北:元照。
    張盈婷(民87):如何實施因才施教已達程適性教育的理想。教育實習輔導,3-4。
    張美玉(民90):從多元智能的觀點談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在教學評量上的應用。師大,教育研究資訊 雙月刊,9(1)期。
    張稚美(民89):落實多元智慧評量對心智習性的一大挑戰。文教新潮,5(1),頁29-33。
    教育部(民 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 87):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3):主要國家後其中等學校入學方式之比較研究。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4):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高職五專多元入學方案教師宣導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a):高中職學生成績考查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多元化入學方案。台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7/tur-32.htm。
    教育部(民90年6月29日):國立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招生辦法。中央日報,第13版。
    旋京藩(民90年8月10日):多元入學方案實務探討。中央日報,16版。
    莊謙本(民88):教育評鑑指標的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技術及教育研究中心技職雙月刊,頁8。
    許泰益(民87):改進高中教育促進適性發展。高中教育,1,頁12-16。
    許舒翔(民88):國際標準品質保證制度可登錄作業在技職教育評鑑的應用。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3,頁44。
    許維素(民90):教師在中學生學業輔導中的情緒處理。學生輔導,71,頁53-63。
    郭生玉(民61):國中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昭佑(民85):後中等教育的多元入學規劃推薦甄選。教育資料文摘,37 (4),頁93-96。
    陳天寶(民 90):北市公立高工多元入學學生智育成績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玉賢(民89):從比較教育的觀點談我國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35,頁84-91。
    陳奎彰、馮丹白(民90):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第十六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頁91-107。
    陳英豪(民87):高中教育開創新局。高中教育,2,頁8-11。
    陳進益(民90):基層教師看多元入學方案。中央日報,民90年1月23日,第25版。
    陳進福(民86):談適性教育在國小實施的途徑。中縣文教,26,頁50-55。
    陳嘉成(民90):中學生之成就目標導向、動機氣候知覺與學習行為組型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24,頁167-190。
    曾志朗(民90):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桃園農工:桃園縣高職工科教師研習手冊。
    曾淑惠(民88 ):落實技職教育評鑑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2,頁10。
    程為山(民85):如何推動多元化入學方案,以暢通學生升學管道。桃園縣校務發展委員會。
    華中興、趙淑美、隋復華(民87):軍校政治教育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就之關係探討:以某軍校為例。通識教育,5 (4),頁91。
    馮丹白、賴志堅、廖錦文、紀雅惠(民88):台灣省國中技藝能優良學生甄審保送高職實施成效調查研究。第十四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頁199-206。
    黃心樹(民88):護理科推甄及非推甄學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的比較。第14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醫護類,頁31-38。
    黃政傑(民83):推薦甄選入學高中職方案之規劃研究。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黃政傑、李隆盛(民85):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振盛(民86):高職機械類科學生技能學習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雅鳳(民86):開啟我選校,你選才的雙向管道。師友,364,頁9-12。
    黃雯玲(民90):日本大學教育之發展與改革。教育決策與學校運作,頁103-109。
    黃德祥(民91年5月13日):學測已成十足超級大聯考。聯合報,民意論壇版。
    楊思偉(民89):日本升學競爭及改革策略問題之探討。師大,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8 (5)。
    楊朝祥 (民90年6月26、28日,a):多元入學變革六面向總檢討(上、下)。中央日報,14版。
    楊朝祥(民90年7月5、12日,b):升學壓力何時了?學生心事知多少? (上、下)。國語日報,13版。
    楊瑞明(民89):中等教育變革的多元智能省思。師大,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8 (2)。
    葉忠達(民85):全面品質管理在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的應用。教育研究,48,頁17。
    葉倩亨(民91):談多元角度談國中生的多元輔導。學生輔導,78,頁48。
    詹卓穎(民 89):韓國升學競爭問題研究。師大,教育研究資訊 雙月刊,8 (5)。
    廖年淼(民89):二技推薦甄選入學方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1)。
    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
    劉秀滿(民89):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衛克森 Wilkinson(1986 ):成就評量策略規劃。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2期下冊。
    戴維岱David Dai (民 89):多元智力理論背景、意義、問題。文教新潮5(3),頁38-43。
    韓勝男(民85):推動教育評鑑提升教育品質。商業職業教育,63。
    簡毓玲(民 91年4月25日):教育應回歸現實面。國語日報,第13版。
    顏振寧(91年5月13日):多元入學兼顧三大公平。中國時報,9版。
    顏慶祥(民81):中共高等學校入學制度改革之研究。淡江學報,31。
    魏麗敏、黃德祥(民90):國高中生家庭環境學習投入狀況與自我調適學習及成就之研究。中國輔導學報,10,頁63-107。
    羅清水(民85):高職入學多元化之規劃。師友月刊,347,頁35-37。
    羅漢中(民91):如何報考美國紐約市特殊才藝高中。文教新潮,北美華人教育研究及策劃協會,7(1),頁34-35。
    饒達欽(民74):高工職校電子、電工科學生專業技能學習成就隻影響因素探討。師大學報,30,頁273-300。
    Bidwell, Charles E.&Kasarda, John D.(1975). School District Organiza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America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 40(Feb.), PP.55-70
    Blackorby, J., & Wagner, M. (1996). Longitudinal postschool outcomes of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transition study. Exceptional Children, 62(5), PP.399-413.
    Gardner,H.(1997).Multiple Intelligence as a Partner in School Improve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55(1), PP.20-21.
    Maclare,S(1998).Education Reformed:A Guide to the Education Reform Act 1998. Kent: Hodder and Stoughton.
    Mallinson G.et al.(1989). Silver Burdett & Ginn Science. Atlanta, Ga. : Silver Burdett & Ginn.
    Murphy,E.(1989).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1980’s: Explaining some surprising succes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1(3),209-221.
    Schunk, Dale H. (1988). Perceived cognitive performa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 293 866).
    Whitmore, J.R.(1980)Giftedness, conflict, and underachievement. Bostn: Allyn&Baco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