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芷瑀 Chang, Chih-Yu |
---|---|
論文名稱: |
升學或就業?家庭資源對技高進修部學生升學意向之作用 Further Education or Employment? The Effect of Family Resources on the Further Education Intention of Students in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 |
指導教授: |
鄭英傑
Jheng, Ying-Jie |
口試委員: |
鄭英傑
Jheng, Ying-Jie 林郡雯 Lin, Chun-Wen 張珍瑋 Chang, Chen-Wei |
口試日期: | 2024/06/21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3 |
中文關鍵詞: | 家庭資源 、家庭資本 、進修部學生 、升學意向 |
英文關鍵詞: | family resources, family capital,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further education intention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田野調查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75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6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技術型高中進修部學生在臺灣教育領域中較缺乏關注。本研究旨在探討家庭資源對技高進修部學生升學意向的作用,有感於國內對高中職進修部學生之家庭資源影響個人發展等相關研究不多,故期望能利用Bourdieu(1986)的家庭經濟與文化資本概念及Coleman(1988)所提出的家庭社會資本,來檢視家庭資源對技高進修部學生在國、高中畢業後升學進路之影響。研究方法採個案研究法,以花園高職進修部五位高三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三位為在學生,兩位為已休學者。透過與學生及其家長的半結構式訪談、研究者省思札記、田野筆記與學生輔導文件作為研究資料,以期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經資料分析後歸納出以下結論:
壹、技高進修部學生普遍來自中低社經背景,父母教育程度及文化資本不高,因此傾向順其自然的教養方式,導致學生普遍缺乏有助升學的文化資本之培養。
貳、技高進修部學生家庭資源的運作需家長有意而為之,方能對子女的學習表現產生正向效益。
參、技高進修部學生於國中畢業後皆毫無懸念選擇升學,分為直接就讀公立學校進修部者及從私立學校日間部轉、休學者;技高畢業後選擇升學者皆考量父母期望,未升學者則多已有個人規劃。
肆、三種家庭資本對技高進修部學生在不同教育階段的升學意向之影響不同,國中畢業階段以家庭社會資本中的父母期望之作用較大,技高畢業階段則多了家庭經濟資本的考量。
In Taiwan's educational field, students in the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s receive relatively less attention.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amily resources in the college aspirations of students in the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s. Noting the scarcity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how family resources affect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and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seeks to utilize Bourdieu's (1986) concepts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capital and Coleman's (1988)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amily resources on th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pathways of these students after graduating from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research adopts a case study approach, focusing on five third-year students from the Garden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 Among them, three are current students, and two are former students who have dropped out.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e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reflective notes by the researcher, field notes, and student counseling records, the study aims to achieve its research objectives. The data analysis led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Students in the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s generally come from low to middl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Their parents have lower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apital, resulting in a tendency towards a parenting style of natural growth, which leads to a general lack of cultural capital conducive to further education.
2.The positive impact of family resources on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the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s requires intentional efforts by parents.
3.After graduating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these students unanimously chose to pursue further education, either directly enrolling in the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s or transferring from or dropping out of private school. Those who chose to pursue further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 considered their parents' expectations, while those who did not generally had personal plans.
4.The influence of the three types of family capital on the college aspirations of students in the continuing vocational schools varies at different educational stages.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graduation stage, parental expectations, a component of family social capita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At the technical high school graduation stage, considerations of family economic capital also become important.
王秀槐(2015)。從「以我為榮」到「證明自己」:華人文化脈絡下知覺不同父母期待之大學生的生涯因應組型初探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7(1),79-97。
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王薪琇(2014)。屏東縣國中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學習適應及學習滿意度對未來升學意向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王成緒(2016)。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學生畢業進路意向影響學習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王光輝(2007)。台中縣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玉珍、吳麗琴(2009)。大一生回顧升學生涯抉擇與生涯適應之脈絡相互影響模式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39-79。
石政言、蔣佳玲(2016)。進修學校學生之職業認同與對進修學校功能之看法。教育實踐與研究,29(1),67-96。
全秀梅(2018)。南投縣原住民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江欣霖(2018)。學生學習態度、滿意度及成效之探討-以某私立技術型高中進修部餐飲管理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
江守峻、陳婉真(2018)。不同社經地位青少年的父母支持、同儕支持與心理健 康之關係。教育學報,46(2),21-41。
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科技校院四年制及專科學校二年制-113學年度四技二專招生資訊查詢。技訊網2023。2023年1月16日。https://techexpo.moe.edu.tw/search/profile_edutype.php?ec=4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 較。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 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桂冠。
沈孟樺、林淑玲(2013)。國中生家庭社會資本與自我調整學習關係之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41,6-30。
沈育民(2022)。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升學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5),43-46。
辛妤慧(2022)。澎湖縣技術型高中生升學意願、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李敦仁、余民寧(2005)。社經地位、手足數目、家庭教育資源 與教育成就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以TEPS資料庫資料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1-47。
李佩嬛、黃毅志(2011)。原漢族群、家庭背景與高中職入學考試基測成績、教育分流:以臺東縣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1),1-34。
李懿芳、胡茹萍、田振榮(2017)。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能領域課綱理念、發展方式及其轉化為教科書之挑戰。教科書研究,10(3),69-99。
李文弘(2002)。國中應屆畢業生升學意願與升學職校之相關背景因素研究-以 彰化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李虹怡(2009)。臺北市高職餐飲管理科日間部學生升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正智(2005)。高中職進修學校的轉型與迷思。師友月刊,457,35-38。
李勇輝(2017)。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數位學習為例。經營管理學刊,14,68-86。
李秋菊(2002)。二年制專科學生升學與就業意向之調查研究——以德霖技術學院二年制專科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杜協昌(2019)。新北市高中職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及未來升學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吳永裕(2014)。被遺忘的教育角落-高職進修學校。師友月刊,559,76-77。
吳廉章(2007)。台北縣私立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吳嘉澤(2007)。高職工業類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升學意願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
吳美蒨(2009)。國中畢業生選擇高級中等進修學校關鍵評估因素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
吳季蒨(2016)。五年級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學習投入之研究——以新北市三重與蘆洲區市立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林清江(198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教育研究期刊,22,129-187。
林俊瑩、黃毅志(2008)。影響臺灣地區學生學業成就的可能機制:結構方程模式的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45-88。
林婉惠、朱玉娓(2013)。英語學業成就的家庭背景因素探討。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7(1),93-110。
林大森(1999)。臺灣地區家庭背景對中等教育分流的影響:「高中/高職」與「公立/私立」差異的探討。東吳社會學報,8,35-77。
林大森(2010)。臺灣大學生畢業流向之初探。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1),85-125。
林聖修(2016)。家庭資本影響高中職教育分流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林淑美(2007)。孩子,勇敢的放手去飛。師友月刊,473,98-100。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 96。
林家彣(2017)。認知行為治療在青少年強迫症之應用。諮商與輔導,383,15-19。
林家彣(2018)。大學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生涯自我概念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雨生(2016)。高級職業學校附設進修學校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下的學校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夕陽高工附設進修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林豐隆(2013)。私立高職機械科學生升學意願、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周幹家(1998)。請重視高職補校教育。職教園地,23,8-12。
周新富(2006)。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在台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 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14(4),1-28。
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為分析架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洪瓊慧(2017)。臺南市技術型高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生活適應與挫折容忍力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胡俊偉(2010)。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胡曼莉(2013)。智能障礙學生大學升學之路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
徐美雯、魏希聖(2015)。華人文化教養信念、教養行為對青少年憂鬱及偏差行為之影響。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35-63。
徐原贊(2012)。高職機械科學生專業及實習科目學習動機與職業生涯發展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高芯苹(2022)。父母教養方式、依附關係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國小高年級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梁永杰(2014)。苗栗縣國中體育班學生升學意願與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許馨云(2016)。臺南市某高中職進修部學生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許馨云、張晏蓉(2018)。臺南市某高中進修部學生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策略相關研究。學校衛生護理雜誌,26,22-40。
陳奎憙(2013)。教育社會學(增訂四版)。三民。
陳怡靖(2001)。臺灣地區高中/技職分流與教育機會不均等性之變遷。教育研究集刊,47,253-282。
陳怡靖、鄭燿男(2000)。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3),416-434。
陳怡靖、黃毅志(2012)。臺灣的升學問題:教育社會學理論與研究之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77-118。
陳麗如(2005)。父母對子女學習的影響-家庭資源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9,121-152。
陳惠如(2012)。高中職進修學校學生之學習動機與生涯定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佳伶、黃惠鈞、劉宜廉、史麗珠(2012)。桃園地區夜校高二生的性行為、使用保險套行為:健康信念模式。性學研究,3(1),1-23。
陳玉櫻(2013)。高職生避孕教育介入成果研究-以新北市某高職夜校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春色、鍾光洋(2017)。高職進修部學生就讀原因及學習適應問題探討-進修部與日間部學生差異比較。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學報,9(1),73-86。
陳志柔、林國明(2021)。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五版)。巨流圖書。
陳淑媚(2015)。家庭背景、教育分流與升學意願-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陳莉諪(2016)。新北市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升學意向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陳子弘(2017)。高中體育班學生與運動績優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珈慧(2017)。高職夜校生學習歷程的資本與場域分析:以國立羅東高商進修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陳若榛(2019)。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園新生挫折容忍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陳亦強(2020)。技術型高中照顧服務科速獎導向的課程規劃、學生學習滿意度之探討-以嘉義地區某進修部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
陳美真(2008)。哥兒們的學校世界─高職夜校生反學校文化之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郭祐誠、陶宏麟(2013)。高中職多元入學管道選擇與家庭背景及學習表現之關係-兼論多元入學的公平與效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5(3),421-456。
郭永順(2004)。公立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郭萌渝(2007)。我國高職進修學校現況與困境——以宜蘭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教育部技職司(2000)。21世紀技職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課程實施規範。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22)。國中生適性入學。教育部。https://shs.k12ea.gov.tw/site/12basic/category?root=41&cid=81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22)。四技二專入學管道。教育部。https://shs.k12ea.gov.tw/site/12basic/category?root=41&cid=82&oid=348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9)。學費政策。教育部。https://shs.k12ea.gov.tw/site/12basic/category?root=40&cid=16605&oid=90267
教育部統計處(2022)。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調查結果提要分 析。教育部。
翁敏甄(2017)。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教師管教方式、同儕關係品質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傅淑宜(2006)。中區高職營建類科應屆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鈕文英(2013)。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二版)。雙葉。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東華。
張仁家、陳琨義(2017)。從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看我國技術型高中的發展與因應。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7(2),61-75。
張芳全(2006)。社經地位、文化資本與教育期望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檢定。測驗學刊。51(2),171-195。
張芳全(2011)。家長教育程度、文化資本、自我抱負、學習興趣與數學成就之關係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5(1),29-56。
張芳全(2021)。數學學習成就對國民所得成長的軌跡分析:PISA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47,51-83。
張芳全(2022)。移民與本地子女家庭社經地位、學生特質和閱讀學習成就之關係探究。學校行政,1-31。
張芳全(2022)。離島地區國中生的家庭社經地位與英語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以父親與自我教育期望為中介變項。臺北市立大學學報,53(1),43-70。
張芳全、張秀穗(2017)。國中生英語學習成就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 育類,31(2),1-31。
張珍瑋(2015)。輔導老師眼中的高中職進修學校學生偏差行為:現狀與輔導挑戰。教師專業研究,9,31-56。
張標堅(2003)。高職廣告設計科學生升學就業影響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張木雄(2008)。台中縣市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動機、自我評估對升學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張晉瑀(2016)。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就學動機與進修意願之研究-以彰化縣公立工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湯淑方(2015)。K他命使用、衝動特質與憂鬱情形之相關研究:以高職夜校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偉華。
黃朗文(2000年6月2日)。手足結構與家庭資源〔論文發表〕。第三屆家庭與社會資源分配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臺北市,臺灣。
黃毅志(1998)。臺灣地區新職業分類的建構與評估。調查研究,5,5-32。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 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毅志、陳怡靖(2005)。臺灣的升學問題:教育社會學理論與研究之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77-118。
黃松浪(2013)。從文化承襲探討家庭資本對技職學生之教育影響。嘉南學報,39,320-333。
黃銘福、黃毅志(2014)。台灣地區出身背景、國中學業成績與高中階段教育分流之關聯。教育實踐與研究,27(2),67-98。
黃芳玫、吳齊殷(2010)。台灣國中學生個人特質、家庭背景與學業成績—追蹤調查資料之研究。經濟論文叢刊,38(1),65-97。
黃泰偉(2017)。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宗教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黃湘紜、王玉珍(2021)。華人父母教養期許形塑經驗與子女知覺期待之生涯因應。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36,31-45。
黃雅萍(2012)。高雄市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生升學與就業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黃勝峰(2011)。我國高職動力機械群學生升學選系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心理。
曾妙音、王雅玲、李瓊雯、張恬瑜(2011)。父母社經地位與國中生學習動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32,6-27。
曾沚淇(2014)。國小學童家庭背景因素與學業表現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
溫雅慧(2008)。高職應屆畢業生升學因素之研究-以臺中巿高中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賀凱(2009)。父母社經地位對父母管教價值與方式的影響-檢證Kohn的理論 在臺東國中生父母之適用性。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2),145-180。
楊佳穎(2008)。大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親職化與心理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楊碩文(2018)。公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學生生涯自我概念與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楊曜禎(2019)。北北基公立高職進修部學生生涯調適力及職業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楊雅竹(2021)。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詹秀雯、張芳全(2014)。影響國中生學習成就因素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8(1),49-76。
董巧玲、李思賢(2013)。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 研究。中等教育,64(1),44-63。
趙桂英(2022)。國中體育班學生社會支持與心理資本對升學意向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廖育聖(2019)。技術型高中進修部學生學習適應及其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以 雲嘉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廖芷儀(2018)。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與挫折容忍力的關係研究- 以雲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蔣家娟(2002)。台灣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就業或升學意願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富家(2003)。高職實用技能班機械類科學生升學意願及態度之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瑋玲(2006)。臺東縣高職應屆畢業生升學意願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東大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心理出版社。
蔡順良(198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學生自我肯定及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8,239-264。
蔡文輝(2016)。社會學理論(修訂五版)。三民。
蔡伶霞(2004)。高職美容類科學生升學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蔡嘉綺(2013)。社會階級與教育成就:比較家庭資本之運用與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賴保禎(1972)。父母管教態度測驗指導手冊。中國行為科學社。
劉真(1998)。教育大辭典。文景。
劉佳杰(2016)。屏東縣高中職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未來升學意向及職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謝志龍(2014)。家長參與對國中學生教育成就之影響:社會資本的觀點。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4(1),93-134。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謝曉穎(2022)。家庭社經地位、家庭資本、教養行為與幼兒認知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辯脈絡。五南。
戴正雄(2003)。高職海事類科學生入學背景與升學就業意願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
魏培存(2019)。高職進修部學生的就讀動機、學習壓力及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彰化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羅于惠、鄧鳳苓、陳佳伶、黃惠鈞、瞿馥苓、史麗珠(2011)。桃園地區夜校高中職生性行為、使用保險套情形與相關因素之探討。疫情報導,27(8),98-106。
蘇文瑞(2003)。多元升學制度下公立高職電機科學生升學意向與學習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龔金堆(2016)。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花蓮縣國中學生升學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Karl Marx(1990)。資本論〔吳家駟譯〕。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1867)
Maxwell, Joseph A.(2018)。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陳劍涵譯〕。心理。(原著出版年:2013)
Merriam, Sharan B. & Tisdell, Elizabeth J.(2004)。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邱炳坤等譯〕。五南。(原著出版年:2016)
Vicki L. Plano Clark & John W. Creswell.(2015)。如何理解研究:使用者指南〔蘇文賢譯〕。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
Armentrout, J. A., & Burger, G. K. (1972). Children's reports of parental child-rearing behavior at five grade level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7(1), 44–48.
Baumrind, 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 1–103.
Becker, G.S. (1964)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urdieu, P. (1977).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J. Karabel, & A. H. Halsey (Eds.),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pp. 487-51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41-260).
Blau, P. M., & Duncan, O. D.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 structure.
Brassell, A. A., Rosenberg, E., Parent, J., Rough, J. N., Fondacaro, K., & Seehuus, M. (2016).Parents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ssociations with parenting and chil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Journal of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5(2), 111-120.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 95-120.
Davis, K. & Moore, W. E. (1945).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0, 242–249.
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3), 487–496.
De Graaf, P. M. (1986).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9(4), 237-246.
Duncan, O. D. (1961). A Social Economic Index for All Occupations. In A. J. Reiss Jr. (Ed.), Occupations and Social Status (pp. 109-138). Free Press.
Evans, K. (2007). Concepts of bounded agency in education, work, and the personal lives of young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2, 85–93. https://doi.org/10.1080/00207590600991237c
Evans, K. (2017). Bounded Agency in Professional Lives. In M. Goller & S. Paloniemi (Eds.), Agency at work: An agentic perspective on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p. 17–36).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Springer Nature.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60943-0_2
Farkas, G., Robert, P., Sheehan, D., & Shuan, Y. (1990). Cultural resources and school success: Gender, ethnicity, and poverty groups within an urban school distri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1), 127-142.
Finn, J. D. (1998). Parental engagement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5, 20-24.
Gottfredson, L. S. (1981).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8(6), 545-579.
Hill, N. E., & Tyson, D. F. (2009).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iddle school: A meta-analytic assessment of the strategies that promote achievement. Development psychology, 45(3), 740-763.
Hollingshead, A.B. (1957).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Khattab, N. (2002). Ethnicity and female labour market participation: A new look at the Palestinian enclave in Israel. Work, Employment & Society, 16(1), 91-110.
Kohn, M. L. (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alues. Dorsey.
Lam, Y.L. (1982).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plans of the indeterminate high school graduat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0, 213-229.
Lareau, A.(1987).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apit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0, 73-85.
Lareau, A. (2002) Invisible Inequality: Social Class and Childbearing in Black Families and White Famil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7, 747-776.
Steinberg, L., Mounts, N. S., Lamborn, S. D., & Dornbusch, S. M. (1991).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across varied ecological nich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1), 19–36.
Shanahan, Michael J., and Kathryn E. Hood. (1998). Adolescents in Changing Social Structures: Bounded Agency in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In L. J. Crockett, & R. K. Silbereisen (Eds.), Negotiating Adolescence in Times of Social Change (pp. 123-12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600906.009
Marx, K. (1867).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Cosimo.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 E. M. Hetherington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 1-101).
Misiaszek, G.W.(2022).What cultures are being reproduced for higher education success?: A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alysis for socio-environmental jus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16, 1-11.
Patton, M. Q. (201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Sage.
Rafferty, Y., & Griffin, K. W. (2010). Parenting behaviours among low-income mothers of preschool age children in the USA: Implications for program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18(2), 143-157.
Ravanera, Z. R., & Rajulton, F. (2010).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and its differentials by family structure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95(1), 63-89.
Roscigno, V. J., & Ainsworth-Darnell, J. W. (1999). Race, Cultural Capital,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Persistent inequalities and achievement retur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2, 158-178.
Scott, J.(2004). Family, gender,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britain: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5(4) ,565-589.
Shor (2000). Child maltreatment: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between parents in low income and middle income neighbourhood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0(2), 165-178.
Teachman, J.D. (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 548-557.
Wang, L. F., & Heppner, P. P. (2002).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arental Expect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n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0(4), 582-608.
Waylen, A., & Stewart-Brown, S. (2010). Factors influencing parenting in early childhood: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focusing on change.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36(2), 198-207.
Weber, M. (1964).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Free Press.
Wolcott, H. F. (2005). The art of fieldwork (2nd ed.). Rowman Altamira Press.
Yin, R. (201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5th ed.).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