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桂芳
Guay Fang Ju
論文名稱: 朝陽高中e化創新學校之發展歷程
A developing progress of Sun Shine High School as the e-learning innovative school.
指導教授: 游進年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0
中文關鍵詞: 未來學校e化創新學校發展歷程
英文關鍵詞: School of the Future, electronic learning innovative schools, developing progr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5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朝陽高中以資訊科技融入,帶動教學創新,發展為「e化創新學校」的歷程。e化創新學校源於未來學校,自2005年7月,微軟公司宣佈世界第一所「未來學校」-中崙高中,其後,臺北市、高雄市及臺南市皆設立未來學校。目前此一階段的未來學校,為有別於第一階段的未來學校,概稱為e化創新學校。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並藉由訪談法、觀察法及文件分析法,以達成研究目的。在個案訪談方面,以半結構式進行訪談,訪談對象包括教師4人、行政人員3人、學生19人。
    本研究得到的結論如下:
    一、朝陽高中發展e化創新學校之緣由為:老舊的社區高中有必要大翻身、選擇「未來學校」的發展模式以達成學校創新的目標、教師教學改變的自覺已成熟、以e化創新教學推動教育的革新、型塑創新經營願景「朝陽2.0」。
    二、朝陽高中發展e化創新學校之經營策略為:立基於設計哲學、成立團隊及組織再造、建置資訊融入教學的環境、辦理教師成長訓練、創發教學與課程逐步推展。
    三、朝陽高中發展e化創新學校面臨問題為:創新經營的阻礙、推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讓教師產生許多疑惑、傳統教學空間改造為資訊傳播科技充裕的教學環境的挑戰、專題導向式課程困難度高、教師團隊一直感受行政支援不足、e化創新從點推展到線與面的問題。
    四、朝陽高中e化創新過程中的問題因應策略為:克服阻礙,化阻力為助力、設法解答教師的疑惑、將傳統教學空間改造為資訊傳播科技充裕的教學環境、努力推展專題導向式課程、改善行政支援不足的問題、將e化創新推展為全面性的教學革新運動。目前困難仍待解決的是:專題導向式課程困難度高、核心團隊教師減課的問題已超出學校解決的限度。而教學革新運動才剛起頭,後續推展結果,有待觀察。
    五、依據研究結論,本研究對教育行政機關、個案學校、其他學校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at developing progress of Sun Shine High School as the e-learning innovative school.It is based on transferring Taipei’s Sunshine High School into an electronic learning school with the help of new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The future of school was a forerunner of the e-learning innovative school,it was introduced by the Microsoft Company when announcing the first “School of the Future, Zhong Lun High School”, after that more Schools of the Future born in Taipei City, Kaohsiung City and Tainan City. At the mo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Schools, it is still different than from the first stage which is called electronic learning innovative schools.

    The main methods of this study are the data analysis,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On the individuals, we use a half interview structure form on four teachers, three administrative and also 19 student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The purpose of Sun Shine High School becoming an e-learning school is because that old community high school should be renewed by choosing to become one of the “School of Future ”as the new model of the objective, also with the maturing teaching attitudes of the teacher’s, and promoting the e-learning education of the “Sun Shine High School 2.0.”
    2.With the basic of design philosophy, establish a team of new organizations, building information into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also having a teacher development training process, and step by step creating the curriculum of teaching.
    3.When creating new methods during the managing, the problems that we face could confus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y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to the new way of adding new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it would become a big challenge to Project Based Learning . When the teachers feel that they don’t get enough support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group, the e-learning development would face its problem.
    4.The strategies for the e-learning process is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let the obstruction become a helping force,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question the teachers. Change the environment of the traditional learning spaces into a space with rich sources of technology, put effort into promoting the projects and improve the problems that are accruing in the administrative group; letting the e-learning be widely spread into the educational world. The difficulty that still needs to be solved are: Project Based Learning is still difficult and with the teachers having to cut short class periods has resolved beyond the school limits. Even if the teaching reforming movement has just begun,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still to be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 bureau, the individual school, different schools to change and renew. Also, the suggestions of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tinual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訊科技與教育改革 11 第二節 未來學校的相關內涵 34 第三節 朝陽高中發展未來學校之規劃 5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對象 61 第二節 研究者角色 6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4 第四節 實施過程 6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2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76 第七節 研究倫理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朝陽高中發展e 化創新學校之緣由 81 第二節 朝陽高中e化創新學校之經營策略 96 第三節 朝陽高中e化創新過程所面臨的問題 123 第四節 朝陽高中e化創新過程問題因應策略 13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51 第二節 建議 15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59 二、英文部份 164 附 錄 附錄一、朝陽高中未來學校計畫摘要 166 附錄二、訪談大綱 176 附錄三、觀察日誌 177 附錄四、與學校整體有關的文件 179 附錄五、朝陽高中建構 e 化創新事務一覽表 180 附錄六、朝陽高中辦理 e 化創新學校研習一覽 182 附錄七、訪談札記 183 附錄八、訪談逐字稿 184 表 次 表2-1 我國資訊教育政策沿革一覽表 15 表3-1 訪談對象分配表 67 表3-2 訪談記錄一覽表 68 表3-3 觀察時間地點一覽表 70 表3-4 e化創新學校相關的文件資料分析整理一覽表 71 表3-5 研究資料處理代碼 75 表3-6 資料編碼類別表 75 圖 次 圖1-1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 7 圖2-1朝陽高中未來學校計畫架構圖 58

    一、中文部分
    尹玫君(2003)。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模式與學生學習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尹建中等(1997)。「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中央研究院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之期末研究報告(編號:017064860233)。臺北市:`行政院。
    王秋錳(2004)。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行為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燕超(2004)。善用科技來革新科技教育的教學。生活科技教育,37,6。
    白亦方(2004)。教育.科技.權力-視資訊教育為一種社會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
    任伯江(1987)。教育.傳意.科技。香港:香港浸會書院。
    朱安玲(2005)。中崙未來學園的思考與做法。吳清基(主持人),2005年臺北市資訊教育國際研討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朱伯昇(2006)。基於Wiki技術之知識管理系統設計。文化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則剛(1994)。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對教育科技的意義。視聽教育,208。
    朱則剛(2000)。教育傳播與科技。臺北市:師大書苑。
    何榮桂(2001)。序-資訊教育的發展趨勢。資訊與教育雜誌,85,1-4。.
    何榮桂(2002)。臺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7,22-48。
    何榮桂、陳麗如(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發展藍圖的內涵與精神。資訊與教育雜誌,85,22-28。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研究。臺北市:桂冠。
    吳美娟(2002)。網路學習主體建構暨各國網上學習政策之評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2001)。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教育研究,89,13-19。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8)。未來學校。教育研究,170,138。
    宋東(2006)。微軟揮灑「未來學校」藍圖。2008年10月9日,取自http://ad.cw.com.tw/cw/2006kids/content05.asp。
    李世文(2007,12月)。傳統學校邁向未來學校之方法與模式初探。吳清基(主持人),臺北全球華人資訊教育創新論壇國際研討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周姿翠(1994)。布魯納認知與學習理論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易國良(2004)。「網路合作學習」對「問題導向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國中自然科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玉體(譯)(2000)。J.Deway著。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安梧(1997,3月)。科學學庸?!一個方法論的哲學反省。當前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交大通識教育中心。
    林伯峰(2006)。Web 2.0之創新應用服務與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佳旺(2003)。國小網路素養課程系統化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以「六年級網路互動安全課程」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振漢(1999)。網路學習環境組成要素的探討以及需求分析。中原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國書(2003)。PBL教學在國中理化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詩華(2003)。「傳統主題導向學習法」、傳統「問題引導學習法」及網路「問題引導學習法」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邱貴發(1998)。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6,1。
    施富薇(2004)。建構學習型學校之個案研究─以臺中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洪逸文(2007)。影響教師資訊融入教學因素之探討:以中學地球科學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志(2003,11月)。學習型學校。劉兆岩(主持人),2003 建立學習型組織行動研討會,羽白國際管理顧問公司。
    徐新逸(2001)。如何利用網路幫助孩子成為研究高手?網路專題式學習與教學創新。臺灣教育,607,25-34。
    郝永崴、鄭佳君、何美慧、林宜真、范莎惠、陳秀玲(譯)(2007)。Gary D. Borich著。有效教學法。臺北市:五南。
    國立台東大學初等教育系(2009)。科技導論。2009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1.nttu.edu.tw/it/it01/it01index.htm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載於謝清俊(計畫召集人),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77-100頁)。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編號-(86)023-602),未出版。
    張文賢(2006)。淺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時代變革。網路社會學生通訊期刊,56。
    張奕華(2006)。科技領導理論基礎與培訓課程範例。教育研究,150,59-74。
    張奕華與吳怡佳(2008)。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4(1),183。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湘瑜(2007)。運用學習社群及知識管理建構學習型組織實施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瓊穗(2004)。資訊融入專題式學習之教學初探。教育研究,117,107-116。
    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2005)。教育部資訊教育視導報告-結合資訊融入教學。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未出版。
    莊克明(1988)。傳播科技學原理。臺北市:正中。
    郭為藩(1989)。科技時代的人文教育。臺北市:幼獅。
    陳伯璋 (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質的研究方法」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陳建東(2009)。臺灣地區推動微軟未來學校實施可行性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昱嘉(2003)。執行e-learning關鍵成功因素與知識分享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倩雲(2008年3月11日)。香港教師太傳統,未善用教學科技。香港文匯電子報。2008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wenweipo.com。
    陳儒晰(2003)。資訊科技與學校教育的批判教育社會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國恭(2008)。以雲端運算服務建構之數位學習管理系統2.0。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湯志民(2008a)。未來學校的展望。教育研究,165,13-14。
    微軟(2003)。全球夥伴學習計畫。2009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education/pil/default.aspx
    微軟(2003)。臺灣未來學校概述。2009年10月13日,取自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giving/charity/default.aspx
    楊惠君譯(2009)。Marshall McLuhan、Quentin Fiore、Jerome Agel著,媒體即訊息。臺北市:積木文化。
    董素蘭(1997)。二十一世紀資訊社會相關問題初探及建議。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詹棟樑(2003)。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臺北市:渤海堂。
    資策會(1994)。新加坡的發展遠景 智慧島:IT 2000研究報告,臺北市。未出版。 
    劉家賓(2001)。國中教師應用資訊科技之實務與層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福照(2007,12月)。新世紀的學習-三信家商未來學校數位學習。吳清基(主持人),臺北全球華人資訊教育創新論壇國際研討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蔡瑜珍(2007)。數位學習教學策略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鄭大仿(2010)。全球夥伴一起啟動夢想。天下雜誌培育未來夢想家教育特刊,6。
    鄭如雯(2008)。專題式學習探析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學校行政,575,147-164。
    鄭意儒(2005)。WHO才是網路學習的真正主角。品質,41(1),66-71。
    謝翠如(2005)。數位學習課程評估模式。中興大學資訊科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藍天平(2007a)。沒有圍牆的教室。遠見2007未來學校教育專刊,創造學習的花園,20-25。
    藍天平(2007b)。「未來學校」在世界。遠見2007未來學校教育專刊,創造學習的花園,84-89。
    顏永進與何榮桂(2001)。資訊科技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71-75。
    魏立欣(譯)(2004)。N.D.Roblyer著。教育科技融入教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蘇于修(2010)。打造一座通往未來的學校。天下雜誌培育未來夢想家教育特刊,40。
    饒怡雲(2010)。改變學習思維,涵養駕馭未來的能力。天下雜誌培育未來夢想家教育特刊,20。
    饒怡雲(2010)。看見聖地牙哥的驚嘆號!天下雜誌培育未來夢想家教育特刊,32。

    二、英文部分
    Berlo D. K. (1960).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New York: Holt, Reinhart &Winston.
    Bandura, A. (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 (2 nd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Garmston, R. J.,&Wellman. B. M. (1999). The adaptive school:A sourcebook for developing collaborative groups. Norwood, Massachusetts: Christopher-Gordon Publishers, Inc.
    Hannafin, M. J. (1992). Emerging technologies, ISD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Critical perspectiv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Development, 41(1), 49-63.
    Jonassen,D. H.; Campbell, J. P.&Davidson, M. E. (1994) Learning with media: Restructuring the debate.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42(2), 31-39.
    Larry,Rosenstock.(2007).How do students so well in HTH?Microsoft, Information Education Press Vol.5 .
    Lorne,McConachie.(2006).That is also about learning-exploring stories. Microsoft, Information Education Press Vol.4 .
    Michael McMann (2006).The joy of learning is obvious. Microsoft, Information Education Press Vol.4 .
    Newhagan, J. E. & Rafaeli, S. (1997). 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3(4), Available:http://www.ascuse.org/jcmc/voll/issue4/refaeli.html
    Papert, S. (1996). The connected family. Bridging the digital generation gap, Longstreet Press.
    Ravitz, J. (2008).Project based learning as a catalyst in reforming high schools .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New York, NY.
    Roblyer, M. D. & Edwards. J.(2000)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2 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
    Rogers, C. R. (1983).Freedom to learn.Columbus, OH: Gharles E. Merill.
    Saettler, P. (1968).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New York: McGraw-Hill.
    Saettler,P. (1990).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ilimited.
    Salomon, G. (1979). Media and symbol systems as related to cognition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4(2),131-148.
    Schramm, W. L. (1954). How commucation works. In W. L. Schramm & D. F. Roberts (Eds.),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eels & Richey (1994).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and domains of the field.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cations & Technology.
    Senge, Peter (1998). Sharing knowledge, Executive Excellence, 15(6).
    Shannon, C. E.,&Weaver, W.(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olomon, R.C. (Ed.) (1974). Existentialism. Taipei: Yeh Yeh.
    Solomon, G.. (1979).Media and symbol systems as related to cognition and learning.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4(2), 131-148.
    Rogers, C. R. (1969).Freedom to learn. Columbus,OH:Charles E. Merill.
    Rogers, E. M.&Schoemaker, (1971). 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s: A cross- cultural apprpach(2nd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