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瓊儀 Chiung-Yi Huang |
---|---|
論文名稱: |
舞動生命的樂章-玉門舞集團員之自我實現 Waving Their Dancing Life: The Self-Actualization of the Members in the Yuimen Dance Group |
指導教授: |
許維素
Hsu, Wei-S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28 |
中文關鍵詞: | 舞蹈 、玉門舞集 、需求層次理論 、自我實現 、馬斯洛 |
英文關鍵詞: | Dance, Yuimen dance group,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self-actualization, Maslow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7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玉門舞集團員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之自我實現歷程。研究者以立意取樣法,邀請六位非舞蹈相關科系畢業,且連續參與玉門舞集三次以上公演的團員,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並以Maslow需求層次理論和自我實現的途徑為依據,以質性研究的開放性編碼進行訪談逐字稿分析。本研究的結果與討論主要分為三個部份呈現。
第一部份為六位受訪玉門舞集團員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之歷程故事:依照時間序呈現每位受訪者各別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的故事。
第二部份為六位受訪玉門舞集團員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歷程中有關自我實現之重要特徵:從每位受訪者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歷程中,抽取有關自我實現之重要特徵,並分為加入前、初嚐期、深入期和現階段四大階段來探討。
第三部份經由跨個案的歷程分析中,抽取自我實現之要素,並進行綜合分析與討論,而發現:
從需求層次來看,六位受訪玉門舞團員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的歷程中,除了安全需求,其他意動需求,如生理、愛與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等需求滿足,大致按照Maslow的理論,且同時能夠滿足認知和審美的需求。
從自我實現的途徑來看,六位受訪玉門舞團員皆能充分運用自我實現之八大途徑來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包括:(1)全心全意投身於舞蹈中,忘我的舞動肢體;(2)不斷選擇成長的喜悅,勝過安全的快樂;(3)傾聽內在想學舞的聲音;(4)真誠面對跳舞的要求,且勇於承擔責任;(5)不管身旁的人對舞蹈的看法如何,仍堅持繼續跳舞;(6)辛勤練習、忍受身心磨練、下苦功都是必須的過程;(7)體驗舞蹈的高峰經驗,並適時的運用在表演中;以及(8)戰勝自己,排除阻礙跳舞的各種心理障礙。
從四大階段來看,「加入前」受訪者依個人不同狀況,對於跳舞的動機產生不同的需求,且很早之前就相當喜歡跳舞,並開始選擇成長的方向,「初嚐期」能滿足受訪者更多需求,尤其生理、愛與隸屬、認知和審美的需求,由於喜歡玉門的舞蹈,不怕困難,全心投入,再苦再累都願意,到了「深入期」,受訪者能將阻力變助力、自我要求、精益求精,和虛心檢討,同時能夠承擔責任、努力不懈、忍受辛苦,並且勇敢面對內在與外在的阻礙,運用高峰經驗的感受,感動自己與觀眾,最後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享受無比的成就與驕傲,亦滿足了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而在「現階段」,受訪者能夠享受自信與美麗的改變,比過去更勇敢展現自己,表示會繼續留在玉門享受舞蹈、協助招生,迎接下一個挑戰。
本研究尚發現需求和途徑是不斷交錯出現的,因應需求,個體會運用不同的途徑來滿足,直到感覺足夠了,另一個需求會再度出現,然後受訪者再評估那個途徑適合,就在這樣不斷交錯中進行,直到完成演出,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針對現代婦女、政府相關單位,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is study explored how the Yuimen Dance Group members learned dancing and the process of their self-actualization after joining the group. Using the method of judgment sampling, the researcher invited six members who had majored in non-dance related fields, and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Yuimen Dance Group performances for more than three times, to take part in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On the basis of Abraham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and ways to self-actualize, the interview transcripts were analyzed word by word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open coding. The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was about the experiences of the six interviewees in learning dance and becoming members of the Yuimen Dance Group. The individual stories were narrated in chronological order.
In the second section, some of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self-actualization were identified throughout the six members’ dance-learning processe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pre-entry, initial, advanced and current stages ,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 the third section,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by extracting the elements of self-actualization across six interviewees’ dance-learning processes.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First, in terms of hierarchy of needs, the six members could all meet their needs through dance learning. Except for the safety needs, other conative needs such as physiological needs, 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esteem and self-actualization were satisfied, also were the cognitive and aesthetic needs. The results were generally in accordance with Maslow’s theory.
Second, from the approaches of self-actualization, all the six members fulfilled their needs of self-actualization by making the best use of the eight ways to self-actualize. These ways were as follows: (a) they could throw themselves into and concentrate on dancing and dance to their heart’s content; (b) they could go on choosing the joy of growth, rather than happiness over safety; (c) they could hear their inner-feeling voices calling for learning dance; (d) they could honestly face the demands of dancing and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up responsibilities; (e) regardless of what others thought of dancing, they could persist in dancing; (f)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diligently, enduring tough physical and mental trainings and making great efforts was inevitable; (g) they could make their peak experiences in dance and use them duly in their performances; and (h) they could conquer themselves, and get rid of every kind of mental obstacles that would prevent them from dancing.
Third, in respect of the four major stages of the interviewees’ dance-learning processes, in the pre-entry stage, participants had formed their different motivations about dancing and they all started to love dancing from a long time ago. Also, they began to choose their directions of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initial stage, dance satisfied more participants’ needs at this time, especially physiological needs, 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cognitive and aesthetic needs. Because these participants really liked Yuimen’s dances, they were willing to endure every kind of hardship they encountered along the way. In the advanced stage, these participants were able to turn their difficulties into forces that motivated them. They always strived to be the best, always worked for the better and reflected on themselves constantly. At the same time, they were able to take up responsibilities, kept being diligent and faced all external and internal hindrances bravely. They used their peak experiences to move not only themselves but also the audience on the stage. They met their needs of esteem and self-actualization. Finally, at the current stage, these interviewees were able to enjoy their confidence and their beautiful changes. They were braver in showing themselves. They also believed that they would stay in the Yuimen Dance Group to enjoy dancing, help out soliciting new students and prepare themselves for new challenges.
Moreover, the study found that needs and ways to self-actualize came up alternatively. To meet their needs, individuals will use different ways until the needs were satisfied and the next one emerged. Then the interviewees would evaluate which way was the most suitable one. The similar process would go on and on until they completed their on stage performances and achieved their self-actualization.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modern women,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翠苓(2007年6月)。舞動人生-舞蹈欣賞之基本認識。銘傳校刊,校慶特刊。2010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mcu.edu.tw/admin/rdoffice/mcuposter/055/artist.htm#a
于平(2002)。舞蹈欣賞。台北:五南。
更年期出現症狀(無日期)。2010年7月5日。取自:女性更年期健康保健網http://www.climacteric-news.com.tw/index02.html。
王子哲、施瑩瑜、謝瀛華(1994)。越活越健康:名醫談銀髮族保健。台北:中央日報。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導論。載於謝臥龍策劃: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王文華(2007)。史丹佛的銀色子彈。台北:時報。
王雲幼(2002)。女性在舞蹈史上的地位。美育,128,46-49。
王雲幼、周素玲(2002)。女性編舞家-女性舞議題在台灣。美育,130,50-57。
王文姬(2004)。女性志工意識覺醒與增能 : 以土城國小故事媽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孟倫(2007年9月14日)。國情密碼/國人消費支出,娛樂教育增幅最大。自由電子報。2010年5月20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Gc1dZTeCAw7y4VWueeKTVQGV/article?mid=1327
尹曼娜(2005)。台灣第一代女性舞蹈家劉鳳學、李彩娥創作題材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舞蹈說明(無日期)。2010年4月30日。取自中國舞蹈學會網站:http://www.skhlkmss.edu.hk/chinesedanceclub/
平珩主編(1995)。舞蹈欣賞。台北:三民。
甘能斌(2004)。十週減重計畫介入對中年肥胖婦女生理指標與血脂肪及健康體適能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6:3,1-10。
古念代(2007)。女性舞蹈意象之創作。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玉門舞集介紹(無日期)。。2010年6月2日。取自玉門舞集網站:http://www.yuimen.com.tw/html/front/bin/home.phtml
舞在台灣(無日期)。。2010年6月2日。取自台灣藝術教育館網站:http://web.arte.gov.tw/tdance/index.htm
朱美玲(2002)。中國舞蹈身體美學與內涵。美育,130,4-7。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演藝團隊扶植計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0)。八十九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1990)。國民時間運用調查。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8)。性別統計:工作與家庭。2010年7月5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881113312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4)。國民所得及經濟成長。2010年4月20日。取自:李宗芹(1994)。創造性舞蹈-透過身體動作探索成長的自我。台北:遠流。
李宗芹(2001)。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台北:心靈工坊。
李立亨(2000)。我的看舞隨身書。台北:天下遠見。
李克民、李維(1980)。舞蹈研究與編作。台北:維新。
李天民(1980)。舞蹈藝術。台北:長白。
李美華、吳凱琳譯(1999)。馬斯洛、史蒂芬絲、海爾(Abraham H. Maslow, Deborah C. Stephens, Gary Heil)原著。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Maslow On Management)台北:商周。
李文湉譯(1987)。馬斯洛(Maslow, A. H.)原著。存在心理学探索。昆明:雲南人民。
李素馨(1996)。觀光新紀元--永續發展的選擇。戶外遊憩研究,9:4,1-17。
李玉蘋(1997)。體育運動舞蹈概述。大專體育,34,74-80。
李淑儀(2003)。原夢.圓夢 ─原住民研究生自我實現歷程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齡(2003)。OO與11的對話-----輪椅運動舞蹈的玩美轉化世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福斯(2003)。消費者渉入、衝動性購買與自我實現關係之研究-以日本流行消費文化在台灣克里歐化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
李秉倫(2008)。女性諮商員自我實現歷程之敘說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靜芳(2008)。不耐平凡-ㄧ位建築人的生命故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妙虹(2003)。戰後臺灣婦女的社會地位(1970-2000)。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李素馨 (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43-68。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東華。
呂明、陳紅雯譯(1992)。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米高‧奎因‧巴頓(Michael Quinn Patton)(1990)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冠。
吳巧瑩(2007)。參與舞蹈藝術巡迴演出旅程對健康影響之初探。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辛玫臻(2004)。台灣表演藝術團體經營之探討-以舞蹈表演團體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綺文(2007)。Let's all dance Ballet.---芭蕾舞與成年女性的身體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芳芳(2008年2月16日)。撞牆期。2010年5月20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vZ8ki1WUERmX9zegbrCNy7l3/article?mid=14265。
余嬪(2001)。創造健康安全的休閒空間。2010年7月5日。台灣婦女資訊網。取自: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leisure/leisure01.htm。
邢小萍(1994)。成年婦女參與繼續教育活動及其家庭相關因素之研究。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主計處:近50年民間消費醫療增加衣食縮減(2008)。取自:我的E政府http://www7.www.gov.tw/todaytw/2006/TWtaiwan/ch07/2-7-13-0.html
林懷民(2007)。跟雲門去流浪。台北:大塊。
林智偉(2003)。舞蹈類基金會營運與未來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將(2006)。職業拳王的心路歷程---林明佳之個案研究。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相美(2010年4月28日)。去年企圖自殺者,女性佔7成。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年7月5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28/today-taipei13.htm
周惠玲譯(1997)。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原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台北:時報。
邱智欣(2004)。女性社區工作、社區充權與社區互助產業之發展--以台北市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邱秀霞(2002)。Mosston互惠式教學理論於體育運動舞蹈教學中之應用。大專體育雙月刊,61,10-16。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躍通(2009)。舞出健康:新觀念舞蹈藝術。台北:天佑智訊。
洪瑩慧(2007)。鑲嵌憂鬱的身體敘說:一位中年喪偶女性與舞蹈治療的交會。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俊吉(2007)。以「人」為本的休閒運動觀-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內涵之探討。雲林科技大學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冠如(2005)。時代蛻變中的女性形象建構─以汪其楣《舞者阿月》、《一年三季》、《複製新娘》為研究對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棪、李維(1983)。中西舞蹈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
高淑清(2002)。質性訪談---技巧與策略。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終身學習中心。
高淑清(2004)。質性深度訪談方法─技巧與策略。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終身學習中心。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出探之旅。高雄:麗文。
莊耀嘉(1990)。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台北:桂冠。
孫大川譯(1990)。馬斯洛、佛洛姆(Maslow, A. H.&Fromm, E)。人的潛能與價值。台北:結構群。
涂淑芳譯 (1996) 。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桂冠。
徐翠敏(2002)。舞蹈美之探討。南台科技大學學報,27,241-252。
徐仲欣(2005)。探索教育活動帶領者休閒效益與自我實現之關聯性研究。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建榮(2010)。依莎朵拉‧鄧肯自由舞蹈形象建構之劇場符號研究—以重建舞作《南方玫瑰》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家欣(2004)。馬斯洛的人本思想及其在公共行政之探究意涵。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陶馥蘭(1994)。舞書-陶馥蘭話舞。台北:萬象。
許晉福譯(2000)。艾德華‧霍夫曼(Edward Hoffman)原著。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心理學大師的淑世旅程(The Right to be Human: A Biography of Abraham Maslow)。台北:麥格羅希爾。
陳向明主編(2008)。質性研究:反思與評論。重慶:重慶大學。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49。高雄:麗文。
陳昭儀(2006)。傑出表演藝術家創作歷程之探析。師大學報教育類,創造力特刊,29-50。
陳吟合(2006)。一九九○年代以來的文化生產特色:以舞蹈藝術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學刊,2,63-70。
陳靜雯(2003)。母職鬆綁之後的女性情誼-以台中縣一個媽媽土風舞班的成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詩雲(2003)。父權社會意識下女性芭蕾舞者角色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曠逸(2003)。靜坐對企業員工自我實現、心流與服務品質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彥瑋(2005)。國小美術班學生興趣、心流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薇如(2005)。表演者的困境與突破:從「心.中.白」再出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表演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華(2005)。有氧舞蹈對大學女生身體自我概念及自尊之影響暨其因果模式之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俞諺(2007)。夢想成真~青年志工自我實現歷程之敘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陳姿蓉(2008)。空服員工作特性認知與自我實現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豪(2008)。《思‧想‧起‧舞》一位台灣女性舞蹈家的敦煌想像。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彩鳳(2003)。多重角色的職業婦女參與繼續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學習指導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奕華(2010年4月29日)。運動是健康要素,專家:有動就有效果。中時電子報。2010年5月2日。取自:http://tech.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30518+132010042900794,00.html。
陳美伶(無日期)。追求自信:做個自我實現的人。雲科大諮商中心心靈園地專欄。2010年5月20日。取自:http://admin2.yuntech.edu.tw/~scc/column/AA/c/c_01/c_01_07.htm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 (1992)。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寶蕊、史坦利‧庫皮呢 (Stanley Krippner)(2003)。人類發展的可能性─潛能開發初探。台北:水牛。
張雅清(2004)。少年犯之自我實現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以台南地方法院保護管束少年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漢章(2004)。生之舞—『鳥與水舞集』之共命經驗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思菁(2005)。舞蹈展演與文化外交—西元1949-1973年間台灣舞蹈團體國際展演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雯(2009)。讓我們一起跳舞吧!-公主與我進入舞蹈的生命對話。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維寧(無日期)。運動的好處及方式。高雄榮民總醫院骨科部。2010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vghks.gov.tw/orth/sports/sport.htm。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明達譯(1992)。庫爾特.薩克斯(Curt Sachs)原著。世界舞蹈史。上海:上海音樂。
郭怡樺(2007)。流浪者之歌:公益旅行者自我實現的歷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士榛(1998年12月22日)。當代傳奇欲因失色劇場喊停—12年表演藝術暫休止,財務仍是最大問題。中央日報,18版。
郭美懿(無日期)。「雲門」舞者在舞台的中心躍動青春。2010年5月30日。取自career就業情報網:http://media.career.com.tw/company/company_main.asp?no=347p164&no2=68
現代休閒育樂百科(1992)。現代休閒育樂百科7-戲劇類/舞蹈類。台北,華一書局。
符心宜(2007)。心,未殘—鳥與水舞集。逍遙,16,68-69。
梁月春(2009)。女性休閒運動自我效能、休閒動機、休閒阻礙與休閒涉入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參加有氧舞蹈休閒運動課程之學員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崔敖霜(2005年4月16日)。人瑞阿媽級舞者101歲上舞台。TVBS電子報。2010年5月28日。取自: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alisa20050416075305
國際中心編議(2007年8月13日)。美研究:俊男美女吃香,薪水子比醜人高12﹪。今日新聞。2010年5月20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U9zsoMiUERKfZC7lWEGffg--/article?mid=1211
董立言、劉振遠主編(1995)。舞蹈。北京:高等教育。
董香欗(2001)。中年女性家庭照顧者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
結構群編譯(1991)。馬斯洛(Maslow, A. H.)原著。動機與人格(1954)。台北:結構群。
黃光國(1990)。自我實現的人生。台北:桂冠。
黃鷹(1996)。藝術團體如何自強。公關雜誌,15,6-9。
黃瑞英(2006)。屏東縣社區大學女性學員休閒覺知自由、休閒阻礙與自我實現關係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所碩士論文。
黃富順(2004)。社會變遷中終身學習典範的形塑。成人教育,77,2-11。
傅振宗(1999)。糖尿病人健康DIY2—運動與健康。健康世界,158=278,34-40。
馮靖評(2002)。優美之代價—論規訓下女芭蕾舞者的性別化程式。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雅玲(2008年9月19日)。《銀髮志工》85歲吳林美質 活到老.教到老.跳到老。元氣周報。2010年5月20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49000。
楊國樞、陸洛(2005)。社會取向自我實現者與個人取向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本土心理學研究,23,71-143。
楊國樞、陸洛(2005):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自我實現觀:概念分析與實徵初探。本土心理學研究,23,3-69。
楊昌雄(1981)。臺北市婦女土風舞活動現調查研究。體育學報,3,157-188。
楊美蓉(2006)。[集歌.追憶]-可歌可憶的心路歷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表演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韋民(2007)。高中生創意生活經驗、刺激尋求與自我實現之關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宇凡(2008)。敦煌養生舞對成年女性的情緒及壓力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依璇(2009)。Maslow需求層次改變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歐建平譯(1997)。約翰‧馬丁(John Martin)原著。舞蹈概論。台北:洪葉。
歐建平(1997)。舞蹈美學鑑賞。台北:洪葉。
歐建平(2005)。你不可不知道的世界頂尖舞團及其歷史。臺北:高談。
歐陽予倩主編(1985)。中國舞蹈史二編。台北:蘭亭。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聞一多(1982)。聞一多全集。上海:三聯。
臺灣中華書局簡明大英百科全書編譯部編(1988-1989)。簡明大英百科全書。台北:臺灣中華。
蔡英美、吳素琴、陳龍弘(2005)。八週有氧舞蹈運動介入課程對中年婦女憂鬱程度及幸福感之影響。中台學報17:1,59-72。
廖家祺(2000)。中等強度有氧舞蹈訓練對女性身體組成、血液生化值及抗氧化能力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偉君(2008)。「原舞築夢」: 一位阿美男性舞者於舞蹈生涯歷程之敘說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碩士班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鄭玄藏等合譯(2002)。柯瑞(Gerald Corey)原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雙葉。
劉宏鈺(2002)。雙生涯家庭女性繼續學習歷程與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劉碧華(2002)。舞蹈運動與老年生活。高師大體育,3,64-67。
賴韋伶、畢璐鑾(2008)。淺談運動舞蹈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96,44-50。
賴芳玉(2006)。另類的舞蹈社群,魅力重生。美育,151,32-37。
盧家珍(1996)。男舞者生涯第二春。台灣舞蹈雜誌,1,18-21。
盧心炎(2002)。舞蹈休閒活動參與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蕭詠琴(2004)。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心流經驗相關之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學生社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永毅(無日期)。吳寶春:我挑戰了夢想也擦亮了台灣。Sina品味雜誌。2010年6月1日。取自:http://magazine.sina.com/wealth/342/2010-03-28/192085326.shtml。
藍毓仁譯(2008)。里齊、路易斯(Ritchie, J., & Lewis, J.)原著。質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台北:巨流。
謝臥龍主編(2004)。質性研究。臺北:心理。
謝小岑(1995)。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劉毓秀主編:1995年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台北:時報。
謝佩如(2006)。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休閒因應與健康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晨志(2006)。讓你成功的100個信念中。台北:時報。
戴君安(2005)。舞在生活中。美育,144,12-17。
魏惠娟(1999)。近年來我國婦女教育研究之省思,成人教育,52,2-13。
韓良憶譯(2006)。丹‧米爾曼(Dan Millman)原著。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Way of the peaceful warrior:a book that changes lives)。台北:心靈工坊。
羅明葵(2002)。持續參與社區舞蹈班婦女自覺運動利益之差異比較。南開學報,7,203-213。
羅慶成(2002)。一個台灣舞者的身體故事:一段與肉體之間的糾葛愛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蘇維莉(2006)。非制度化自助旅行者自我實現經驗研究。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芊玲(1996)。不再模範的母親。台北:女書店。
荷之華公演節目單(2005)。台北:玉門舞集。
舞動四季公演節目單(2007)。台北:玉門舞集。
天空下的記憶公演節目單(2009)。台北:玉門舞集。
新舞台7-8月節目單(2008)。台北:新舞台。
二、英文部分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Dorer, Hester L., & Mahoney, John M.(2006). Self-actualization in the corporate hierarchy.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8(2), 397-409.
Greene, Lloyd, & Burke, George(2007). Beyond self-actualization. Journal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30, 116-128.
Henderson, K. A. (1994). Persective on analyzing gender, women and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 119-137.
Hall,M.(1968).A conversation with Abraham Maslow ,Psychology Today,2(2).34-37.
Strass, A. & Corbin, J.(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吳芝儀、廖梅花譯)。嘉義:濤石。(原作出版於1998年)
Laas, Ingrid(2006). Self-actualization and society: A new application for an old theor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6(1), 77-91.
Leclerc, Gilbert, Lefrançois, Richard, Dubé, Micheline, Hébert, Réjean, & Gaulin, Philippe(1998). The self-actualization concept: A content validation.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13(1), 69-84.
Lefrancois, R., Leclerc, G., Dube, M., Hebert, R., & Gaulin, P.(1997).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elf-report measure of self-actualization.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5(4), 353.
Maslow, A. H. (1965). A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The Need for a Mature Science of Human Nature. In F. T. Severin.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New York, NY: Van Nostrand Reinhold.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3r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Maslow, A. H. (1971).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NY: The Viking Press, Inc.
Rogers, C.(1951). On becoming a pers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
Reiss, Steven, & Havercamp, Susan M.(2005). Motivation in developmental contest: A new method for studying self-actualization.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5(1), 41-53.
Sumerlin, John R.(1997). Self-Actualization and Hope.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12(4), 1101-1110.
Sumerlin, John R., & Bundrick, Charles M.(1996). Brief Index of Self-Actualization: A Measure of Maslow's Model.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11(2), 253-271.
Thornton, Frances, Privette, Gayle, & Bundrick, Charles M.(1999). Peak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leaders: An experience parallel to self-actualization theory. Journal of Business & Psychology, 14(2), 253-264.
Unalan, Demet, Celikten, Mustafa, Ozturk, Ahmet, & Senol, Vesile(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moking behavior and self-actualization, interpersonal support and stress management.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6, 721-726.
Yang, K. S.(楊國樞)(2003).Beyond Maslow’s culture-bound, linear theory: A preliminary statement of the Double-Y model of basic human needs. In J. Berman(Ed.),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49. V. Murphy-Berman and J. Berman, eds. Pp. 175-255.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