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美鈴
論文名稱: 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
指導教授: 施添福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集村聚落形態聚落發展集村的結構聚落階層中心性糖業水利組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1下載: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學 系 別:地理學系博士
    論文名稱: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
    指導教授:施添福
    研 究 生:陳美鈴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十八萬字,分六章十五節。
    本文為釐清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擬透過歷史地理的研究途徑,首先從了解其生態環境入手,次則探討拓墾歷程和傳統聚落的形成,以及影響聚落類型空間特性的因素。再就日治時代以後的人口成長,分析其與農業土地生產力和中心性的關係;再進一步討論政治、經濟因素,對本研究區聚落發展的變遷與聚落階層的影響。得到結論如下:
    (一)生態環境的特色:看似均質的平原,受自然環境的地區差異影響,其生態環境,在日治初期,可分三區:u山為稻作區。?內陸為稻旱作並行區。?近海為農漁區。其土地贍養力,以稻作區最高,農漁區最低。日治後期,嘉南大圳以西,合併成三年輪作區;大圳以東,仍為稻作區。
    (二)聚落的形成與聚落形態:嘉義平原在荷鄭時代,今六腳鄉、朴子市早已拓墾,西南部遲至乾、嘉之際才墾成。故康熙末年,30%的地域空間,已有聚落形成;至同治年間,88%的地域空間,主、次要聚落已形成。以此再分化成今日之狀態。市街聚落的持續發展,與清代該地具備的政治、軍事機能有關。
      聚落分布形態方面,嘉義平原普遍為集村聚落型,聚集程度極高。集村規模具有空間差異性:稻作區以小型集村居多,稻旱作並行區和農漁區,以中型集村為主,但越近海則大型集村所佔比率越大,此或與居民生活方式有關。至於集村血緣的分布,與拓墾方式有關:西部內陸和近海地區,以單姓集村居多。東部官軍招墾地區,則雜姓集村的比率有偏高的現象。
      集村的結構方面:集村之形成之初,先有分散的宗族和地緣團體,形成住屋集團;繼而受傳統土地繼承制度,以及土地所有權多數共有的影響,住屋和土地趨於聚集。而使原型集村者,日益擴大;原型散村者,因人口的繁衍,致成小型或中、大型集村。悀p集村發展出來的大集村:民間社會組織數量較多,同庄意識也甚強烈。建構出一主要中心地標的和諧景觀。?由若干散村或小集村擴張成的大集村:民間社會組織之間,角頭意識與同庄意識共存,呈現中心性與邊緣性地標雜陳的景觀。
    (三)聚落發展與公共設施、小租額的關係:聚落人口成長與中心性高低,有顯著的相關:由1905~1915年的中度相關,逐期升高:1915~1935年的兩期,皆係高相關。此表示公共設施之層級和數量,影響聚落人口的成長。但聚落人口成長,與土地小租額相關甚微;僅1925年以後,有明顯的正相關。
    (四)生產方式的演變與聚落發展:聚落的發展與糖業的關係,傳統糖在空間分布上,具有均勻散布的特徵。由於集村提供充分的勞力,故糖都在集村附近,因考慮用水及運輸,其區位多沿溪分布。但日治初期縱貫鐵路完成,使得樸仔腳等舊集散地,乃倏然衰退;鐵路沿線的新集散站和次要的轉運中心,聚落規模得以持續發展。於是聚落發展,進入另一新階段。新式糖廠興起後,農村專業化的生產,致過剩的勞力大量移出,絕大多數鄉村聚落衰退;多數的鄉街,也隨之衰退。以糖廠為中心的鐵路網,則強化其附近市街的中心性。
      日治後期,透過水利組織的運作,原本清代以一個集村為中心的社會組織,或以一糖為中心的經濟活動組織之空間範圍,轉變為以一個供水區(150甲)為基礎之空間,擴大為一個監視所的區域,甚至一個街庄、一郡的範圍。整合成以嘉義街和朴子街為中心的兩個經濟活動空間;而以管理層級最高的嘉義街,為全區之中心。這樣的空間組織形態,強化了各級行政中心的中心性,也深化了聚落間的階層性關係。
      聚落階層方面,清代嘉義平原的最高級中地,為嘉義街,第二級中地為新港街(笨港街),第三級中地,則為各軍事中心中或地區性之交通中心,其下為最底層的村落;其空間結構,較鬆散且不明顯。但日治初期新式糖業的原料區制度,後期的水利組織,不斷將原本組織鬆散的空間加以整合。又透過鐵公路交通網的連結,以及長期以來逐步建立的行政管理體系和公共設施,整合成以嘉義街為中心的聚落階層組織。其聚落階層分六級:@級中地:為嘉義街,屬區域性的中心聚落。?二級中地:僅朴子街一地,是郡級行政中心。?三級中地:多數為街庄中心。?四級中地:位置條件較差的地方行政中心,以及局部交通中心,或是有小火車、汽車停靠,且設有學校、行政管理的分支處所。…五級中地:僅有一、二個最基層的公共設施,或小火車、汽車的停靠站。?基層聚落。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問題緣起……………………………………………..3 第二節 研究方法……………………………………………..3 第二章 農業生態環境特色…………………………………………9   第一節 自然環境的基礎………………………………………9   第二節 農業土地利用的地區差異……………………………19   第三節 嘉義平原的農業生態條件的評估……………………24   第四節 生態環境的地區差異…………………………………30 第三章 嘉義平原聚落的形成與聚落形態…………………………33   第一節 土地的拓墾與聚落的形成……………………………33 第二節 聚落形態的地區特色…………………………………57   第三節 集村的結構…………………………………………..72 第四章 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與公共設施、小租額的關係… ….87 第一節 聚落發展的地區差異……………………………………...87 第一節 聚落發展與小租額的關係…………… ……………………98 第三節 聚落發展與公共設施的關係………… ………….100 第五章 嘉義平原的生產方式演變與聚落發展……… …………105 第一節 糖業生產方式的演變……………… …… ……….105 第二節 水利的開發與土壤改良………………… ………..130 第三節 產業活動的轉變與聚落的發展…………… ……..138 第六章 結 論……………………………………………… …..165 參考文獻…………………………………………………………...173 附錄一、重興義渡碑誌………………………………………… …181 附錄二、嘉義平原官大租分布地區集村的姓氏分布類型……….182

    1. 三浦博亮(1923):嘉南大圳■輪作方式,《臺灣農事報》, 200:64- 93。
    2. 土屋重雄(1897):《臺灣事情一斑》,臺北,臺灣日日新報 社。
    3.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28):《1/25,000地形圖》,嘉義 街、大林、中埔、北港、朴子、布袋嘴、後壁、圖幅。
    4. 大林、水上、嘉義、朴子等,地政事務所:《地籍圖》,各地 段圖幅。
    5. 大林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除戶簿》。
    6. 大林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現住戶》。
    7. 大林地政事務所,日據時期《土地台帳:牛斗山段》。
    8. 大林糖廠:《原料採集區域圖》。
    9. 水上地政事務所,日據時期《土地台帳:三界埔段、南靖段、 後潭段水虞厝段》。
    10. 小原一策(1932):鹽分地改良■灌溉■將■排水■,《台灣 ■水利》,
    2(2):13-18。
    11. 不著撰者(1958):《平台紀事本末》,臺灣文獻叢刊(以下 簡稱文叢),第16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 不著撰者(1962):《臺灣私法物權編》,文叢,第150種。
    13. 不著撰者(1963):《清聖祖實錄選輯》,文叢,第165種。
    14. 不著撰者(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86種。
    15. 不著撰者(1964):《臺灣府輿圖纂要》,文叢,第181種。
    16. 中央氣象局(1978~1994):《氣候資料年報》。
    17. 中村孝志(1954):荷蘭時代之臺灣農業及其獎勵,《臺灣經 濟史初集》,臺灣研究叢刊,25:54-69,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18. 中研院台史所藏古文書,T232.D203,2~19。
    19. 中興大學土壤系(1971):《嘉義縣土壤調查報告》。
    20. 六腳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除戶簿》。
    21. 六腳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現住戶》。
    22. 水資會(1989):《臺灣地區雨量紀錄,(二)中部區域、( 三)南部區域》。
    23. 台南州(1925~1935):《台南州統計書:七~十七》。
    24. 民雄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除戶簿》。
    25. 民雄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現住戶》。
    26. 台灣新聞社(1917):《台灣糖業年鑑》,1:70-71。
    27. 台灣新聞社(1919):《台灣糖業年鑑》,2:12。
    28. 石萬壽(1989):《嘉義市史蹟專輯》,嘉義市政府。
    29. 石萬壽(1990):《臺灣的拜壺民族》,台北,台原出版社。
    30. 石萬壽(1990):<明鄭時期臺灣漢人的墾殖>,《臺灣史研 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成功大學歷史系, 171-186。
    31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東京 ,富山房。
    32. 朴子地政事務所:日據時期《土地台帳:蒜頭段、灣內段、林 內段、更寮段、塭港段、山寮段、型厝寮段》。
    33. 伊能嘉矩(1965):《臺灣文化志(下)》,東京,刀江書院 。
    34. 安倍明義(1935):《臺灣地名研究》,臺北市,蕃語研究會 。
    35. 有安龍太郎(1934):嘉南大圳區域內■於■■鹽份地改良■ 就■■,《台灣水利》,4(4):46-72,4(5):77-69。
    36. 有安龍太郎(1934,1935a):■-■■■■■依■看天田改良 ■狀況就■,《台灣■水利》,4(6):69-78;5(1): 82-116。
    37. 有安龍太郎(1935):■-■■■■■依■看天田改良■狀況 ■就■:嘉南大圳組合區域內■於■■,《台灣■水利》,4( 6):69-78;5(1):82-116。
    38. 有安龍太郎(1935b):■-■■■■■依■看天田改良事業■ 一考察,《台灣■水利》,5(1):42-64。
    39. 有安龍太郎(1935c):土地改良■對■■農政問題■就■(二 ),《台灣■水利》,5(3):12-32。
    40. 江日升(1962):《臺灣外記》文叢,第60種。
    41.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文叢,第121種。
    42. 吳進喜、李明賢、許淑娟(1997):《高雄縣聚落發展史,高 雄縣政府。
    43. 吳新榮(1980):《臺南縣志》,卷一自然志(上),第三篇 :聚落,台南縣新營,台南縣政府。
    44. 村上直次郎原譯,郭輝中譯(1989):《巴達維亞城日記(二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45. 村上直次郎原譯,程大學中譯(1990):《巴達維亞城日記( 三)》。
    46. 汪明輝(1990):《阿里山鄒族社會的傳統空間組織》,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7. 東海材稔、財津亮藏(1933~1934):嘉南大圳通水後於 土地利用狀況■關■■考察,《台灣農事報》,no.322:2-21 ,323:14-25,324:31-45,326:23-45。
    48.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1933a):嘉南大圳■通水後■於■■ 土地利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322:2-21。
    49.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1933b):嘉南大圳■通水後■於■■ 土地利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323:14-25。
    50.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1933c):嘉南大圳通水後於土 地利 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324:31-45。
    51.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1934a):嘉南大圳■通水後■於■■土 地利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326:23-45。
    52.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1934b):嘉南大圳■通水後■於■■土 地利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327:28-42。
    53.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 志, 地理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54. 武澤斌太郎(1914):《臺灣內地鐵道旅客運賃表》,臺灣總 督府鐵道部、鐵道省運輸局。
    55. 武澤■太郎(1935):《臺灣私設鐵道軌道法規類集》,臺北 市, 臺
    灣旅行案內社。
    56. 武澤斌太郎(1944):《臺灣私設鐵道乘合■■運賃表》,臺 北市,臺灣旅行案內社,75-85。
    57. 岸內糖廠:《原料採集區域圖》。
    58.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 國立臺灣師大,地理研究報告》,6:203-241。
    59. 施添福(1982):《臺灣的人口移動:雙元性的人口服務部門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60. 施添福(1982):《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臺 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61. 施添福(1989、1990):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 軍事和規謀模的相關關分析,《臺灣風物》,39(2):1-42, 40(1):37-66。
    62. 施添福(1992):清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形態,《中研院 台灣史田野研究室論文集(1):台灣史上的土地問題》,57-104 ,臺北。
    63. 施添福(1994):揭露台灣島內的區域性:歷史地理學的觀點 ,《中等教育》,45(4):62-72。
    64. 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 ,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65. 柯志明(1989):日據臺灣農村之商品化與小濃經濟之形成,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40。
    66. 相良吉哉(1933):《台南州祠廟名鑑》,臺南市,臺灣日日 新報社。
    67. 相良捨男(1919):《經濟上■■見■■臺灣■糖業》,東京 ,相良捨男。
    68. 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文叢,第105種。
    69. 茂也信一(1931):小作問題■■大觀■■嘉南大圳事業(三 ),《台灣■水利》, 3(6):10-47
    70. 南靖糖廠:《原料採集區域圖》。
    71. 唐贊袞(1958):《臺陽見聞錄》,文叢,第30種。
    72. 孫習之(1971):臺灣省新營至嘉義平原區域航照地質之研究 ,石油地質,8:65-75。
    73. 高拱乾(1961):《臺灣府志》,文叢,第65種。
    74. 涂照彥著,李明俊譯(199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 臺北,人間出版社。
    75. 張漢裕(1944):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演變,《臺灣經濟史二 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6. 惜遺(1950a):臺灣水利事業年譜,《臺灣之水利問題》,臺 灣研究叢刊第4種,106-141,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7. 惜遺(1950b):臺灣之水利問題,《臺灣之水利問題》,臺灣 研究叢刊第4種,1-97,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8. 曹永和(1954):鄭氏時代之臺灣墾殖,《臺灣經濟史初集》 ,臺灣研究叢刊,25:70-8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9.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
    80. 梁志輝(1995):《嘉義地區漢人社會發展之研究(1683~1895)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81. 野呂寧(1915):土地調查,《農政經濟》,100:16-26。
    82. 陳正美(1992):《嘉南農田水利會七十年史》附錄,1047-75 ,台南市,臺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
    83. 陳正美(1996):臺灣農田水利發達誌:嘉義地區埤圳篇,《 農田水利》,43(4):59-67,43(5):42-48。
    84. 陳其南(1989):清代臺灣社會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集刊,49:114-147。
    85. 陳芳惠(1968):臺灣中部埔里盆地■開拓■集落,《人文地 理》,20(3):30-62。
    86. 陳芳惠(1971):北部臺灣大漢溪流域灌溉水利■集落■發 達-■■大溪■例■■■,《人文地理學論叢》,織田武雄先 生退官紀念,日本,京都,柳原書店。
    87. 陳芳惠(1975):桃園台地蚵殼港地區的灌溉與聚落,《地學 彙刊》,3:77-83。
    88. 陳芳惠(1976):桃園臺地聚落型的計量地理學研究,《台灣 文獻》,27(2):311-318。
    89. 陳美鈴(1977):嘉義平原地區生態環境的特色,《嘉義師院 學報》,11:391-423。
    90. 陳夢林(1962):《諸羅縣志》,文叢,第141種。
    91. 富田芳郎(1933a):南部台灣■一部■於■■集居型農村聚落 經營景,《地學評論》,9(7):559-589。
    92. 富田芳郎(1933b):台灣■於■■農村聚落■形態就■■,《 臺灣地學記事》,4(2):11~14,4(3):18-24。
    93. 富田芳郎(1934a):台灣■景觀■就■■,《台灣地學紀事( 附錄:地學研究)》,1:1-6。
    94. 富田芳郎(1934b):台灣■聚落■研究,《台灣時報》,1: 18-25。
    95. 富田芳郎(1935a):台灣■農村聚落,《日本學術協會報告》 ,10(1):18-22。
    96. 富田芳郎(1935b):台灣■於■■合成聚落■■■■麻豆及■ 佳里,《地理學評論》,11(6):17-27;11(7):18-23。
    97. 富田芳郎(1935c):台灣本島人■姓氏■分布■居住型,《台 灣地學記事》,6(4-5):25-38。
    98. 富田芳郎(1936):地理學上■■見■■台灣■文化景觀,《 紀念演講集:開學式特輯號》,台北帝國大學,5:153-180。
    99. 富田芳郎(1936a):台灣■南支那■■村落居住景觀■比較, 《台灣時報》,1:37-42。
    100. 富田芳郎(1936b):南支那■村落居住景觀■就■,《地理學 》,4(9):1-7;4(10):29-35。
    101. 富田芳郎(1943):台灣聚落■研究,《台灣文化論叢》,台 北,清水書店,149-221。
    102. 富田芳郎(1959):《■■■■集落:台灣》,集落地理講座 (4):世界集落,木內信藏等編,東京,朝倉書局,85-97。
    103. 殖產局特產課(1930,1932,1940)《臺灣糖業統計》,18: 46-47,20:22-23,27:26-27,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
    104. 買威令著,林滿紅譯(1977):清末臺灣南部的蔗糖業,《臺 灣文獻》,28(2):137-142。
    105.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文叢,第4種。
    106. 楊英(1959):《從征實錄》文叢,第32種。
    107. 楊錦棉,蔡金獅(1992):水利小組組織及演進,《嘉南農田 水利會七十年史》,719-734,台南市,臺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 。
    108. 嘉南大圳組合(1930):《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公共埤 圳嘉南大圳組合。
    109. 嘉南農田水利會(1977):《灌溉給水區分圖》。
    110. 嘉南農田水利會嘉義管理處,《嘉義地區的水利發展史》。
    111. 嘉義郡水利組合(1934):嘉義郡水利組合■實行小組合■概 要,《台灣■水利》,4(1):102-108。
    112. 嘉義縣(1898):《嘉義縣報》。
    113. 嘉義縣、市各戶政事務所(1994):《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現 戶索引》,「戶長資料彙總表」。
    114. 嘉義廳(1901~1919):《嘉義廳報》。
    115. 嘉義廳(1908):《明治三十九年嘉義廳第一統計書》。
    116. 嘉義廳(1908):《嘉義廳第一統計書》。
    117. 嘉義廳庶務課(1920):《大正七年嘉義廳第二統計書》。
    118. 嘉義廳庶務課(1920):《嘉義廳第二統計書》213,臺北,臺 南新報支局。
    119. 漢聲(1997):《荷蘭時代台灣的老地圖》,臺北,漢聲。
    120. 臺南州(1928,1929):《臺南州第十八統計書》,300;《臺 南州第十九統計書》,278,臺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
    121. 臺糖公司(1988):《臺灣糖業四十年》,臺北,臺灣糖業公 司。
    122. 蒜頭糖廠:《原料採集區域圖》。
    123. 臺糖公司(1991):《臺灣糖業前期發展史》,臺北,臺灣糖 業公司。
    124. 臺灣新聞社(1917):《臺灣糖業年鑑》,1:65-67。
    125. 臺灣總督府(1904):《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嘉義廳、斗 六廳、鹽水港廳)。
    126. 臺灣總督府(1904):《■收穫及小租調查書》(嘉義廳、斗 六廳、鹽水港廳)。
    127. 臺灣總督府(1927):《大正十四年國勢調查結果表》, 99-116。
    128. 臺灣總督府(1937):《昭和十年國勢調查結果表》,84-116 。
    129.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1916):《大正四年臺灣現住人口統 計》,228-274。
    130. 臺灣舊慣調查(1909):《臺灣糖業舊慣一斑》,臨時臺灣舊 慣調查會。
    131. 臺灣鐵道(1942):《臺灣總督府鐵道年報:昭和十六年度》 ,臺北市,臺灣總督府鐵道部。376-390,456-466
    132. 遠流(1996):《臺灣堡圖》,台北,遠流。
    133. 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文叢,第74種。
    134. 蔣毓英撰,陳碧笙校注(1985):《臺灣府志》,廈門大學出 版社。
    135. 盧嘉興(1978):嘉義縣屬海岸線演變考,臺灣文獻,10(3) :27-34。
    136.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堡圖》,台北,臺灣日日 新報社。
    137.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一 、二編,臺北,臺灣日日新報。
    138.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 調查要計表》,101-112。
    139.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要計表》 ,101-112。
    140. 臨時臺灣糖務局(1903a):《第一臺灣糖業案內》,台北,臺 灣日日新報社。
    141. 臨時臺灣糖務局(1903b):《第二次糖業記事》,台北,臺灣 日日新報社。
    14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文叢, 第150種。
    143.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93):《臺灣私法》譯本,台灣省文 獻委員會。
    144. 謝石城、陳俊良、何連欽(1964):《臺灣省嘉義縣市寺廟大 觀》,嘉義市。
    145. 謝兆申、王明果(1988):《臺灣地區土壤圖》,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
    146. 謝兆申、王明果(1989):《臺灣土壤》,中興大學土壤調查 試驗中心。
    147. 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文叢,第14種。
    148. 豐秋義(1936):實行小組合■就■■,《台灣■水利》,6: 117-131,277-280。
    149. 藤黑總左衛門(1936):臺灣南部■產業的使命■嘉南大圳, 《臺灣■水利》,6(2):17-25。
    150. 鹽水港廳(1901~1909):《鹽水港廳報》。
    151. 澀谷紀三郎(1915a):看天田■關■■研究,《台灣農事報》 ,119:19-28。
    152. 澀谷紀三郎(1915b):臺灣■土性■其調查事業,《農政經 濟》, 100:31-37。
    153. 澀谷紀三郎(1916):看天田■關■■研究,《臺灣農事報》 ,119:19-28。
    154. 澀谷紀三郎(1917):土性■■見■■臺灣農產■增進策,《 臺灣農事報》,128:1-5。
    155. 澀谷紀三郎(1918):《嘉義廳土性調查報告》,臺灣總督府 農事試驗場。
    156. 澀谷紀三郎(1919):臺灣■於■■土地改良,《臺灣時報》 ,6:1-7。
    157. 澀谷紀三郎(1921):深耕■依■看天田■改良■■■■■─ 利用,《臺灣農事報》,175:12-20。
    158. 澀谷紀三郎(1922):臺灣■農產增殖■關■■私見,《臺灣 農事報》,193:2-10。
    159. 澀谷紀三郎(1926):臺灣農業管見,《臺灣農事報》,232: 2-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