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蕾寧 Wang, Lei-Ning |
---|---|
論文名稱: |
芭蕾舞劇《吉賽兒》於音樂及舞蹈對應關係之內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Music and Dance in Romantic Ballet “Giselle” |
指導教授: |
吳舜文
Wu, Shun-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1 |
中文關鍵詞: | 舞蹈音樂 、對應關係 、芭蕾舞劇 、吉賽兒 |
英文關鍵詞: | Dance music,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allet, Gisell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36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2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芭蕾舞劇中音樂與舞蹈之關聯性,採取內容分析法。並以浪漫芭蕾舞劇《吉賽兒》為研究對象,選取樂譜與影像文本進行分析。研究者經由文獻探討歸納出,芭蕾舞劇的音樂與舞蹈可共同透過時間、空間、重力、流動等元素分析。每一項元素皆包含二項次元素,時間包含突然、綿延;空間包含直接、迂迴;重力包含強力、輕飄;流動包含拘束、流暢。本研究以此為依據,自編「音樂元素與舞蹈元素於芭蕾舞劇內容分析類目表」為研究工具,逐一探討《吉賽兒》中音樂與舞蹈之對應關係。若兩者呈現完全相同性質,則歸類為同步性;若兩者呈現完全相反性質,則歸類為相對性;若兩者於同一曲中同時呈現同步性與相對性,則歸類為同化性。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芭蕾舞劇《吉賽兒》中,時間、空間、重力、流動等四項音樂元素分析,次元素所佔比例達五成以上為時間綿延(68%)、空間直接(71%)、重力輕飄(53%)、流動流暢(74%)。
二、芭蕾舞劇《吉賽兒》中,時間、空間、重力、流動等四項舞蹈元素分析,次元素所佔比例達五成以上為時間突然(55%)、空間迂迴(57%)、重力強力(54%)、流動拘束(61%)。
三、芭蕾舞劇《吉賽兒》中,時間、空間、重力、流動等四項元素分析之對應關係,皆以同化性所佔比例最高(時間77%、空間86%、重力65%、流動72%),其次為同步性(時間20%、空間12%、重力20%、流動22%),最低為相對性(時間3%、空間2%、重力15%、流動6%)。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提供未來相關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music elements and dance elements of ballet and adopt a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his study took the romantic ballet "Gisel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music scores and videos for analysis. After classifying relevant literatures, the researcher found the music and dance of ballet can be analyzed through four elements like time, space, weight and flow. Each element contains two minor elements, time contains sudden and sustain; space contains direct and indirect; weight contains strong and light; flow contains bound and free. According to this, the researcher developed and employed the “Analysis Category of Music and Dance Elements in Ballet” to collect data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s.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in this study had three situations, synchronicity means the music elements and dance elements present the exact same nature; relativity means the music elements and dance elements present the exact opposite nature; assimilation means both synchronicity and relativity were in the same piece. The major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music minor elements that occupy more than 50% in “Giselle” are sustain of time (68%), direct of space (71%), light of weight (53%), and free of flow (74%).
2. The dance minor elements that occupy more than 50% in “Giselle” are sudden of time (55%), indirect of space (57%), strong of weight (54%), and bound of flow (61%).
3.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music and dance in “Giselle”, assimilation accounts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time 77%, space 86%, weight 54%, flow 61%), next is synchronicity (time 20%, space 12%, weight 20%, flow 22%), and relativity accounts for the lowest (time 3%, space 2%, weight 15%, flow 6%).
At last,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relativ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rs.
一、中文
于 平(2002)。舞蹈欣賞。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18)。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雲幼、謝杰樺(2009)。數位化解析情緒,優質人類生活-淺談動作分析中情緒應用之可能性。美育,168,68-69。
王溢嘉(1977)。永恆的呼喚-音樂、舞蹈與醫學。健康世界,14,69-73。
伍曼麗(1999)。舞蹈欣賞。臺北市:五南。
朱雲嵩(2012)。音樂與舞蹈表演之數位即時互動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江品誼(2005)。音樂視覺化的理論與實踐—以Mark Morris 的現代舞作品《Falling down Stairs》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何恭上(1991)。美妙的芭蕾。臺北市:藝術圖書。
吳舜文(2002)。創意的學習與教學–音樂教育師資創造力教育之規劃研究。論文發表於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述與實務研討會,臺北市。
吳素芬(1997)。芭蕾的產生。載於平珩(主編),舞蹈欣賞(30-58頁)。臺北市:三民。
吳素芬(2002)。芭蕾新思索。臺北市:晨曦。
吳素芬(2006)。浪漫芭蕾《吉賽兒》之研究與分析,藝術學報,79,141-168。
吳素芬(2010)。浪漫芭蕾審美意象之特徵與價值研究。臺北市:晨曦。
吳素芬(2012)。浪漫芭蕾中「白色芭蕾」之意象特徵,美育,189,4-9。
李育蕙(2009)。國小學童音樂感知能力與舞蹈創作交互相關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新竹市。
李佩芝(1999)。舞蹈音樂創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玲玉(2007)。嬰幼兒的音樂欣賞。台北市:新學林。
李斐琳(2008)。肢體律動在音樂即興創作教學之應用與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阮逸誠(2004)。基於拉邦動作分析之動作風格合成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周珮儀、鄭明長(2008)。教科書研究方法論之探究。課程育教學季刊,11(1),193-222。
林春香(1989)。西洋舞蹈與音樂的關係研究。臺北市:全音。
林卓儀(2015)。芭蕾舞劇中喜劇元素之應用:以托卡黛羅芭蕾舞團《天鵝湖─第二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邵惠君(2013)。音樂節奏與舞蹈創作的關係──以「新古典舞團」作品《布蘭詩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翁玉梅(2006)。音樂即興與舞蹈配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張中煖(2016)。有感而發:教師心體驗。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郭明達(譯)(2014)。世界舞蹈史(原作者:Curt Sachs)。上海市:上海音樂。(原著出版年:1937)
陳鍾吾(1993)。西洋音樂史。新北市:五洲。
曾淑義(2009)。肢體律動為輔助教材以提升國小學童音樂課學習興趣之研究─以北新國小四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隆蔭培、徐爾充(1984)。舞蹈概論。上海市:上海文藝。
黃天儷(2016)。《從表演巴赫的夏康舞曲 感悟生命之美》之擊樂與舞蹈跨領域創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黃彥慈(2006)。拉邦動作分析時間、空間與力度元素量化之研究--以本能動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楊建章、金立群(主編)(2017)。音樂圖驥(原作者:Michels, U.& Vogel, G.)。臺北市:小雅音樂。
楊湘玲(2005)。音樂與舞蹈關係舉隅一以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和《阿貢》為例,關渡音樂學刊,2,145-166。
楊嘉玲(2001)。藝術感通理論在自我音樂創作中的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妙柔(2007)。「音畫」輔助音樂欣賞教學對國民小學四年級學生在音樂要素學習成效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廖明玲(2010)。運用視覺與動覺輔助七年級學生聆聽音樂元素與音樂風格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思婷(2011)。芭蕾中舞蹈與音樂的關係,藝術欣賞,7(4),77-79。
歐用生(2000)。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欣洲(2014)。街舞的情動與生成:從音樂到舞蹈的逃逸線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蔡麗華(1979)。舞蹈創作之研究。臺北市:弦歌圖書。
鄭宜芳(2010)。凝煉的形式:探討《Agon》音樂-舞蹈的對位結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蕭明佳(2002)。從柴可夫斯基小夜曲作品48號與巴蘭欽之舞作來探討其音樂與舞蹈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惠蘭(2017)。放克音樂之舞蹈視覺化研究與創作 ─ 以詹姆斯布朗舞蹈音樂性抽象線條演繹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臺中市。
錢世錦(1993)。世界十大芭蕾舞劇欣賞。臺北市:大呂。
謝杰廷(2007)。以力動探問舞蹈與音樂的關聯 從拉邦的圓舞到尤斯的舞蹈劇場(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顏元叔(1991)。西洋文學辭典。臺北市:正中。
二、外文
Aimer, P. (2019). Dance and Music. Music & Letters, 15(1), 21-25.
Cavalli, H. (2001). Dance and music :a guide to dance accompaniment for musicians and dance teachers.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Dalby, J. & Newlove, J. (2004). Laban for all. London: Nick Hern Books.
Fernandes, C. (2015). The moving Researcher. UK: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
Grout, D., Burkholder, J. P.& Palisca, C. (2010).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8th Ed. NY: W. W. Norton & Company.
Horst, L.& Russaell, C. (1977). Modern Dance Forms-in relation to the other arts. 5th Ed. NY: Dance Horizons Inc.
Jordan, S. (1981). The Role of the Ballet Composer at the Paris Opera: 1820-1850. Dance Chronicle, 4(4), 374-388.
Minden, E. (2005). The ballet companion :a dancer's guide to the technique, traditions, and joys of ballet. NY: Fireside Book/Simon & Schuster.
Moser, C. A. & Kalton, G (1989). Survey Methods in Social Investigation, England: Gower.
Naughtin, M. (2014). Ballet Music: A Handbook.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Nettl, P. (1947). The Story of Dance Music, NY: Greenwood Press
Poesio, G. (1994). Giselle III. Dancing Times. 84(1003), 698.
Smith, M. (2000). Ballet and Opera in the Age of Gisell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mith, M. (2000). The Earliest "Giselle"?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a St. Petersburg Manuscript. Dance Chronicle, 23(1), 29-48.
Sachs, C. (1963). World History of the Dance. NY: W. W. Norton & Company.
Taylor, J.& Taylor, C. (1995). Psychology of Danc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