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藝儒
Wang, I-Ju
論文名稱: 圖文創作應用於華語跨文化教學研究
Graphic Creations Applied to Mandarin Cross-cultural Teaching Research
指導教授: 林振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圖文創作教學設計華人文化教學
英文關鍵詞: Graphic creations, Chinese culture teach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SL.031.2018.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5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圖文創作以與生活貼近的內容與極具特色的畫風深受許多年輕族群青睞,其中更具有許多華人文化的意涵與道理,透過雙碼理論,本文以圖文創作作為教學媒介,探討其教學成效與圖文創作是否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首先將圖文創作分為三大項主題:節慶(農曆新年、鬼月)、交際文化與文化詞彙,並與五位圖文創作者或其經紀公司取得教學的授權同意後進行分類,從中各選出三至四篇圖文,以該圖文中心思想進行課文撰寫,並經過三位華語老師審核前測、後測與延宕測驗之題目。實驗中將受試者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以TOCFL B1的學生作為實驗對象,進行一小時的教學,透過實驗法探討圖文創作對於華語學習者學習華人文化是否具有成效,此外為顧及受試者對於教學的想法,測驗過後使用半結構式訪談與滿意度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想法。
      根據實驗結果發現,研究結果可以分為三大項:
    1. 華語學習者對於圖文創作的學習偏好,多為文字精簡、圖片表達清楚之圖文。
    2. 圖文創作對於文化教學具有成效,根據統計結果顯示為有效教學,且透過延宕測驗可以發現實驗組的學生比對照組的學生有更長久的記憶力。
    3. 圖文創作能夠引起華語學習者學習華人文化的興趣。

    The unique style of graphic creations is favored by many young groups. Furthermore, there are many Chinese cultural meanings in the graphic creations. Through the dual-code theory, this article uses graphic creations as a teaching medium. Trying to explore whether its teaching effects and graphic creations can increase L2 Chinese learners'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culture or not. First, the graphic ar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themes: Festivals,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cultural vocabulary. Graphic texts were selected to write the texts and three Chinese teachers were asked to review the topics of pretest, posttest and postponement tests. In the experiment,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OCFL B1 level students were conducted for an hour of teaching. Through experimental methods, it explored whether the graphic creations were effective for the L2 Chinese learner to learn Chinese culture. Us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satisfaction surveys to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and thoughts after the tes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here are three conclusions:
    1. L2 Chinese learners' preferences are the graphic creations which have simple text and clear pictures.
    2. Graphic creation is effective for cultural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results, it shows effective teaching, and through the postponement test,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an have longer memory than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3. Graphic creation can increase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interest to learn Chinese culture.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圖文創作定義與特色 5  第二節 圖像認知角度 7  第三節 漫畫/插畫運用於教學 10  第四節 文化教學 12 第三章 圖文創作應用於華語文化教學分析 15  第一節 研究材料 1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19  第三節 圖文創作意象內容分析 22   一、圖文創作的節慶內容分析 22   二、圖文創作的交際語言內容分析 34   三、圖文創作的文化詞彙內容分析 42  第四節 小結 55 第四章 圖文創作華語文化教學設計 56  第一節 實驗流程說明 56  第二節 教學設計說明 58   一、實驗對象 58   二、教學設計 59   三、教學情境分析 65  第三節 教學實驗與結果 68   一、教學實驗 68   二、測驗結果 70  第四節 教學成果討論 77   一、測驗結果 77   二、訪談結果 77   三、滿意度調查 81   四、小結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87  第三節 研究建議 87 參考資料 88 附錄一 實驗組教材 94 附錄二 對照組教材 106 附錄三 詞彙表 112 附錄四 基本資料與前測 116 附錄五 後測 121 附錄六 延宕測驗 124 附錄七 訪談與滿意度調查 127

    中文文獻
    專書
    岑寶蘭(2005)。雙程解碼模式處理中文第二語言。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馬雲鵬(2001)。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常敬宇(1995)。漢語詞彙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畢繼萬(1999)。跨文化非語言交際。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陳烜之(2007)。認知心理學,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陸儉明、馬真(2016)。漢語教師應有的素質與基本功。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商鼎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鄭麗玉(2009)。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三版)。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賴明德、何淑貞、丁原基和林振興(2009)。華人社會與文化。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羅常培(1989)。語言與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
    期刊
    王珩(2006)。我國現行外語文化教學之省思。新竹教育大學學報,第22期,221-241。
    王珩(2016)。華語文化詞語教學原則與方法。語文教育論壇,第8期,16-19。
    史曉真(2010)。讓漫畫走進語文課堂。文學教育,11C期,48-49。
    江曼穎、王林宇(2006)。注意力分配對圖像登錄之影響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方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8卷1期,67-83
    林愛華(2010)。格林童話插畫、漫畫-及其在童話教學上之運用,臺德學刊,18,79-102。
    胡瑞雪(2013)。適用於法語為母語者之華語文化教學設計-以台法節慶文化為中心。中原華語學報,第11期,47-71。
    馬廣毅、林建漢(2006)從雙符碼理論對數位課程設計之研究,知識社群與數位學習研討會。
    張占一、畢繼萬(1991)如何理解和揭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四期,113-123。
    陳麗宇、李欣欣(2012)。當代初級商務華語教材之文化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第9卷第4期,41-73。
    彭妮絲(2013)。從閱讀理解實徵研究探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教學,中原華語學報,第12期。23-44。
    趙賢州(1992)。關於文化導入的再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31-39。
    劉珣(2014)。“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的漢語教學理念再思考。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14年第二期,19-27。
    徐顥慈、鄧惠文、劉祈宏、鍾學宜(2015)探討Facebook圖文作家的廣
    告效果與網路行銷策略—以馬來貘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353-360。
    學位論文
    中野冴依子(2011)。漫畫在華語教學上的運用-以日本高中生為研究對象-。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昱翔(2016)。中級華語文教材中的交際文化內容分析研究—以《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和《遠東生活華語》為例。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雅麗(2009)。手繪圖文部落客中的群我關係及社群形成。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玉翔(2015)。Facebook插畫粉絲專頁之品牌建立研究。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佳霖(2011)。從文化創意產業探究圖文創作部落格經營-以輔大猴、兔包、超感動為例。新竹市: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映君(2015)。插畫產業之插畫工作者與插畫經紀公司之連結關係-以台灣五家插畫經紀公司為例。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藝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千凡(2007)。台灣視覺創作型部落格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家瑜(2008)。從讀者的心智模式探討漫畫部落格的魅力。台南市:南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雅婷(2008)。圖文互動策略在初級華語文詞彙教學適用性之調查研究。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學志(1991)。「幽默理解」的認知歷程。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項俊仁(2009)。圖文創作之部落格行銷個案研究。桃園市: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孟潔(2014)。四位華語文教師文化教學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文欽(2010)。原型開發漫畫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兒童創造力影響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以真(2015)。“有粉絲專頁就是名人品牌嗎?”網路圖文創作家成名歷程之 探究。新北市: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外語文獻:
    Mayer, R. E. (1981). The promis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Moran, P.R (2001).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Boston, MA: Heinle & Heinle.
    Paivio, A (1971). Imagery and verbal processes. New York: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Paivio, A (1986). Mental representations: a dual coding approac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rn, H.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mmerly, H. (1982). Synthesi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Blaine, WA: Second Language Publication.
    Kılıçkaya, F. & Krajka, J. (2012). Can the use of web-based comic strip creation tool facilitate EFL learners' grammar and sentence writ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3(6), 161-165.
    Liu, J. (2004). Effects of comic strips on L2 learners‘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OL Quarterly, 38, 225–243.
    Maynard, A. L. (2012). How Comics Help to Teach Shakespeare in Schools. Asiatic: IIUM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 Literature, 6(2), 96-109.
    Paivio, A., & Desrochers, A. (1980). A dual-coding approach to bilingual memory.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4 ,388-399
    Ranker, J. (2007). Using Comic Books as Read-Alouds: Insights on Reading Instruction From a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ading Teacher, 61(4), 296-305.
    Rosen, T., Fullwood, H. L & Henley, T. B (2012). Dual Coding Theory and Split Attention in the Learning of Abstract Wor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39(3), 181-186.
    Vassilikopoulou, M., Retalis, S., Nezi, M., & Boloudakis, M. (2011). Pilot use of digital educational comics in language teaching.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48(2), 115-126.
    網頁資料:
    Cherng(無日期)。2017年10月20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cherng.y/
    毛毛蟲x indot(無日期)。2017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indot.com.tw
    艾朵國際 Adore Marketing(2017年6月1日)。ADORE職人經紀。2017
    年10月20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adoremkt/photos/a.1971737786395032.1073741844.1459426874292795/2033089576926519/?type=3&theater
    百度百科(無日期)。2017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baidu.com
    兔包(無日期)。2017年10月20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2baumama/
    香菇的繪圖日記(2012)。【圖文】鬼月禁忌知多少?。
    2017年10月20日,取自http://star80645.pixnet.net/blog/post/146005350-
    鬼門圖文(無日期)。2017年10月20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theghostgate/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無日期)。2018年7月26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
    華研國際(無日期)。藝人特區馬來貘。2017年10月20日。取自 
    https://www.him.com.tw/artistscon1.php?mid=46
    超直白Chao zhi bai(無日期)。2017年10月20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Chaozhibai.havefun/
    學習電子報(無日期)。2017年10月20日。取自 http://ibook.idv.tw/enews/enews781-810/enews803.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