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軒宇 Chou, Hsuan-Yu |
---|---|
論文名稱: |
北宋州郡知州構成研究 A Study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orthern Song Prefects |
指導教授: |
李宗翰
Lee, Tsong-Han |
口試委員: |
李宗翰
Lee, Tsong-Han 陳昭揚 Chen, Chao-Yang 李如鈞 Lee, Ju-Chun |
口試日期: | 2023/07/2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1 |
中文關鍵詞: | 北宋 、知州 、籍貫 、出身 、文官 、武官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42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9 下載:3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從三個角度(籍貫、出身、文武)探討北宋(960-1127)州郡知州的構成,分析三大問題:第一,不同時期的州郡知州籍貫南方者、籍貫北方者數量的變化。第二,不同時期的州郡知州出身類別(科舉進士、科舉諸科、恩蔭、其他)數量的變化。第三,不同時期的州郡知州文官、武官數量的變化。
在州郡知州籍貫之變化方面,在全國州郡,圖表符合學界對北宋北方人、南方人任官比例消長的觀察。在諸路州郡,永興軍路、秦鳳路北方人武官的數量超越南方人。在州郡知州出身類別之變化方面,關於科舉出身知州,在全國州郡,圖表與學界認為科舉出身官員多擔任中高層官職(知州)的論點相似;在永興軍路州郡,永興軍路與內地諸路相比有更多武官知州,科舉出身文官知州便相對較少。關於恩蔭出身知州,在全國州郡,恩蔭出身官員大部分終生擔任州縣基層官職,圖表中恩蔭出身知州占比較低是合理的;在永興軍路州郡,永興軍路是宋夏衝突的前線,朝廷任命許多武官知州,武官知州利用恩蔭使子孫獲得官職。關於其他出身知州,在全國州郡,其他出身知州在北宋初年佔比高,其他出身大多是軍員轉補,北宋中後期科舉學校的重要性增加。在州郡知州文官與武官之變化方面,在全國州郡,CBDB並沒有完整收錄《宋代郡守通考》的知州資料。關於北方邊疆武官知州,永興軍路州郡武官知州被任免的原因主要是軍事需求。關於西南地區武官知州,西南地區武官知州被任免的理由是為了應對當地少數民族。
徵引書目
一、文獻史料
元.脱脱等撰,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李心傳撰,徐規點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
宋.李燾撰,上海師大古籍所、華東師大古籍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周密撰,張茂鵬點校,《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陸游撰,孔凡禮點校,《陸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6。
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蘇轍著,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二、近人專書
何忠禮,《宋代政治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李之亮,《北宋京師及東西路大郡守臣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之亮,《宋川陝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之亮,《宋代郡守通考人名索引》,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之亮,《宋兩江郡守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之亮,《宋兩浙路郡守年表》,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之亮,《宋兩淮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之亮,《宋兩湖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之亮,《宋兩廣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之亮,《宋河北河東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之亮,《宋福建路郡守年表》,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昌憲,《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崔瑞德(Twitchett Denis)、史樂民(Paul Jakov Smith)編,宋燕鵬等譯,《劍橋中國宋代史(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
張希清,《宋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張邦煒,《宋代婚姻家族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梁庚堯,《宋代科舉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陳峰,《北宋武將群體與相關問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20。
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趙冬梅,《文武之間:北宋武選官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龔延明,《中國古代制度史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龔延明、祖彗編撰,傅璇琮主編,《宋登科記考》,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三、近人論文
王曾瑜,〈宋朝的文武區分和文臣統兵〉,《中州學刊》,2,鄭州,1984,頁107-111+120。
李之亮,〈關於宋代郡守的幾個問題〉,收入王水照主編,《新宋學》,第2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頁11-22。
柳立言,〈北宋評價武人標準再認識──重文輕武之另一面〉,《歷史研究》,2,北京,2018,頁35-58+190。
苗書梅,〈宋代知州及其職能〉,《史學月刊》,6,開封,1998,頁44-48。
張希清,〈論宋代恩蔭之濫〉,收入鄧廣銘、漆俠主編,《中日宋史研討會中方論文選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1,頁213-231。
鄭文豪,〈宋代的武臣知州(軍)的選任與管理〉,《學術研究》,5,廣州,2015,頁120-128+160。
四、網路資源
Harvard University, Academia Sinica, and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April 24, 2018), https://projects.iq.harvard.edu/cbdb.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書
方震華,《權力結構與文化認同:唐宋之際的文武關係(875-106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王正,《監察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王昌偉著,劉晨譯,《中國歷史上的關中士人:907-1911》,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王建秋,《宋代太學與太學生》,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5。
王善軍,《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王曾瑜,《宋朝軍制初探(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
朱瑞熙,《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朱瑞熙,《宋代社會研究》,鄭州:中州書畫社,1983。
何忠禮,《宋史選舉志補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3。
何忠禮,《科舉與宋代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何冠環,《北宋武將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3。
李孔懷,《中國古代政治與行政制度》,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李華瑞,《宋夏關係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官性根,《宋代成都府政硏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
林代昭主編,《中國監察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8。
侯紹文,《唐宋考試制度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苗春德主編,《宋代教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唐燮軍、孫旭紅,《兩宋四明樓氏的盛衰沉浮及其家族文化:基於《樓鑰集》的考察》,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宮崎市定著,宋宇航譯,《科舉》,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8。
袁征,《宋代教育──中國古代教育的歷史性轉折》,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張希清,《中國科舉考試制度》,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張邦煒,《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史‧兩宋卷》,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
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張邦煒,《宋代皇親與政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張其凡,《宋初政治初探》,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
張家駒,《宋代社會中心南遷史》,收入氏著,《張家駒史學文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收入氏著,《張家駒史學文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張祥雲,《北宋西京河南府研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
張維玲,《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
梁天錫,《宋樞密院制度》,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
陳東原,《中國科舉時代之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陳峰,《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現象透析》,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陳振,《宋代社會政治論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陳振,《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陳莉萍、陳小亮,《宋元時期四明袁氏宗族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陳義彥,《北宋統治階層社會流動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7。
游彪,《宋代蔭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甯慧如,《北宋進士科考試內容之演變》,臺北:知書房出版,1996。
楊遠,《西漢至北宋中國經濟文化之向南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楊樹藩,《宋代中央政治制度》,台北:臺灣商務,1987。
賈玉英,《宋代監察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賈玉英,《唐宋時期地方政治制度變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廖寅,《宋代兩湖地區民間強勢力量與地域秩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漆俠,《漆俠全集‧第二卷王安石變法》,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
漆俠主編,《遼宋西夏金代通史‧典章制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趙雨樂,《唐宋變革期之軍政制度:官僚機構與等級之編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趙雨樂,《唐宋變革期軍政制度史研究(一)──三班官制之演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劉靜貞,《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北宋前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鄭壽彭,《宋代開封府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0。
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3。
韓明士、謝康倫編,劉雲軍譯,《為世界排序:宋代的國家與社會》,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
魏峰,《宋代遷徙官僚家族硏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第六冊:宋、遼、金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
顧立誠,《走向南方──唐宋之際自北向南的移民與其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
顧宏義,《敎育政策與宋代兩浙敎育》,武漢:湖北敎育,2003。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
龔延明,《宋史職官志補正》,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二、外文專書
中嶋敏,《宋史選舉志譯註》,東京:東洋文庫,1992。
寺田剛,《宋代教育史概說》,東京:博文社,1965。
周藤吉之,《宋代官僚制と大土地所有》,東京:日本評論社,1950。
荒木敏一,《宋代科舉制度研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1969。
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京都:同朋社,1985。
Bossler, Beverly J., Powerful Relations: Kinship, Status, &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98.
Chaffee, John W and Twitchett, Denis,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5 Part Two: Sung China, 960-127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Clark, Hugh R., Portrait of a Community: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Structures of Kinship in the Mulan River Valley (Fujian) from the Late Tang through the Song,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7.
Davis, Richard L., Court and Family in Sung China, 960-1279: Bureaucratic Success and Kinship Fortunes for the Shih of Ming-Chou,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6.
Gerritsen, Anne, Ji’an Literati and the Local in Song-Yuan-Ming China, Leiden: Brill, 2007.
Hymes, Robert P.,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McDermott, Joseph Peter., The Making of a New Rural Order in South China Volume 1: Village, Land, and Lineage in Huizhoo 900-16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三、中文論文
方寶璋,〈宋代通判在財經上的監督〉,《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沈陽,1995,頁80-83。
牛思仁,〈北宋太學制與科舉制關系論──著眼于太學內部的考察〉,《中國考試》,3,北京,2021,頁74-82。
王世農,〈宋代通判論略〉,《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濟南,1990,頁33-38。
王博,〈文治秩序與士人主體──論北宋士大夫政治主體性之形成〉,《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徐州,2018,頁85-91。
王瑞,〈北宋地方官員任期制度研究──以知州、知府為重點〉,《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31:1,赤峰,2010,頁20-24。
王翠,〈北宋前期中央官僚的地域構成──以兩府兩制三司臺諫長官為中心〉,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2。
田景春、周興濤,〈宋代武舉武學研究述評〉,《楚雄師範學院學報》,10,楚雄,2014,頁82-86。
伍伯常,〈北宋初年的文武界線──以出身文官家庭及文士背景的武將為例〉,收入浙江大學宋學研究中心編,《宋學研究集刊》,第一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伍伯常,〈北宋初年的北方文士與豪俠──以柳開的事功與作風形象為中心〉,《清華學報》,36:2,新竹,2006,頁295-344。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收入氏著,《中國經濟史研究》上冊,香港:新亞研究所,1976。
朱重聖,〈宋代太學之取士及其組織〉,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十八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88,頁211-260。
朱重聖,〈宋代太學發展的五個重要階段〉,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八輯,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6,頁445-486。
朱開宇,〈家族與科舉:宋元明休寧程氏的發展,1100-1644〉,《臺大文史哲學報》,58,台北,2003,頁95-140。
朱銘堅,〈北宋中後期國子學的發展及其政治意義〉,《臺大歷史學報》,54,台北,2014,頁1-45。
江曉敏,〈宋代中央政府對地方官員的任用、管理與監察〉,《南開學報》,1,天津,1994,頁31-37。
何玉紅,〈武將知州與「以文馭武」──以南宋吳氏武將知興州為中心〉,《中國史研究》,4,北京,2011,頁101-119。
何佑森,〈兩宋學風的地理分布〉,收入何佑森著,《儒學與思想: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上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頁183-210。
何忠禮,〈科舉制度與宋代文化〉,《歷史研究》,5,北京,1990,頁119-135。
何忠禮,〈貧富無定勢:宋代科舉制度下的社會流動〉,《學術月刊》,1,上海,2012,頁136-143。
何忠禮,〈論宋代士大夫的「共治」意識〉,《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3,北京,2020,頁20-37+5+9。
何晉勳,〈宋代鄱陽湖周邊士族的居、葬地與婚姻網絡〉,《臺大歷史學報》,24,臺北,1999,頁287-328。
宋晞,〈宋代太學的取才與養士〉,收入氏著,《宋史研究論叢》,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62。
李弘祺,〈中國科舉制度與家族結構的改變〉,收入氏著,《卷里營營:歷史、教育與文化演講集》,臺北:允晨文化,2012。
李弘祺,〈宋代科舉中的解額制度及其社會意義〉,《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3,香港,1982,頁287-318。
李弘祺,〈宋代科舉解額制度的政治及社會意義〉,《教育與考試》,2,福州,2017,頁32-44。
李弘祺,〈宋代教育與科舉的幾個問題〉,收入李弘祺著,《宋代教育散論》,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1980,頁35-72。
李康,〈略論宋代通判職能及其演變〉,《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4:4,鄭州,2015,頁68-72。
李裕民,〈通判不始於宋〉,《晉陽學刊》,6,太原,1997,頁46。
汪聖鐸,〈宋代通判理州財事考辨〉,《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重慶,1991,頁30-32+29。
周愚文,〈宋代科舉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失衡問題因應對策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8:3,台北,2012,頁105-138。
屈超立,〈宋朝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領導科學論壇》,12,武漢,2014,頁61-62。
林瑞翰,〈宋太祖至仁宗朝鄉貢續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7,台北,1980,頁217-229。
近藤一成,〈王安石的科舉改革〉,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 宋元明清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136-166。
金中樞,〈北宋科舉制度研究〉,《新亞學報》,6:1,香港,1964,頁205-207+209+211-281+左4-左6。
金中樞,〈北宋科舉制度研究〉,《新亞學報》,6:2,香港,1964,頁163+165-243+左3-左4。
金中樞,〈北宋科舉制度研究續(上)──進士諸科之解省試法(上)〉,《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5,臺南,1978,頁135-243。
金中樞,〈北宋科舉制度研究續(下)-進士諸科之解省試法(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6,臺南,1979,頁87-186。
金圓,〈宋代監察制度特點〉,收入鄧廣銘、酈家駒等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俞宗憲,〈宋代職官品階制度研究〉,《文史》,5,北京,1983,頁101-133。
姚培鋒、齊陳駿,〈宋代選舉用人制度述論〉,《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蘭州,2009,頁98-103。
柯睿格(Kracke Jr., E. A.)著,劉紉尼譯,〈中國考試制度裡的區域、家族與個人〉,收入斯威茲等撰,劉紉尼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1976。
胡昭曦,〈宋代「世顯以儒」的成都範氏家族〉,收入鄒重華、粟品孝主編,《宋代四川家族與學術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頁111-147。
胡耀飛,〈五代的「通判」與「判」──從福州出土《趙偓墓誌》談起〉,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二十五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7,頁288-305。
苗書梅,〈宋代地方官任期制初論〉,《中州學刊》,5,鄭州,1991,頁119-124。
苗書梅,〈宋代通判及其主要職能〉,《河北學刊》,2,石家莊,1990,頁83-89。
孫軍凱、楊蕤,〈試論北宋前期政治中的地域因素──以南人首相王欽若為例〉,《寧夏社會科學》,2,銀川,2019,頁152-159。
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新亞學報》,4:1,香港,1959,頁211-304+左7-左8。
徐益棠,〈中國南北之人口升降〉,《中國文化研究彙刊》,7,成都,1947,頁27-58。
祖慧、楊竹旺,〈《宋代登科總錄》與宋代狀元研究〉,《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杭州,2017,頁35-41。
張心怡、杜林淵,〈北宋蔭補制度下的家族仕途選擇與轉變〉,《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延安,2019,頁102-108+113。
張邦煒、朱瑞熙,〈論宋代國子學向太學的轉變〉,收入鄧廣銘、酈家駒等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一九八二年年會編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頁219-240。
張其凡,〈「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試析──北宋政治架構探微〉,《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廣州,2001,頁114-123。
張遠歡,〈宋代桂林知州(府)選任諸問題研究〉,《廣西地方志》,2,南寧,2022,頁18-25。
曹家齊,〈北宋熙寧改革選舉制度之再認識〉,《學術研究》,9,廣州,2019,頁108-113+178。
閆建飛,〈唐後期五代宋初知州制的實施過程〉,《文史》,1,北京,2019,頁139-162。
黃寬重,〈從中央與地方關係互動看宋代基層社會演變〉,《歷史研究》,4,北京,2005,頁100-117+191。
楊樹藩,〈宋代貢舉制度〉,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四輯,台北:國立編譯館,1969,頁239-274。
賈芳芳,〈論宋代地方監察制度之效能低下〉,收入姜錫東主編,《宋史研究論叢》,第15輯,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4,頁93-113。
漆俠,〈宋朝的「差遣」和「通判」的職責和性質怎樣區別〉,收入氏著,《漆俠全集》,第12卷,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
趙冬梅,〈北宋行政機構的分權制衡〉,《唯實(現代管理)》,12,南京,2014,頁62-63。
趙冬梅,〈北宋前期邊防統兵體制研究〉,《文史》,3,北京,2004,頁25-48。
趙鐵寒,〈宋代的太學〉,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一輯,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58,頁317-356。
趙鐵寒,〈宋代的學校教育〉,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四輯,台北:國立編譯館,1969,頁209-238。
劉子健,〈宋代考場弊端──兼論士風問題〉,收入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劉子健,〈略論宋代武官群在統治階級中的地位〉,收入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諸葛憶兵,〈論北宋初期科舉制度之演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3,北京,2021,頁136-144。
諸葛憶兵,〈論宋代哲宗朝科舉制度之演變〉,《江蘇社會科學》,5,南京,2021,頁221-231+244。
鄧小南,〈北宋蘇州的士人家族交遊圈:以朱長文之交遊為核心的考察〉,收入氏著,《朗潤學史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372-413。
鄧小南,〈近臣與外官:試析北宋初期的樞密院及其長官人選〉,收入漆俠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國際宋史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九屆年會編刊》,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頁9-34。
鄧小南,〈龔明之與宋代蘇州的龔氏家族:兼談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遊與沉浮〉,收入氏著,《朗潤學史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414-447。
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正〉,《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0,上海,1948,頁433-593。
鄧廣銘,〈宋朝的家法和北宋的政治改革運動〉,收入鄧廣銘著,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鄧廣銘全集》編輯組編,《鄧廣銘全集》,第7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頁287-305。
穆朝慶,〈論宋代的「恩科」制度──兼評宋代的養士政策〉,《中州學刊》,5,鄭州,1991,頁113-118+128。
薛璞喆、李慧,〈唐代「通判之官」釋義〉,《榆林學院學報》,24:1,榆林,2014,頁56-59。
聶崇岐,〈宋代府州軍監之分析〉,《燕京學報》,29,北京,1941,頁1-56。
聶崇岐,〈論宋太祖收兵權〉,《燕京學報》,34,北京,1948,頁85-106。
羅炳良、范云,〈宋代通判制度述論〉,《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石家莊,1993,頁91-97。
嚴耕望,〈通判不始於宋說〉,收入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9。
龔延明,〈論宋代皇帝與科舉〉,《浙江學刊》,3,杭州,2013,頁42-55。
四、外文論文
小林義廣,〈宋代の二つの名族──真定韓氏と相韓韓氏──〉,收入井上徹、遠藤隆俊編,《宋──明宗族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頁157-178。
小林義廣,〈宋代福建莆田の方氏一族について〉,收入中國中世史研究會編,《中國中世史研究續編》,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1995。
衣川強,〈宋代の名族──河南呂氏の場合〉,收入氏著,《宋代官僚社會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6。
近藤一成,〈宋初の国子監・大学について〉,收入氏著,《宋代中國科擧社會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9。
近藤一成,〈蔡京の科挙・学校政策〉,收入氏著,《宋代中國科擧社會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9。
青山定雄,〈五代宋における福建の新興官僚について──特に系譜を中心として〉,《中央大學文學部紀要》,24,東京,1961。
青山定雄,〈宋代における四川官僚の系譜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收入和田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史論叢編纂委員會編,《東洋史論叢:和田博士古稀記念》,東京:講談社,1961。
青山定雄,〈宋代における華南官僚の系譜について──特に揚子江下流域を中心として〉,《中央大學文學部紀要》,72,東京,1974,頁51-76。
草野靖,〈宋の通判と財政〉,《東洋史學》,23,福岡,1961,頁41-57。
梅原郁,《宋代の恩蔭制度》,《東方學報》,52,京都,1980,頁501-536。
熊本崇,〈『歸田録』通判逸話攷〉,《集刊東洋學》,92,仙台,2004,頁98-122。
Chen, Song, “Governing a Multicentered Empire: Prefects and Their Networks in the 1040s and 1210s,” in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Paul Jakov Smith eds., State power in China, 900-1325,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6, pp. 101-152.
Hartwell, Robert M.,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2(1982), pp. 365-442.
Kracke Jr., E. A., “Family Vs. Merit in Chines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Under The Empi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0:2(1947), pp. 103-123.
Walton, Linda, “Kinship, Marriage, and Status In Song China: A Study of The Lou Lineage of Ningbo, c. 1050-1250,”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18:1(1984), pp. 35-77.
Xu, Man, “Ancestors, Spouses, and Descendan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pitaph Writing in Song Luzhou,”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46(2016), pp. 119-168.
Xu, Man, “China’s Local Elites in Transition: Seventh- to Twelfth-Century Epitaphs Excavated in Luzhou,” Asia Major, 30:1(2017), pp. 59-107.
五、學位論文
何晉勳,〈宋代地方士大夫家族勢力的構成──以鄱陽湖地區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
吳鎮國,〈北宋府州行政制度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李艷芬,〈宋代前期「共治天下」概念的形成與內涵〉,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周曉丹,〈宋代地方監察制度研究〉,湘潭: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林冠成,〈唐北宋科舉取士議論研究:制度原理的側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夏亞飛,〈宋代科舉考官制度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
張智瑋,〈北宋通判制度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梁賢章,〈宋代邕宜融欽廉五州控管西南地區的軍事與經貿政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彭慧雯,〈北宋幕職州縣官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
黃方碩,〈致君澤民──宋代政治論述中的文臣典範〉,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
楊鎮魁,〈北宋初期朝政之研究(960-997)〉,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21。
聞軒軒,〈南北之爭與北宋政治〉,開封:河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9。
潘佳雯,〈宋代地方監察制度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蔣文軒,〈宋代州制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簡杏如,〈宋代莆田方氏家族〉,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Chen, Song, “Managing the Territories from Afar: The Imperial State and Elites in Sichuan, 755-1279,”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