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怡君 LIN,Yi-Jun |
---|---|
論文名稱: |
《人間詞話》應用於高中國文詩歌教學之研究 《人間詞話》應用於高中國文詩歌教學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口試委員: | 陳慷玲 謝淑熙 |
口試日期: | 2021/05/2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0 |
中文關鍵詞: | 王國維 、《人間詞話》 、境界 、高中國文 、詩歌教學 |
研究方法: | 文獻研究法 、 經驗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47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7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國維(字靜安,號觀堂,1877-1927)《人間詞話》是其研讀唐五代以來詞作成果的匯集,也是其創作實踐經驗的昇華,除了明確提及的詞論外,其亦以犀利的眼光、獨特的觀點抓出中國古典詩歌在轉變、過渡時期中的關鍵人物,並闡述關鍵人物對新局的貢獻及作用。
因此,本論文以《人間詞話》應用於高中詩歌教學作為研究目標,將高中國文課本三民、南一、翰林與龍騰(康熹併入龍騰)四大版本所選的詩歌範文納為主要的研究範疇,依循詩歌發展、演變的脈絡,選擇其中關鍵人物的詩歌作品進行逐步地分析。
首先,探究《人間詞話》的作者與其詞論之內涵,並針對適用於本論文之研究分析及能落實於教學中的重要學術觀點進行釋義,如:「境界」、「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等,目的乃是用以釐清符合王國維所推崇有「境界」的詩歌作品必須具備什麼樣的特質,進而建立出對各家書商所選範文進行批評的標準。
再者,試著將王國維《人間詞話》的詮釋審美——詩無達詁、越界審美與詩歌教學的鑑賞方法——傳統的「知人論世,以意逆志」與西方「文本分析」、「接受美學」二種以文本、讀者為中心的研究方式化入本論文的研究書寫之中,並適切地引入古今各類的文學體裁,提供評鑑古典詩歌更多樣化的角度,逐步地架構出對高中詩歌範文豐富的詮釋內容,引領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甚至進一步提供學生創作的素材,扣合範文教學,以達成活化教師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與自主學習之終極目標。
在此研究論文中,筆者盡可能地擷選出各個時代中不同的詩歌體裁與當時的代表人物,以不同的視角去推動詩歌的多元教學,同時提供執教以來曾經嘗試過的教學模式與創作練習,雖有不甚成熟且須修改、調整的部分,但仍期許能觸動教師們在教學現場中產生與過往截然不同的新的實踐。
最後,統整《人間詞話》落實於教學現場中的成效,提供學生實作後的成果,並以此作為重新檢視本論文研究不足的參考。
本論文期望藉由綰合《人間詞話》與高中國文詩歌教學,讓教師的教學內容或模式開創出更多的可能,也讓學生在詩歌鑑賞與寫作的興趣能就此萌芽。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古籍
(依時代先後順序排序,同時代者,再依姓氏筆畫排序。同一作者,再依古籍書名筆畫排序。)
1、【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2、【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1974年。
3、【南朝梁】劉勰,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4、【南朝梁】鍾嶸,陳廷傑注:《詩品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5、【元】白樸撰,王文才校注:《白樸戲曲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4年
6、【清】王國維,林玫儀導讀:《人間詞話》,臺北,金楓出版社,1991年。
7、【清】王國維,徐調孚注:《校注人間詞話》,臺北,學海出版社,1982年。
8、【清】王國維著,洪治綱主編:《王國維經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年。
9、【清】王國維,高桂惠、馬自毅注譯:《新譯人間詞話》,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
10、【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11、【清】袁枚著,王英志校點:《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12、【清】唐圭璋:《唐宋詞鑑賞集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原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1991年。
13、【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14、【清】張玉穀撰,許逸民點校:《古詩賞析》,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15、【清】劉熙載:《藝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二)今著
(中文著作為先,依姓名筆劃排序。同一作者,再依今著書名筆畫排序。)
1、丁仲祜編訂:《清詩話》上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2、方滿錦:《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有限公司,2002年。
3、王偉勇:《詩詞越界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4、白萩:《白萩詩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5、朱歧祥:《王國維學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6、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
7、佛雛:《王國維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8、周振甫等注:《詩文鑑賞方法二十講》,臺北,國文天地出版社,1986年。
9、周振甫、冀勤:《《談藝錄》讀本》,臺北,洪葉文化,1995年。
10、周汝昌:《唐詩宋詞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
11、屈興國編:《詞話叢編二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12、祖保泉,張曉雲:《王國維與人間詞話》,臺北,萬卷樓有限公司,1990年。
13、施議對:《人間詞話譯注》,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14、俞曉紅:《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箋說》,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5、馬鼎:《天才王國維與其他》,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16、章國鋒:《文學批評的新範式:接受美學》,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
17、張本楠:《王國維美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8、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19、張曉風:《星星都已經到齊了》,臺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
20、許文雨:《人間詞話講疏》,南京,正中書局,1937年。
21、許正中編著:《唐代律詩析賞》,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22、童慶炳:《文學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23、陳新雄書:《毛詩》,臺北,學海出版社,1989年。
24、陳新雄:《東坡詞選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25、陳慶輝:《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26、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台灣書店,1999年。
27、陳鴻祥:《人間詞話、人間詞注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28、郭維森:《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屈原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1998年。
29、黃麗貞:《中國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30、黃麗貞:《瓊筵醉客關漢卿》,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31、黃慶萱、許家鸞:《中國文學鑑賞舉隅》,臺北,東大圖書,1992年。
32、焦桐:《暴食江湖》,臺北,二魚文化,2009年。
33、傅武光主編:《中國歷代文選》,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34、楊牧、鄭樹森編:《現代中國詩選》,臺北,洪範,1989年。
35、雷紹鋒:《王國維的治學方法》,臺北,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36、詹宏志:《綠光往事》,臺北,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08年。
37、葉嘉瑩:《人間詞話七講》,臺北,大塊文化出版社,2015年。
38、葉嘉瑩:《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39、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40、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集》,臺北,正中書局,1987年。
41、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長沙,嶽麓書社,1989年。
42、葉嘉瑩:《詞學新銓》,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43、葉嘉瑩:《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44、葉嘉瑩:《葉嘉瑩說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45、葉嘉瑩:《葉嘉瑩談詞》,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
46、葉程義:《王國維詞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47、潘知常:《王國維‧獨上高樓》,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48、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臺北,風雲時代出版,1990年。
49、蕭艾:《王國維評傳》,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
50、繆鉞、葉嘉瑩:《詞學古今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
51、蔡宗陽、余崇生主編:《中國文學及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52、蔡先金等:《孔子詩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53、鄺健行、吳淑鈿編選:《香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文選粹》,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54、羅智成主編:《春天讀詩節:現代詩的100種可能》,臺北,國家圖書館,2012年。
55、蘇珊玉:《人間詞話之審美觀》,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56、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57、泰戈爾著,連方譯:《漂鳥集》,臺北,寂天文化,2000年。
(三)批評相關著作
(中文著作為先,依姓名筆劃排序。同一作者,再依著作書名筆畫排序。)
1、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頂淵文化,2003年。
2、朱光潛:《談美》,臺北,康橋出版社,1988年。
3、杜潔祥發行:《文學理論資料匯編》上、中、下冊,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8年。
4、邱明正:《審美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
5、易介南主編:《文學鑑賞》,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6、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7、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8、胡建次:《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傳承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2011年。
9、章國鋒:《文學批評的新範式──接受美學》,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
10、陳惠齡:《現代文學鑑賞與教學》,臺北,萬卷樓有限公司,2001年。
11、陳伯軒:《文本多維: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
12、傅修延:《文本學──文本主義文論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13、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49年。
14、楊紅旗:《以意逆志與詮釋倫理》,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15、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16、龍協濤:《讀者反映理論》,臺北,揚智文化,1997年。
17、簡政珍:《讀者反映閱讀法》,臺北,文建會,2010年。
18、羅麗容:《文學理論》,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19、蘇敏:《文本文學審美風格》,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
20、Hans Robert Jauss著,周寧 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21、Robert C. Holub 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四)教學參考書(依姓名筆劃排序)
(中文著作為先,依姓名筆劃排序。同一作者,再依著作書名筆畫排序。)
1、李明慈主編:《比整個世界還要大——散文選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2、周先慎:《中國文學的十五堂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3、林廣等編著:《愛戀古典詩詞曲》,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4、凌性傑、吳岱穎:《找一個解釋》,臺北,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5、陳友冰編著:《高中國文古典詩詞導讀》,臺南,漢風出版社,2007年。
6、陳茻:《地表最強國文課本》,桃園,逗點文創結社,2016年。
7、蕭蕭:《現代新詩美學》,臺北,爾雅出版社,2007年。
8、薑贇編著:《知道點中國文學集錄》,新北,典藏閣,2008年。
二、電子書
(一)古籍
(依時代先後順序排序,同時代者,再依姓氏筆畫排序。同一作者,再依古籍書名筆畫排序。)
1、【戰國】孟子著,何曉明、周春健注說:《孟子》,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2、【戰國】莊子著,王磊、張淳注釋:《莊子》上冊,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3、【漢】司馬遷撰,張大可編著:《史記全書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4、【漢】司馬遷:《史記》,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5、【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6、【漢】董仲舒,馮國超編注:《春秋繁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7、【漢】鄭玄箋:《毛詩鄭箋》,京都,中文出版社,1985年。
8、【漢】劉向編撰,張濤譯注:《列女傳譯注》,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年。
9、【漢】劉向編集,【東漢】王逸章句:《楚辭》,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10、【晉】張湛注:《列子》,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
11、【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12、【南朝梁】鍾嶸等撰,張連弟校釋:《詩品》,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5年。
13、【唐】李白:《李白詩歌精選》,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年。
14、【唐】杜甫著,韓成武,南思雁選注:《杜甫詩歌精選》,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年。
15、【唐】杜甫撰,鄧魁英、聶石樵編注:《杜甫詩選》,海口,南海出版,2005年。
16、【唐】李商隱撰,陳伯海選注:《李商隱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7、【唐】溫庭筠、韋莊,聶安福導讀:《溫庭筠詞集‧韋莊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18、【唐】劉知幾、【清】章學誠:《通史》、《文史通義》,長沙,嶽麓書社,1993年。
19、【南唐】李煜,李璟:《南唐二主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0、【宋】朱熹:《孟子集注》,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
21、【宋】朱熹:《詩經集註》,上海,世界書局,1937年。
22、【宋】朱熹:《詩經集傳》,北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3、【宋】朱熹:《論語集注》,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
24、【宋】周邦彥,李保民導讀:《周邦彥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25、【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上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26、【宋】黃庭堅撰,劉琳、李勇先、王蓉貴點校:《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27、【宋】俞文豹:《吹箭錄全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
28、【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29、【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0、【金】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31、【明】胡應麟撰:《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32、【明】湯顯祖,王雲五編:《牡丹亭》,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33、【明】豐坊:《詩說》,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34、【清】王夫之著,李中華、李利民校點:《古詩評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5、【清】王國維撰,鄭小軍編注:《人間詞‧人間詞話》,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
36、【清】王國維撰,吳澤主編,劉寅生、袁英光編,《王國維全集 書信》,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37、【清】王國維著,王雲五編:《宋元戲曲史》,上海,商務出版社,1915年。
38、【清】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39、【清】王國維,俞平伯點校:重印《重印人間詞話》,北京,樸社,1926年。
40、【清】王國維:《靜庵文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41、【清】沈德潛:《唐詩別裁》,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11年。
42、【清】況周頤著,孫克強導讀:《蕙風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3、【清】陳寅恪,《陳寅恪先生全集》,臺北,里仁書局,1979年。
44、【清】張惠言:《詞選》,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45、【清】彭孫遹:《金粟詞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46、【清】葉爕、沈德潛:《原詩、說詩晬語》,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47、【清】劉熙載,袁津琥校注:《藝概注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二)今著
(中文著作為先,依姓名筆劃排序。同一作者,再依今著書名筆畫排序。)
1、于濤編:《錢鍾書散文精選》,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
2、凡尼選編:《徐志摩作品精編》散文卷,南寧,漓江出版社,2003年。
3、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4、王漢民:《太史公自序》注譯,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5、朱自清:《背影》,上海,開明書局,1928年。
6、朱光潛著,郝銘鑒編:《朱光潛美學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
7、伍中敏選編,胡遂,王毅注析:《元曲三百首注析》,長沙,嶽麓書社,1992年。
8、何宗旺譯:《左傳》,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長沙,新世紀出版社,2002年。
9、屈興國編:《詞話叢編二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10、周仕慧:《李煜詞賞讀》,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11、侯爵良、彭華生:《陶淵明名篇賞析》,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9年。
12、徐進編注:《滕王閣詩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14、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15、陳祖美主編:《李清照作品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16、康錦屏、陳剛、劉揚體編:《陸游名篇賞析》,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9年。
17、張懷瑾:《文賦譯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18、黃修己主編:《張愛玲名作欣賞》,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6年。
19、彭慶生注釋:《陳子昂詩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20、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吉林,延邊人民出版社,2004年。
21、隋樹森編著:《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22、冀昀主編:《尚書》,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23、錢興奇等注譯:《禮記》,長沙,嶽麓書社,2001年。
24、劉毓盤:《詞史》,上海,上海出版社,1985年。
25、韓家祥選注:《韓愈散文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
26、繆鉞:《詞學散論》,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27、蕭蕭:《我夢周公,周公夢蝶》,臺北,萬卷樓,2013年。
28、羅繼祖主編:《王國維之死》,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29、嚴華英主編:《論語》,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年。
三、論文
(依姓名筆劃排序)
(一)學報、期刊論文
1、成堯:〈劉熙載與王國維詞體論的比較研究〉,《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期,2015年3月,頁23-28。
2、安朝輝:〈《人間詞話》推重李煜詞的一個原因──從王國維及其詞論的「悲劇性」探討〉,《河池學院學報》第6期,2009年12月,頁28-32。
3、朱崇才:〈中國現代詩學的理論貧困──從王國維《人間詞話》及胡適《詞選》談起〉,《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2002年6月,頁32-40。
4、李百容:〈從「群體意識」與「個體意識」論文學史「詩言志」與「詩緣情」之對舉關係——以明代格調、性靈詩學分流起點為論證核心〉,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二卷第1期,2009年4月,頁3-30。
5、宋育菁:〈從〈童心說〉淺談理智文學觀〉,《文學前瞻》第7期,2007年,頁 83-95。
6、宋蔚蘭:〈從《人間詞話》看李煜詞〉,《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期,2013年,頁90-94。
7、吳振華:〈從劉熙載到王國維〉,《文藝理論研究》第2期,2007年,頁69-76。
8、吳冬莉:〈《人間詞話》論東坡詞探析〉,《寧波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2018年6月,頁59-62。
9、周楨舜:〈《人間詞話》與李煜詞〉,《寫作》第5期,2017年,頁70-72。
10、馮慶淩:〈《人間詞話》中的李煜論〉,《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1999年,頁21-23。
11、彭玉平:〈俞平伯與人間詞話的經典之路──人間詞話百年學術研究之一〉,《學術研究》第2期,2008年,頁132-138。
12、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頁6-42。
13、曾守仁:〈「以其能觀也」迄於「文化託命之人」——論王國維的悲劇洞見〉,政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7年,頁281-328。
14、黃中慎:〈運用互文性理論解讀戴溪《續呂氏家塾讀詩記》:以比較面與影響面為論述核心〉,《明道通識論叢》,2009年,頁29-44。
15、錢曉麗:〈從《人間詞話》的角度談李煜詞〉,《湖州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5年6月,頁135-137。
16、劉晨慧:〈《人間詞話》中的李煜形象〉,《雞西大學學報》第6期,2015年6月,頁150-153。
17、瞿慧:〈淺析王國維推崇李煜的原因〉,《黑河學刊》第2期,2017年3月,頁28-30。
18、嚴潔英:〈淺談高中詩歌教學的有效策略〉,《語文學刊》,2014年7月,頁159、頁167。
(二)學位論文
甲、博士論文
陳鳳秋:《《文心雕龍》理論在高中國文範文教學中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乙、碩士論文
1、付強:《《人間詞話》審美意識對高中古典詩詞鑑賞教學的啟示與應用研究》,雲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2、金鍾賢:《王國維詞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84年。
3、郝振花:《《人間詞話》對高中詞作教學的啟示及其應用研究──以「人教版」為個案》,閩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
4、陳茂村:《王國維人間詞話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74年。
5、萬藝:《高中詩歌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遼寧師範大學專業碩士論文,2017年。
6、薑華:《高中詩歌高效課堂教學探索》,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7、韓婷:《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經典化歷程研究》,濟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8、謝永珍:《詩歌意象教學析論以現行高中國文為考察範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9、劉曉珍:《王國維戲曲意境理論研究》,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三)會議論文
1、《第一屆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著所,1994年。
2、《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第一屆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
四、教科書
(依出版社筆劃排序)
(一)三民版
1、顏瑞芳等編:《普通型高中國文(含備課用書)》,第1冊,臺北,三民書局,2019年。
2、顏瑞芳等編:《普通型高中國文(含備課用書)》,第2冊,臺北,三民書局,2019年。
3、顏瑞芳等編:《普通型高中國文(含備課用書)》,第3冊,臺北,三民書局,2020年。
4、顏瑞芳等編:《普通型高中國文(含備課用書)》,第4冊,臺北,三民書局,2020年。
5、顏瑞芳等編:《普通型高中國文(含備課用書)》,第5冊,臺北,三民書局,2021年。
6、顏瑞芳等編:《普通型高中國文(含備課用書)》,第6冊,臺北,三民書局,2021年。
(二)南一版
1、何寄澎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 (含備課用書)》,第1冊,臺北,南一書局,2019年。
2、何寄澎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 (含備課用書)》,第2冊,臺北,南一書局,2019年。
3、何寄澎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 (含備課用書)》,第3冊,臺北,南一書局,2020年。
4、何寄澎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 (含備課用書)》,第4冊,臺北,南一書局,2020年。
5、何寄澎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 (含備課用書)》,第5冊,臺北,南一書局,2021年。
6、何寄澎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 (含備課用書)》,第6冊,臺北,南一書局,2021年。
(三)翰林版
1、宋裕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1冊,臺南,翰林出版社,2019年。
2、宋裕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2冊,臺南,翰林出版社,2019年。
3、宋裕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3冊,臺南,翰林出版社,2020年。
4、宋裕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4冊,臺南,翰林出版社,2020年。
5、宋裕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5冊,臺南,翰林出版社,2021年。
6、宋裕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6冊,臺南,翰林出版社,2021年。
(四)龍騰版
1、謝佩芬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1冊,臺北,龍騰文化,2019年。
2、謝佩芬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2冊,臺北,龍騰文化,2019年。
3、謝佩芬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3冊,臺北,龍騰文化,2020年。
4、謝佩芬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4冊,臺北,龍騰文化,2020年。
5、謝佩芬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5冊,臺北,龍騰文化,2021年。
6、謝佩芬等編:《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含備課用書)》,第6冊,臺北,龍騰文化,2021年。
五、網路資料
1、文學遺產 網絡版
http://wxyc.literature.org.cn/
2、讀古詩詞網
https://fanti.dugushici.com/
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zh
4、經典文學網
http://www.ccview.net/theory/rjch.htm#at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