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永財
Lui Yong-tsai
論文名稱: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應用於專業發展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dicators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Applied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l Oriented
指導教授: 潘慧玲
Pan, Hui-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評鑑個案研究
英文關鍵詞: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dicators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professional teaching development,, teacher evaluation,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mpetence, case stud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6下載:1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教育改革的成敗,繫於教師的良窳,在這一波的教改聲浪中,教師評鑑亦是時勢所趨,因為教學是專業的工作,而評鑑的目的是幫助教師檢視自己的教學行
    為,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本研究是以質性個案研究深入了解「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應用於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之實際情形,透過觀察、訪談、座談與文件分析中了解個案學校在應用「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系統於教師評鑑時,各實施階段的做法,以及學校人員對於該系統實施的可行性與配套措施的看法;在實施的歷程中,主要是詳述具體運作過程的七大步驟,接著從準備期、實施期、檢討期等三個階段來分析個案學校的實施狀況及推動情形。最後說明本指標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強調:一、培養教師教學反思,落實教學行動;二、增長教師專業權能,促進成長動力;三、提升教師專業成長,導向終身學習;四、增進教師績效責任,回歸專業形象。
    綜言之,本研究依據實徵資料獲得以下之結論:
    一、個案學校應用「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指標」於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之實施依階段循序進行
    二、以學校為單位推動教師評鑑較易進行
    三、教師透過評鑑過程的成長回饋,豐碩其教學內涵
    四、自、他評教師對學校推動教師評鑑抱持樂觀的態度
    五、「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應用於教師評鑑具可行性
    六、教師評鑑制度之落實有賴配套措施的提供
    七、教師評鑑之推動有助於教師專業發展

    基於以上之結論,本研究提出對於學校、教育行政機關及對未來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對學校之建議
    (一)教師評鑑宜逐步推展,才能水到渠成
    (二)學校應依據教師的員額,採逐年漸進的方式實施
    (三)訂定實施方案,方能有效推展
    (四)學校可依據教師評鑑結果,規劃教師專業成長活動

    二、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地方縣市教育局方面
    (二)教育部方面

    三、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範圍與目的方面
    1.本研究可擴大研究不同學校的推動經驗
    2.本研究可擴大研究的目的範圍

    (二)研究方法方面
    1. 推動教師參與行動研究
    2. 除了做質性個案研究,亦可做量化問卷調查法研究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dicators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applied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l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using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Observation, interview,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In summary, this study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1. The case school applied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dicators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l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step by step following the stages of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reflection.
    2. It was easier to implement teacher evaluation using the school as a unit.
    3. School teachers have enriched their teachings by growth feedbacks of teacher evaluation.
    4. School teachers were optimistic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evaluation.
    5. The applic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dicators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to teacher evaluation was feasible.
    6.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evaluation depended on the offering of relevant measures.
    7.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evaluation has contributed to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to school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and researchers of future studies.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教師教學專業能力………………………………………………… 9 第二節 教師評鑑…………………………………………………………… 23 第三節 教師專業發展………………………………………………………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1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56 第三節 資料整理、分析與檢定…………………………………………… 58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 63 第四章 個案學校「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 專業能力指標」評鑑系統之推動………………………………… 67 第一節 推動歷程…………………………………………………………… 67 第二節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 評鑑系統在個案學校的實施……………………………………… 77 第三節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 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結論 …………………………………………………………………139 第二節 建議 …………………………………………………………………143 參考文獻……………………………………………………………………………148 一、 中文部分 二、 英文部分 附錄一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系統(節錄稿)……………159 附錄二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系統」…………………………176 附錄三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 計畫指標系統檢討報告表 ……………………………………………188 附錄四 教學行為表現水準自、他評回饋分析表 ……………………………194 附錄五 受評教師教學行為成長比較表 ………………………………………195

    壹、中文部分
    王有煌(2002)。彰化縣校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麗雲、潘慧玲(2000)。教師彰權益能的概念與實施策略。教育研究集刊,44, 173-199。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教師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石璧菱(2003)。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教師評鑑之研究 ~以桃園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朱慶璋(2003)。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評鑑知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江芳盛(2002)。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批評思考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榮仁(2000)。學校本位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評鑑者與被評鑑者間之反省性合作行動探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吳子宏(2003)。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專業能力內涵之因素分析研究。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雨錫(200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系統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政達(2002)。國民中小學教師評鑑政策實施之可行性評估。國科會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吳貞宜(2000)。日中美三國中小學教師質即制度比較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清山(1997)。專業自主與專業倫理:建立教師專業權威之探索—談專業知能、專業自主與專業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9,33-43。
    吳清山、張素貞(2002)。教師評鑑:理念、挑戰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頁177-218)。 台北市:學富。
    吳清基(1980)。教師與進修。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慎慎(2003)。「終身學習的基礎:學習觀點」引介。社教雙月刊,118,43-47。
    呂木琳、張德銳〈譯〉(1992)。B. M. Harris & J. Hill 原著。教師發展評鑑系統。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宋銘豐 〈2003)。建構同儕合作情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巫曙穎(2002)。因應「藝術與人文」課程實施─國中音樂教師專業能力需求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生傳、陳慧芬、黃文三(2001)。國民教育階段教師在教育改革政策下的專業成長需求調查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及教育鬆綁為例。教育學刊,17,23-44。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市:心理。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及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建浩(1995)。我國啟智教育高職階段職業類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政穎(2003)。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李惠淑(2003)。國民中學教師教學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林明地(2004)。國民中小學校長培訓的重點之一:培養「持續改善」的專業知能。教育資料與研究,56,15-19。
    林進材(2004)。教學原理。五南:台北市。
    林進財(2004)。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五南:台北市。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志麟(1995)。教師效能的研究途徑與評量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5,67-75。
    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指標的建構與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志麟(2002)。教師效能:三元模式的建構與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04,44-54。
    孫志麟(2003)。學校本位觀點的教師評鑑。載於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編),「九十二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集(行政類─8-11)」(頁 1-28)。 台南市:編者。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能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徐敏榮(200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高強華(1996)。論提昇教師專業成長的教師評鑑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78。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杏合(2003)。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方案--一位偏遠小學教導主任的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定貴(1999)。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師、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張素貞(2004)。課程變革與教師專業成長。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習資訊,21 (2) ,63-72
    張細富、葉連祺(2001)。我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檢定制度之問題和興革對策。教育研究月刊,103,31-38。
    張新仁(2004)。中小學教師教學評鑑工具之發展編制。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41-55),台北市。
    張鈿富、葉連祺(2001)。我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檢定制度之問題和興革對策。教育研究月刊,103, 31-38。
    張德銳(199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德銳(2000)。教師評鑑與教師專業成長,國教世紀,6(28) ,50-54。
    張德銳、簡珠、裘友善、高淑芳、張美玉、成虹飛(編著) (1996) 。發展性教師評鑑系統。台北市:五南。
    張麗麗(2000)。教師教學評鑑—協助教師專業成長?不尊重教師專業。港都文教簡訊,38,5-7。
    張艷華(2002)。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梁一成(2003)。教師評鑑之研究--以快樂國小教師教學檔案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莫宗佑(2003)。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活動與教育變革接受度相關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許美美(1984)。國民中學家政教師專業能力需求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明德(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陳白玲(2003)。國民小學校長對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利銘(2003)。小班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怡安(2003)。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奕安(2002)。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態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奎熹(1987)。 有效教學的社會學基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有效教學研究(頁 109-154)。台北市:台灣書店。
    陳香(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聖謨(1997)。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制度態度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10, 417-441。
    陳靜婉(2001)。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傅木龍(1995)。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研究。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頁20-25)。台北市:師大書苑。
    單文經(2001)。教學引論。台北市:學富。
    馮莉雅(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其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黃心韻(1997)。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光雄(1983)。能力本位師範教育。新竹市:新竹師專。
    黃昆輝(1980)。台北市高職教師態度與教學問題之調查分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
    黃政傑(1999)。落實教學評鑑之實施。教師天地,99,39-45。
    黃政傑、李隆盛、呂建政、徐超聖、陳麗華、張煌熙、楊思偉、方志華、張嘉育(1995)。 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秋月(2003)。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真真(1999)。國民小學英語教師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耀輝(2002)。台北縣國民中學實施教師教學評鑑制度可行性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賜(1997)。現代教師如何建立專業知能和地位,師友,241,1-2。
    葉連祺(2001)。我國中小學教師檢定制度之問題與對策。輯於台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和台中市政府教育局(主編),第二次地方教育行政論壇會議手冊(頁43-50)。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葉連祺(2001)。析論美國全國教學專業標準檢覈之評量。教育政策論壇,4(2),125-158。
    葉連祺(2001)。探析美國全國教學專業標準檢覈之檢覈標準。國民教育研究學報,7,67-84。
    葉麗錦(2003)。高雄市國小教師專業評鑑實施現況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劉月娥(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決定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安彥(2002)。教學評量的理論與實用。教育資料與研究,55,100-108。
    歐陽教、高強華等(1992),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潘慧玲(2002)。緒論:學校革新的脈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47)。台北市:學富。
    潘慧玲(2003)。緒論:學術探究的典範與取徑。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1-23)。台北市:心理。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2004a)。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教育部委託專案。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b)。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蔣秋萍(2000)。國民中學生活科技學習評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水祥(2003)。教師專業成長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縣鳳甲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蔡英姝(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蔡培村(1995)。中小學教師生涯進階與等級劃分可行性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4),54-72。
    蔡碧璉(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文全(1993)。教職員考績制度探討,教師天地,64,32-36。
    謝建成(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義鄉(2000)。苗栗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可行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任琴(1997)。國小教師權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11, 157-186。
    簡茂發、單文經 (1997)。制式與非制式評量方法評析。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頁61-92)。台北市:師大書苑。
    簡婉娟(2003)。教師專業成長、進修需求與教學效能感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顧瑜君(2000)。從壓迫到增能--談教師進修模式之變革。論文發表於「新世紀教育發展願景與規劃」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Blacher, R. F. A. (1991). A study of summative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struments,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Iowa State University.( AAC 9202339)
    Bridges, E. (1986). Managing the incompetent teacher. Eugene, OR: 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Burke, P. J. (1984). Teacher career stage Implications for staff development. IN.
    Cheng, Y. C., & Tsui, K. T. (1999). Multimodel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Joum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92(3), 141-150.
    Danielson, C. (1996). Enhanc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Alexandria VA :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ng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arling-Hammond, L. (1990). Teachers and teaching: Signs of a changing profession. In W. R. Houston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pp. 267-290)London:Macmillan. M. Haberman, & J. P. Sikula
    Duke, D. L., & Stiggins, R. J. (1990). Beyond minimum competence: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J. Millman & L. Darling-Hamond (Eds.), The new handbook of teacher evaluation (pp. 116-132). London: Sage.
    Dwyer, C., & Villegas, A. M. (1993). Guiding conceptions and assessment principles for the Praxis series: Professional assessments for beginning teachers. 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Education.
    Fessler, P. (1995). Dynamics of teacher career stages. In T. R. Guskey & M. Huberman (E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New paradigms and practices (pp. 71-192.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Fessler, R. (1985).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lementary public school pupil rating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Child Study Journal, 25(1), 57-58
    Goldhammer, R., Anderson, R. H., & Krajewski, R. J. (1980). Clinical supervision: Special methods for the supervision of teachers(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ronn, P.(2003) The new work of educational leaders: Changing leadership practice. in an era of school reform. London:Paul Chapman.
    Harris, A. (1998). Effective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18(2), 169-183.
    Harrison, R., Hanson, A., & Clarke, J.(Eds.).(2002). Supporting lifelong learning, Vol. 1: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New York:Routledge/ Falmer.
    Irwin, J. W. (1996). Empowering ourselves and transforming schools: Educators making a difference.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eithwood, K., Begley, P .T., & Cousins, J .B . (1994). Developing expert leadership for future schools. London: Falmer Press.
    Peacock, A., & Rawson, B. (2001). Helping teachers to develop to develop competenc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1, 79-92.
    Prawat, R. S.(1996). Learning community, commitment and school reform.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8(1), 91-110.
    Schon, D.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Schon, D. (1986).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on, D. (Ed.). (1991). The reflective turn: Cases studies in and on eductional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chon, D. A.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on, D. A. (1988). Coaching reflective teaching. In P. P. Grimmett & G..L. Erickson (Eds.) , Reflective in teacher education (pp. 19-30).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criven, M. (1991). Duties of the teacher. In TEMP memos-The teacher evaluation models projects. Kalamazoo, MI: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and Teacher Evaluation.
    Sergiovanni, T. J. (1982). Supervision of teach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hort, P. M., & Greer, J. T. (1997). Leadership in empowered schools: Themes from innovative effort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Shulman, L. S. (1986). Paradigms and research programs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 3-36). New York : Macmillan.
    Shulman, L. S. (1992). Portfolios for teacher education: A component of refl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Skrla, L., Erlandson, D. A., Reed, E. M., & Wilson, A. P. (2001). The Emerging princi-palship. Larchmont, NY: Eyes On Educatio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