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鍑倫
Fu-Lun, Lee
論文名稱: 司馬遷《史記》及其譯本研究
A Study on Sima Qian's Shiji and Its Translations
指導教授: 賴貴三
Lai, Kuei-San
鄭圓鈴
Zheng, Yuan-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史記》譯本Burton Watson抒情性新生
英文關鍵詞: Shiji, translation, Burton Watson, lyricism, new lif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8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司馬遷《史記》及其譯本研究」為題,介紹國際漢學下的《史記》翻譯狀況,並以Burton Watson的英文譯本為主要對象進行分析與討論。全文共六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
    概述研究此題的動機與問題意識,並說明研究範圍與材料,以及採用的研究方法與步驟,進一步剖析與分類已有之相關文獻與研究成果。

    第二章
    簡要介紹國際漢學,重點在回顧各國的《史記》翻譯概況,主要分為西方及東亞譯本,在西方譯本下整理了德、法、英、俄、捷克、芬蘭及羅馬尼亞的譯本,在東亞譯本的回溯上,則以韓國及日本譯本為主。

    第三章
    介紹司馬遷的《史記》,著重在探討作者司馬遷生平及經歷對其寫作的影響,歸納《史記》內容和結構上的特色,進一步探討司馬遷發憤著述下,《史記》抒情性的展現,並提出司馬遷在《史記》中寄寓了他對人類歷史及政治趨勢的觀察。

    第四章
    介紹及分析Burton Watson的生平和他的英文譯本,先比較他所作三種《史記》譯本的內容和結構,再針對他於1993年出版的三冊譯本進行篇章內容的研究,分析並歸納譯本特色和他所採用的翻譯策略,說明翻譯與原作間的差距及差距產生的原因。

    第五章
    比較研究英語世界現最通行的兩套《史記》譯本,分為形式上及內容上的比較,在內容上以〈太史公自序〉及〈秦始皇本紀〉為對象進行分析,並歸納與探討不同的翻譯目的及翻譯策略,是如何影響了譯本的面貌。

    第六章
    對本論文作出結論,總結了譯本對司馬遷《史記》的價值及意義。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interpret Sima Qian’s Shiji in light of Sinological Studies, Burton Watson’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and William H. Nienhauser’s The Grand Scribe’s Records. First I introduc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Sima Qian’s Shiji in nine languages, and discuss how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ng purposes and strategies influence their translations. Then I concentrate on the discussion of Burton Watson’s three different Shiji translation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of China in 1961;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Chapters from the Shih Chi of Ssu-ma Ch’ien in 1969;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in 1993. By examining the different kinds of strategies that Watson uses in his translations, this paper reveals a possibility of Watson’s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alteration of Shiji. Later, I focu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parities between Watson’s and Nienhauser’s translations in two related aspects: the text’s interpretive qualities, and the inter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mong the reader, author, and translator. In analyzing the two most famous chapters in Shiji, “Tai-shi Gong zixu” and “Qin Shi Huang benji,” we see the text undergoing different kinds of changes. I close the paper with a discussion of translation as a unique art form in itself. I hope this study can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a new type of reading.

    目 次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材料說明 3 第三節 文獻回顧 5 第四節 研究進路與方法 20 第二章 國際漢學與各國《史記》翻譯概況 23 第一節 國際漢學發展概況 23 第二節 各國《史記》翻譯概況——《史記》的西方譯本 26 第三節 各國《史記》翻譯概況——《史記》的東亞譯本 45 第四節 《史記》翻譯成果整理與書目 57 第三章 司馬遷與《史記》 59 第一節 司馬遷其人 59 第二節 《史記》其書 64 第三節 司馬遷的發憤著述 67 第四節 《史記》中的「大一統」 76 第四章 Burton Watson與其《史記》英譯本分析 83 第一節 Burton Watson與《史記》翻譯 83 第二節 Burton Watson《史記》英譯本縱向比較 92 第三節 Burton Watson《史記》英譯本分析——以1993年出版的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為討論對象 105 第四節 Burton Watson《史記》英譯本中消失的篇章 118 第五章 兩種《史記》英譯本的比較 125 第一節 兩種英譯本在形式上的比較 125 第二節 兩種英譯本在內容上的比較——作者的自影:〈太史公自序〉 128 第三節 兩種英譯本在內容上的比較——譯文中的史識:〈秦始皇本紀〉 133 第四節 小結——兩種英譯本綜合比較 143 第六章 結論 145 參考文獻 149

    參考文獻

    一、《史記》注本及相關研究

    (一)注釋及校勘

    1. 古籍資料(依成書朝代先後排列)

    (1)〔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
    (2)〔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楊家駱主編:《新校史記三家注》,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12月。
    (3)〔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上海涵芬樓影印南宋黃善夫刻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4月。
    (4)﹝明﹞茅坤選,﹝明﹞閔振業輯評:《史記鈔》,﹝明﹞泰昌元年﹝1620﹞烏程閔氏刊朱墨套印本。
    (5)〔日〕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0月。

    2. 近人專書(中文在前,日文在後,依作者姓名筆劃多寡排列。若同一作者,作品有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

    (1)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3年10月。
    (2)張森楷:《史記新校注稿》,臺北:中國學典館復館籌備處,1967年10月。
    (3)韓兆琦:《史記選注匯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
    (4) ________:《史記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8月。
    (5) ________:《新譯史記》,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2月。

    (二)《史記》翻譯

    1. 專書(西文在前,日文在後,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列,日文依譯者姓名筆畫多寡。若同一作者,作品有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

    (1) Sima Qian.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of China. Translated by Burton Watson. 2 vol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1.
    (2) ________.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Translated by Burton Watson. 3 vols. rev. ed.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3) ________.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Chapters from the Shih Chi of Ssu-ma Ch’ien. Translated by Burton Wats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9.
    (4) ________. China’s First Unifier: A Study of the Ch’in Dynasty as Seen in the Life of Li Ssu. Translated by Derk Bodde. Leiden: Brill, 1938.
    (5) ________. Statesman, Patriot, and General in Ancient China: Three Shih Chi Biographies of the Ch‘in Dynasty (255-206 B. C.). Translated by Derk Bodde. New Haven: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40.
    (6) ________. Les Mémoires Historiques de Se-ma Ts’ien. Translated by Édouarde Chavannes. 5 vols. Paris: Ernest Leroux, 1895-1905.
    (7) ________. Les Mémoires Historiques de Se-ma Ts’ien. Vol. 6. Translated by Édouarde Chavannes. Paris: Adrien Maisonneuve, 1969.
    (8) ________. Gestalten aus der Zeit der Chinesischen Hegemoniekämpfe: Übersetzungen aus Sze-ma Ts’iens Historischen Denkwürdigkeiten. Translated by Erich Haenisch. Wiesbaden : Franz Steiner, 1962.
    (9)________. Der Herr von Sin-ling: Reden aus dem Chan-kuo-tsé und Biographien aus dem Shi-ki. Translated by Erich Haenisch. Stuttgart : Reclam, 1965.
    (10) ________. Sima Qian: War Lords. Translated by John Scott and William Dolby. Edinburgh: Southside, 1974.
    (11) ________. Kniha vrchních písařů : výbor z díla čínského historika. Translated by Olga Lomova and Timoteus Pokora. Praha: Karolinum, 2012.
    (12) ________. Sima Qian: Historical Records. Translated by Raymond Daw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3) ________. Istoricheskie Zapiski (“Shi Tsi”). Translated by R. V. Viatkin and V. S. Taskin. 8 vols. Moscow: Nauka, 1972-2007.
    (14) ________. The Grand Scribe’s Records. Translated by William H. Nienhauser, Jr. et al. 6 vols. 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15) ________. Čching Š' Chuang-ti. Translated by Timoteus Pokora. Praha: Orbis, 1967.
    (16) ________. Syma Czjan’, Izbrannoe. Translated by V. Panasju. Moscow: Nauka, 1956.
    (17) ________. Selections from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2 vols. Hong Kong: Commercial Press, 1974.
    (18) ________. Selections from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9.
    (19) ________. Le Chapitre 117 du Che ki: Biographie de Sseu-ma Siang-jou. Translated by Yves Hervouet.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2.
    (20)﹝日﹞小竹文夫、小竹武夫譯:《現代語譯史記》,東京:筑摩書房,1956-1957年。
    (21)〔日〕公田連太郎譯:《史記本紀、表》,收入《國譯漢文大成》第13卷,東京:國民文庫,1923年7月。
    (22) ________:《史記書、世家》,收入《國譯漢文大成》第14卷,東京:國民文庫,1923年10月。
    (23) ________:《史記列傳上卷》,收入《國譯漢文大成》第15卷,東京:國民文庫,1923年3月。
    (24) ________:《史記列傳下卷》,收入《國譯漢文大成》第16卷,東京:國民文庫,1922年9月。
    (25)﹝日﹞田中謙二、一海知義譯:《史記(楚漢篇)》,東京:朝日新聞社,1958年。
    (26)﹝日﹞野口定男、近藤光男譯:《史記》,東京:平凡社,1958-1959年。

    2. 專書中單篇(依譯者字母順序排列,同一譯者及專書中不同篇章,則據頁碼先後為序)

    (1) Jäger, Fritz. “Das 82. Kapitel des Schi-gi.” In Sino-Japonica: Festschrift André Wedemeyer zum 80. Geburtstag, edited by Halga Steininger and Hans Steininger, 107-117. Leipzig: O. Harrassowitz, 1956.
    (2) Kallio, Jyrki. “Li Si Kirjelmöi Vierasmaalaisten Karkottamista Vastaan.” In Jadekasvot: Valittuja Tarinoita Kiinan Muinaisajoilta, 166-173. Gaudeamus: University Press Finland, 2005.
    (3) ________.“Xiang Yun Elämäkerta——Loppuarvio.” In Jadekasvot: Valittuja Tarinoita Kiinan Muinaisajoilta, 174-176. Gaudeamus: University Press Finland, 2005.
    (4) ________.“Mestari Kongin Elämäkerta——Loppuarvio.” In Jadekasvot: Valittuja Tarinoita Kiinan Muinaisajoilta, 177-179. Gaudeamus: University Press Finland, 2005.
    (5) ________.“Boyin Elämäkerta.” In Jadekasvot: Valittuja Tarinoita Kiinan Muinaisajoilta, 180-187. Gaudeamus: University Press Finland, 2005.
    (6) ________.“Tuimien Virkamiesten Elämäkertojen Alkusanat.” In Jadekasvot: Valittuja Tarinoita Kiinan Muinaisajoilta, 188-189. Gaudeamus: University Press Finland, 2005.
    (7) ________.“Kauppamiesten Elämäkertojen Alkusanat.” In Jadekasvot: Valittuja Tarinoita Kiinan Muinaisajoilta, 190-198. Gaudeamus: University Press Finland, 2005.

    3. 期刊論文(依譯者字母順序排列)

    (1) Allen, Herbert J. “Ssǔma Ch‘ien’s Historical Records. Introductory Chapter.”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October 1894): 269-295.
    (2) ________. “Ssǔma Ch‘ien’s Historical Records. Chapter Ⅱ: The Hsia Dynasty.”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October 1895): 93-110.
    (3) Haenisch, Erich. “Der Aufstand von Ch'en Shê im Jahre 209 v. Chr (Shi Ki 48).” Asia Major N. S. 2 (1951): 72-84.
    (4) Hirth, Friedrich “The Story of Chang K’ién, China's Pioneer in Western Asia: Text and Translation of Chapter 123 of Ssï-Ma Ts’ién's Shï-Ki.”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37 (May 1917): 89-152.
    (5) de Francis, John. “Biography of the Marquis of Huai-Y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0 (Sept. 1947): 179-215.
    (6) Rudolph, Richard C. “The Shih-chi biography of Wu Tzu-hsü.” Oriens Extremus 9:1 (July 1962): 105-120.

    4. 學位論文

    (1) Kierman Jr., Frank Algerton. “Ssu-ma Ch’ien’s Historiographical Attitude as Reflected in Four Late Warring States Biographie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53.

    (三)研究論著

    1. 古籍資料 (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1)〔明〕凌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日〕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臺北:蘭臺書局,1968年11月。
    (2)〔清〕吳汝綸評點:《史記集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5月。
    (3)〔清〕梁玉繩:《史記志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年7月。
    (4)〔清〕吳見思評點:《史記論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11月。
    (5)〔清〕郭嵩燾:《史記札記》,臺北:樂天出版社,1971年3月。

    2. 近人專書(中文在前,西文在中,日文在後,中文及日文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列。若同一作者,作品有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

    (1) 丘述堯:《史記新探》,臺北:明文書局,1992年1月。
    (2) 朱枝富:《司馬遷政治思想通論》,延邊:延邊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3)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4月。
    (4) 李紀祥:《《史記》五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9月。
    (5) 汪惠敏:《史記政治人物述評》,臺北:師大書苑,1991年4月。
    (6) 周一平:《司馬遷史學批評及其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
    (7)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0月。
    (8) 周虎林:《司馬遷與其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0月。
    (9) 林聰舜:《《史記》的世界——人性與理念的競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年4月。
    (10) 韋葦:《司馬遷經濟思想研究》,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11)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1月。
    (12) 張大可、俞樟華等:《司馬遷一家言》,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13) 張高評編:《史記研究粹編(一)、(二)》,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4月。
    (14)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臺北:崧高書社,1885年11月。
    (15)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
    (16) 楊燕起、陳可青等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3月。
    (17) 鄭師圓鈴:《《史記》黃老思想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1月。
    (18) 魯實先:《史記會注考證駁議》,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7月。
    (19) 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3年2月。
    (20)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1月。
    (21) 錢鍾書:《管錐編》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
    (22) 蕭黎:《司馬遷評傳》,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5月。
    (23)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1月。
    (24) Durrant, Stephen W. The Cloudy Mirror: Tension and Conflict in the Writings of Sima Qia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25) Hardy, Grant. Worlds of Bronze and Bamboo: Sima Qian’s Conquest of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26) Smalley, Beryl. Historians in the Middle Ages.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74.
    (27) Watson, Burton. Ssu-ma Ch’ien, Grand Historian of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8.
    (28)﹝日﹞池田英雄:《史記學50年——日、中《史記》研究的動向(1945-95年)》,東京:明德出版社,1995年5月。
    (29)﹝日﹞武田泰淳:《司馬遷——史記の世界》,東京:日本評論社,1943年4月。
    (30)﹝日﹞林田慎之助:《司馬遷:起死回生を期す》,東京:集英社,1984年5月。

    3. 專書中單篇

    (1) Hervouet, Yves. “La valeur relative des textes du Che ki et du Han chou.” In Mélanges de sinologie offerts à Monsieur Paul Demiéville II.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4.

    4. 期刊論文(中文在前,西文在後,中文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列。若同一作者,作品有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中文論文若為外國作者書寫者,全部列在中文論文最後,依國別筆畫數排列)

    (1) 王明信:〈論司馬遷的經濟思想〉,《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第4集,1984年3月,頁87-95。
    (2)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史學評論》第6期,1983年9 月,頁39-79。
    (3) ________:〈司馬遷之心——〈報任少卿書〉析論〉,《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2000年12月,頁151-205。
    (4) 李秀英:〈20世紀中後期美國對外文化戰略與《史記》的兩次英譯〉,《大連海事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3期,2007年3月,頁125-129。
    (5) ________:〈華茲生英譯《史記》的敘事結構特徵〉,《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第9期,頁52-55。
    (6) 吳原元:〈略述《史記》在美國的兩次譯介及其影響〉,《蘭州學刊》2011年第1期,頁159-163。
    (7) 吳原元:〈略述二十四史在美國的譯介及其意義〉,《歷史教學問題》2011年第5期,頁94-100。
    (8) 吳濤:〈勒菲弗爾「重寫」理論視域下的華茲生《史記》英譯〉,《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104-108。
    (9) 吳濤、楊翔鷗:〈中西語境下華茲生對《史記》「文化萬象」詞的英譯〉,《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3期,2012年6月,頁102-108。
    (10) 周文蘊:〈從文化因素衝突模式看華譯《史記》對文化詞語的翻譯〉,《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第2期,2009年4月,頁98-102。
    (11) 林礽乾:〈太史公牛馬走析辨〉,《中國學術年刊》第20期,1999年3月,頁91-118。
    (12) 林聰舜:〈《史記》的「微言」敘事——「書法不隱」與「隱」的統一〉,《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頁89-121。
    (13) 陳吉榮、劉瑩:〈《史記》英譯過程中的默認值研究〉,《外國語言文學(季刊)》2012年第3期,頁178-185。
    (14) 黃朝陽:〈文本旅行與文化語境——華茲生英譯《史記》與倪豪士英譯《史記》的比較研究〉,《湖北民族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頁152-155。
    (15) 湯勤、畢耕:〈《史記》東漸與日本文化傳統〉,《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2年第9期,頁59-61。
    (16) 趙樺:〈20世紀50年代:《史記》在英語世界的譯介的轉折點〉,《大家》2010年第16期,頁152-153。
    (17)________:〈伯頓‧華滋生英譯《史記》述評〉,《科技信息》2010年第17期,2010年2月,頁180-182。
    (18)﹝韓﹞諸海星:〈近四十年來韓國《史記》研究綜述(1971-2010)〉,《唐都學刊》第27卷第5期,2011年9月,頁47-57。
    (19)﹝韓﹞朴宰雨:〈韓國《史記》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文學遺產》1998年第1期,1998年2月,頁20-28。
    (20) Brosset, M. “Relation du pays de Ta Ouan; Traduite du Chinois.” Nouveau Journal Asiatique 2 (Juillet [July] 1828): 418-450.
    (21) Cordier, M. Henrí. “Sse-Ma Tsièn.” T’oung Pao 3.1 (1892): 512-513.
    (22) ________. “Édouarde Chavannes.” Journal Asiatique 11.2 (Mars-Avril, 1918): 197-248.
    (23) Durrant, Stephen W. “Redeeming Sima Qian.”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4.2 (Fall 1997): 307-313.
    (24) Hardy, Grant. “Form and Narrative in Ssu-ma Ch’ien’s Shih chi.”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14 (Dec. 1992): 1-23.
    (25) ________. “Can an Ancient Chinese Historian Contribute to Modern Western Theory? The Multiple Narratives of Ssu-ma Ch’ien.” History and Theory 33.1 (Feb. 1994): 20-38.
    (26) Jäger, Fritz. “Der heutige Stand der Schi-ki Forschung.” Asia Major 9 (1933): 21-37.
    (27) Li, Wai-yee. “The Idea of Authority in the Shih chi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4.2 (Dec. 1994): 345-405.
    (28) Nienhauser Jr., William H. “A Review of Recent Shih Chi 史記 Translations.” Asian Culture Quarterly 19.1 (Spring 1991): 35.
    (29) ________. “A Century (1895-1995) of Shih Chi 史記 Studies in the West.” Asian Culture Quarterly 24.1 (Spring 1996): 1-51.
    (30) Nylan, Michael. “Sima Qian: A True Historian?” Early China 23-24 (1998-1999): 203-246.
    (31) Pokora, Timoteus.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Shih chi——To the Memory of Fritz Jäger.” Oriens Extremus 9:2 (Dec. 1962): 154-173.
    (32) Schaab-Hanke, Dorothee. “The Power of an Alleged Tradition: A Prophecy Flattering Han Emperor. Wu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Sima Cla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74 (2002): 243-291.
    (33) Walker, Richard L. “August Pfizmaier’s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69 (1949): 215-223.
    (34) Warren, Rev. G. G. “M. Chavannes’ Edition of Ssǔma Ch‘ien.” Journa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47 (1916): 12-38.
    (35) Watson, Burton. “The Shi Chi and I.”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17 (1995): 199-206.

    5. 論文集論文(中文在前,西文在後,中文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列。若同一作者,作品有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中文論文若為外國作者書寫者,全部列在中文論文最後,依國別筆畫數排列)

    (1) 文崇一:〈論司馬遷的思想〉,收入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4年5月,頁35-64。
    (2) 孫文閣:〈從司馬遷對分封制的論述看其大一統的歷史觀〉,收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編:《司馬遷與史記論文集》第1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頁129-137。
    (3) 徐復觀:〈太史公的思想背景及其史學精神〉,收入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4年5月,頁11-34。
    (4) 覃啟勛:〈論司馬遷對黃帝至秦政治文明成就的系統總結——讀《史記》前六本紀及諸表斷想〉,收入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5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頁331-345。
    (5)﹝美﹞康士林(Nicholas Koss):〈《史記》的三種英文譯本及其為文化產物之意義〉,收入王初慶編:《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頁125-167。
    (6)﹝捷﹞羅然(Olga Lomova):〈二十一世紀初翻譯史記的回顧與啟發:兼介紹史記翻譯成捷克文的研究項目〉,收入李紀祥編:《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臺北:唐山出版社,2011年5月,頁351-357。
    (7)﹝韓﹞諸海星:〈六十年來韓國《史記》研究綜述——1948-2007〉,收入李紀祥編:《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臺北:唐山出版社,2011年5月,頁117-142。
    (8) Pokora, Timoteus “Shih chi 127, The Symbiosis of Two Historians,” in Chinese Ideas about Nature and Society: Studies in Honour of Derk Bodde, edited by Charles Le Blank and Susan Blader, 215-234.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7.

    6. 學位論文(中文在前,西文在後,中文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列。若同一作者,作品有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

    (1) 阮芝生:《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2年6月。
    (2) 李俐:《平衡於真實性與文學性之間——《史記》兩個英文譯本比較研究》,上海:復旦大學英語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5月。
    (3) 李寅浩:《司馬遷述儒道法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4) 周文蘊:《漢學家的中國古史畫卷:華茲生英譯《史記》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5) 常小麗:《從勒菲弗爾改寫論看《史記》英譯》,成都:四川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6月。
    (6) 張政:《接受理論視角下的楊譯《史記選》英譯研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2012年4月。
    (7) 趙樺:《伯頓‧華岑《史記》英譯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4月。
    (8) 劉文星:《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司馬遷歷史哲學新探》,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9) 劉國平:《司馬遷的歷史哲學》,臺北: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5月。
    (10) Hardy, Grant. “Objectivity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Shih Chi”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1988.
    (11) Jian, Xiaobin. “Spatialization in the Shiji” Ph.D. diss., The Ohio University, 1992.
    (12) Watson, Burton. “Ssu-ma Ch’ien: The Historian and His Work” Ph.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56.

    7. 書評(依作者字母順序排列)

    (1) Bodde, Derk. Review of Istoricheskie Zapiski (“Shi Tsi”), translated by R. V. Viatkin and V. S. Task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95.1 (Jan.-Mar. 1975): 118.
    (2) Pokora, Timoteus. Review of Istoricheskie Zapiski (Ssu-ma Ch’ien:‘Shi Chi’), translated by R. V. Viatkin and V. S. Taskin. Orientalistische Literaturzeitung 75.4 (Juli-Aug. 1980): 392-396.

    二、其他

    (一)東亞歷史、政治、思想、文學研究

    1. 古籍資料(中文在前,日文在後,中文古籍依成書朝代先後排列)

    (1)〔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百衲本二十四史——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7月。
    (2)﹝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清高宗敕纂:《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31冊,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2月。
    (3)﹝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說文解字注》,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
    (4)﹝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6月。
    (5)﹝後晉﹞劉昫:〈舊唐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7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6)﹝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世界書局,1997年3月。
    (7)﹝清﹞畢沅、傅應奎纂修:《韓城縣志》,1976年影印﹝清﹞乾隆四十九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
    (8)﹝清﹞程樹德:《漢律考》,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9輯第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9) 曾棗莊、劉琳編:《全宋文》第95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年8月。
    (10)﹝日﹞藤原佐世:《日本國見在書目》,收入《書目五編》第32冊,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8月。

    2. 近人專書(中文在前,西文在中,日文在後,中文及日文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列。若同一作者,作品有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譯作列在中文專書最後,依國別筆畫數排列)

    (1) 王雲五:《兩漢三國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2月。
    (2) 司修武:《黃老學說與漢初政治平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6月。
    (3) 吳懷祺:《中國史學思想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4) 周啟成等譯注:《新譯昭明文選》,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2月。
    (5)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3月。
    (6)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1月。
    (7) 梁啟超著,賈馥茗標點:《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6月。
    (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12月。
    (9) 黃錦鋐:《秦漢思想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1月。
    (10)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1月。
    (11) 楊金鼎等注、馬茂元編:《楚辭注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
    (12)﹝日﹞實藤惠秀監修、譚汝謙主編:《日本譯中國書綜合目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1年。
    (13) 蔡宗陽:《修辭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4月。
    (14) 鄭師圓鈴:《閱讀教學 HOW上手:課綱閱讀能力轉化與核心教材備課藍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8月。
    (15)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收入《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合訂本,新北市:新潮社,2011年6月。
    (16)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1月。
    (17) ________:《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2月。
    (18)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
    (19)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3月。
    (20)〔美〕本杰明‧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21)﹝韓﹞金鐘權譯:《完譯三國史記》,漢城:先進文化社,1960年9月。
    (22) Birch, Cyril and Burton Watson, eds.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 1,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5.
    (23) de Bary, William Theodore, eds. 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0.
    (24) Dubs, Homer H.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Ⅰ-Ⅲ. Baltimore: Waverly Press, 1938-1955.
    (25) Kallio, Jyrki. Jadelähde: Valittuja Kirjoituksia Kiinan Keskiajalta. Gaudeamus: Helsinki University Press, 2007.
    (26) ________. Jadepeili: Valittuja Kirjoituksia Keisarillisen Kiinan Kulta-ajoilta. Gaudeamus: Helsinki University Press, 2008.
    (27) Nienhauser, William H. Jr. ed. The Indiana Compan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6.
    (28) Schwartz, Benjamin I.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9)﹝日﹞岡田正之:《近代奈良朝の漢文學》,東京:養德社,1946年10月。
    (30)﹝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續日本紀》,東京:吉川弘文館,1986年4月。

    3.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排列,若同一作者,作品有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中文論文若為外國作者書寫者,全部列在中文論文之後,依國別筆畫數排列。譯作列在最後)

    (1) 楊儒賓:〈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99-136。
    (2) 歐茜西:〈俄國與東歐諸國的中國文學翻譯〉,《漢學研究通訊》第12卷第4期,1993年12月,頁241-244。
    (3)﹝西﹞雷孟篤(José Ramón Álvarez):〈西班牙漢學研究的現況〉,《漢學研究通訊》第26卷第1期,2007年2月,頁36-47。
    (4)﹝波﹞魏思齊(Zbigniew Wesołowski):〈美國漢學研究的概況〉,《漢學研究通訊》第26卷第2期,2007年5月,頁30-40。
    (5)﹝俄﹞李福清(B. Riftin):〈中國文學在俄國——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上半葉(上)〉,《漢學研究通訊》第13卷第1期,1994年3月,頁12-16。
    (6) ________:〈中國文學在俄國——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上半葉(下)〉,《漢學研究通訊》第13卷第2期,1994年6月,頁65-70。
    (7)﹝德﹞傅海博(Gauting Herbert Franke)著,古偉瀛譯:〈尋覓中華文化:對歐洲漢學史的一些看法〉,《漢學研究通訊》第11卷第2期,1992年6月,頁89-95。

    (二) 翻譯研究及西方文學

    1. 古籍資料

    (1)﹝宋﹞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新北市:世樺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 月。

    2. 近人專書(中文在前,西文在中,日文在後,中文及日文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列。譯作列在中文專書最後,依國別筆畫數排列)

    (1) 思果:《翻譯研究》,臺北:大地出版社,2005年8月。
    (2) 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主義思想的認識與批判》,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8年4月。
    (3)〔法〕沙特(Jean-Paul Satre)著,劉大悲譯:《沙特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80年7月。
    (4)〔英〕綏夫特(Jonathan Swift)著,單德興譯注:《格理弗遊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10月。
    (5)〔英〕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著,嚴復譯:《天演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4月。
    (6)〔美〕劉禾(Lydia H. Liu)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6月。
    (7) Bassnett, Susan. The Translator as Writer. 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6.
    (8) Benjamin, Walter. Illuminations. Ed. Hannah Arendt.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9.
    (9) Biguenet, John and Rainer Schulte eds. The Craft of Transl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10) Culler, Jonathan D. 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2.
    (11) Finley, M. I., ed. The Legacy of Greece: A New Appraisa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12) Iser, 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13) Lefevere, André.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14) Paz, Octavio. Traducción: literature y literalidad. Barcelona: Tusquets Editor, 1971.
    (15)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5.

    3. 專書中單篇

    (1)﹝日﹞中村幸彥:〈翻譯‧註釋‧翻案〉,收入水田紀久、賴惟勤編:《日本漢學》,東京:大修館書店,1968年。

    4. 期刊論文

    (1) Rabassa, Gregory. “If This Be Treason: Translation and Its Possibilities.” The American Scholar 44.1 (Winter 1974-75): 29-3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