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鄧卉郁 Deng, huiyu |
---|---|
論文名稱: |
儒林外史評點研究 A Study of Comments in The Scholars (Rulin Waishi) |
指導教授: |
李志宏
Li, Chi-Hung |
口試委員: |
胡衍南
Hu, Yannan 林偉淑 Lin, Wei-shu |
口試日期: | 2021/07/02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7 |
中文關鍵詞: | 《儒林外史》 、評點 、臥閑草堂 、黃富民 、齊省堂 、張文虎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主題分析 、 歷史研究法 、 敘事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03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3 下載:5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儒林外史》四家評點為研究對象,分別為臥閑草堂評本、黃富民評本、齊省堂評本以及張文虎評本。《儒林外史》以臥閑草堂評本為底本傳播,晚清三家於此之上進行再批評使《儒林外史》再度風行於社會。四家評點間有著相互承繼、影響的現象,共同構築出一個緊密相連的評點系統與其他古典小說評點系統截然不同。依文學傳播層面而論,評點本與文本傳播性緊密相關。再加上,評點家從鑑賞評論的角度,既閃現對於《儒林外史》的主題寓意、章法結構等思維,又作為讀者與作者間溝通的橋樑,清代評點家說是《儒林外史》的第一批研究者。因此,本文選擇以四家評點本進行研究。
本文關注的問題主要有三:首先,在比較性論述下,各家評點對於人物、情節的評價與態度差異為何?反映出哪些評點家個人價值審美與時代思潮的意義。其次,各家評點如何詮釋《儒林外史》整體關於功名富貴的思想內容與白描諷刺的藝術美學?闡明作者本意之上,透顯出哪些各自的主體意識。最後,如何從評點史、文學史上定位四家評點,各評點本的特色為何?
內容分為六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確立研究方法,透過文本細讀分析評點語。第二章、第三章以「人物」為主,分別探討評點家對於女性人物與男性人物透顯出的道德倫理觀。第四章以「主題」為核心,在各家評點以「功名富貴」為旨下,論述各家對「科舉制度」、「文人文化」兩大成名得利途徑的相關思考以及在歷史社會政治下個人出處進退的關懷。第五章以「敘事美學」為重,說明評點家對小說敘事上的掌握與了解。第六章為結論,總整研究成果歸結《儒林外史》各家評點的差異以及評點史、文學史上的價值與意義。
一、古籍(依年代排序)
(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譯、(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譯、(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漢)趙岐注、(宋)孫奭、(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晉)杜預注、〔唐〕陸德明音譯、〔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鄭氏撰、(明)黃治微注:《合鐫圖像鄭氏女孝經》,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内閣文庫,1590年,明萬曆十八年刊本。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元)拜柱等修、陳高華點校:《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明)申時行等修、趙用賢等纂:《大明會典》,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佚名撰、王崇武注:《奉天靖難記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明)呂坤:《閨範》,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呂應菊重刻本。
(明)李夢陽:《空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5年。
(明)屈大均:《屈大均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明)高啟:《高太史大全集》,臺北:商務印書館,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5年。
(明)馮夢龍編刊、魏同賢校點:《古今小說》,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方苞:《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上海:國學整理社,1937年。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臥閑草堂原刊本,1994年。
(清)吳敬梓著、李漢秋主編:《儒林外史彙校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清)吳敬梓著、李漢秋輯校:《儒林外史黃小田評本》,合肥:黃山書社,1986年。
(清)李春榮:《水石緣》,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清)金聖嘆著、曹方人,周錫山標點:《金聖嘆全集(一)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徐世昌等編纂、沈芝盈、梁運華點校:《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徐釚:《詞苑叢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清)張文虎:《儒林外史評二卷》,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影印光緒十一年寶文閣刊本。
(清)張文虎著、陳大康整理:《張文虎日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黃宗羲編:《明文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5年。
(清)黃富民編:《黃勤敏公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同治五年刻本,收錄於北京圖書館藏珍本第118冊,1999年。
(清)楊葆光:《訂頑日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
二、近人論著(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世良、趙 放主編:《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彙編.華東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
么書儀:《晚清戲曲的變革》,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出版,2006年。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王先霈、周偉民:《明清小說理論批評史》,廣東:花城出版社,1988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出版,2006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鶴鳴、王 澄:《中國祠堂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丘為君:《啓蒙、理性與現代性:近代中國啟蒙運動1895-1925》,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8年。
田 澍:《正德十六年:「大禮議」與嘉隆萬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任劍濤:《倫理王國的構造:現代性視野中的儒家倫理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朱一玄、劉毓忱編:《儒林外史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朱光潛:《詩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20年。
何紅梅:《紅樓夢評點理論研究:以脂硯等十家評點為中心》,濟南:齊魯書社,2015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2004年。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吳 敢:《張竹坡與《金瓶梅》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7年。
吳士余:《中國小說美學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吳子林:《經典再生產:金聖嘆小說評點的文化透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呂妙芬:《成聖與家庭人倫──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臺北:聯經出版,2017年。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2011年。
呂妙芬主編:《明清思想與文化》,北京:世界圖書出版,2016年。
宋原放:《中國出版史》,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1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出版,2007年。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臺北:三民出版社,2005年。
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8年。
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李彥東:《清末小說的生產與傳播》,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
李純蛟:《科舉時代的應試教育》,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李國鈞:《中國書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梁淑:《《金瓶梅》詮評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李漢秋、胡益民:《清代小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
李漢秋、像東昇校注:《吳敬梓繫年校注》
李漢秋主編:《《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紀》,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
李漢秋主編:《儒林外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李慶榮:《現代實用漢語修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杜維明:《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汪民安:《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麥田出版,2013年。
沈清松:《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肖永明:《儒學.書院.社會:社會文化史視野中的書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肖東發:《中國圖書出版印刷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肖寧燦:《政治社會學》,重慶:西南師範大學,2004年。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
孟 森:《明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林 崗:《明清小說評點》,北京:北京大學,2012年。
林 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林明德、柯慶明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小說之部(三)》,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年。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2017年。
林麗月:《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新文豐出版,2014年。
祁志祥:《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
邵敬敏主編:《語法研究與語法應用》,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1994年。
阿 英:《晚清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胡 適:《胡適文存》,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胡益民、周月亮:《儒林外史與中國士文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臺北:五南出版,2018年。
孫克強、楊傳慶編著:《清人詞話》,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徐 侗:《幽默理論關鍵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年。
徐 雁:《中國圖書文化簡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
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北京:新華書店,2010年。
馬松亭:《漢語語法修辭》,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1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商 偉著、嚴蓓雯譯:《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折:《儒林外史》研究》,北京: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1991年。
張國風:《儒林外史及其時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國風:《儒林外史的人間》,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張榮翼、李 松:《文學研究的知識論依據》,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
張麗珠:《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章義和、陳春雷:《貞節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
閆廣林、徐 侗《幽默理論關鍵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年。
陳文新:《解讀儒林外史》,臺北:雲龍出版,1999年。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臺北:揚智文化,1995年。
陳美林:《吳敬梓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美林:《儒林外史人物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陳美林:《獨斷與考索:《儒林外史》研究》,北京:商務出版社,2013年。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陳喬見:《公私辨:歷史演化與現代詮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曾守仁:《金聖嘆評點活動研究:擬結構主義的重構與解構》,臺北:花木蘭文化,2014年。
程 郁:《納妾,死而不僵的陋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黃 霖編、羅書華撰:《中國歷代小說批評史料匯編校釋》,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94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75年。
楊 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楊永康:《明代官方修史與朝廷政治》,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楊清惠:《文法:金聖嘆小說評點之敘事美學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萬書元:《幽默與諷刺藝術》,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
趙軼峰:《明代的變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劉永青:《情禮之間:論明清之際的禮學轉向》,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劉永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劉富華、孫維張:《索敘爾與結構主義語言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繼保:《紅樓夢評點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劉藹萍:《現代漢語》,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歐陽健:《晚清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鄧洪波、趙子龍:《中國書院的歷史與傳承》,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
鄭大華:《晚清思想史》,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05年。
鄭吉雄、張寶三:《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5年。
鄭振鐸《晚清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鮑家麟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
譚 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年。
譚 帆:《古代小說評點簡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龔鵬程:《六經皆史──經學史/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三、外文專書
Martin W Huang, Literati and Self-Re/Presentation:Autobiographical Sensibility in the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Novel, Cail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Talaya Waller, Personal Brand Management:Marketing Human Value, Washington, D.C.: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0.
〔日〕合山究著、蕭燕婉譯:《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日〕溝口雄三著、林又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
〔日〕溝口雄三著、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曲折與展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Jamesom)、陳永國等譯:《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Critical Theory and Narrative Interpretations),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
〔美〕弗蘭克、湯姆仕(Frank Lentricchia、Thomas McLaughlin)編,張京媛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美〕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美〕周紹明著、何朝暉譯:《書籍的社會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浦安迪(Andrew Henry Plaks)著:《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美〕高彥頤(Dorothy 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費絲言(Si-yen Fei):《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變是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
〔美〕盧葦菁(Weijing Lu)著、秦立彥譯:《矢志不渝: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美〕羅伯特.斯格勒斯(Robert Scholes)著、譚一明審譯:《符號學與文學》,臺北:結構群出版社,1989年。
〔美〕羅勃‧C‧赫魯伯(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美〕羅威廉(William T. Rowe)、李仁淵、張遠譯:《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美〕蘇珊.曼素恩(Susan Mann)著:《張門才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英〕克裡斯.希林(Chris Shilling)、菲力浦.梅勒(Philip Mellor)著、李康譯:《社會學何為?》,北京:新華書店,2009年。
〔英〕亞瑟‧坡拉特(Pollard Arthur)著、董崇選譯:《何謂諷刺》,臺北:黎明文化,1973年。
〔英〕傑弗理.丘比特(Geoffrey Cubitt)著、王晨鳳譯:《歷史與記憶》,南京:譯林出版社,2021年。
〔德〕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s)著、金壽福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德〕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朱光潛譯:《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Hans 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德〕格奧爾格.齊美爾(Georg Simmel):《貨幣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澳〕羅伯特.休斯(Robert Scholes)著,劉豫譯:《文學結構主義》,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四、單篇期刊
王 方:〈哂笑下的悲鳴——論《儒林外史》諷刺藝術和悲劇意識的二重結構〉,《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1卷第3期,2018年6月,頁119-123。
王 平:〈《儒林外史》:文化反思與整合的藝術顯示〉,《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5月,頁69-75。
王文生:〈詩言志──中國文學思想的最早綱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3年第3期,頁42-77。
王汎森:〈近代知識分子自我形象的轉變〉,《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6期,2002年5月,頁1-27。
王惠惠:〈《儒林外史》黃評淺析———以王冕為例〉,《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2013年4月,頁26-28。
王慶節:〈親親相隱,正義與儒家倫理中的道德兩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51期,2017年9月,頁39-64。
王鴻泰:〈名士值幾文錢?──明清間世人的挾藝交遊與名利經營〉,《臺大文史哲學報》第90期,2018年11月,頁115-162。
王鴻泰:〈迷路的詩:明代世人的習詩情緣與人生選擇〉,《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0期,2005年12月,頁1-54。
石 旻:〈清代母教文化意義初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年3月,頁80-84。
向 芃、蔣玉斌:〈清初小說評點中評改合一現象〉,《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頁68-72。
安如巒:〈從互文性看《儒林外史》的諷刺手法〉,《明清小說研究》1997年1月,頁54-65。
朱冬雲:〈《儒林外史》黃富民評點藝術探析〉,《莆田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13年8月,頁85-90。
吳新苗:〈黃小田與《儒林外史》的早期傳播及研究〉,《文學前沿》,2006年,頁212-220。
呂妙芬:〈做為蒙學與女教讀本的《孝經》──兼論其文本定位的歷史變化〉,《台大歷史學報》,2008年第41期,頁1-64。
宋 旭、戴從容:〈論吳敬梓《儒林外史》諷刺世態的表現手法〉,《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2015年7月,頁115-118。
李 旭:〈論「趣」的美學特徵和表現形態〉,《學習與探索》2000年第4期,頁107-111。
李谷悅:〈方孝孺殉難事蹟的敘事演化與「誅十族」說考〉,《史學月刊》,2014年第5期,頁37-47。
李偉中、王先明:〈科舉家族女性的社會角色〉,《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6年第8期,頁361-371。
李停停:〈從明清擬話本小說貞節烈女形象看明清貞節觀的變化〉,《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頁58-62。
李漢秋:〈《儒林外史》研究方法述評〉,《文學遺產》1986年第1期,頁95-103。
李漢秋:〈《儒林外史》泰伯祠大祭和儒家思想初探〉,《閩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頁96-102。
李漢秋:〈王玉輝的悲劇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第6期,頁60-70。
李鵬飛:〈《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為吳敬梓所作新證〉,《中國文化研究》,2017年第1期,頁26-41。
杜文平:〈小說評點者的三種較澀對於中國古典文學文本開放性的意義〉,《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14年1月,頁42-46。
杜志軍:〈《儒林外史》與史傳文學人物的類型〉,《江淮論壇》1993年第5期,頁92-95。
杜芳琴:〈明清貞節的特點及其原因〉《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頁41-46。
杜貴晨:〈《儒林外史》假托明代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頁100-104。
杜貴晨:〈傳統文化與《儒林外史》人物考論〉,《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頁17-22。
孟昭連:〈《儒林外史》的諷刺意識與敘事特徵〉,《南開學報》1992年第2期,頁66-72。
房日晰:〈臥閑草堂本儒林外史回評瑣談〉,《西北大學學報》1982年3月,頁54-60。
房日晰:〈關於《儒林外史》的幽榜〉,《西北大學學報》1978年第1期。
林順夫、胡錦媛:〈「儒林外史」中的禮及其敘事結構〉,《中外文學》第13卷第6期,1984年11月,頁116-137。
林維杰:〈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朱熹對《孟子.萬章》篇兩項原則的詮釋學解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8年第32期,頁109-130。
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02年第30期,頁39-56。
邱德亮:〈癖嗜文化:論晚明文人詭態的美學形象〉,《文化研究》2009年第8期,頁61-100。
金觀濤、劉青峰:〈從「經世」到「經濟」──社會組織原則變化的思想史研究〉,《臺大歷史學報》,2003年12月,頁139-189。
侯雅文:〈從「社會學」的視域論「文學流派」研究的新方向〉,《淡江中文學報》,2007年第16期,頁261 - 284。
姜 勝:〈論張文虎《儒林外史》評點的樸學傾向〉,《滁州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頁6-8。
姜榮剛:〈從《儒林外史》傳播接受看近代小說的演變〉,《文學遺產》2018年第1期,頁180-189。
紀德君:〈才子佳人小說創作模式及其演變〉,《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頁133-139。
苟瀚心:〈《儒林外史》諷刺藝術分析〉,《雞西大學學報》第10卷第4期,2010年8月,頁125-126。
孫 遜:〈關於《儒林外史》的評本和評語〉,《明清小說研究》1986年第1期,頁238-257。
孫康宜:〈明清詩媛與女子才德觀〉,《中外文學》1993年第4期,頁52-81。
孫鑫博:〈毛本《三國演義》「才與節合」的女性觀及其政治文化意義〉,《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18年第1期,頁59-64。
祝 東:〈三言二拍多用〈西江月〉詞原因探析〉,《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頁105-110。
馬玨玶:〈知識、賦權與自由——論明清才子佳人小說中的知識女性〉《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126-133。
高朝俊:〈論《儒林外史》的人物塑造〉,《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頁22-27。
商 偉:〈《儒林外史》敘述形態考論〉,《文學遺產》2014年第5期,頁133-147。
張 岱:〈趣味的形而上之維──論審美實踐的審智品質〉,《文藝研究》2003年第3期,頁6-13。
張 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纪》1999年4月,頁29-39。
張 灝:〈再認戍戌維新的歷史意義〉,《二十一世紀》1998年2月,頁15-25。
張小忠:〈金聖嘆小說理論及其影響〉,《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1999年1月,頁30-39。
張國風:〈《儒林外史》的政治傾向〉,《鐵道師院學報》1987年第3期,頁76-83。
張錦池:〈論《儒林外史》的紀傳性結構形態〉,《文學遺產》1998年第5期,頁88-98。
張錦池:〈論吳敬梓筆端的一代人不如一代人現象──《儒林外史》的創作本旨及其深層意蘊〉,《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第4期,頁130-138。
陳文新:〈道德理想主義與現實人生困境——論《儒林外史》對經典敘事的戲擬〉,《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頁53-59。
陳平原:〈中國小說中的文人敘事──明清章回小說研究(下)〉《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6期,頁1-8。
陳美林、吳波:〈清人對《儒林外史》人物原型及情節本事的考據──紀念吳敬梓誕辰三百周年〉,《蘇州大學學報》(哲學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頁72-76。
陳寶良:〈「清客幫閑」:明清時期的無賴知識人及其形象〉,《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頁94-100。
陳寶良:〈明代文人辨析〉,《漢學研究》2001年第1期,頁187-218。
程 郁:〈從清刑律中有關妾的條法看婦女地位的複雜性〉,《史林》2010年第6期,頁80-89‵.
程海霞:〈女性與科舉〉,《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頁41-43。
舒敏華:〈「家國同構」觀念的形成、實質與影響〉,《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頁32-35。
黃 艷:〈明末清初擬話本小說引證的《西江月》詞的特點〉,《中國韻文學刊》2017年第2期,頁81-85。
楊 琳:〈論清初小說中的貞節觀與士人心態〉《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頁64-69。
楊 義:〈《儒林外史》的時空操作與敘事謀略〉,《江淮論壇》1995年第2期,頁76。
楊志平:〈論「草蛇灰線」與中國古代小說評點〉《求是學刊》2008年第1期,頁108-113。
葉楚炎:〈科舉與女性──以明中期至清初的通俗小說為中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頁142-147。
寧 泊:〈清人明史研究中的正統觀與忠義觀〉,《南開學報》1996年第4期,頁14-24。
翟愛玲:〈「大禮議」事件的政治意義與嘉靖前期的政治局勢〉,《史學集刊》2013年第4期,頁112-122。
趙毅衡:〈論重複:意義世界的符號構成方式〉,《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頁120-128。
鄭國龍:〈英漢反語語用功能對比〉,《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20期,28-30。
鄭毓瑜:〈詩歌創作的兩種模式──「詩緣情」與「詩言志」〉,《中外文學》1983年第9期,頁4-19。
鄭群輝:〈「趣」說──古代文藝理論範疇研究之一〉,《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頁133-137。
薛紅娟:〈楊葆光過錄黃小田《紅樓夢》批語的幾個問題〉,《紅樓夢學刊》2012年第4期,頁325-337。
謝真元:〈才子佳人模式及其文化意蘊〉,《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4期,頁59-68。
魏建剛:〈試論《儒林外史》「臥評」本關於人物描寫的點評〉,《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頁92-95。
譚 帆:〈論《儒林外史》評點的源流與價值〉,《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第6期,頁172-178。
五、學位論文
王惠惠:《張文虎儒林外史評點研究》,黃石:湖北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何 敏:《士紳型小說評點研究──以張文虎《儒林外史》評本為例》,南昌:江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李志宏:《《儒林外史》敘事藝術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李宜蓁:《《儒林外史》人物對照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李忠偉:《《儒林外史》臥閑草堂評本研究》,蘭州:蘭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李貴禎:《論《儒林外史》女性形象塑造》,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李媺媺:《《儒林外史》儒生角色詮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季雯婷:《《儒林外史》中士人的人生定位與形塑策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張少殿:《《儒林外史》臥批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張文英:《《儒林外史》中的儒者形象—從功名富貴的角度探討》,新北: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張閏熙:《金聖嘆擬史批評所見《水滸傳》敘事之史家書法》,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陳韋樺:《「厄」的形成──《儒林外史》人物與環境互動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陳麗惠:《《儒林外史》人物心理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彭名蘂:《聖經、儒林外史和水滸傳女英雄特色比較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游千慧《張竹坡評點《金瓶梅》與脂硯齋評點《紅樓夢》之比較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鄭明娳:《儒林外史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駱水玉:《紅樓夢脂硯齋評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3年。
戴明玉:《《儒林外史》人物形象析論》,臺北: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