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彥銘 |
---|---|
論文名稱: |
歷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IChO)之Catalyzer的內容分析研究 |
指導教授: | 方泰山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9 |
中文關鍵詞: | 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 、催化劑快報 、科學文章 |
英文關鍵詞: | 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 Catalyzer, Scientific articl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分析最近十年(1995-2004)之27th-36th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IChO)所發行之會刊Catalyzer(催化劑)的內容。研究目的為:一、將內容區分為:(一)科學文章、(二)官方文章、(三)行程表、(四)史地文化、(五)國際交流、(六)參訪活動、(七)小品文章、(八)其他。統計分析各分類項目的篇幅,以及其百分比,以作為編輯之參考。二、翻譯整理並評析歷屆Catalyzer的科學文章內容,以作為擬定與訓練未來化學家的化學課程與教材教學的指標。
研究結果發現:一、歷屆Catalyzer的編輯方式可區分為先前準備資料為主,或是現場收集資料為主,或是介於中間持平的三大類。中國(27th)、俄羅斯(28th)、加拿大(29th)、荷蘭(34th)的編輯策略約介於中間持平;澳大利亞(30th)、泰國(31st)、德國(36th)的文章傾向於現場機動地採訪與收集資料;丹麥(32nd)、印度(33rd)、希臘(35th)則是以事先準備的書面資料居多。二、科學文章的比例多寡差異甚大,多至三分之一,少則可沒有科學文章。並因此推論科學文章的多寡與編輯方式有關聯性。三、科學文章的內容,可以區分為科學家簡介、科學發展史、尖端科學研究以及工業發展等領域,早期的Catalyzer多為科學教育、科學史等文章;近期則增加當代的科學研究介紹,以及該國工業發展的文章。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content of “Catalyzer” which was publish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27th(1995)-36th(2004) 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 (IChO). There are two research purposes to be achieved. First: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of “Catalyzer” in eight categorizes (1.Scientific article, 2.official document, 3.daily schedule, 4.Geography History and Culture, 5.International Exchange, 6.Sight seeing and visiting, 7.Essary, 8.others ) and estimate the percentage of each category. Secondly, the major effort in this research is concentrate on the translation the major category of all “scientific articles” in the Catalyzer into Chinese, and analyze their content. These works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for editors who will edit the “Catalyzer” between 37th IChO and the teaching standard curriculum or materials.
The findings in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I. The editorial styles of “Catalyzer” can be categorized by the 3 different ways of treating information of the Journal: (1) collecting data before IChO, or (2) collecting data dynamically, or (3)the balance between them. China(27th), Russia(28th), Canada(29th), Dutch(34th) belong to category (3). Australia(30th), Thailand(31st), German(36th) are dynamically in category (2); Denmark(32nd), India(33rd), Greece(35th) are in category (1). II. The percentage of scientific article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0% to one-third of the total content; and so guesses that the numbers of scientific articles will be related to the methods of editorial “Catalyzer”. III. The contents of scientific articl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many fields: the introduction of scientists, the history of scientific developing, lates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ing of industries. The scientific articles which comes from “Early Catalyzer” was always focused on Science Education, and Histories of Science development. But those in “Recently Catalyzer”, there came the addition of some introduction articles of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s of industries in the host country. The contents of scientific materials can be used as the standard for training the future scientist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小剛譯,Frngsmyr, T.著(2001):阿弗雷德‧諾貝爾的一生和哲學。水木清華站。(http://www.54tsinghua.cn/jinghua/people/6-3-3 -2.htm)(5,8,2005查詢)。
中國科普研究所《科普效果研究》課題組(2003):科普效果評估理論和方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方采和(2004):科普雜誌之讀者研究。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石永貴(1972):科學新聞報導。台北市新聞記者工會。
林志成,劉藍玉譯,Snow C. P.著(2000):兩種文化,貓頭鷹出版,城邦發行。
邱文寶譯,Paul, Strathern.著(2003):門德列夫之夢──從煉金術到周期表的誕生,究竟出版社。
施美玲(1997):大眾傳播研究方法。五南出版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1992):第二十四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及個別輔導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1993):第二十五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及賽前輔導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1994):第二十六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1995):第二十七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1996):第二十八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及個別輔導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1997):第二十九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及個別輔導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1998):中華民國參加第卅屆國際化學奧 林匹亞競賽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1999):第三十二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國家代表團組團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1999):第卅一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及個別輔導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1999):第卅一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宣導選拔及個別輔導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2000):第三十二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國家代表團個別輔導營及丹麥參賽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2001):第三十三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國家代表團組團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2002):教育部二○○二年第三十四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參賽計畫初選、組團與參賽總報告(II),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2004):教育部二○○四年國際化學奧林匹亞參賽計畫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2003):教育部二○○三年國際化學奧林匹亞參賽計畫總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文亮(1999):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文經出版社。
莊勝雄譯,Emsley J.著(2000):分子博覽會,商周出版社。
陳体芳譯,Bernal著(2003):科學的社會功能,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綱佩(2000):科學文本的隱喻使用與讀者理解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傅雅秀(1996):科學傳播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57期,55-67。
詹火生(1990):社會學與科學傳播。科學月刊,第21卷第8期。
謝瀛春(1988a):什麼是科學傳播?。科學月刊,第19卷第7期,p487-488
謝瀛春(1988b):談科學知識的普及。科學月刊,第19卷第7期,p489-490
謝瀛春(1988c):媒介的新寵─能言善道的科學家。科學月刊,第19卷第7期,p487-488。
謝瀛春(1990):大眾傳播與科學傳播。科學月刊,第21卷第8期。
謝瀛春(1992):全國科技會議新聞之分析。新聞學研究,第46集,p131-147。
謝瀛春(1997):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國科會委託研究計畫。
謝瀛春(1997):數位媒體對大眾傳播的革命性挑戰。收錄於謝清俊 等: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影響,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計畫,p127-145。
謝瀛春(1998):從兩則科學新聞談起。科學月刊,第29卷第3期。
謝瀛春譯,Krieghbaum, H.著(1994):科學與大眾媒介。遠流出版社。
韓尚平(1990):台灣科技新聞報導的現狀與問題。科學月刊,第21卷第8期
二、英文部分
Bernal, J. D(1946):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London, G. Routledge & sons ltd.
Flesch, R.(1949, 1974):The Art of Readable Writ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Severin, W. J. & James W. T., Jr.(1984):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Uses. White Plains, New York, Longman.
Shannon, C. E. & Weaver, W, foreword by Blahut, R.E. & Hajek, B.(1998):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iebert, F. S. & Peterson, T. & Schramm, W.(1984):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the authoritarian, libertari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viet communist concepts of what the press should be and do.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Rosenberg, B. & White, D. M.(1957):Mass culture: the popular arts in America, Glencoe, Illinois, Free Press,
Snow, C. P.(1998):The Two Cultures a Second Look: Lond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ngsmyr, T.(1996):Alfred Nobel's Life & Philosophy, The Nobel Foundation (http://nobelprize.org/nobel/alfred-nobel/biographical/frangsmyr/index.html)(5,8,2005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