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智偉
Lin, Chin-Wei
論文名稱: 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Public Sphere toward Taiwan Sports Field
指導教授: 王宗吉
Wang, Chun-Ch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2
中文關鍵詞: 運動場域公共領域綜合型社區運動組織公共性自主性
英文關鍵詞: sports field, public sphere, comprehensive sports organization in community, publicness, autonom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5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透過社會進化論、溝通行動理論與運動的社會結構等作為立論依據,加以探討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發展過程、闡釋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社會結構關係、反思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實踐路線。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觀察、訪談等方式蒐集資料,藉以建立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之基礎現象及社會結構,並探究如何透過地方運動組織及運動中心的組織運作對運動公共領域的形塑與促進綜合型社區運動組織發展的可能性。研究結論有三:一、臺灣運動場域的歷史承載---現代運動的殖民現象,從現代運動的全球化移動到日治時期與戰後國民政府時期,臺灣運動場域背負著沉重的殖民包袱;二、政治經濟社會力促使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結構轉型,透過軍事、政治、經濟的社會結構影響,臺灣運動場域結構從公權力領域轉向政治公共領域乃至資產階級公共領域;三、著眼運動組織的興革---深化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革新運動組織,提升地方運動組織的「公共性」狀態與「自主性」性格,並結合運動中心營運與社區公民互動的關連,促使運動文化的典範移轉與運動公共領域的結構擴張。

    This study aims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explain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to reflect the practical route of public sphere toward Taiwan sports field by social Darwinism,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s of sports. It’s used methods of document analysis,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o collect data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basis phenomenon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process of public sphere toward Taiwan. Moreover, it is explored possibility of local sports organizations and sports center how modeling and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sports organization in community. There are three conclusions: First, Taiwan sports field hosted the phenomenon of modern sports colonial history. Second, the power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orces structure-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cess of public sphere toward Taiwan sports field. Third, focusing on r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of sports organizations is to deepen public sphere toward Taiwan sports field.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背景……………………………….…………………………2 第二節 研究目的…...……………………………………………………………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四節 名詞釋義.........…...……………………………………………11 第五節 研究方法論……...……………………………………………………16 第六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32 第貳章 公共領域的形成…………………………..……………………36 第一節 公共領域的基本意義...……...…………………………………………36 第二節 公共領域的構成要素...…………………………………………..……47 第三節 國內外運動公共領域相關研究…………………………………………53 第參章 臺灣運動場域的發展~以運動組織為焦點…………61 第一節 現代運動發展的脈絡…...………………………………………………61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臺灣運動發展………………………………………..……87 第三節 國民政府遷臺後的臺灣運動發展………………………………………99 第四節 小結……………………………………………………………………114 第肆章 政治經濟社會力的權力運作……………….…………………116 第一節 軍事體育化的框架...…………………………………………………116 第二節 全民運動化的流轉…...…………………………………………..……125 第三節 運動商業化的驅動……………………..………………………………143 第四節 小結……………………………………………………………………157 第伍章 臺灣運動場域邁向公共領域之路…………..………………160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角色與功能……………………………………161 第二節 運動組織的公共性………….....……………………………..……167 第三節 運動組織的自主性……………….…………………………………179 第四節 運動場域的公民參與—芻議綜合型社區運動組織…………………187 第五節 小結……………………………………………………………………226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229 第一節 結論……...……………………………………………………230 第二節 建議…...…………………………………………………..…239 引用文獻...…………………………………..……………………………241 附錄...………………………………………………..……………………258 附錄一 受訪同意書…...……………………………………………...…………258 附錄二 訪談大綱…...…………………………………………...………………259

    一、 中文文獻

    王宗吉 (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縣:銀禾。

    王宗吉 (譯) (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Howard, L. N. II, James H. F., 1996)

    王宗吉、林智偉 (2006)。運動競技制度根源之研究。第六屆中華民國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宗吉、林智偉 (2007)。從伊里亞斯(Norbert Elias)文明化過程的論述凝視運動場域中的暴力。96 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

    王宗吉 (2006)。媒體運動的社會結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4-2413-H-253-001-)。

    王惠民 (1999) 。轉化與沉澱:社區空間營造與社區主體性的重建─對宜蘭二結王公廟重建事件的觀察(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寧 (2001)。消費社會學—一個分析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岡成文 (2001)。哈貝瑪斯:交往行為。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國體育史學會 (1989)。中國近代體育史。 北京:北京體育學院。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2004)。中華民國體育總會慶祝八十週年紀念專輯。臺北:作者。

    石計生 (2006)。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臺北市:三民。

    史明 (2005)。臺灣人四百年史。東京:鴻儒堂。

    包亞明(譯)(1997)。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1999)。中華民國88年體育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0a)。中華民國89年體育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0b)。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1)。中華民國90年體育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2)。中華民國91年體育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3)。中華民國92年體育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4)。中華民國93年體育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5)。中華民國94年體育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6)。中華民國95年體育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7)。中華民國96年運動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8)。中華民國97年運動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9)。中華民國98年運動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0a)。中華民國99年運動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0b)。99年運動城市排行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a)。中華民國100年運動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b)。100年運動城市排行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2)。中華民國101年運動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3)。中華民國102年運動統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2)。對社會體育團體的期待,國民體育季刊,132,2-4。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a)。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體育專輯體育思潮,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b)。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體育專輯社會體育,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c)。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體育專輯體育政策,臺北市:作者。

    江欣二、陳慧文 (2001)。彰化縣體育會經營困境暨願景。大專體育,56,48-52。

    江明修、陳定銘 (2001)。臺灣社區大學的創發與建構公民社會,二十一世紀,65,122-129。

    朱偉誠 (2003)。同志‧臺灣:性公民、國族建構或公民社會,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5,115-151。
    朱道凱 (譯)(2002)。社會學動動腦。臺北:群學。(Bauman, Z. , 1990)

    何包鋼 (2002)。Habermas 的溝通理性觀述評。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0(2),25-44。

    何英奇 (1988)。大專學生之責任感與自我統整:艾力克森青年自我統整理論之倫理分析。教育心理學報,21,77-98。

    吳介民、李丁讚 (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臺灣社會學,9,119-163。

    吳文忠 (1981)。中國體育發展史 。臺北:三民書局。

    李丁讚 (2004a)。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臺灣的發展,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 1-62。臺北:桂冠。

    李丁讚 (2004b)。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357-359。臺北:桂冠。

    李子儀 (1993)。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月旦。

    李建平 (2001)。學校運動設施社區化之探討。大專體育,54,71-76。

    李信達 (2007)。體育組織之功能與運作研究─以臺南縣體育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李晶 (2004)。居民參與校園休閒活動社區意識之影響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體育學報,36,195-205。

    李誠 (2003)。體育,另一波經濟發展的龍頭。載於李誠(編),興體育拼經濟—體育與臺灣的經濟發展,頁1-5。臺北:天下文化。

    沈清松 (1998)。論公民德行的陶成,哲學與文化,25〈5〉,406-418。

    沈樹華 (1999)。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公民訓育學報,8,553-582。

    易劍東 (1998)。體育文化。臺北:揚智。

    尚憶薇 (2004)。透過「運動人口倍增計畫」理念提升社區運動之風氣。大專體育,72,1-3。

    邱怡瑛 (2004)。Habermas 的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教學歷程中對教師之啟示。教育研究(高師),12,169-178。

    邱漢誠 (2000)。Habermas 溝通行動理論之析論。復興崗學報,69,263-283。

    邱繡霞 (2001)。媒體運動的全球策略--以NBA在臺灣的發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林月枝、林怜利 (2010)。民間健身中心有效發展之途徑,國民體育季刊,161,58-64。

    林金卿 (2001)。非營利組織策略管理之研究---以財團法人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林忠程 (1995)。臺北市游泳運動俱樂部市場區隔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林孟潔 (2005)。運動健身俱樂部個人教練之專業知能、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林明達 (2010)。知覺組織支持、團隊自主性與專業團隊績效關係之研究-以臺灣各縣市體育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

    林家豪 (2006)。以類神經網路技術建構顧客終生價值預測模式之研究-以金牌運動健身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林建宇(2009)。社會體育史,臺灣體育史(張妙瑛等著)。臺北:五南。

    林振中 (2006)。Habermas 之溝通行動理論在營造和諧校園的應用探討。中等教育,57:3,62-77。

    林雅婷 (2007)。臺南市社區環境、運動組織與居民運動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林輝煌 (2003)。臺灣(省)縣市體育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吳政謀 (2005)。運動健身俱樂部參與行為、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奔放主題運動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吳建宏 (2007)。臺灣運動健身俱樂部產業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吳龍山 (2012)。打造運動島計畫之理想與目標,國民體育季刊,169,12-16。

    周偉良 (1989)。談民國時期我國武術活動發展的社會原因,中國體育史學體育史論文集(五)。北京:中國體育史學會。

    周業謙 (譯) (2000)。社會學辭典。臺北:貓頭鷹。(Jary, D., 1996)

    周愛光 (1999)。競技運動異化論。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正光 (1998)。紀登士 Anthony Giddens。臺北市:生智。

    胡夢鯨 (1991)。從教育合理性的詮釋與批判論教育的合理轉化(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夢鯨 (1993)。Habermas 的溝通行動理論探微:貢獻與限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
    4(1) , 33-70。

    洪煌佳 (2003)。大眾傳播媒體與運動商品化的省思。臺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11-223。

    洪煌佳 (2006)。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運動商業化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筱筑 (2007)。非營利運動組織營運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洪嘉文 (2000)。提升運動文化之策略。中華體育季刊,13(4),1-8。

    范春源 (1998)。戰後臺灣小學體育科教育演變之研究民國34~83 年(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范智明 (1999)。臺北市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紀雅惠 (2004)。女性自我認同形成歷程之質化研究:以四位教育與助人專業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孫本初 (1994)。非營利性組織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登記有案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對象。臺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翁開誠 (2002)。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9-11。臺北:張老師文化。

    姜慧嵐 (2000)。臺灣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產業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教育部 (1975a)。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75b)。第五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體育司 (1978)。體育司成立五週年工作報告。 臺北: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1979)。體育司成立六週年工作報告。 臺北: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1980)。體育司成立七週年工作報告。 臺北: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1981)。體育司成立八週年工作報告。 臺北: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1982)。體育司成立九週年工作報告。 臺北: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1983)。推展社區全民運動工作、輔導實務手冊。臺北:作者。

    高家斌 (2001)。非營利組織市場導向與組織績效之研究---以企業設立的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俊雄 (2009)。臺灣全民運動發展之回顧與展,國民體育季刊,158,9-14。

    高敬文 (2002)。質性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高榮孝(2005)。Habermas 的溝通理論與宗教交談-宗教交談的真理觀(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曹玉文 (1996)。社會發展理論。臺北:揚智。

    許立宏總校閱 (2004)。解讀奧林匹克運動會。臺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Girginov, V. & Parry, J., 2000)

    許義雄 (1996)。中國近代體育思想。臺北:啟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許樹淵 (2006)。我國競技運動制度的現況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48,5-10。

    馬康莊、陳信木 (2002)。社會學理論。臺北:巨流。

    畢恆達 (1999)。性別與空間。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下― 性別與文化、再現,35 – 56。

    畢恆達 (2005)。空間就是性別(gender and space)。臺北:心靈工坊。

    莊麗君 (2006)。休閒與運動空間形成青少女運動參與阻礙。大專體育,87,127-132。
    馮燕 (1997)。公益性非營利組織資源的運作與管理,理論與政策,11(3),99-112。

    郭乃菁 (2000)。Habermas 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對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高師),8,383-394。

    張力可 (2000)。臺灣棒球與認同—一個運動社會學的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張可欣 (2005)。健康體適能運動俱樂部顧客關係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張世昆(2003)。社區公共領域的形成與運作-以大雁村仙楂腳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張妙瑛等(2009)。臺灣體育史(著)。臺北:五南。

    張春興 (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 (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鍠焜 (1999)。傅柯與Habermas 啟蒙觀點及其教育蘊義(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素菲 (2005)。我不看我時「我」在嗎?。應用心理研究,26,1-11。

    黃瑛坡 (2005)。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營運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瑞茂 (2000)。社區設計重繪『生活地圖』─臺北福林社區經驗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程峻、趙大志 (2006)。背負性別平等議題原罪的體育運動。大專體育,84,65-69。

    程紹同、方信淵、洪嘉文、廖俊儒、謝一睿 (2002)。運動管理學導論。臺北:華泰文化。

    曾琳雲 (1997)。非營利組織推展成人教育之研究---以社會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麗娟 (2001)。應用行動研究改善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之個案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陳有村 (2003)。消費者選擇運動休閒俱樂部考量因素之探討--以太平洋都會生活俱樂部之會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陳強、張永強 (譯)(2001)。社會學的想像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Mills, C. W.(1959)

    陳其南 (1990)。公民國家的宗教信仰和社會倫理:從盧梭的社約論談起,當代,54,66-83。

    陳昭曄 (2004)。哈伯馬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學校教育上的啟示。教育研究(高師),12,213-223。

    陳素秋 (2005)。Habermas 之審議式民主觀對於公民教育之啟發。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6-21。

    陳惠馨 (1987)。財團法人監督問題之探討。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弱水 (2004)。傳統心靈中的社會觀-以童蒙書、家訓、善書為觀察對象,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63-109。臺北:桂冠。

    陳錦煌、翁文蒂 (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家政治季刊,2〈3〉,63-90。

    陳鴻雁 (2002)。運動產業之根基---競技運動。國民體育季刊,135,3-6。

    陳龍森 (1993)。Habermas 通行動理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馮朝霖 (2000)。生命尊嚴、人權教育與公民社會,教育研究,71,16-20。

    湯銘新編譯 (1996)。奧運百週年發展史。臺北市:中華臺北奧林匹克委員會。

    湯銘新 (2004)。奧運會發展史。臺北市:徐亨體育文化基金會。

    曾慶豹 (1999)。哈伯瑪斯。臺北巿:揚智文化。

    詹正豐、郭文仁 (2003)。公立學校校園運動及休閒設施採“公辦民營”方式之探討。 大專體育,69,6-13。

    葉淑貞、劉素芬 (1995)。工業的發展,臺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葉雅正 (2003)。全國性社會體育運動組織領導人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葉雅正、李香枝 (2004)。我國社會體育運動組織問題探討。大專體育,72,107-111。

    葉憲清 (1999)。臺灣公立體育場之體育館之經營研究。體育學報,27,1-10。

    楊坤芳、陳鎰明 (2003)。推廣社區休閒運動之策略分析。大專體育,69,86-90。

    趙麗雲 (2007)。臺灣健身運動俱樂部的發展現況與趨勢。國政研究報告。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臺北市年鑑編輯工作小組編 (2010)。臺北市年鑑2009。臺北市: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北投運動中心編 (2011)。臺北市北投運動中心99年刊。臺北市:作者。

    蔣中正 (1986)。總統 蔣公體育訓詞。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

    蔣中正 (1987)。中國之命運。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廖美貞 (2003)。女同志球聚空間之形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美貞 (2004)。「公」共籃球埸的女性空間。大專體育,72,97-101。

    廖春文 (1991)。Habermas 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適用性(未出版博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學明 (2003)。非營利運動組織應用善因行銷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體育會幼兒
    體育委員會及其合作企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潘建國 (1998)。職業運動組織媒體公共關係之研究-以中華、臺灣兩職棒聯盟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劉宏祐 (2004)。社區網球運動發展初探:以國內社區網球運動發展為例。大專
    體育,72,74-77。

    劉宜璇 (2002)。非營利性運動組織財源籌募策略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玉棟 (2004)。職業棒球組織之績效評估指標研究-以La new高熊隊為例(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鄭志富、呂宛蓁、曹校章 (2006)。臺灣地區各縣市體育館營運績效評估之實證
    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2),51-66。

    鄭宏財 (2002)。良好的學校行政溝通-從Habermas 的溝通行動理論談起。教育
    資料與研究,45,88-96。

    鄭承嘉 (2003)。臺灣職棒運動公關策略類型及實務問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大葉大學,彰化。

    蔡士傑 (2005)。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研究—以桑
    富士運動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守浦、吳憲訓 (2003)。效率化的全民體育發展政策:社區複合式綜合體育館
    BOT案的三贏策略。大專體育,69,1-5。

    蔡光哲 (2007)。職業運動球團門票銷售機制之研究-以中華職棒大聯盟所屬球團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蔡明達、沈易利 (2007)。運動俱樂部之規劃與設計。大專體育,91,88-94。

    蔡明達、陳怡謙 (2007)。運動俱樂部之客訴處理。大專體育,92,72-78。

    蔡淑敏 (2005)。運動產業加盟店與直營店之經營管理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蔡進松等(編)(2004)。文馨最新英英、英漢雙解辭典。臺北市:文馨。

    戴偉謙 (1991) 。民族精神教育體育思想之形成 (1937~1945),體育學報,13。

    蕭新煌編 (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臺北市:巨流。

    蕭嘉惠 (1995)。運動組織與企業組織經理人對贊助運動考量因素之比較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淑姿 (2000)。我國職業運動聯盟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體育學院,桃園。

    謝昆璋 (2007) 。以群體從眾觀點探究衝動性購買行為─以職業運動棒球場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羅子建 (2007)。企業對非營利運動組織贊助行為之研究-以中華民國大專院校
    體育總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羅應嘉 (2007)。臺北市北投區運動中心推動社區健康之策略與成效評估。大專
    體育,90,43-49。

    羅明葵 (2003)。社區婦女休閒滿意與社區意識之關係探討。體育學報,35,
    257-265。

    羅寶珍、陳信安 (2006)。運動場館在推展社區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探討:以臺北
    市北投市立運動中心為例。大專體育,85,62-68。

    鄧宗聖 (2004)。誰在近用媒介?初探報紙讀者投書的文化資本生態,中華傳播
    學刊,6,195-239。

    鄧明宇 (2005)。從沉淪走向能動:ㄧ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
    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

    蘇佩蕙 (2007)。臺中縣體育會組織與活動之歷史變遷(1947- 2005)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顧忠華 (1999)。臺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臺北:東吳大學。

    顧忠華 (2000)。臺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臺灣社會學研究,4,
    145-189。

    顧忠華 (2004)。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147-175。
    臺北:桂冠。

    顧忠華 (2005)。解讀社會力:臺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臺北縣:左岸。

    中時電子報(2005.05.10)。佳姿氧身館爆發財務危機 引起檢方重視。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hinet/0,1137,130105+132005051000906,00.html。搜尋時間:2007/11/03。

    中時電子報 (2007.12.11)。長跑廿五年 唐雅君健身王國夢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121100099,00.html。搜尋時間:2007/12/12。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2004.08.11)。中泰賓館風波又起-俱樂部會員權益如何保? http://www.consumers.org.tw/unit412.aspx?id=346。搜尋時間:2007/10/26。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網站,http://www.rocsf.org.tw/index.asp。搜尋時間:2010/12/03。

    臺東縣社區營造中心 (2007)。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http://elpueblo.ancc.org.tw/p_60.php。搜尋時間:2007/11/17。

    東森新聞報 (2007.12.11)。預付健身中心7年倒5家 會員損失累計上億元。
    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071211_29_qcbt。搜尋時間:2007/12/12。

    中華奧會網站,http://www.tpenoc.net/main.asp。搜尋時間:2007/11/05。

    中華職棒聯盟網站,http://www.cpbl.com.tw/。搜尋時間:2007/10/23。

    內政部網站資料,http://www.moi.gov.tw/moi/index.asp。

    行政院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站,http://www.ncpfs.gov.tw/。搜尋時間:2007/08/17。

    聯合新聞網。封街瘋路跑投訴暴增…終於要管了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封街瘋路跑-投訴暴增-終於要管了-195300172.html。搜尋時間:2014/07/18。

    李敏勇(2003)。公共性。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48982。搜尋時間:
    2010/01/13。

    臺北市教育統計資料查詢系統,http://statistic.tp.edu.tw/dialog/statfile9.asp。搜尋
    時間:2012/03/12。

    歐洲理事會,www.coe.int。搜尋時間:2007/11/13。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www.olympic.org。搜尋時間:2007/11/13。

    聯合國,www.un.org/rights。搜尋時間:2007/11/13。

    二、日文文獻
    山口泰雄 (2006)。綜合型地域スポーツクラブ。東京:大修館。

    日本文部科學省官方網站,日本運動振興基本計畫,http://www.mext.go.jp/a_menu/sports/plan/06031014/001.htm。搜尋時間:2007/01/06。

    日本運動振興中心官方網站,http://www.naash.go.jp/。搜尋時間:2007/01/06。

    日本體育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japan-sport.or.jp。搜尋時間:2007/01/06。

    池田勝編 (2001)。スポーツ白書2010-スポーツ・フォー・オールからスポーツ・フォー・エブリワンへ。東京:SSF笹川スポーツ財団。

    佐伯年詩雄 (2004)。現代企業スポーツ論。東京:不昧堂。

    藤本和延編 (2006)。スポーツ白書-スポーツの新たな価値の発見。東京:SSF笹川スポーツ財団。

    《臺灣日日新報》〈武德會臺灣支部現況〉,1907.03.09,2 版。

    三、英文文獻
    Briggs, A. (1994). The media and sport in the global village. In R. C. Wilcox (Ed.), Sport in the global village (pp. 5-20). Morgantwo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ss: Haravard
    University Press.

    Burnett, C. (2006). Buliding Social Capital Through an ‘Active Community Club’.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1/3-4, pp. 283- 294.

    Calhoun, C. (1992).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ed.).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Clandinin ,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Sage.

    Comte, E., & Stogel, C. (1990). Sports: A $63.1 Billion Industry. The Sporting News, pp. 60-66.

    Coakley, J. (1998).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6th ed. St. Louis:
    Mosby.Coakley, J. (2004). Sports in Society. New York:McGraw Hill Company.

    Melucci, A. (1989). Nomads of the Pres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Individual Nee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Elias, N. (1994). Civilization Process. London: Sage.

    Elias, N. (1997). Towards a theory of social process: a translation (translated by R. Krieken & E. Dunning).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48(3), 355-383.

    Eitzen, D. S. (2001). Sport as a microcosm of society. In D. S. Eitzen (Ed.), Spor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 anthology (6th Ed.) (pp. 1-3).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London: Polity Press.

    Habermas, J. (1962/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Trans. by Thomas Burger. London: Polity Press.

    Habermas, J. (1976).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McCarthy, W. A.
    trans.),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 (1981a).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1) (trans. by McCarthy,
    W. A.),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 (1981b).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2)( McCarthy, W.
    A.trans.), Boston: Beacon Press.

    Harvey, J., & Houle, F. (1994). Sport, world economy, global culture and new social
    movements,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1, 337-55.

    Held, D. (1980).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eo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ill, C. R. (1992). Olympic Politic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Horne, J. (1998). The politics of sports and leisure in Japan:Global power and local
    resist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sociology of sport, 33(2), 171-182.

    Kotler, P., & Andreasen, A. R. (1987).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Loy, J. B., MacPherson, B., & Kenyon, G. (1978). Sport and socia system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McCarthy, W. A. (1978).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Nixon II, H. L. (1988). The Background, Natur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apitalist Olympics’. In J. O. Segrave and D. Chu (Eds.). The Olympic Games in Transition, pp.237-251.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Nixon II, H. L. & Frey, J. H. (1996). A sociology of sport.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Pitls, B.G., Fielding, L.W. & Miller, L (1994). Industry Segmentation theory and the sport industry: Developing a Sport Industry Segment Model.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3(1), 15-24.

    Sage, G. H. (1990). Power and ideology in American sport: a critical perspectiv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olamon, L. M. (1987).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s: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 In W. W. Powell(Ed.), The nonprofit sector: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Thoma, J. E. & Calip, L. (1996). Sport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 Community.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P. xi.

    Taylor, C. (1992). “Modernity and the Rise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Tanner
    Lecture On Human Value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