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玉君
論文名稱: 國民中學教師對就讀普通班視障生支持服務滿意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 杞昭安
Chi, Chao-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視障生教師支持服務滿意度
英文關鍵詞: teacher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 support service, satisfa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台灣地區國民中學視障生教師其支持服務滿意度調查研究。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現任國民中學視障生之教師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232名,以自編之「國民中學教師對就讀普通班視障生支持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將所得資料利用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式進行分析,主要結果如下:
    一、 國民中學教師對就讀普通班視障生支持服務內容提供現況滿意程度情形部分,整體與各向度上的現況滿意度屬中等以上的滿意程度;國中視障生教師現況滿意程度高低依序為專業人員支持、行政支持、課程與教學支持、家長支持。
    二、 國民中學視障生教師其整體支持服務滿意度不因性別、教學年資等教師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 國民中學視障生教師其整體支持服務滿意度因職務、特教知能等教師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四、 國民中學視障生教師其整體支持服務滿意度不因學校規模、任教地區等環境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五、 國民中學視障生教師其整體支持服務滿意度因有無設置身障班、學生障礙程度等環境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ith supportive servic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performed on current teacher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232 valid samples were obtained. The self-redacted “Questionnaire on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ith supportive services” was adopted as the major research too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major findings include:
    1.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eacher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ith the current provision of supportive services was above the immediate level in all perspectives. The ranking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se perspectives is as follows: support of professionals, administrative support, curricular and teaching support, and parental support.
    2. The teachers’ satisfaction with supportive services was not affected by gender and duration of service.
    3. Tthe teachers’ satisfaction with supportive services was affected by position and knowledge about special education.
    4. The teachers’ satisfaction with supportive services was not affected by scale and region of the school.
    5. The teachers’ satisfaction with supportive services was affect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 special class for students with impairments and students’ degree of impairment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concerned,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future studies.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融合教育的意涵 9 第二節 國民中學視障生的學習需求與輔導 17 第三節 融合教育下的支持服務 22 第四節 國中身障生之教師其支持服務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國民中學教師對就讀普通班視障生支持服務滿意度背景現況 63 第二節 國民中學教師對就讀普通班視障生支持服務現況滿意度分析與討論 7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民中學教師對就讀普通班視障生支持服務滿意度之差異情形 77 第四節 國民中學教師對就讀普通班視障生支持服務滿意度綜合討論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95 參考文獻 98 附錄一 國民中學視障生之教師其支持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初稿 109 附錄二 專家意見彙整表 114 附錄三 國民中學視障生之教師其支持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 (預試) 118 附錄四 國民中學視障生之教師其支持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正式) 122 附錄五 國民中學教師對普通班視障生支持服務滿意度預試試卷項目分析結果 126 附錄六 支持服務滿意度預試問卷信度之分析結果 128

    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2003):身心障礙者保護法。華總(一)義字第O九二OOO六二一O號。
    毛連塭(1992):特殊教育行政。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天苗(1999):迎向二十一世紀的障礙者教育。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迎千禧談特教 (1-25頁):台北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印。
    王亦榮 (1980) :使他更投入-視覺障礙兒童混合教育之班級教學。
    國教之友,41(3),47-50。
    王亦榮(1997):台灣區視覺障礙兒童混合教育計劃巡迴輔導問題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5,97-124。
    王振德(1985):回歸主流其發展、涵意及相關的問題。
    特殊教育季刊, 17, 1-7。
    王淑霞(2001):國中教育人員對於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曲俊芳(1999):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及其教師所遇困難及支援服務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淑玓(2003):國小融合班教師與學生家長融合教育態度調查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昆壽(1998):融合教育的省思。特教新知通訊,5(7),1-2。
    吳武典(1994):我國身心障礙兒童教育安置之檢討。師大學報,39,134-181。
    吳亭芳、孟令夫(2000),相關專業服務團隊。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頁559-591)。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國維 ( 2004) :視覺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教師教學困擾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淑美 (1997):融合式班級設立之要件。特教新知通訊,4(8),1-2。
    吳淑美 (1998) :融合班之班級經營。國教世紀,180,13-16。
    李永昌(1999):視障教育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7,219-244。
    李永昌(2001):視覺障礙學生混合教育的探討。特教園丁,17(2),38-45,57。
    李永昌、李明娟、林佑宗、吳國維、徐淑芬、陳泳男、陳萱之、苑靈杉、楊雅瑱、鄭字呈(2004):指導及練習對視障生以光學儀器閱讀一般字體課本的效果研究。
    李彩蘋 (2003) :協助視覺障礙學生在普通教室學習。文教新潮,8(4),17-21。
    李惠蘭(2001):特教班教師支援融合班教師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立師院實小附設幼稚園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杞昭安(2003):視障教育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卓怡君(2006):國中普通班教師面對班上身心障礙學生之教學困擾、因應策略及所需支持系統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桂鈴 ( 2001) :視覺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學習經驗與需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惠芳(2005):智能障礙兒童在融合教育中之學習需求與支援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貴美(2001):融合教育與學校再造。載於陳政見(主編),融合教育論文集,1-20,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邱上真(2000):帶好每位學生:理論實務與調查研究—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姚佩如(2003):國中融合教育實施現況與問題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國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貴美(2004):家長教育參與。台北:商鼎。
    洪儷瑜 (2001):英國融合教育。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胡永崇(1994):輕度障礙學生安置於普通班之探討。特教園丁,9(3),26-30。
    胡永崇(2001):融合教育:意義、爭議與配合措施。收於嘉義大學特殊教育中心主編 融合教育文集(頁21-40)。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胡永崇、蔡進昌、陳正專 ( 2001) :高雄地區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235-257。
    范文良 ( 1994) :從北明二十年探討視覺障礙教育問題。我國特殊教育問題的探討,11-2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孫淑柔 (2000) :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成果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孫嘉偉(2006):高中職教師對學習障礙學生教學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麗花(2001):破除融合教育的迷思建立應有的正見。特教園丁,16(4),51-55。
    張世沛 ( 2004) :台灣省高中職校身心障礙學生融合教育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明侃(1998):桃園縣國民小學家長會參與校務運作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茂源(2001):從家長參與談親師合作的推展。教師之友,42(2),58-63。
    張照明 ( 2002) :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蓓莉(1999):從個別化教育計畫實施概況談未來應努力的方向。特教新知通訊,6(2),29-32。
    教育部(2002):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安置原則與輔導辦法。
    臺(九一)參字第九一○九五三五三號。
    教育部(1999):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提供普通學校輔導特殊教育學生支援服務辦法。台北。
    教育部(2004):特殊教育法規選輯。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特殊教育統計年報。台北。
    許天威、吳訓生 (1999):我國身心障礙者教育實施現況與發展方向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3,179-219。
    郭秀鳳 (1996) :幼兒家長與幼教工作者對實施融合式幼兒教育意見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宜慧 (2006):國中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教學支援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忠信(2001):高職特教班教師教學支援需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明聰(2000):融合式教育安置下課程的發展。特殊教育,76,17-23。
    陳冠杏(1998):台北市國小普通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狀況調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國洲(2005):國小普通班學習障礙學生及其教師所遇困難及支援服務需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清溪(2000):啟智班教師教學支援需求及教學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瑟雯(2005):國小普通班聽覺障礙學生之教師所遇困難及支援服務需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綠萍(2000):台北市國民小學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支持系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綠萍(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支持系統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進興(1999):也談專業團隊—兼談語言治療人力資源。
    特教新知通訊, 6(3),57-60。
    鈕文英(2000):國小階段實施融合教育可行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鈕文英(2003):融合教育的理念與做法-課程與教學規劃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黃冠智(1998):國小普通班教師教導聽覺障礙學生教學支援需求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迺毓 (1999) :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瑛綺(2002):國小融合教育班級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裕惠、余曉珍(2001)(譯):特殊教育概論。台北:雙葉書局。
    黃韻如(2004):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萬明美 ( 2001) :視障教育。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 新特殊教育通論,265-292。台北:五南。
    萬明美 ( 2003) :視障教育。台北:五南。
    鄒啟蓉(1998):台北市啟智幼兒班回歸主流實施現況與相關問題研究。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51-169。
    劉佑星 (1985):國民小學視覺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信雄 (2000):八十九年直轄市及縣市國民小學視障教育訪視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劉淑秋(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就讀普通班聽障生支持服務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惠珠 (2002):台北市田園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運作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 實(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融合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配合措施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文龍(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昌原 (2002):國小啟仁班實施專業團隊服務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昆瀛(2000):談學校融合教育之相關法規與配套措施。國教新知,47(2),12-17。
    蔡明富 (1998):談融合教育下教師與家長所面臨之問題及其啟示。教師之友,39(2),2-69。
    蔡明富(1998):融合教育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349-380。
    蔡明富(1999):從融合教育趨勢探討其對普通教育的啟發。菁莪,10(4),36-43。論文發表於國立台南大學舉辦之視覺障礙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南大學。
    鄭麗月(1999):從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談學校行政的配合。特教新知通訊,6(1),1-4。
    黎慧欣(1996):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知與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青蘭 (2003) :合作學習對融合班級中視覺障礙學生同儕社會互動及習癖動作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文全 (1996):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謝秀霞(2001):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政隆(1998):國小教育人員對完全融合模式之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鐘梅菁(2000):學前教師實施融合教育之專業知能與困擾問題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饒敏 (1996) :台北市國民中學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回歸主流的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英文部分

    Bisop,V.E.(1986).Identifying the components of success in mainstreaming.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Blindness,80,939-945.
    Boscardin, M.L. (2004). Transforming administration to support science in the schoolhouse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37(3),262 -269.
    Carolyn,W. (1997). Everybody’s house-the school house : best techniques for connecting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US: Corwin Press
    Champan,E.K.,& Stone,J.M.(1988).The visually handicapped child in your classroom.London:Cassell.
    Clough,P. & Lindsay, G.(1991). Integration and support service :Changing roles in special education. Windsor : NFER-NELSON.
    Cole, T. (2001) Inclusion. Educational Review ,53(2),109-112.
    Ellis, L.L.(1994). Inclusion of children and youth with emotional/behavioral disorders into the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 setting:Survey of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beliefs regarding expected knowledge/skil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Falvery,M. A.(1995). Inclusive and heterogenous schooling: Assessment,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Forlin, C.(2001). Inclusion: Identifying Potential Stressors for Regular Class Teachers. Educational Research,43(3),235-245
    Fulk, BJ.M, &Hirth, M. A.(1994). Perceptions of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 effective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4 595).
    Gallagher,V.A.(1992). Defining staff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with integration:A model for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staffing the regular classroom.(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1 824).
    Heffernan, R.(1993). Serv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general education: The partnership.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State, California,USA.
    Karchmer, M. A.,&Thomas, E. A. (1999). 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of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students. American Annals of theDeaf, 144(2), 68-77.
    King-Sears, M.E.(1997).Best academic practice for inclusion classroom.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29(7),1-24.
    Langone, J. (1998). Managing inclusive instructional setting:Technology,cooperative planning,and team-based organization.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30(8),1-15.
    Lipsky,D. K. &Gartner, A.(1997). Inclusion and School reform: Transforming Amecrican’s classroom. Baltimore. MD: Paul H.BrooksPublishing Co.
    Lomas, G., &Reusen,A. K. V. (1999). Counseling services in Texasschools for students who are deaf. TCA Journal , 27(1), 15-20.
    Masoodi,B.,&Ban,J.R.(1980).Teaching the visually handicapped in regular classes.Educational Leadership,37 (4),351-356.
    Perpoint,J. (1989). Reflection on a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 In W. Stainback, S. Stainback, & M. Forest (Eds.). Educating all students in the mainstream of regular education (pp 249-254).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Phllis,K.M., Katherine,M.,& Martha,J.C(1996).Adapt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visual impairtments in regural setting.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3(4),231-233.
    Putnam, J. W.(1993).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trategies for inclusion: Celebrating diversity in the classroom.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Scheffel D.L., Kallam M., Smith K. N., & Hoernicke P.A.(1996). Inclusion: What It Is and How It Works Bes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2663)
    Scholl,G.T.(1986).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for blind and visu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and youth.New York,NY: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Scruggs,T.E.,&Mastropieri,M.A.(1996).Teacher perceptions of mainstreaming/inclusion,1958-1995:Aresearchsynthesis.Exceptional Children,63,59-74.
    Smith, M.K., & Smith, K.E. (2000). “I believe in inclusion, but …”: Regular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perceptions of successful inclus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14(2), 161-180.
    Stainback,S., & Stainback,W.(1990). Support networks for inclusive schooling .Baltimore:Brookes
    Stainback,S., & Stainback,W.(1992).Curriculum considerations in inclusive classrooms:Facilitating learning for all students .Baltimore:Brookes.
    Stainback,W., & Stainback, S.(1993). Support networking for inclusive schooling: Interdependent integrated education. Baltimore : Paul H. Brookes.
    Stainback,, S., & Stainback, W. (Eds.). (1996). Inclusion: A guide for educators.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Suvak,P.A(1999).What do they do?Activities of teachers of students with visual impairtments.Re:View,30(4),181-191.
    Swenson,A.M(1995).Itinerant teaching:An insider’s view.Re:View,27(3),113-116.
    Warren,D.H.(1984).Blindness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2d ed.,revised).New York: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Werts, M. G., Wolery, M. & Snyder, E. D. (1996).Supports and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inclusive schooling: per-cep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bout need and availability.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30(2),187-203.
    Wood , J.W.(1992).Adapting instruction for mainstreamed and at risk student.New York,N.Y.:Macmillan.
    York-Barr, J. (1996). Creating inclusive school communities: A staff development series for general and special educators-Participant guide.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York, J., & Vandercook, T.(1991). Designing an integrated program for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23,22-2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