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漢岳 |
---|---|
論文名稱: |
國際遷移的另一種視野:東南亞籍男性婚姻移民來台灣之生活適應 |
指導教授: | 潘淑滿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跨國婚姻移民 、生活調適 |
英文關鍵詞: | international marriage, life adapt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1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者從多方的學術研究與大眾媒體報導中發現,對於來台東南亞籍男性婚姻移民生活,目前的論述多半只是一個模糊的概說,且多持著負面的角度。為此,本研究之目的為希望了解東南亞籍男性婚姻移民來台灣之後的生活經驗與歷程,包括其選擇遷移的緣故、家庭互動關係、人際網絡關係等。
由於男性新移民在台人數較少,且對於他們的分布型態、模式尚未有完整的論述,本研究以採取質性研究進行研究。就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ing)訪談八位住於台北縣市與桃園縣的東南亞(包括菲律賓籍、泰國籍、印尼籍以及馬來西亞籍等)男性婚姻移民,就他們的敘述中了解每個事件對其之意義為何。
從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開始對他們在臺灣生活的樣貌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研究發現東南亞籍男性婚姻移民在台灣之生活經驗實際上是一連續適應歷程,而台灣社會民眾對於東南亞籍移民者的態度與對待方式也會影響到移民者的適應。此外,這其中東南亞籍男性婚姻移民面對移民社會的結構限制,也會發展出自己一套多元文化的因應方式。
綜上所述,研究者建議社會工作實務與教育可就以下努力;包括針對男性婚姻移民辦理適當的職業訓練與賦權教育,而實務工作者也應就移民多樣性設計發展相關服務。最後,研究者也建議未來相關研究可行方向。
From amounts of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mass media, the researcher only found a rough description and concept about these foreigners, and the outlook is negative and maybe unfair to them. The research aims at understanding male marriage immigrants ' experiences in Taiwan.
Because these immigrants are small in number, this research approaches each case with in-depth interviewing. After interviewing eight southeastern-Asian male marriage immigrants(including the Filipino, Thai, Indonesian and Malaysian nationality, etc.), the research then discuss each experience and its meaning to the immigrant.
During the period of time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had further understanding for foreign men’s life. The southeastern-Asian marriage immigrants' life in Taiwan i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adaptation, which influenced by Taiwanese society's attitude and treatment toward them. When southeast-Asian male marriage immigrants face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immigration social structure also developed their own set of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light of the way.
The researchers suggested that we can develop the right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empowering education for male immigrants. In addition, the practice on migrant workers should also develop the diversity of design services.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s also suggested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一、中文部分:
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臺北:桂冠。
S. A. Basow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台北,揚智。
王宏仁(2000)。階層化的「生產力」: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大學社會學系,頁1-27。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第32期,頁43-81。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市場:以台越婚姻仲介業運作為例。台灣社會學。第六期,頁177-221。
王宏仁、楊玉鶯(2007)。越南移工與原鄉性別文化。台灣勞工雙月刊,卷六,頁27-54。
王增勇等譯(2005)。傅柯與社會工作。台北:心理。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台灣東南亞學刊,3(1)。
林萬億(2006)。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王雅各、范麗娟主編,質性研究導論,頁83-126。台北:心理。
李玫臻(2003)。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1997)。從國際化到異文化─一個新的思考座標。社教雙月刊,82期,頁36-37。
邱琡雯(1999)。在地國際化?外籍新娘在地化:就讀嘉義地區國小補校外籍新娘之社會生活。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
邱琡雯(2000)。在臺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同化?還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學刊,29期,頁197-219。
邱琡雯 (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臺北:時英。
邱琡雯 (2007)。「移民區病理vs.網絡集結點」的衝突與克服:以在臺越南女性的店家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13期,頁95-120。
何青蓉(2005)。解構跨國婚姻移民問題化思維:性別、族群與階級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 (5),頁54-81。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瓊芳、張翰璧(2007)。越南、印尼與台灣社會價值觀的比較研究。台灣東南亞學刊。4卷1期,頁91-112。
洪秋月(1987)。單親婦女的支持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出版社。
藍采風(1981)。婚姻與家庭。臺北:幼獅文化。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潘淑滿(2007)。親密關係—多重身份與權力流動。台北:心理。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依潔(2008)。跨文化社會工作者的經驗與反思。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2000)。東南亞的智慧。台北:林鬱文化事業。
陳明利(2003)。跨國婚姻下-東南亞外籍新娘來臺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適應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瑜(2003)。台灣想像與落差:十九個埔里越南新娘的故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誠(2001)。台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慧(2005)。蹺蹺板的兩端-家庭中的權力與決策。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8期。
陳墀吉(1983)。鶯歌鎮社會空間結構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美雲(2000)。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慎(2004)。大陸女性配偶在臺灣生活適應之探討:以臺北市縣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徐榮崇、葉富強(2006)。性別角色的跨國思維—以布理斯本的一點五代臺灣移民為例。人口學刊,第五期,頁37-51。
翟振孝(2004)。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柴松林(2005)。婚姻移民及其衍生問題的解析。內政部警政署政風室半年刊物,第五期,頁162-173。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段、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第4期,頁10-21。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市場:以台灣外籍媳婦為例。宣讀於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
系。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三期,頁157-19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臺灣社會研究。
張雅翕。(2006)。移民社會網絡及政治參與─以「南洋台灣姊妹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鄭雅雯(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適應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之探。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
溫秀珠(1996)。家庭中婦女照顧者角色形成因素與照顧過程之探討-以失能老人之照顧為例。臺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詠梅(2002)。臺灣印尼籍跨國婚姻婦女之健康關注。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郁菁(2004)。國際婚姻家庭中的新文化適應--東南亞、大陸與歐美外籍配偶家庭的比較:以台南市為例。發表於「快樂兒童、活力老人、健康社區—
建構台灣社會福利的新願景」學術研討會。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實例,頁195-220。台北:巨流。
黃盈豪(2006)。社工面對多元族群提供服務之技巧。發表於九十五年社工與多元族群服務研討會。台北 :中華民國新女性聯合會。
黃毅志(1999)。台灣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彭懷真(2004)。為什麼沒有男性福利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01期。
畢恆達(2006)。GQ男人在發燒。台北:女書文化。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元豪(2006)。全球化趨勢中婚姻移民人權之保障—全球化、台灣新國族主義、人權論述的關係。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台北婦女中心。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臺北:巨流。
二、英文部分:
Ataca, B. & Berry, J. W. (2002). Psychological,
sociocultural, and marital adaptation of Turkish immigrant couples in Cana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7 (1): 13-26.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al health. New York: The Ronald Press.
Berg, B. L.(2004).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Black,J. S. (1990).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adjustment of
japanese expatriate manager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30,119-134.
Bowser, A. G. & Hejazinia-Bowser, S. (1990). A general study of intermarri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44(3), 163-171.
Davis, B.(2001) Gender, networks and Mexico-US migration.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8(2) ,1-26.
Denzin, N. K. & Lincoln, Y. S.(Eds.)(1998).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 Oaks, CA:Sage.
Del Rosario V. O. (1994). Lifting the smoke screen:Dynamics of mail-order bride
migration from the philippin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velopment studies of the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The Hague, The Netherlands.
Freire, P(1970). Cultural Action and Conscientization.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40(3), 45-77.
Massey, D. S. (1998).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4: 383-413.
Ong, A. (1993). On the Edge of Empires: Flexible Citizenship among Chinese in
Diaspora. Positions 1(3): 745-778.
Ma, S. A.(2000)Rethinking 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 in Contemporary Migration Theories,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0: 145-184。
McGuire, Sr. S. (1998). Global migration and health.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21(2): 1-16.
Philpott, S. B. (1970). The Implication of Migration for Sending Societies :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Migration and Anthropology, Proceeding of the 1970 Annual Spring Meeting.
Rangel, D. K. (1999). Crazy about each other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racial relationships. Di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