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馨茹
Liu, Hsin-Ju
論文名稱: 「神明的匠師」在台灣-現存北管樂器製作紀錄片
"God's craftsmen in Taiwan"- Ethno graphic Film Production of Beiguan instruments
指導教授: 黃均人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北管牌子嗩吶銅鑼
英文關鍵詞: Beiguan, Pai-chi, Gong, Suona, Drum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59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1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神明的匠師》是一部關於北管樂器製作的紀錄片,北管樂器製作匠師又被稱為神明的匠師。
    北管文化根源於中國大陸,相傳清乾隆(西元1736-1795)~嘉慶(西元1796-1820)年間由中國大陸移民傳入臺灣,融入當地社會的習俗,影響擴及布袋戲、傀儡戲、歌仔戲、道教科儀的後場音樂以及客家八音。任何迎神賽會、歲時節慶都可聽見北管音樂,屬臺灣發展最蓬勃的傳統音樂之一,樂曲種類多樣,廣泛分佈於各地,又可稱為臺灣早期的流行音樂,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對先民來說,北管戲曲無論在酬神、娛樂方面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北管音樂中的鑼、鼓、鈸及嗩吶所產生明亮高亢、熱鬧的音色,在早期農業社會中,搭配神明遶境的遊行,或是起兵交戰的戲劇,立刻吸引左鄰右社前來觀看,因此北管音樂在民間戲曲和祭祀儀禮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影響北管音樂音色、音準的北管樂器製作匠師就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幕後推手。
    儘管如此,除了少數學術論文以及公視製作之薪傳系列紀錄片之外,鮮少有專注於北管樂器製作的相關書籍與影片,然而樂器被賦予著音樂文化傳承的使命,應該被重視。所以本文以「神明的匠師」為主題,以紀錄片形式的拍攝手法紀錄北管「牌子」樂器的製作及其脈絡,採訪徐文樟、八音王陳建誠、响仁和鐘鼓廠王錫坤、林午銅鑼林烈旗等匠師,並且於梨春園、保安宮、雞籠中元祭、慈惠宮保民繞境等活動拍攝北管音樂演奏,欲顯示現存北管樂器製作的現況及北管音樂的應用場合。

    “God’s craftsmen” is a documentary about Beiguan instruments. Craftmen who make Beiguan instruments are called God’s Craftsmen.
    The “Beiguan” culture roots China, it was introduced into Taiwan by Chinese immigrants in 17c.. It has prevalently immersed into Taiwan social society and influenced its culture, which includes Hakka Bayin Music and the backcourt music of Taiwan Glove Puppet, String Puppet Show, Taiwanese Opera and Taoist Rituals. One could hear the Beiguan music during the religious ceremonies and traditional festivals everywhere in Taiwan. Being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traditional music in Taiwan, Beiguan has diverse species and spreads widely in Taiwan. With 200-year history, Beiguan was the pop music and background music of Taiwan in the early age.
    For ancestors, “Beiguan”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anksgiving and entertainment. Combined with the pilgrimage activities or military dramas, the bright sound of Gong, Drum, Cymbals and Suona draw attentions of the people around the villages to the shows in the early age. Therefore, the craftsmen of the Beiguan instruments play important roles since they could influments the timbre and pitch of Beiguan instruments.
    However, there are rarely related books and videos intro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Beiguan instruments, expect a few academic papers and the documentary series “Legacy” made by Chinese Public Television. The musical instrument was given the miss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y should be valued. Therefore, I use “God’s craftsman” as the theme for this study. I made a documentary, recording the manufacture of Beiguan instruments, the interviews of Beiguan masters (including Wen-Chang Hsu, “Baying King” Jian-Cheng Chen, “Xian Jen Ho” Shi-Qun Wong, and “LingWu gong” Lie-Chi Lin) and the pilgrimage activities of “Li Chuen Yuan“, “Dalongdong Bao'an Temple”, “Jilong Mid-summer Ghost Festival”, and “Sung Shan Tsu Huei Temple”. The documentary helps people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manufacture of traditional music instruments and the occasions where the Beiguan music is applied.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圖例 v 表例 vii 凡例 viii 第一章 緒論 9 第一節 創作源起 10 第二節 拍攝目的 11 第三節 拍攝方法 12 第四節 拍攝範疇與限制 13 第五節 小結 16 第二章 創作理念 17 第一節 故事大綱 17 第二節 受訪者簡介 17 第三節 影像風格 19 第三章 「神明的匠師紀錄片」製作期 24 第一節 拍攝行程規劃 24 第二節 器材測試 24 第三節 正式拍攝 31 第四節 小結 48 第四章 「神明的匠師紀錄片」後製期 50 第一節 影像剪接 50 第二節 聲音剪接 53 第三節 腳本製作 54 第四節 小結 81 結論 82 附錄一:拍攝行程表 83 附錄二:受訪者邀約安排之歷程 84 附錄三:訪談逐字稿之段落選擇 87 參考資料 126

    學術論文:
    潘汝端。〈北管嗩吶的音樂及其技藝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8。

    楊秀汶。〈北管提絃之製作與演奏技巧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006。

    陳怡君。〈臺灣的鼓類樂器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2004。

    顏翩翩。〈民族樂器匈牙利揚琴之傳承、製作與演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

    黃韻蓁。〈排灣族雙管鼻笛之樂器型制、演奏與應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0。

    黃殷鐘。〈臺灣竹管樂器研究-以品仔、洞簫、鴨母達仔、吹甲為對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1。

    蘇薇之。〈二十世紀千里達樂器之探討-以鋼鼓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0。

    劉克浩。〈泰雅族口簧琴音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6。

    張逸方。〈紀錄片《再見了,菲林》創作理念與製作說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5。

    專書:
    吕錘寬。《北管音樂概論》。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0。

    ________。《臺灣傳統音樂概論・器樂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

    ________。《牌子集成傳統音樂輯錄—北管卷》。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999。

    海伦・迈尔斯 主編。《民族音楽学导论》。北京:人民音楽出版社,2014。

    Michael Rabiger著。《製作紀錄片》。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徐亞湘。《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9。

    雜誌:
    《基隆款款行》。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5。

    影音資料:
    《薪傳》臺灣民間樂器篇001、012、013篇。公共電視,200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