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俊雄
論文名稱: 夏一夫(玉符)繪畫之研究
Reserach on the Ink Paintings by Hsia I-Fu
指導教授: 潘襎
Pan, F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1
中文關鍵詞: 夏一夫台灣美術水墨畫焦墨山水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3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繪畫的發展,在各個時代都有其開創及筆墨上的突破,基本上這些突破也都依循在傳統的文化本質中發展,這樣的文化本質縱使在非漢族統治的朝代,似乎也能得到認同而得以延續。但是這樣的觀點,在民國之後產生了一些變化,國勢衰弱的影響下,對於傳統文化似乎也產生了存疑,面對傳統水墨畫也有了一些改革及反省。在這樣的時代潮流中,不論台灣或大陸都對水墨畫的發展提出了一些新看法,雖然政治情勢或文化政策也一度影響到兩岸繪畫的發展,但是這也無法阻止水墨畫發展之局勢。
    當然如何在既有的傳統文化特質中,尋求水墨畫的新徑是重要的,以文化移植的來解決文化改革,最終似乎也只能得到暫時療慰的假象,要解決這樣問題,或許必須回頭來面對自己的文化。因此,在創新及改革中還能保有傳統的文化,也就是最能展現文化特質的文化反省。
    夏一夫在台灣畫壇默默的耕耘了數十年,在水墨畫的創新上,也有了些許的成果。但由於與畫壇間的往來並不密切,真正認識他的人屈指可數。因此本文就夏一夫繪畫的幾個面向,來探究畫家的繪畫資料及成就。由於當代的畫家,相關文獻的討論較為不足,因此文章較為著重在畫家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本文主要的章節重點有畫家的生涯、與藝術界的互動、藝術風格的形成及藝術成就的探討等四個部份。畫家的生涯主要是記述畫家的生命歷程,以及生命的經驗對於往後創作的影響。藝壇的互動部份,是在探討畫家與藝術界的往來,藉由釐清畫家與藝術界的關係及生命的經驗,整理出畫家繪畫當中的精神史。藝術風格的形成,是從畫家的藝術學習、自我探索及風格創造三個部份來探討畫家創作的歷程。畫家的藝術成就,是以美術史的角度,來討論畫家的藝術定位。但是實際上有關畫家的相關探討實在有限,在此筆者提出了個人研究的微薄觀點,這一部分也尚須往後有更多的討論。
    本文資料來源多為畫家提供的原始資料,圖像也多為筆者經由原作翻拍的圖檔,經由資料的收集整理,對於畫家資料做一完整的建檔,以期對往後有志研究者,提供可為詢查參考的資料。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painting, there are innovations and breakthroughs on painting skills in each dynasty. In general, most of these breakthroughs follow the essential spri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ven under the ruling powers were not form by Han race. However, this viewpoint has changed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formed. The weak power of the nation results to the doub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reformation and introspec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Under this tide, both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rtists brought up new aspect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Though, the political issues and culture policy have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painting, the changing of Chinese paint is irresistible.
    How to find the new path for Chinese painting from the tradition is important. Using culture transplantation to replace reformation can only obtain the temporary comfort.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must face our culture. In sum, it can present most culture characteristic in culture introspection by keeping traditions in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ation.
    Hsia I-Fu has cultivated in Taiwan art community for decades, and has several contributions on the innov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Since he does not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community, there were not so many people know him. The research discuss the artist’s inform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several scopes, such as, artist’s career, the interaction with artist community, the formation of style and the achievement. In artist’s career section, it describes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artist and the effect on the creation from the experience. The interaction with artist community section depicts the sprit of artist’s creation. The formation of style section discussed the progress of the creation in three parts: learning of art, self-inspection and self-learning, and style formation. As to the achievement section, the researcher discussed the artist’s position by using art history viewpoint. However, there were not many researches about the artist, the researcher brings up personal viewpoints in the achievement part. Since Hsia I-Fu is a temporary artist,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are limited. The research is focus on artist’s inform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in the research are primary data provided by the painter. Most of figures are copied from the original pictures. By collect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research has archived thorough information for the artist. The research can b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y.

    緒 論……………………………………………………………………… 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研究範圍……………………………………………………………… 2 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 7 第一章 大時代下的生命體驗…………………………………………… 8 第一節 藝術心靈的啟蒙…………………………………………… 8 第二節 動蕩社會伴隨成長…………………………………………15 第三節 美術設計工作的激盪………………………………………19 第四節 藝術生命的盟華……………………………………………24 第二章 生命經驗中的藝壇互動…………………………………………28 第一節 似乎無緣為生計勞頓………………………………………28 第二節 生而立命的畫業志向………………………………………35 第三節 獨隱般的藝術生涯…………………………………………43 第三章 風格發展的歷程…………………………………………………47 第一節 畫藝養份的累積……………………………………………47 一、 師承樣貌的學習……………………………………………47 二、 人物即景取子愷……………………………………………59 三、 多樣風格的呈現……………………………………………63 第二節 個人風格的探索……………………………………………65 一、 黃賓虹焦墨的啟發…………………………………………68 二、 龔賢筆墨的取法……………………………………………73 三、 個人風貌的誕生……………………………………………75 第三節 自我風格的展現……………………………………………83 一、1985~1989期間 ……………………………………………83 二、1990~1994期間 ……………………………………………92 三、1995~1999期間 ……………………………………………98 四、2000~2006 期間 …………………………………………104 第四章 夏一夫水墨藝術評論 …………………………………………116 第一節 宋畫情韻的傳承 …………………………………………116 第二節 筆墨藝趣的突破 …………………………………………121 第三節 時代面目的探索 …………………………………………125 結 論 ……………………………………………………………………132 參考文獻 …………………………………………………………………134 一、 專書 ……………………………………………………………134 二、專論 ……………………………………………………………135 三、期刊 ……………………………………………………………135 四、畫冊 ……………………………………………………………136 五、外文書籍 ………………………………………………………137 六、網路資料 ………………………………………………………137 附錄一 近代藝術家年表 ………………………………………………138 附錄二 夏一夫年表 ……………………………………………………139 附錄三 夏一夫歷年展覽概況表 ………………………………………149 附錄四 夏一夫參與畫會組織及作品典藏表 …………………………152 附錄五 夏一夫常用印鑑表 ……………………………………………154 附錄六 夏一夫落款表 …………………………………………………158 一、玉符款 ……………………………………………………158 二、夏氏、孤憤款 ……………………………………………159 三、一夫款 ……………………………………………………160 附錄七 訪談記錄 ………………………………………………………170 夏一夫訪談紀錄 ………………………………………………170 文本訪問(一) ………………………………………………170 文本訪問(二) ………………………………………………177 文本訪問(三) ………………………………………………179 文本訪問(四) ………………………………………………184 李鑄晉訪談紀錄 ………………………………………………185 曾肅良訪談紀錄 ………………………………………………189 附錄八 夏一夫手稿 ……………………………………………………191 手稿一 …………………………………………………………191 手稿二 …………………………………………………………192 手稿三 …………………………………………………………193 手稿四 …………………………………………………………198 附錄九 夏一夫信件 ……………………………………………………199 信件一 …………………………………………………………199 信件二 …………………………………………………………200 附錄十 夏一夫作品類型數量統計表 …………………………………201 附錄十一 夏一夫作品圖錄………………………………………………202

    一、專書
    1、張彥遠著(唐)《歷代名畫記》台北市 臺灣商務1971
    2、郭熙、郭思著〔宋〕《林泉高致》台北市 河洛圖書公司1975
    3、潘遠告主編《宋人畫論》湖南省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0
    4、龔賢等著《山水畫論》藝術圖書公司 台北 1978
    5、王伯敏編 《黃賓虹畫語》上海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7
    6、黃賓虹著 《黃賓虹畫語錄》華正書局 台北 1986
    7、沈寶發編輯 《黃賓虹畫語-日月山畫譚》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上海 1997
    8、李碧珊編輯 《豐子愷/勝利》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 2000
    9、徐國源著 《豐子愷》國家出版社 台北 2002
    10、豐一吟等著《豐子愷傳》蘭亭出版社,臺北市,1987。
    11、廖靜文《徐悲鴻一生》台北,新潮社,1992。
    12、黃光男著 《傅狷夫-書畫雙絕》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 2004
    13、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 台北市 台灣學生書局 1973
    14、李霖燦著《中國美術史稿》台北市 雄獅圖書 1990
    15、李澤厚著 《美的歷程》台北市 金楓出版社1991
    16、葉朗著《中國美學的開展(上)》台北市 金楓出版社1991
    17、葉朗著《中國美學的開展(下)》台北市 金楓出版社1991
    18、張朝暉、徐深著《中國繪畫史》台北市 文津出版社 1996
    19、李鑄晉、萬青力著《中國現代繪畫史:民初之部(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九)》台北市 石頭出版社 2001
    20、李鑄晉著《中國現代繪畫史》台北市 石頭出版社 2003
    21、潘襎著《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水墨類:寫實造境水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家 台北 2004
    22、高木森著 《宋畫思想探微》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1994
    23、林星嶽《台灣美術四十年》台北 自由時報出版社
    24、王振德 《中國近現代書畫家辭典》北京 天津楊柳青畫社 2000.8
    25、蔣永敬《北伐時期的政治史料---一九二七年的中國》正中書局 台北 1981
    26、李夢九《山東鄉民對日抗戰暨反共紀實》華岡書城 台北 1981.8
    27、黃季陸主編《抗戰前教育政策與改革》中央文物供應社 台北 1971.3
    28、羅雲《細說清代戰爭》祥雲出版社 台北 1975.12
    29、王志信、陶惠英編《山東流亡學校史》山東文獻雜誌社 台北 1996.6
    30、黃志超編 《蠟染藝術》藝術圖書公司 台北 1987.8
    31、張新知 《手工印染藝術》南天書局 台北
    32、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94.7
    33、孫津《美術批評學》,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6.2

    二、專論
    1、卓聖格《徐悲鴻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台北1987
    2、吳逢春《黃賓虹繪畫藝術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1987
    3、李鑄晉〈民初繪畫的幾種改革〉《中國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兼論日韓現代美術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4、李鑄晉〈水墨畫與現代畫〉《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記錄》(台灣省立美術館編印)1994年
    5、陳麗娟《傳狷夫的書畫藝術》師大 1993
    6、劉坤富《龔賢的山水畫藝術》師大1984
    7、盧瑞珽《鄭月波「隔紙畫」與「指畫」創作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 台北 2004

    三、期刊
    1、兀壑〈枯筆焦墨技法的新途--夏一夫繪畫展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台北2002.10 p530
    2、江如海〈雄渾壯麗的崇高美感--夏一夫的山水繪畫〉《幼獅文藝》台北 1994.05 p76-78
    3、李鑄晉 〈壯麗而沈鬱的山水〉《雄獅美術》台北 1992.11 p22-31
    4、李鑄晉〈從工藝到繪畫--夏一夫的藝術道路〉 《藝術家》台北 1988.07 p149-155
    5、李鑄晉〈中國繪畫與世界藝術的關係〉幼獅文藝1969 31卷5期 11
    6、李鑄晉〈發現臺灣美術--臺灣美術全集序〉《藝術家》 1992 , 1
    7、李君毅〈用情筆墨放懷山水--夏一夫的繪畫藝術〉《典藏藝術雜誌》台北 2000.03 p251-253
    8、夏一夫〈一夫自述〉《雄獅美術》台北 1992.11 p20-21
    9、秦雅君 〈花雖遲發香猶勝-夏一夫〉《典藏藝術雜誌》台北 1999.11 p156-163
    10、黃寶萍〈夏一夫-幾坡豔陽幾峰雲〉《藝術家》台北 2001.05 p286-289
    11、黃茜芳〈夏一夫-枯筆焦墨見意境〉《藝術家》台北 2003.03 p386-391
    12、曾肅良〈沈鬱寄雄渾,山靈照晚晴-夏一夫的寧靜世界〉《藝術家》台北 2001.02 p424-426
    13、張元茜〈千筆揮落一山青-夏玉符的繪畫世界〉《雄獅美術》台北
    1989.09 p130-135
    14、夏一夫〈記父親、創作、親朋、妻子-六十五在台有感〉《藝術貴族》
    台北 1990.11 p114
    15、楊智富〈圖像的運作台灣「風景」的思考-母親.台灣.風景五人展〉《雄獅美術》台北 1991.05 p187-191
    16、李君毅〈畫格高寒不入時的夏一夫〉《雄獅美術》台北 1992.12 p76
    17、李鑄晉〈永無止盡的追求-為夏一夫畫作而作〉《雄獅美術》台北 1994.05 p57
    18、詹 悟〈沉醉在傳統的山水裡-夏一夫的繪畫世界〉《藝文》台北 1996.05 p64-66

    四、畫冊
    1、 白雪蘭、林金聰編輯《墨與彩的時代性-現代水墨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1988
    2、夏一夫《夏一夫的繪畫》夏一夫畫室 台北 1989
    3、夏一夫《夏一夫的繪畫》夏一夫畫室 台北 1997
    4、夏一夫《汗水合墨寫雲山》夏一夫畫室 台北 2006
    5、廖春鈴《夏一夫的繪畫--枯筆焦墨技法的新途》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2002
    6、潘文忠總編輯 《夏一夫的繪畫》 台北縣文化局 台北2000
    7、潘文忠總編輯 《千禧存觀-八十九年度台北縣政府文化局邀請展作品集》
    台北縣文化局 台北2000
    8、韓秀蓉編輯《國際水墨畫特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1985
    9、《中華民國抽象水墨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1986
    10、康添旺編輯 《墨與彩的時代性-現代水墨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1988
    11、石瑞仁編輯 《一九八九水墨畫創新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1989
    12、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一九九二水墨畫創新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1992
    13、雄獅畫廊 《夏一夫山水個展.一九九二》雄獅畫廊 台北 1992
    14、董玉龍主編 《黃賓虹精品集》人民美術出版社 北京 1991
    15、林淑真主編 《台灣美術三百年作品展》 台灣省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1990
    五、外文專書
    1、Michael Sullivan ,“Modern Chinese Artist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ndon,2006

    六、網路資料
    1、 煙台市情網 煙台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http://big5.yantai.gov.cn/b5/szb.yantai.gov.cn/index.asp 2006/10/12
    2、青島市情網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http://qdsq.qingdao.gov.cn/ 2006/10/12
    3、煙台市芝罘區養正小學
    http://211.86.91.169/cnet/dynamic/presentation/net_1/index.jsp?unitid=1 2006/11/19
    4、打開台灣美術畫匣子 國立台灣美術館
    http://sql.tmoa.gov.tw/taiwanart/ 2006/11/19
    5、煙台近代建築 易游網
    http://www.yiyou.com:1980/b5/yantai.yiyou.com/ 2006/11/19
    6、蘭庭畫廊
    http://www.artnet.com/Galleries/Home.asp?G=&gid=155971&which=&rta=http://www.artnet.com 2006/11/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