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曉玲
LIN HSIAO LING
論文名稱: 格子衫女孩:國小女學童性別主體構成的單一個案研究
The Girl in the Checker Shirt: A Case Study of the Gender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a Primary School Girl
指導教授: 董秀蘭
Doong, Shiow-L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4
中文關鍵詞: 國小女童性別主體後結構理論個案研究
英文關鍵詞: primary school girl, gender subject, post-structural theory, case stud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3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運用後結構有關權力、論述、主體的概念,探討國小女童如何在校園及其他場域實踐特定性別論述,形構自身為可供辨識但同時向性別權力關係敞開的性別主體;同時也追尋探究此性別主體是否有逾越、逸逃性別二分常規與強迫異性戀體制的時刻,展現重鑄「國小女童」主體的論述能動性。
    本研究以一位國小高年級女童為主要研究參與者,以質性個案研究為取徑,後結構理論為派典,期能發覺女童生活中建構與排除性別主體的方式,為性別平等的實踐方式,尋找更多的可能。
    研究結果發現社會,學校及家庭各場域的性別論述共同作用在國小女童的性別主體構成,其中對於女童「乖巧」的要求,因國小女童具有「學生」與「女孩」兩個位置而有加乘的效果。女童有意識或默示的實踐領域所存有的乖巧女學生論述,產製女童自身做為無可指謫的乖巧女學生主體;但此一產製歷程也同時出現過度壓抑與退讓,以致於女童有時需面對順服與抗拒兩難的情境。
    惟藉著後結構主體理論的協助,也讓我們可在細微處敏察,照見女童嘗試逃逸與抗拒性別二分角色行為論述的時刻,並將之理論化。性別主體構成的強制性與能動性都在個案女童做性別的歷程中顯明。乖巧女童其實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對抗、摒棄社會賦予女性的柔美氣質與外表裝飾,並嘗試生產女孩、男孩都應遵守的無性別差異行為規範論述。
    綜觀女學童性別主體構成的各面向,研究者以為:追求性別平等的另類取徑,在於社會、校園及家庭應生產具平等特質的各式性別論述(無論是做女孩、談戀愛,還是抵擋男性中心思維的反抗論述),以充份提供女孩建構己身性別主體的重要參照,讓女孩有不同的性別論述資源可建構、重鑄己身的性別主體,有機會銘刻不同樣式的性別自我。

    This study used post-structural theory concepts, such as power, discourse and subjectivation to explore how a primary school girl practiced gender discourses, constructed herself as a gender subject and simultaneously opened herself to gender power relations. Also, this study tried to look for the moments in which the girl went beyond gender binary and compulsory hetrosexualiy.
    The main participant of this study was a high-grade primary school girl. This study adopted qualitative case study as approach and post structural theory as paradigm, hoping to discover the way in which the primary school girl subject was contructed and excluded and find alternative ways to achieve gender equality.
    The results was that gender discourses in school, family and other fields effected the primary school girl’s gender subject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the “being good” discourse was very powerful due to that the participant had “student” and “girl” positions. She consciously and tacitly practiced the “good girl student” discourse in the field, constructing herself as a perfect primary school girl subject. But in the constructing process, she had to deal with over-oppression and yielding issue, which leading her to the dilemma of obedience and resistance.
    However, through the help of post-structural theory, we could be aware of the subtle processes or moments in which the primary school girl tried to escape and resist the gender binary and theorized it. The limit and agency of the girl’s gender subject construction were both clear in her doing gender process. The “good” primary school girl always resisted the social-constructed feminine appearence in her own way and produced non-difference gender conduct rules which all the boys and girls should obey.
    In conclusion, the alternative ways to achieve gender equality is that societies, schools and families should produce all kinds of gener- equality discourses( no matter that they are about being a girl, relationship or resisting male-centered discourses), so that the girls can be fully provided with different gender discourses and they can employ them to construct, inscribe and reinscrib their own gender subjects.

    謝 誌 I 摘 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圖目次 IX 表目次 X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 性別主體觀點之流變 14 第二節 後結構的性別主體構成 20 第三節 校園女學生主體 28 第四節 性別主體相關研究評析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55 第一節 研究派典與取徑 5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的尋訪 61 第三節 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 64 第四節 研究信實性之提升 84 第五節 研究倫理之關注 86 第四章 小安所處的性別論述空間 89 第一節 晨曦國小二三事 89 第二節 五年樂班成員介紹與班導師的性別論述 97 第三節 五年樂班科任老師的性別論述 109 第四節 安媽側寫及其性別論述 128 第五節 童軍團場域的人與事 134 第五章 小安做性別:女孩位置的規訓與抗拒 141 第一節 小安談自己與性別議題 141 第二節 小安的外貌風格塑造 157 第三節 課堂中的小安 171 第四節 下課時的小安 190 第六章 小安的異性戀主體生成:純真小淑女的召喚銘刻 197 第一節 班上同學的戀愛事件 197 第二節 小廷追求事件 202 第三節 安媽的戀愛婚姻教導與小安的回應 215 第七章 結論、建議與反思:意義重鑄的可能 225 第一節 結論 225 第二節 建議 236 第三節 研究反思 242 參考文獻 253 附錄 259

    中文參考文獻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司徒懿(譯)(2009)。簡明質性研方法分析。(原作者:Grbich C.)。臺北:韋伯。(原著出版年:2007)
    白曉紅(譯)(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原作者:Weedon C.)。臺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87)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臺北:群學。
    何定照譯(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臺北:商周。
    何春蕤(1998)。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臺北:元尊。
    余意(2006)台灣單身都會女性主體分析一以《慾望城市》女性閱聽人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1-29頁)。臺北:三民。
    吳秀瑾(2000)。從「自己的房間」到「自己的身體」-論女性與哲學。哲學雜誌,33,4-24。
    吳素惠(2006)。體育課中的兩性互動-一個國小班級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呂孟育(2008)。我可以如此展現自己嗎?-跨性別主體打造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建和(2000)。《藍調石牆T》中的跨性別主體再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李麗鳳(1994)。論傅敖斯《大法師》的文本、性別與主體:individuality, sexuality and textuality in John Fowles”s The Magus(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沈力、謝石(譯)(1990)。性史。(原作者:Michel Foucault)。臺北:結構群文化。(原著出版年:1976)
    周易正、蔣宜臻、李志成、徐詩偉、何景榮、楊惠婷、楊昊等(譯)(2004)。當代社會學與社會:理論的趨勢(原作者:Browning G., Halcli A., & Webster F.)。臺北:韋伯。(原著出版年:2000)
    周嘉辰(2003)。女人與政治。臺北:揚智。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2008)。特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原作者:Cuff E. C., Sharrock W. W. & Francis D.W.)。臺北,韋伯。(原著出版年:1998)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3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芳玫(2003)。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1-34頁)。臺北:女書。
    林郁庭(譯)(2008)。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體顛覆。(原作者:Butler J.)。臺北:國立編譯館。(原著出版年:1990)
    林家慧(2008)。他/她的故事敘說-一位跨性別主體的自我認同與社會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台東市。
    邱芸姍(2001)。論夏綠蒂‧布朗特《簡愛》中性別文化政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邱雅綺(2006)。學生性別對自然科學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Maxwell J.A.)。臺北:心理。
    張秀敏(2005)。薔薇園裡的少年愛-同人誌文化與青少女性別主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張盈堃(2001)。性別與教育:批判教育學觀點。臺北,師大書苑。
    張馨濤(譯)(2002)。校園中的女學生(原作者:Orenstein P.)。臺北:女書。(原著出版年:2002)
    曹曉文(2001)。個案教師之性別、教師信念、師生互動及其學生對科學的態度與概念學習之研究-以國小自然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許祝齡(2001)。存在學校兩性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對待-一所茶香迷你小學的觀察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榮華(1987)。個案實驗法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63-94頁)。臺北:師大書苑。
    曾漢塘、林季薇(譯)(2000)。教育哲學(原作者:Noddings N.)。臺北,弘智。(原著出版年:1999)
    甯應斌、何春蕤(2009)。邁向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性教育─教育就是性教育,性教育就是教育。2010年1月13日,取自 http://sex.ncu.edu.tw/members/ho/paper/education.pdf
    黃煜文(2000)。傅科的思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楊巧玲(2008)。校園中的性別政權:學生校園生活與教師工作文化之性別分析。臺北,高等教育。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Fraenkel J.R., & Wallen N.E.)。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趙明松(2002)。國小女性級任教師與男女學生教學互動差異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趙麗榮(2012)。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教出堅強、獨立、寬容、節約好孩子。臺北:野人。
    劉平君(1995)。解讀漫畫《城市獵人》中的女性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愛玲(2004)。國小高年級學生自然科小組學習互動過程性別差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歐柔孜(2009)。淺談青少年的自我認同。2013年7月2日,取自http://blog.yam.com/medsonofsun/article/38062249
    滕德政(1999)。「黑白ㄘㄟ!亞當夏娃ㄘㄟ?」運動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一個國小班級躲避球運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潘志煌(1996)。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國小班級多重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蔡采秀(譯)(1998)。傅科。(原作者:Smart B.)。臺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85)
    鄭育青(1998)。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個國小數學教室的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謝臥龍(主編)(2002)。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臺北:五南。
    譚國根(2000)。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臺北:女書。
    蘇芊玲、蕭昭君(主編)(2003)。校園現場,性別觀察。臺北:女書。
    蘇靜芬(2004)。教師教學互動性別差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顧燕翎(2003)。導言。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VII-XIX頁)。臺北:女書。

    英文參考文獻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Creswell, J. W. (2007).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Epstein, D., O’Flynn, S. & Tlford, D. (2003). Silenced sexualities i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Stroke on Trent, Staffordshire: Trentham Books.
    Gannon S., & Davies B. (2007). Postmodern, poststructural, and critical theories. In Hesse-Biber S.N. (Eds.), Handbook of feminist research: Theory and Praxis. (pp. 71-106). Thousand Oaks, CA: Sage.
    Kehily, M. J., Ghaill, M. M. A., Epstein, D., & Redman P. (2002). Private Girls and Public Worlds: producing femininiti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Discourse: 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 23(2), 167-177.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2006).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Reay, D. (2001). ‘Spice Girls’, ‘Nice Girls’, ‘Girlies’, and ‘Tomboys’: gender discourse, girls’ cultures and femininities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 Gender and Education, 13(2), 153-166.
    Renold, E. (2006). ‘They won’t let us play … unless you’re going out with one of them’ : girls, boys and Butler’s ‘heterosexual matrix’ in the primary year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7(4), 489-509.
    Schram, T. H. (2006). Conceptualizing and propo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West,C., & Zimmerman D. H. (1987). Doing Gender. Gender and Society, 1(2), 125-151.
    Youdell, D. (2004). Wounds and Reinscription: Schools, Sexualities and Performative. Discourse: 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 25(4), 477-493.
    Youdell, D. (2005). Sex-gender-sexuality: how sex, gender and sexuality constellations are constituted in secondary schools. Gender and Education, 17(3), 249-270.
    Youdell, D. (2006a). Diversity, Inequality, and a Post-structural Politics for Education. Discourse: 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 27(1), 33-42.
    Youdell, D. (2006b). Subjectivation and performative politics-Butler thinking Althusser and Foucault: intelligibility, agency and the raced-nationed-religioned subjects of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7(4), 511-5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