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柏學
Huang, Bo-Syue
論文名稱: 臺灣老街空間均質化之研究
Study on Spatial Homogenization of “Lao Jie”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張峻嘉
Chang, Chun-Chi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老街均質化空間生產論布希亞符號政治經濟學文化資產
英文關鍵詞: Lao Jie (Old Street), homogenization, Production of Space, J. Baudrillard, Symbolic political economy, cultural asset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30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6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老街是一個象徵著台灣文化認同,並極具歷史價值的文化資產,但它卻也同時在主流論述中受到了所謂的「均質化」批判,而本研究則試圖藉由回歸老街的本質,並以消費者為主體來回應這樣的批判。在這樣的過程中,本研究也發現,老街這個詞彙,雖然在當代被大量的使用,甚至有著為數可觀的學術研究成果,但卻始終難以被精確的定義。其原因在於,老街雖然是一個空間,但同時,它也是消費社會下的一個符號,於是產生了「客觀空間歷史事實」與「主觀符號感受」的認識論差異。也因此,本研究特別強調老街空間所具有的二元意義,亦即象徵著空間的老「街」與象徵著符號的「老街」,並藉由將J. Baudrillard對符號政治經濟學的分析,運用在H. Lefebvre的空間生產論上,架構出了一套新的分析方法,使兩者得以被納入同一個空間生命史中進行討論。於是,本研究從「空間實踐-使用價值」、「空間再現-符號價值」與「再現空間-交換價值」等三個層面,說明了老街本質的使用價值來自於明清市街的空間實踐,並經歷了兩次較為重要的空間再現與符號建構歷程,而空間的意義也由市街一步步的轉變成了老街。
    而老街空間的使用價值與符號價值之間的相互作用,使老街的意義在功能性與符號性之間被來回拉扯,本研究也因此界定出四種老街空間的光譜類型,以及兩種不同的消費者類型。並以此進一步說明,權力者所創造出的「道地老街」擬像,被消費者內化為自己對「老街」的想像,並在追求「道地性」的同時,使得日常生活與老街空間逐漸斷裂,而正因如此,消費者才對老街空間產生了均質化的感受。本研究希望能藉此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對今日的主流批判進行反思,並將這樣的概念用於今日似乎同樣被過度使用,並早已成為一種符號的「文化資產」上。

    “Lao Jie”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that symbolizing Taiwan’s cultural identity. But it has also been criticized in mainstream discourse as “homogenization”. However, we try to responds to the criticism by explaining the nature of “Lao Jie”, especially from consumers’ perspective. In the process, we also find that although the term Lao Jie is used extensively, and has a lot of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But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be accurately defined. The reason is that although the Lao Jie is a space, but it is also a sign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So there is an epistemological difference between “objective spatial historical facts” and “subjective symbolic feelings”. Therefore, we apply J. Baudrillard's analysis of symbolic political economy to H. Lefebvre's Production of Space, and construct a new analysis method.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space practice—use-value”,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sign-value” and “space of representations—exchange-value”. It shows that the use-value of the Lao Jie comes from the space practice of the “Jie”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It also experienced two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s of spatial and sign constructions, which transformed the meaning of space from “Jie” to “Lao Ji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se-value and sign-value of the “Lao Jie” space makes the meaning of the “Lao Jie” moving between functional and symbolic. We also define four types of spectrum in Lao Jie space and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onsumers. Simulation of “Authentic Lao Jie” created by power is internalized by consumers into their imagination of “Lao Jie”. While they are pursuing “Authenticity”, their daily life is gradually broken from the space. Because of this, consumers have a homogeneous feeling on the Lao Jie space. We want to provid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and reflect on mainstream criticism. And we apply such a concept to the “cultural asset” that seems to be overused and has already become a sign today.

    謝辭 i 摘要 ii 目次 iv 圖次 vi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4 一、 老街的定義 4 二、 均質化(同質化) 9 三、 空間生產論的理論回顧 11 四、 符號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回顧 14 第三節 研究設計 18 一、 理論架構 18 二、 研究對象 20 三、 研究方法 26 四、 研究限制 28 第二章 老街的空間實踐與使用價值 29 第一節 市街的形成 29 一、 跨界型市街(轉運型) 30 二、 內需型市街(需求型市街) 35 三、 物產型市街(供給型市街) 41 四、 市街的可取代性 45 五、 小結 49 第二節 市街的空間結構 50 一、 街道 51 二、 街屋 55 三、 街廟 58 四、 小結 61 第三節 小結 61 第三章 老街的空間再現與符號價值 62 第一節 「新」街時期 63 一、 新街的創造 63 二、 新街的符號神話 68 三、 新街神話的展演 71 四、 小結 76 第二節 「老」街時期 77 一、 「老街」的創造 78 二、 「老街」的符號神話 81 三、 「老街」神話的展演 84 四、 小結 89 第三節 小結 89 第四章 老街的再現空間與均質化感受 91 第一節 老街空間的光譜類型 92 一、 純粹的功能性空間(單純的使用價值) 92 二、 功能性空間(使用價值大於符號價值) 92 三、 符號性空間(符號價值大於使用價值) 93 四、 純粹的符號性空間(單純的符號價值) 93 五、 小結 94 第二節 老街空間的均質化感受 95 一、 道地的(Authentic)老街 95 二、 老街空間的均質化感受 99 三、 小結 108 第三節 小結 109 第五章 結論 110 一、 老街空間的二元性 110 二、 老街空間的發展歷程 110 三、 對均質化批判的反思 112 四、 老街與文資保存的願景 112 參考文獻 114

    一、中文專書
    Baudrillard, J.(1998):《擬仿物與擬像》,洪凌譯,台北市:時報出版(原作1981年出版)
    Baudrillard, J.(2015):《符號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夏瑩譯,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原作1972年出版)。
    Baudrillard, J.(2018):《物體系》,林志明譯,台北市:麥田(原作 1968出版)。
    Haviland, W.(1987):《當代人類學》,王銘銘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原作1987年出版)
    Lacan, J.(2001):《拉岡選集》,褚孝泉譯,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版(原作1966年出版)。
    Sartre, J.(1987):《存在與虛偽》,陳宣良譯,北京:三聯書店(原作1943年出版)。
    Sharp, J.(2012):《後殖民地理學》,司徒懿譯,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原作 2008年出版)。
    Urry, J.(2016):《觀光客的凝視3.0》,黃宛瑜譯,台北市:書林(原作 2011年出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台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交通篇,台北市:捷幼出版社。
    江樹生(2003):《梅氏日記》,台北市:漢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乾朗(1983):《傳統建築》,台北市:北屋出版。
    沈文台(2002):《台灣老街地圖》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吳寧(2007):《日常生活的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凱(1961):《廈門志》,卷六,〈台運略〉,台灣文獻叢刊第9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印行 (原著1832年出版)。
    林會承(1995):《傳統建築手冊》,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林滿紅(2018):《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演變》(第二版),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
    施添福(2001):《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桃園縣政府編(2010):《新修桃園縣志》,桃園市:桃園縣政府。
    陳俊(1987):《台灣道路發展史》,台北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張勝彥(1999):《台中市史》,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張一兵(2015):《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岡哲學映射》,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程大學(1991):《台灣開發史》,台北市:眾文圖書。
    黃叔璥(1959):《台海使槎錄》,卷二,〈赤嵌筆談・商販〉,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印行 (原著使於1722年)。
    黃沼元(2010)《台灣的老街》,台北縣:遠足文化。
    黃智偉(2011):《省道台一線的故事》,台北市:大雁文化出版社。
    黃蘭祥(2013):《台灣建築史之研究》,台北市:南天出版。
    黃蘭翔(2018):《台灣建築史之研究-他者與台灣》,台北市: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
    黃雋(2019):《世界文化史》,台北市:志光出版社。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清奏疏選彙》,臺灣文獻叢刊第25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印行
    蔡武雄(1990),《臺中市北屯區歷史沿革》,台中市:臺中市北屯區公所。
    劉還月(1989):《台灣土地傳》,台北市:臺原出版社。
    劉克襄(2007):《出發。散步去。》,台北市:時周文化出版。
    謝金鑾(1962):《續修臺灣縣志》,卷一,〈地志・物產〉,台灣文獻叢刊第14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印行 (原著1807年出版)。
    鍾孝上(1982):《台灣先民奮鬥史》,台北市:台灣文藝社。
    戴月方(2012):《明清時期荷蘭人在台灣》,台北市: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二、日文文獻
    台灣總督府與台灣日日新報社合編(1921):《新舊對照管轄便覽》,台北市:成文出版社。
    臺灣總督子爵佐久間左馬太(明治四十年7月30日):府令,第六三號〈臺灣家屋建築規則施行細則〉,共25條。(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廣藏資料查詢系統,台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三、中文期刊
    子安宣邦(2007):〈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精讀〉,陳瑋芬譯,《文化研究》,第5期,頁208-235。
    王志弘(2009):〈多重的辯證 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期,頁1-24。
    巨克毅(2007):〈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衝突與對治策略-從Jihad vs. McWorld論述探討起〉,《宗教哲學》,42期,頁1-12。
    李鎧揚(2016):〈1920年後台灣地方行政中街庄議會的運作〉,《台灣學研究》,第19期,頁131-170。
    李依倩(2010):〈土懷舊與洋復古-當代台灣流行媒介的歷史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9期,頁203-258。
    李明峻(2006):〈《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台灣文明開化進程》書評〉,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2卷,第4期,頁203-216。
    李懷濤(2008):〈能指拜物教:消費社會機制的批判-鮑德里亞《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解讀〉,《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2卷7期,頁11-16。
    周憲,2001,〈符號政治經濟學視野中的“視覺轉向”〉,《文藝研究》,第三期,頁16-23。
    洪孟啟(2006):〈文化資產保存的世界潮流—從有形到無形〉,《美育月刊》,第154卷,頁12-19。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0期,頁47-82。
    梅琼林(2006):〈符號消費構建消費文化-淺談鮑德里亞的符號批判理論〉,《學術論壇》,2006卷2期(總第181期),頁181-183、187。
    張一兵(2009):〈符號政治學的“革命”-鮑德里亞《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解讀〉,《現代哲學》,2009卷4期(總第105期),頁26-34。
    董士鴻、梁炳坤(2011):〈建構懷舊地方-以高雄市懷舊餐廳「新台灣的原味」為例〉,《華岡地理學報》,第27期,頁19-35。
    趙靜蓉(2006):〈現代人的認同危機與懷舊情節〉,《濟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的28卷,第5期,頁31-36。
    蔡慧玉(1996):〈日治臺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街庄行政相關名詞之探討〉,《臺灣史研究》3卷2期(12月),頁93-141。

    四、博碩士論文
    文芸撰(2000):〈日治時期台北三市街店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朱啟明(2005):〈閩南街屋建築之研究-以福建泉州市中山南路「騎樓式」街屋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碩士論文。
    朱碧雲(2014):〈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營造、觀光與永續發展之認知研究-以新竹縣橫山鄉橫山車站站前老街為例〉,中華科技大學航空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賢皙(1990):〈台灣店屋空間形式之象徵意涵-以日據時期鹿港店屋立面形式為個案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承穎(2015):〈遊客真實性、懷舊情感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旗山老街為例〉,中華科技大學航空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貞(1997):〈日據時期街屋立面形式的演變〉,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工業設計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駿(2003):〈日治時期郡市街庄官廳建築之研究-以西元1920-1945為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東上潤,2017,〈組織自我複製和模仿策略:以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美霞(2013):〈台北市創意文化志李-松山文創園區的空間生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盛世豪(2013):〈清代臺灣綠營陸路汛塘分佈變遷〉,國立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碩士論文。
    陳孟資(2015):〈老街再造價值對社區認同之影響-以范特喜綠光計畫為例〉,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馮國峻(2008):〈治理台灣 : 從行政區域的變遷看清朝、台灣總督府與中華民國政府的空間治理策略〉,國立台東大區域政策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葉乃齊(2002):〈台灣傳統營造技術的變遷初探-清代至日本殖民時期〉,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森毅(1999):〈台灣傳統街屋構造類型變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素貞(2008):〈日據時期臺灣人對日本文化之迎拒:殖民性、現代性與文化認同〉,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潘至彥(2009):〈傳統藝術中心旅遊真實性之探討〉,佛光大學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五、新聞資料
    余俐俐(1979年09月20日):〈百業市場巡禮 深宅老街布疋山積〉,經濟日報,12版,經濟副刊。
    孫震(1976年5月18日):〈從經濟成長看施叔青的「琉璃瓦」〉,聯合報,第12版。
    陳長華(1977年11月02日):〈看韓國的文化建設之三 善待古蹟和名勝〉,聯合報,第03版。
    劉俐均、羅執中(2019年9月8日):〈逛來逛去都一樣!老街商家同質性高成難題〉,民視新聞網。
    戴元利(2015年9月10日):〈過度商業趕走在地人文 全台老街夜市化〉,TVBS新聞網。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