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耀姬
Chen, Yao-Ji
論文名稱: 台灣陶瓷類博物館的展示詮釋——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
The Interpretation of Exhibition in Ceramics Museums of Taiwan:An Example of Yingge Ceramics Museum
指導教授: 王嵩山
Wang, Sung-Sh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博物館展示詮釋陶藝鶯歌
英文關鍵詞: museum, exhibition, ceramic art, interpretation, Yingg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5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5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自二000年正式開館以來,歷經十六載,在臺灣陶藝發展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本研究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展示為研究對象,一方面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常設展的內容為文本,做展示設計與文化內涵的分析與詮釋,另一方面透過其歷年特展資料的統計分析,觀察其展示的發展趨勢。
    研究發現,陶博館的常設展示,主要以臺灣陶瓷歷史內容為中心,採取多元詮釋的展示架構,透過主題取向的展示方式,利用陶瓷文物、圖文解說、記錄影片等多元的展示媒介,呈現臺灣陶藝的產業、文化、常民生活等多元面向,但缺少對臺灣現代陶藝的詮釋;陶博館的特展則主要圍繞現代陶藝和陶瓷產業為重心,舉辦各種類型的展示,呈現現代陶藝發和陶瓷產業的發展趨勢,但對陶瓷文史之展示和研究有待加強。

    關鍵字:博物館、展示、詮釋、陶藝、鶯歌

    Abstract

    Yingge Ceramics Museum is the first professional ceramic museum in Taiwan since 2000, which has had a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eramic arts development of Taiwan for the past 15 years. This study discusses how the museum interprets ceramics culture in Taiwan,on the one hand,with the case of study of permanent exhibition of Yingge ceramics museum,analyse and interpretate the exhibition design and culture purport; on the other hande, through data of temporary exhibition in the past 15 years to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its exhibition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this study: The permanent exhibition of YPM i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ceramics using multi-interpretative exhibition structures and thematic display to show the dimensions of industry, culture and folk life on ceramics, but at the same time lacks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 ceramics art in Taiwan. The temporary exhibition of YPM focus on modern ceramics art and ceramics industry, showing the development through displaying a variety of exhibitions, but its history exhibitions still need improvement.

    Key words: museum, exhibition, ceramic art, interpretation,Yingg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相關研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博物館與文化 12 第二節 博物館展示詮釋 17 第三節 台灣陶瓷文化的發展脈絡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7 第四節 資料蒐集、處理與分析 38 第四章 鶯歌與鶯歌陶瓷博物館 40 第一節 鶯歌陶瓷文化的發展脈絡 40 第二節 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建置 46 第三節 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展示規劃 50 第五章 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展示詮釋 61 第一節 常設展的展示詮釋 61 第二節 特展的分析 88 第三節 陶博館的展示詮釋 9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4 參考文獻 106 附錄 111 附錄一:鶯歌陶瓷博物館訪談大綱 111 附錄二: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常設展示歷年更新表 112 附錄三: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常設性競賽列表 112 附錄四: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國外姊妹館列表 114 附錄五: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歷年特展列表 115

    中文
    王嵩山(1991)。過去的未來博物館中的人類學空間。臺北市:稻鄉。
    王嵩山(1992)。文化傳譯: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臺北市:稻鄉。
    王嵩山(2003)。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臺北市:稻鄉。
    王嵩山(2003)。特展雙刃。博物館季刊,17(1),5-6。
    王嵩山(2005)。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嵩山(2007)。展示批判的形式論與實質論。博物館季刊,19(1),5-6。
    王嵩山(2007)。揭露的與隱藏的:台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博物館季刊,21(3),5-37。
    王嵩山(2010)。博物館展示的景觀:導論。臺北市:國家台灣博物館。
    王嵩山(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臺北市:遠足。
    江淑玲(2013)。新妝.新氣象。陶博館季刊,41。取自http://e-library.ceramics.ntpc.gov.tw/Journal/Content.aspx?Para=821&TID=43
    江韶瑩(2012)。博物館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與地域活化。載於廖仁義、王嵩山主編,當地方遇見博物館-台灣經驗與跨文化視野(16-29頁)。宜蘭縣:蘭陽博物館。
    吳進風(2004)。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的營運與社區互動。載於近思大地—吳進風紀念文集(86-92頁)。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呂理政(1996)。地球是個博物館。臺北市:稻香。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臺北市:南天。
    李子寧(2011)。理解民族誌物件。載於民俗/民族文化的蒐藏與博物館(67-89頁)。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林青梅(2013)。陶瓷展覽主題規劃的檢視─鶯歌陶瓷博物館與姊妹館之比較。載於鶯歌陶瓷博物館研究集刊2013~2014(114﹣116頁)。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
    邱碧虹(2010)。硘溯陶博館十年。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洪螢甄(2005)。博物館空間模式場所精神構成之研究—以鶯歌陶瓷博物館 (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86974660053467067941
    胡家瑜(1996)。從民族學研究到異文化展示:由臺大人類學系「原住民物質文化」特展談起。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51,148-171。
    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徐純(2008)。文化載具博物館的演進腳步。臺北市: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高心怡(2002)。當代博物館展示的再思考(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01231969697142779929
    張婉珍(2005)。論博物館學。臺北市:典藏。
    張婉真(2001)。如何分析博物館展示—研究方法旨趣。博物館學季刊,19(4),13-24。
    莊秀玲(2005).陶博館形塑鶯歌陶瓷文化之具體作為。載於鶯歌陶瓷博物館研究季刊2004﹣2005(51﹣60頁)。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許功明(1998)。博物館展示的展演及其理念。博物館季刊,12(4),3﹣10。
    許夢芸(譯)(2008)。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原作者:Ann Gray)。臺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陳一夫(2001)。博物館對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8092725328362618018
    陳自勉(1990)。鶯歌、苗栗陶瓷業之空間結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86974660053467067941
    陳奇祿(1959)。貓公阿美族的製陶、石煮和竹煮。台大考古人類學刊,13,125。
    陳信雄(2003)。陶瓷台灣。台中市:晨星。
    陳庭宣(2008)。鶯歌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歷程與願景。載於鶯歌陶瓷博物館研究季刊2008﹣2009(100﹣115頁)。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
    陳進傳、莊琇雯(2011)。宜蘭的傳統碗盤。宜蘭縣: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陳新上(1997)。鶯歌陶瓷發展的特質與展望。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1,4-9。
    陳新上(1999)。阿嬤硘仔思想起: 館藏臺灣民用陶瓷。臺北縣:文化中心。
    陳新上(2004)。台灣的碟盤發展。陶藝,44,45-51。
    陸定邦(1997)。展示策略與方法之分析。博物館學季刊。11(2),11-22。
    游博文(2016)。台灣鶯歌陶瓷3.0之鶯歌陶瓷的發展脈絡。陶藝,88,18-23。
    黃宗源(2006)。傳統工藝的博物館展示與詮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1164757149659014797
    楊翎(1998)。展示思維與媒材科技:以當代博物館人類學展示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2(1),51-65。
    溫淑姿(2005)。陶藝‧台灣‧當代。臺北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葉立誠、葉至誠(201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
    翟振孝(2004)。當文化傳統成為博物館展示:由非洲的祖先紀念柱談起。歷史文物,(127),83-92。
    潘文忠(2000)。凝聚北縣文化力-創造國際陶瓷城。北縣文化季刊,65,6-7。
    蕭翔鴻(譯)(2006)。展覽複合體:博物館展覽的理論和實務(原作者:David Dean)。臺北市:藝術家。
    賴文福(譯)(2013)。民族誌學(原作者:David M.Fetterman)。新北市:揚智。臺北市:藝術家。
    錢曉珊(2014)。精密陶瓷常設展廳整妝再出發。陶博館季刊,44。取自http://e-library.ceramics.ntpc.gov.tw/Journal/Content.aspx?Para=907&TID=46
    謝東山(2002)。台灣現代陶藝發展史。臺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
    簡宜平(2011)。台灣陶瓷藝術文化之轉變—從陶器、陶藝到鶯歌陶瓷博物館(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0603664355644915882
    簡榮聰(1992)。南投陶瓷的歷史沿革與演變。台灣文獻,43(4),34。
    蘇士德主編(2004)。鶯歌製陶200年特展專輯。臺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頁74~103。
    蘇淑雯(2009)。博物館展示的文化詮釋-以國立台灣文學館常設展為例。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9032515043116427171

    網絡資料
    博物館的定義(2015年12月23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官網】取自http://icom.museum/the-vision/museum-definition/
    鶯歌陶瓷博物館建館使命(2015年12月23日)。【鶯歌陶瓷博物館官網】。取自http://www.ceramics.ntpc.gov.tw/zh-tw/About/Goal.ycm
    工藝博物館 ((2017年1月23日))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名錄】
    http://www.cam.org.tw/museumsintaiwan/

    英文
    Hopper-Greenhill, E.(2004).The Educational Role of the Museum,NewYourk:Routledge.
    Stocking, G.W. (ed).(1985). Objects and Others: Essays on Museums and Material Culture.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Burcaw, G.E.(1997).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Calif:Altamira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