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素貞
論文名稱: 開放教育校園空間使用狀態調查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Special Usage of an Open Education Campus
指導教授: 莊修田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開放教育校園空間教學活動
英文關鍵詞: open education, campus space, teaching activiti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12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開放教育型態是強調教師專業知能以及授課的自主權,依據學生的個別差異,給予教學以及學習內容的多樣化、彈性化、個別化,利用綜合學習用途來規劃校園空間,以功能、溫馨及人性化等考量因子,引導學生的「全人」發展,強調學校適應學生而非學生適應學校。
      本研究之目的是為了解開放校園內設備的使用狀態,提出現有校園的空間設計建議。透過相關性研究法,以開放校園使用者的角度,論述開放校園的使用問題。經由相關文獻探討,了解開放校園應具備之設備,發展結構訪談問卷題項,並對在開放校園任教的老師進行訪談。結果顯示:
    一、班級學生人數宜在十二至二十人。
    二、教室內陽臺和洗手臺是貼心設計、班群教室讓師生們交流教學以及學習心得、活動隔屏可以做為學習角以及展示空間使用、活動課桌椅可依學生身高調整高度、教師研究室的空間氛圍可促進教師自我專業成長、學習角依據學生的年段以及課程規劃主題、鞋櫃與置物櫃讓師生對於教室有家的感覺也有收納空間、展示空間則可引發學生的潛學習。
    三、公共走廊提供學生交誼空間,讓老師做彈性使用。
    四、校園無圍牆的設計引發安全與環境清潔的問題。
    整體而言,目前開放校園的設計,讓學生與老師都在空間裡學習與成長。對於立體展示空間的不足、置物櫃放置凌亂、走廊淪為走道之用以及無圍牆的安全與環境問題等改善方法,將是後續相關校園規劃設計時應著重之要項。

    Open education emphasizes on the teachers’professional and teaching self-decision power. It provides diverse, flexible, and individual teaching contents according to students’ differences, and plan the campus with synthesize learning application. Considering factors such as function, warm, and humanization guide the “whole peopl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emphasizing on school adapts the students, not the students adapt school.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usage status of the campus facilities and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current campus space. Through rel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from the angle of the users of the open campus, we discuss the using issues of an open campus. We know the facilities of an open campus should have from literature discussion and develop a structural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to interview the teachers teaching in an open campus.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I. The size of the class is better in between 12 to 20 students.
    II.The balcony and washing sink inside the classroom are considerate desig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exchan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deas in class group classroom; moveable shield can be a learning corner or for exhibition; adjustable desks can be adjusted the height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height; the space atmosphere in teachers’ research lounge allows the teachers promoting self-professional grow; learning corner can plan different themes in accordance with students’ grade and lessons; shoe cabinets and lockers provide a home feeling to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s well as a space for personal belongings; the exhibition space can intrigue the students’ learning potential.
    III.Students can social on the public corridor, and the teachers can use it flexibly.
    IV.The no-wall design leads to campus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 cleaning issues.
      In general, the current design of an open campus allows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s to grow inside the space. The lack of 3-D exhibition space, disorder lockers, corridors as the walkway, and the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 cleaning of no-wall design will be the focus points for designing and planning campus in the future.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 次……………………………………………………………………IV 圖 目 次……………………………………………………………………VI 表 目 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流程………………………………………………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六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開放教育的起源與意義………………………………9 第二節 校園開放的型態………………………………………15 第三節 教學型態及空間使用規劃……………………………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對象………………………………………………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38 第三節 研究實施………………………………………………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班級人數與教學………………………………………45 第二節 教室空間配置…………………………………………49 第三節 公共走道功能及使用…………………………………98 第四節 校園圍牆………………………………………………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7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11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13 英文部分…………………………………………………………118 訪談附錄……………………………………………………………………120

    中文部分:
    上野淳(1993)。「開放空間與個別化、個性化學習」。空間雜誌,第52期,頁106-108。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8期,頁31-39。
    王士軒(2008)。「國小教室單元隔間牆體之彈性變動研究--開放建築理論之實務操作」。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昭永(2009)。「建築物維修整建與合理生命週期之研究-以臺南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士論文。
    白寶貴(1996)。「開放教育‧德音掃描」。臺北市:師大師苑有限公司。
    加藤幸次(2010)。「一所沒有牆壁的學校-開放教育之路」。臺北市:恩楷出版社。
    李宜勳(2004)。「開放空間學校學生校園環境知覺與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堂(2003)。「九二一地震災區重建小學校園規劃與學校建築分析研究:以新校園運動之小學為例」。屏東師院學報,第18期,頁403-436。
    李明興(2008)。「從使用後觀點評估開放教育下校園空間規劃之研究-以朴子市祥和國小為例」。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李婉婉(1983)。「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建築師雜誌。
    吳明修(1995)。「開放教學環境之規劃設計」。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開放教育與學校建築研討會手冊暨論文集。
    吳明修(1997)。「開放教學環境之規劃設計」。開放教育與教育視導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英國中央教育審議會PLOWDEN報告。
    吳清基(1990)。「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亭廷(2001)。「國民小學班群教室空間規劃設計之用後評估」。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春宏(1990)。「臺灣省國民小學教室改善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琪凱(2003)。「九年一貫課程在傳統教學空間實施之問題探討」。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林建福譯(2004)。「開放教育的哲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長倉康彥(1993)。「學校建築の變革──開かれた學校の設計」。東京都:彰國社。
    長澤悟,中村勉編著(2001)。「個性教育的學校」。東京:彰國社,頁72-73。
    周文欽(1997)。「臺北縣國小開放教育師生互動語言行為之觀察研究」,臺北縣政府教育局專案研究報告。
    洪淑玲(2002)。「施行九年一貫課程之國小普通教室使用問題探討—以臺北市第二類型試辦學校低年級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洪福財(2005)。「方案教學—從Project Method到Project Approach」。早期教育,頁12-14。
    高敬文(1992)。「未來教育的理想與實踐」。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高強華(2001)。「實施九年一貫新課程-建構學習型的新社區」。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頁191-208。
    亞歷山大‧尼爾(1924)。夏山學校。
    徐世瑜(2003)。「自導學習取向之學習角落規畫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34期,頁21-40。
    許碧蕙(2002)。「校園規劃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南投縣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梁福政(2004)。「改革教育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文典(2001)。「課程變革對教學及學習模式的衝擊及其可能的回應」。科學教育月刊,第244期,頁48-51。
    陳文泰(2007)。「價工研析需求評估模式之建構—以國小普通教室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
    陳伯璋(1995)。「教育改革與師資培訓制度之省思」。師大校刊,第299期,頁22-27。
    陳格理(1993)。「大學圖書館建築用後評估研究—以中原大學圖書館為例」。臺中市:捷太出版社。
    陳信安(2003)。「開放教育理念影響教學空間模式規範變動之建議-以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頁11。
    陳信安,連珮毓(2006)。「國小教室單元內教學設備之空間準則研擬」。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八屆第一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陳福源(1996)。「從開放空間學校建築談臺北市永安國小之規劃」。教師天地,第81期,頁41-47。
    陳殿禮(2006)。「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教室配置類型對課間活動影響之研究-以單班普通教室為例」。科技學刊-人文社會類,第一期,第十五卷,頁41-49。
    湯志民(1991)。「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劃、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湯志民(1993)。「教室設計的發展趨勢」。教師天地,第63期,頁37-51。
    湯志民(1994)。「現有學校建築設施開放空間設計」,教育研究,第40期,頁12-26。
    湯志民、廖文靜(2000)。「教學空間的革新」。中國教育學會,新世紀的教育願景,頁157-180。臺北市:臺灣書店。
    湯志民、廖文靜(2001)。「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規劃」。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師範大學。
    湯志民(2005)。「學科型教室在教學應用上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
    湯志民(2006)。「教學空間革新─學科型教室規畫之探析」。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期刊。
    湯志民(2007)。「教育的新空間──中學學科型教室規畫與發展」敎育研究,第156期,頁86-107。
    湯志民(2011)。「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曾光宗(2003)。「開放式小學教學活動與空間互動性之建築計畫研究-以臺北市開放式小學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曾志朗(2001)。「願春風拂過孩子的面額—讓我們為下一代蓋個好學校」。教育部921災後重建成果--新校園運動特輯。臺北市:教育部。
    曾思瑜(2007)。「普通教室空間及設備與實施開放教育式教學活動之研究―以斗六市梅林國中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61期,頁1-20。
    黃世孟(1996)。「開放教育學習環境之國民小學建築計畫課題」。建築學報,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9期,頁85-100。
    黃世孟、高忠敬、陳燕菁、林明志(1998)。「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學空間規劃基準之分析」。建築學報/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27期,頁19-33。
    黃世孟、薛方杰、林亭廷(2002),「國民小學班群教室空間規劃之用後評估(一)-多元學習空間與下課活動空間之評估與建議」。建築學報/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42期,頁79-96。
    黃世孟、薛方杰、林亭廷(2002)。「國民小學班群教室空間規劃之用後評估研究(二)-生活服務空間環境及設備評估與建議」。建築學報/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42期,頁97-114。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臺北市:冠學出版社。
    黃素玉(2001)。「紐西蘭開放式幼稚園之課程與教學的個案研究」。花蓮師院學報,第12期,頁219-239。
    黃耀榮(1990)。「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計畫及設計問題之調查研究」。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編輯委員會。
    張明輝(1999)。「九○年代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之策略與展望」。國立臺灣師大教育系教育研究集刊,第43期,頁103-137,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美玲(1999)。「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美玲(2000)。「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型態與普通教室空間規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長苓(1996)。「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習空間研究-以發展觀點和使用經驗出發」。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碧嬌(2005)。「國小普通教室空間規劃使用效能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欣怡(2005)。「班群空間幼稚園學習區規畫之研究-以臺北市永安、新生、健康國小附幼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
    楊朝祥(1999)。「締造另一次高峰經驗-教育改革與教育政策」。臺中縣教育辦理國家建設與教育改革座談會演講詞。
    樓琦庭(1996)。「開放式學校空間規劃設計準則之硏究:以實施開放敎育之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蔡世祿、黃世孟(2001)。「臺北市立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現況水準之差異分析」。建築學報,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37期,頁115-132。
    盧美貴(1990)。「夏山學校教育目標及其教育內容評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21期,頁31-65。
    盧美貴(1996)。「幼稚園小學銜接與開放教育-教育在提供學習的饗宴」。教師天地,第81期,頁20-25。
    盧美貴(1997)。「開放式幼兒活動設計-夏山學校對我國幼教的啟示」。香港: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鄧運林(1998)。「開放教育多元評量」。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賴昭樺(2004)。「社區做為大教室-民生社區國小戶外教學空間模式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薛方杰(2003)。「國民小學班群教室多元彈性規畫與評估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
    蕭貞仁(2004)。「國小實施綠建築以改善學校建築環境之研究-以臺中地區為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頁:
    中華民國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1996)。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全球資訊網。http://history.moe.gov.tw/
    臺北市建康國民中小學網頁http://web.jkes.tp.edu.tw/front/bin/home.phtml
    宜蘭縣公辦民營人文國民小學http://www.jwps.ilc.edu.tw/
    英文部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71)Open Space School.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7)Education Action Zones. Retrieved Visited January 20, 2001, from http://www. standards. dfee. gov. uk/ eaz/ zone_explained.
    Hart R. A.(1987)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C.S. Weinstein, & T. G. David(eds.), Spaces for children, (pp.217-239). NewYork: Plenum Press.
    Jerry,J.H. (1995) Effective School Facilities:A Development Guidebook. Lancaster, PA:Technomic.
    Kosecoff, J., & Fink, A.(1982) Evaluation Bbasis: A practitioner munual. London: Sage.
    Nagakura Yasuhiko Moronuki & Miki. (1986) How the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sused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and Design in Japan. Phase Π.(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94318)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2007). Defining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Retrieved February 28, 2007, from http: //www. Postoccupancyevaluation. com/.
    Preiser , W. F. E., Rabinowitz, H.Z., & White, E.T.(1988).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Sebba, R.(1986). Architecture as Determining the Child’s Place in Its School. Jerusalem, Israel: The Edusystems 2000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Values & Conte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84 367).
    Sanoff, H. (1999). School Building Assessment Methods.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Educational Facilities.
    Walberg, Herbert, J and Susan Christie Thoman.(1975).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british open education. In Bermard Spodek & Herbert J. Walberg(eds.), Studies in Open Education. New York: Agathon.
    White, E. T.(1986).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Ceep Journal, 24(6), pp.19-22.
    Zimring, C. M, & Reizenstein, J. E. (1980).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An Overview.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2 (4), pp.429-45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