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楷瑾
Chen, Kai-Chin
論文名稱: 胡淑雯小說中的性(別)創傷書寫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Sexuality and Gender Trauma in Shu-Wen Hu's Novel
指導教授: 李志宏
Li, Chi-Hung
口試委員: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林偉淑
Lin, Wei-Shu
李志宏
Li, Chi-Hung
口試日期: 2022/06/1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性(別)創傷後遺性創傷書寫證言不正義胡淑雯
英文關鍵詞: Sexuality and Gender Trauma, nachträglich, testimonial injustice, traumatic writing, Shu-Wen Hu
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83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4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胡淑雯小說中的性(別)創傷書寫為探討範圍,筆者意圖探討創傷是怎麼發生的,作家又從創作中體現怎樣的療癒觀,以及重複書寫如何成為一種展現創傷及療癒理念的行動手段。

      性(別)創傷在胡淑雯筆下,不只是描繪性暴力所造就的傷害(如:性騷擾、性侵害),也指涉個體由於性別角色(特別是身為女性)之故,所受到父權體制規範的種種束縛、壓迫與角力。作家藉由小說所要抗衡的,一是父權體制下的社會倫理壓迫,父權體制對於女性、女體的各種規範,既箝制、也改變了小說人物的受害經驗,令她們在回顧受害經驗時,因社會規範的介入,一方面無法統合個人主觀感受與外在認知,進而造成了二度傷害;二方面又遭受「詮釋不正義」、「證言不正義」等雙重弱勢處境,不是尚未具備相關認知去陳述經驗,就是面臨嚴苛的受害者形象檢視。胡淑雯寫出這些受害人物如何看待傷害經驗,如何意識到外界審視,並以「解放」作為反抗社會規範,取回自己決定「受不受傷」的自主可能。

      胡淑雯第二個要抗衡的,則是傳統對創傷的認知,她反對常人以為的「恢復」概念,認為「療癒沒有終點」,受創者只能在不斷記憶、感受及認識傷痛的過程中,與傷害共生共存。延續此概念,「重複書寫」就成為一種表現這種療癒觀的行動方法。筆者試圖以「創傷書寫」的定位去分析、探究其筆下「重複」特質的內涵:其小說反覆述說相似的故事,透過多種版本敘述,挑戰的就是對於結局的底定。當情節在小說被賦予意義後,她不要這就是唯一的意義,於是她透過一再地、重複地書寫相似的情節,強調的是意義的不斷變動、沒有最終版本。她所要顛覆的概念,是敘述固然能理解傷害、記憶傷害,卻也不意味著創傷就此了結。書寫並不代表,寫完了就此結束。當社會對受創者欠缺接納,不認可傷害確實存在過,書寫就不只是自我療癒,而是以反覆述說,作為強調傷害持續存在的作法。藉由小說辯證療癒的意涵,胡淑雯試圖翻轉常人對痊癒的狹隘認知,拓寬療癒的概念。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sexuality and gender trauma in Shu-Wen Hu’s Novel. A writer trying to explain how trauma happened. Also, her point of view on trauma recovery and how repetitive method in her writing become her core concept of expressing trauma and healing from the inside out.

    In her understanding, sexuality and gender trauma are not only physical scars under sexual violence, like sexual harassment, sexual assault, etc., but especially express a single person under gender discrimination (especially as a woman) is struggling, suppressed, and mediating in the patriarchal system world. The writer, Shu-Wen Hu, confronted society with her novel and presented her point of view below. First, social ethics under patriarchalism naturally tends to suppress women in all circumstances. The restriction and regulations on the woman and their body under patriarchalism changed the victim characters’ experiences in the novel. Due to the interference of society regulations, victim characters were suffering from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subjective personal feelings and objective social understanding when they looked back on the past. This difference becomes another burden to their life as a woman. Even worse, the victim characters were under testimonial injustice and hermeneutical injustice. They were consistently facing difficult situations, like making a statement under limited or zero understanding of her right or facing extreme sociality screening and peer pressure to her victim role. Writer, Shu-Wen Hu, describes how victims take their place in their trauma. Sensing the examination from the society and using “Liberation” as a tool to against the rules, gaining back the possibility of choices that deciding not to get hurt.

    Second, the writer, Shu-Wen Hu, is 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cognition of trauma. Generally, we believed that trauma can be cured. But in her mind, she believes it is an endless road in healing and we will never be the same again. People who have been traumatized are consistently learning how to live with the feeling and memories of trauma. To represent this special symbiotic connection, the writer uses a repetitive writing method to be her way to express this journey of recovery.

    Using her understanding of traumatic writing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meaning of repeat. Her novel keeps repeating a similar story but with description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views. Presenting a new definition of how the story ends. When the writer writes similar scenes repetitively, the meaning of the ending has been consistently shifted by the content. Her main purpose is to show there should be more than one answer in the end and there is no final answer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We might be able to understand where and how trauma comes into our lives, but it doesn’t mean we will be able to end the trauma. Writing is just the beginning of accepting that our society lacks knowledge about traumatized people and is denying the harm that does exist. Repeating similar story not only emphasize the consistent harm from the trauma memories but also helps them to recover from the same trauma memories. By deconstructing the meaning in the novel, writer, Shu-Wen Hu, tries to flip the narrow concept of full recovery and expand it to a broader recovery spectru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一、前言:胡淑雯生平及創作 1 二、研究動機 3 三、研究目的 8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相關理論 9 一、文本內證及精讀 9 二、創傷相關理論 10 三、女性主義理論 12 四、「不正義」理論 14 第三節 文獻探討 14 第四節 章節安排用意 19 第二章 「暗傷」或「成長跳板」──女童的受騷擾遭遇與認知成長 21 第一節 作為獵物,女童的特徵 22 第二節 看待傷害,女童的認知變化 30 一、女童欠缺的認知:男女之間「看與被看」文化 31 二、女童學會的認知:男性凝視 34 三、女童的經驗重構:新認知如何改寫舊經驗 36 第三節 暗傷的重複述說,女童的受騷擾故事 40 一、女童受騷擾故事的敘述特徵 41 二、以創傷理論,看待女童受騷擾故事的重複書寫意義 48 三、以重複書寫來自我推翻,拒絕「意義的底定」 56 第三章 從「合格受害」到「不乖解放」──女人的(被)識別困境與解放方法 61 第一節 竭力自證的成人受害者 61 一、以情境判斷受害與否的矛盾危機 62 二、合格與否的受害者形象 67 第二節 不乖的受害者 74 一、「不乖」的效仿對象 75 二、謹慎的叛逆者 78 第三節 解放的受害者 84 一、從「性腳本理論」看待女性對父權體制的違規反抗 85 二、從性解放中「取回」性腳本主導權 89 第四章 從「壓抑噤聲」到「瘋狂發聲」──病患的受創遭遇與見證可能 93 第一節 壓抑的病患 96 一、壓抑的病因:童年遭遇的性暴力 96 二、壓抑的病因:性、經濟、階級與國家暴力的多重創傷 102 三、使病患「無法言說」的弱勢家庭處境 108 第二節 壓抑的病院 110 一、以保護為名,監控病患的病院 111 二、受制標準化程序的醫護 115 三、瘋狂且具感染力的病院氣氛 117 第三節 何謂瘋狂?何謂療癒? 121 一、投奔瘋狂的陪病者 122 二、拒絕遺忘,積極記憶的療癒觀 130 三、瘋狂是創傷的活證據 134 第五章 結論 137 第一節 社會規範如何介入創傷的回顧 137 第二節 言說與記憶之於創傷敘事的意義 139 第三節 「重複書寫之於創傷書寫的意義」 140 參考文獻 143

    一、文本:
    呂蒼一、胡淑雯、陳宗延、楊美紅、羅毓嘉、林易澄:《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新北:衛城,2015年)。作者名依照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林文義主編,胡淑雯等:《九十六年散文選》(新北:九歌,2008年)。
    胡淑雯:《哀艷是童年》(臺北:印刻,2006年)。
    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臺北:印刻,2011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A未來》,(新北:衛城,2017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B巴洛克》,(新北:衛城,2017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C獨身》,(新北:衛城,2017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D差異》,(新北:衛城,2017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E事件》,(新北:衛城,2017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F虛構》,(新北:衛城,2017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G系譜學》,(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H偶然》,(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I無人稱》,(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J賭局》,(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K卡夫卡》,(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L逃逸線》,(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M死亡》,(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N游牧》,(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O作品》,(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P摺曲》,(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Q任意一個》,(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R重複》,(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S精神分裂》,(新北:衛城,2018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T時間》,(臺北:春山,2020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U單義性》,(臺北:春山,2020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V虛擬》,(臺北:春山,2020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W沃林格》,(臺北:春山,2020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X未知》,(臺北:春山,2020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Y眠》,(臺北:春山,2020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Z零》,(臺北:春山,2020年)。
    胡淑雯等:《字母會Letter vol.5》,(新北:衛城,2018年)。

    二、中文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2011年)。
    王曉丹等:《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新北:大家出版,2019年)。
    何春蕤:《不同國女人:性/別、資本與文化》(臺北:自立晚報,1994年)。
    何春蕤:《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臺北:皇冠,1994年)。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麥田,2013年)。
    邱貴芬等:《經典解碼.文學作品讀法系列11: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後殖民主義》(臺北:文建會,2010年)。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臺北:聯經,2017年)。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新北:揚智文化,2010年)。
    翁振盛等:《經典解碼.文學作品讀法系列9:敘事學/風格學》(臺北:文建會,2010年)。
    黃素菲:《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臺北:心靈工坊,2018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2003年)。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編),《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台灣轉型正義街段報告》(三卷),(新北:衛城出版,2015年)。
    顧燕翎主編,劉毓秀、王瑞香、林津如、范情、張小虹、黃淑玲、莊子秀、鄭至慧、鄭美里等著:《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完整修訂版)(二版),(臺北:貓頭鷹出版,2020年)。

    三、翻譯專著:
    〔美〕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合譯:《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臺北:群學,2008年)。
    〔美〕艾倫‧霍維茲、傑洛米‧維菲德(Allan V. Horwitz、Jerome C. Wakefield)著,黃思瑜、劉宗為譯:《我的悲傷不是病:憂鬱症的起源、確立與誤解》(新北:左岸文化,2017年)。
    〔美〕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著,齊若蘭譯:《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上下)(新北:遠足文化,2020年)。
    [英]安妮.懷特海德(Anne Whitehead)著,李敏譯,《創傷小說》(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  
    〔加〕芭芭拉.泰勒(Barbara Taylor)著,黃佳瑜譯:《精神病院裡的歷史學家:我經歷的瘋狂歲月,以及時代如何安置我們的瘋狂》(臺北:木馬文化,2017年)。
    〔美〕貝塞爾‧范德寇(Bessel van der Kolk)著,劉思潔譯:《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新北:大家出版,2017年)。
    〔美〕凱瑟琳.麥金儂(Catharine. A.MacKinnon)著,賴慈芸譯:《性騷擾與性別歧視—職業女性困境剖析》(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美〕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曾凡慈譯:《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臺北:群學,2010年)。
    [美]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群學翻譯工作室譯:《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臺北:群學,2012年)。
    〔美〕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群學翻譯工作室譯,萬毓澤校訂:《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臺北:群學,2012年)。
    [法]尚.拉普朗虛(Jean Laplanche)、尚-柏騰.彭大歷斯(J.-B. Pontalis)著,沈志中、王文基譯,陳傳興監譯,《精神分析辭彙》(臺北:行人出版,2000年)。
    [美]Jeffrey C. Alexander 著,吳震環譯:《文化社會學:社會生活的意義》(臺北:五南出版,2008年)。
    〔英〕約翰.伯格(John Ber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2005年)。
    [美]約翰.蓋格農(John Gagnon)著,李銀河譯,《性社會學──人類性行為》(河南:河南人民出版,1994年)。
    [南非]柯慈(J.M.Coetzee)著、孟祥森譯:《屈辱》(臺北:天下文化,2000年)。
    〔美〕茱蒂絲.赫曼(Judith Herman)著,施宏達、陳文琪、向淑容譯:《從創傷到復原: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新北:左岸,2018年),頁134。
    [法]克里斯德瓦(Julia Kristeva)著,林惠玲譯:《黑太陽—抑鬱症與憂鬱》(臺北:遠流,2008年)。
    〔澳〕凱特.曼恩(Kate Manne)著,巫靜文譯:《不只是厭女》(臺北:麥田,2019年)。
    [澳]凱特.曼恩(Kate Manne)著,巫靜文譯:《厭女的資格》(臺北:麥田出版,2021年)。
    [美]白睿文(Michael Berry)著,李美燕、陳湘陽、潘華琴、孔令謙譯:《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臺北:麥田,2016年)。
    [英]米蘭達.弗里克(Miranda Fricker)著,黃珮玲譯:《知識的不正義:偏見和缺乏理解,如何造成不公平?》(新北:八旗文化,2019年)。
    [義]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著,倪安宇譯:《滅頂與生還》(二版)(臺北:時報文化,2020年)。
    [美]羅珊.蓋伊(Roxane Gay)著,婁美蓮譯:《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臺北:木馬文化,2017年)。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孫名之譯:《夢的解析》(新北:左岸文化,2019年)。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彭舜譯:《精神分析引論(新版)》(新北:左岸文化,2018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陳嘉新譯,《狼人:孩童期精神官能症案例的病史》(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6年)。
    〔美〕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臺北:麥田,2012年)。
    [俄]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著,申慧輝等譯:《文學講稿》(臺北:聯經出版,2009年)。
    〔日〕宮地尚子著,李欣怡譯:《環狀島效應:寫給倖存者、支援者和旁觀者關於創傷與復原的十堂課》(臺北:經濟新潮社,2019年)。

    四、英文專著:
    Cathy Caruth,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Cathy Caruth, Trauma: Explorations in Memory. (Baltimore: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

    五、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吳乃德:〈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月刊》第8期(2008年1月),頁39-70。
    李淑君:〈言說之困境與家/國「冗餘者」:論胡淑雯的白色恐怖書寫與政治批判〉,《台灣文學學報》第三十六期(2020年6月),頁53-92。
    辛佩青:〈卑賤作祟/邃—論胡淑雯小說〈浮血貓〉中階級、記憶與身體之議題〉,《輔大中研所學刊》20期(2008年10月),頁185-201。
    林宗義:〈抗爭抑或復和?──武力壓制者V.S.苦難的倖存者〉,《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8),頁371-388。
    陳秀玲:〈傷口在說話:論胡淑雯小說中的精神疾病書寫〉,《臺灣文學場域的生成與典律反思──第十二屆全國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6年),頁318-343。
    單德興:〈創傷.回憶.和解:析論林瓔的越戰將士紀念碑〉,《思想》5期(2007年4月),頁95-127。
    曾凡慈:〈介入精神病及其治療的爭辯:高夫曼的《精神病院》〉,《跨界:大學與社會參與》第3卷(2013年6月),頁1-4。
    蔣興立:〈論胡淑雯小說〈浮血貓〉中的空間與權力〉,《國文學報》10期(2009年6月),頁257-276。
    蔣興儀、魏建國:〈創傷之“真實”:從見證的僵局到心理分析的突破〉,《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7期(2008年12月1日),頁167-210。
    蔣興儀、魏建國:〈瑪拉布論創傷:創傷的一般理論與受創主體的再定位〉,《思與言》第55卷第1期(2017年3月),頁165-210。
    蔣興儀:〈不可能的見證:從「創傷的敘事」到「敘事的創傷化」〉,《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64期(2018年3月),頁113-179。

    六、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沈沛緗:《從屈從到協商: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暴力敘事》(臺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陳秀玲:《後二二八世代療傷進行式: 台灣小說的「創傷記憶」與「代際傳遞」》(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陳怡蓁:《一九九○年代以來小說中的台北城市形象塑造》,(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湯舒雯:《史的暴力,詩的壟斷 ——台灣白色恐怖的文學見證、癥候閱讀與文化創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3年)。
    蔡佩家:《《太陽的血是黑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女性創傷敘事》,(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賴芸騫:《新世紀台灣女性作家創傷書寫研究-以鍾文音、郝譽翔、胡淑雯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論文,2016年)。

    七、報刊雜誌採訪及書評(依時序排序):
    廖紹凱:〈陳雪x胡淑雯x黃麗群x黃崇凱 看21世紀台灣小說:青壯作家座談會側記〉,《中外文學》,第四十九卷第二期(2020年6月)。
    蔡雨辰採訪:〈在那個女性主義「騷動」的年代〉,《典藏今藝術》第296期(2017年5月)。
    余若媒、胡淑雯,盧勁馳整理:〈治癒的立場:文學創作者經驗談〉,《字花》第48期(2014年4月),頁30-35。
    傅紀鋼採訪、胡淑雯文字整理:〈人物專訪 胡淑雯〉,《前進》文學誌第6期(2013年6月),轉引自網路,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8757072/(最後瀏覽日期:2021.07.01)。
    徐譽誠採訪:〈胡淑雯──太陽的血可以是黑的〉,《聯合文學》第326期(2011年12月),頁42-45。
    季季:〈從廢墟中雕出的《臺北人》變體--評介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文訊》第316期(2012年2月),頁112-114。
    紀大偉:〈資本主義,一個愛的故事--讀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卷第12期(2011年8月),頁60-63。
    張悅然:〈飛躍沒有圍牆的瘋人院〉,《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卷第12期(2011年08月),頁64-66。
    駱以軍、胡淑雯,劉思坊整理:〈各式各樣孤獨所形成的暗影--駱以軍、胡淑雯對談〉,《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卷第12期(2011年8月),頁68-79。
    張耀仁:〈更細緻,更底層—訪胡淑雯〉,《明道文藝》第390期(2008年9月),頁51-54。
    黃長玲:〈誠實的騷動與書寫—胡淑雯印象〉,《文訊》第274期,(2008年8月),頁41-42。
    石曉楓:〈那些說得出與說不出的抵抗—關於胡淑雯《哀艷是童年》〉,《文訊》第256期(2007年2月),頁102-103。
    張耀仁:〈跨越界線之謎—訪胡淑雯〉,《印刻文學生活誌》第2卷8期(2006年4月),頁124-137。

    八、電子媒體(依時序排列):
    老根常談:〈熟人性侵、校園霸凌案一樁又一樁。我該如何教孩子?〉,《開根好》, https://www.squaregood.com.tw/news_info.php?id=229(發表日期:2020.06.10,最後瀏覽日期:2020.09.01)。
    莊瑞琳:〈在虛空中掘墓──關於「臺灣白色恐怖小說」的編選與如何閱讀《讓過去成為此刻》〉,《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2904(發表日期:2020.02.08,最後瀏覽日期:2021.10.05)。
    印卡昂:〈災害如何構造感官世界──《玻璃總是要碎的》展覽與其後遺性〉,2018國藝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藝術的感官複合──何謂亞洲的科技》系列書寫,發佈於「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6309,(發表日期:2019.10.13,最後瀏覽日期:2022.03.20)。
    李姿穎 Abby:〈下女的越位,專訪胡淑雯:寫作是將你的舌頭贖還〉,《BIOS monthly》, http://www.biosmonthly.com/interview_topic/9768(發表日期:2018.10.12,最後瀏覽日期:2020.12.24)。
    婉昀 Wanyun:〈【性別觀察】為何我們的社會盛產「熟人性侵」?〉,《性別力》,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3595(發表日期:2018.05.16,最後瀏覽日期:2020.09.01)。
    林婉婷報導:〈恐懼、道德與勇氣:文學如何書寫政治創傷〉,「台灣教會公報」,https://tcnn.org.tw/archives/33378(發表日期:2018.03.05,最後瀏覽日期:2020.09.30)。
    黃素菲:〈生涯電影院:慾望街車〉,「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網站, http://www.tcdca.org/?p=3566(發表日期:2017.10.17,最後瀏覽日期:2021.07.14)。
    蘋果新聞:〈【秒懂】夏系夏景! 輔大性侵案懶人包看這裡〉,《蘋果新聞》,https://www.appledaily.com.tw/local/20170126/7NM7TL3PCNTMQGOWIISSKM46LQ(最後發表日期:2017.01.26,最後瀏覽日期:2022.07.13)
    蘋果新聞:〈被指提議組小組的她 說出輔大性侵那晚真相〉,《蘋果新聞網》,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160927/2CNDF65EWITK6WTQP5GSPRY4QE/(發表日期:2016.09.27,最後瀏覽日期:2022.07.13)。
    王顥中:〈輔大性侵案師生討論會觀察記要〉,《苦勞網》,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85623(發表日期:2016.06.09,最後瀏覽日期:2022.07.13)。
    陳潔晧、徐思寧:〈輔大性侵事件相關記錄與評論〉,《貓獅子工作室:給安娜的信》部落格,http://writetoana.blogspot.com/2016/06/blog-post8.html(發表日期:2016.06.08,最後瀏覽日期:2022.07.13)。
    高穎超:〈性腳本、性社會學與皮繩愉虐:追憶GAGNON〉,「巷仔口社會學」網站,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6/04/05/kaoyingchao/(發表日期:2016.04.05,最後瀏覽日期:2021.06.24)。
    李屏瑤:〈胡淑雯:小說的本命,該是撼動現實〉,《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13,(發表日期:2011. 11.18,最後瀏覽日期:2019.10.05)。

    九、臉書貼文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改編自真人真事〉(取自文章首句),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yihan.lin.773/posts/244074332711803(發表日期:2017.02.01,最後瀏覽日期:2020.07.25)。
    林奕含:〈關於外表〉(取自文章首句),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yihan.lin.773/posts/217976915321545(發表日期:2016.12.25,最後瀏覽日期:2020.07.25)。
    朱柏銘:〈一根稻草〉,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59396167850245/(最初發表日期:2016.05.29,最後瀏覽日期:2022.07.1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