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江婉綾 Chiang, Wan-Ling |
---|---|
論文名稱: |
臺灣美術史學正典形構問題: 以戰後初期(1945-1949)左翼木刻版畫為例 The Problematics of Canon Formation in Taiwanese Art History: A Case Study of Left-Wing Woodcuts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1945-1949) |
指導教授: |
楊永源
Yang, Yung-Y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6 |
中文關鍵詞: | 正典 、典律 、典範 、藝術史 、臺灣美術史 、方法論 、左翼木刻版畫 |
英文關鍵詞: | canon, paradigm, Art History, Taiwanese Art History, methodology, left-wing woodcu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10 下載:4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正典形構」為主題,「左翼木刻」為案例,研究核心指向台灣美術史的學科建制(disciplinarity),採用論述分析法,從方法論的視角進行議題探勘。在研究設計上,第一步由概念界定的工作出發,參酌文學與西洋美術史學的研究發展,釐清「正典」的詞義、源流與運用方式,以供檢驗本土的正典形構現象。第二,將正典視為一項理論工具,比較「正典」與「典範」(paragidm)等相關概念之異同,調查目前台灣藝術學界如何處理正典問題。第三,從通論性著作與教科書內容確認木刻版畫的正典性,蒐集木刻版畫相關文獻,以木刻版畫為例,探索知名藝術作品的歷史評價從何而來。
木刻版畫常被定位為「時代見證者」,唯其在台活動的歷程與作品發表情形尚未全然廓清。木刻版畫寫入臺灣美術史一頁,其正典性乃論者有意建構,此間涉及文化資本分配與權力運作,而非歷史之必然。本文以戰後初期台灣左翼木刻版畫入史的過程為例,探討作品如何透過論述中介,最後成為廣受重視的作品,進而反思西洋藝術史論之於在地事例的實踐效果。臺灣美術史發展出正典形構現象,除了代表其學科身份之確立,亦意味已累積足夠的研究成果可供檢驗。如何運用新方法與觀點重探歷史定論,將是未來的新課題,令正典作品具有研究方法的實驗潛能。
This thesis is focus on the disciplinarity in Taiwanese art history. I choose the “canon formation” as the subject, and take the “left-wing woodcuts” as a case. Using the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 I try to set my study on the methodology dimension. First, I will define the core concepts, especially the meanings, origins, and uses of the word “Canon”. When studying the problematics of canon formation in Taiwanese art history, the develop processes of literary history and Western art history would be good references. Second, the concept Canon should be seen as a theorical intrument. Through comparing different concepts─Canon and Paradigm, and investing researchers how to apply these terms, we can trace the develop paces of canon issue in Taiwan. Third, in order to realize canonicity of the left-wing woodcuts in Taiwan, reviewing previous literatures is necessary. This thesis surveys the statements about left-wing woodcuts in general readings and text books. In this way, we can examine the historical reputations of art works, and figure out the effects of canon formation.
The left-wing woodcuts are usually seen as “time witnesses” by many critics, but up to now, we know nothing more than that. Researchers still need lots of information to recover the woodcut-artisits’ tracks and their communicate channels. We shouldn’t take their historical orientation for grant. The left-wing woodcuts becoming the famous works in the Taiwan’s history of art is due to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distributions and power operatations. During studying progress, this case mades me rethink the practical effects of weastern art theory applied in local condition. The phenomenon of canon formation in Taiwan means not only Taiwanese art history gets its discipline status, but also tells that academic achievements is rich enough to be re-evaluated. Introducing new methods and view points to recheck the historical discourses will be an important lesson. From this perspective, canonical art works may be a new experiment subject of methodology in the future.
一、畫冊與展覽目錄:
1.中國新興版畫五十年選集編輯委員會,《中國新興版畫五十年選集1931-1981(上)、(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
2.中華全國木刻協會編,《抗戰八年木刻選集》,上海:開明書店,1946。
3.陳樹升撰文,《世紀刻痕—臺灣木刻版畫展(1945-2005)》,梁奕森執行編輯,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08。
4.黃進財主編,《遺珠:薛萬棟紀念展》,臺南市:臺南市立文化中心,2006。
5.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編輯,《時代的他者》,臺中市:臺灣省立美術館,1999。
二、報刊:
1.《臺灣新生報》,1945年10月26日。
2.《日月譚週報》,1946年(共22期) 。
3.《新新》,原出版者:新新月報社,1945年11月20日~1947年1月5日。覆刻版,臺北市:傳文文化出版,1995年。
4.《臺灣文化》,原出版者:臺灣文化協進會,1946年9月15日~1950年12月1日。覆刻板,臺北市:傳文出版社,1994。
5.《夏潮》,臺北市:夏潮雜誌社,1976年2月~1979年4月。
三、專文:
(一)中文著作:
1.王秀雄,〈臺灣第一代析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戰後臺灣西畫的影響〉(原發表於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中國、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1990年8月),現收錄《臺灣美術史論》,臺北市:史博館,1995,頁131-198。
2.王昭華,〈打開臺灣美術的門窗──訪臺灣美術研討會召集人及策劃小組〉(收錄於〈臺灣美術研討會專輯〉),《雄獅美術》,307期,1996年9月,頁96-97。
3.王德育,〈重建臺灣藝術史觀──一些名詞與觀念的釐清〉,《美育》100期,1998年10月,頁11-20。
4.吳土步,〈思想起黃榮燦(續篇)〉,《雄獅美術》,第242期,1991年4月,頁87-89。
5.吳土步,〈思想起黃榮燦—一位被歷史遺忘的木刻版畫家〉,《雄獅美術》,第233期,1990年7月。
6.吳土步,〈夢魂所繫的土地—訪光復初曾到臺灣的幾位大陸畫家〉,《雄獅美術》,第221期,1989年7月,頁60-76。
7.吳土步,〈難忘四十年前舊游地—木刻家朱鳴岡憶臺灣之行〉,《雄獅美術》,第210期,1988年8月,頁150-154。
8.吳步乃,〈光復初期大陸到臺美術家的活動及影響〉,《藝術家》,第308期,2001年1月,頁308-315。
9.李長俊,〈臺灣美術有史乎?──現階段臺灣美術史研究的方法論觀察〉,《炎黃藝術》,75期,1996年,頁89-91。
10.林伯欣,〈再會臺灣美術史──後90年代的學術場景與研究趨向〉(收錄於「臺灣美術史專輯」),《典藏今藝術》,2003年3月,頁43-45。
11.林伯欣,〈無限風光在險峰:從全國博碩士論文看歷年臺灣美術的研究趨向〉(收錄於「臺灣美術研究回顧」專輯),《臺灣美術》,第59期,2005年,頁4-21。
12.林志明,〈多重敘事之必要:攝影史書寫問題初探〉,臺灣敘事學學會、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主辦「說故事:敘事者‧序列‧場域」國際研討會專輯,2006年10月27、28日於中興大學語言中心萬年廳。
13.林志明,〈高密度的影像世紀:從問題與線索看臺灣攝影史〉,收錄於國家文化總會編著之《劃破時空 看見臺灣來時路》,臺北:前衛出版,2008,頁178-186
14.林志明,〈國家攝影史的可能性〉,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辦之「視覺與文化識讀」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12月12日於中央大學文學院。
15.林品章,〈臺灣設計史研究概況〉,《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11卷第1期,2009年12月,頁24-31。
16.林品章,〈論設計學的本質與範疇〉,《設計學研究》特刊,2011年6月,頁1-12。
17.倪再沁,〈在政治漩渦中的臺灣美術〉,原發表於「戰後臺灣美術與環境的互動」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美術館,1994年8月5日。現收錄於:倪再沁,《臺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市:雄獅圖書,1995,頁196。
18.倪再沁,〈西方美術.臺灣製造〉,雄獅美術第242期,1991年4月,頁114-133。
19.張正霖,〈國族現代性與性別敘事 : 中國木刻版畫運動內的女性形象 (1930~40年代)〉,《臺灣美術》,77期,2009年7月,頁4-19。
20.張毓婷,〈戰鬥精神之外──論黃榮燦的〈臺灣阿美族豐收舞〉,《臺灣美術》,第72期,2008年4月,頁100-120。
21.梅丁衍,〈美術家的正義之聲—「恐怖的檢查」〉,《典藏今藝術》,第114期,2002年,3月,頁70-73。
22.梅丁衍,〈黃榮燦身世之謎.餘波盪漾〉,《藝術家》,第286期,1999年3月,頁372-376。
23.梅丁衍,〈黃榮燦疑雲—台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下)〉,《現代美術》,第69期,1996年,頁62-76。
24.梅丁衍,〈黃榮燦疑雲—台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上)〉,《現代美術》,第67期,1996年,頁40-63。
25.梅丁衍,〈黃榮燦疑雲—台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中)〉,《現代美術》,第68期,1996年,頁38-53。
26.梅丁衍,〈戰後初期臺灣「新現實主義」美術之孕育及流產—以李石樵畫風為例〉,《現代美術》,第88期,2000年2月,頁42-56。
27.郭繼生,〈戰後臺灣的美術與社會〉,《高雄歷史與文化》,第二輯,1995年10月,頁231-260。
28.陳芳明,〈《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的再閱讀〉,陳樹升執行編輯,《謝里法與書寫臺灣美術研討會》,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08,頁9-20。
29.陳建忠,〈誰能讓臺文系擁有一部文學史:我的懺夢錄〉,《臺灣文學館通訊》24期,2009年8月,頁12-13。
30.陳建忠,〈關於虹之虛與實的辯證:評橫地剛《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收錄於《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文學論集》,臺北:五南,2007年,頁214-237。
31.陳樹升,〈百年來臺灣版畫的發展與變遷(上)〉,《台灣美術》41期,1998年7月,頁57-79。
32.陳樹升,〈百年來台灣版畫的發展與變遷(下)〉,《台灣美術》,42期,1998年10月,頁34-70。
33.陳樹升,〈百年來台灣版畫的發展與變遷附錄〉,《台灣美術》,43期,1999年1月,頁44-93。
34.陳樹升,〈魯迅.中國新興版畫.臺灣四0年代左翼版畫(上)〉,《台灣美術》,44期,1999年4月,頁30-54。
35.陳樹升,〈魯迅.中國新興版畫.臺灣四0年代左翼版畫(下) 〉,《台灣美術》,46期,1999年10月,頁85-96。
36.黃鐵瑚,〈再談黃榮燦〉,《雄獅美術》,第238期,1990年12月。
37.楊墀,〈權力的實踐──百年臺灣美術的戰略部署與位置爭取〉(收錄於「臺灣美術史研究專輯」),《大趨勢》,第4期,2002年4月,頁8-13。
38.葉玉靜,〈蔚藍的海岸,希望的風──臺灣美術史的反省與超越〉,收錄於:葉玉靜著,《臺灣美術評論全集;林惺嶽卷》,臺北市:藝術家,1999,頁163-173
39.廖新田,〈台灣戰後初期「正統國畫論爭」中的命名邏輯及文化認同想像(1946-1959):微觀的文化政治學探析〉,《美麗新世界─台灣膠彩畫的歷史與時代意義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台灣美術館,2009,頁149-222。
40.廖新田,〈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台灣美術的後殖民主義觀點評論狀況〉,《美學藝術學》3期,2009,頁55-79。
41.廖新田,〈臺灣美術的主體性想像與抉擇〉,《臺灣美術》,第67期,2007年1月,頁4-13。
42.劉俊蘭,〈多明尼克—韋馮‧德儂:創立「前所未見的最美、最大的美術館」之夢想的實現〉,《臺灣美術》,51期,2002年12月,頁90-104。
43.鄭水萍,〈臺灣美術史研究中的陷阱〉,《雄獅美術》,244期,1991,頁101-103。
44.蕭瓊瑞,〈九0年代的臺灣美術史研究〉,《炎黃美術》61期,1994年9月,頁85-90。
45.蕭瓊瑞,〈起步╱奠基╱發展──臺灣美術研究的回顧與現況〉,《臺灣美術》85期,2011年7月,頁85-81。
46.蕭瓊瑞,〈臺灣美術.百年風華〉,《臺灣美術》83期,100年1月,頁15-16。
47.蕭瓊瑞,〈臺灣美術研究回顧專輯導論〉(收錄於「臺灣美術研究回顧」專輯),《臺灣美術》,第59期,2005年,頁2。
48.謝里法,〈中國左翼美術在臺灣(1945-1949)〉,《臺灣文藝》,101期,1986年7-8月,頁129-156。
49.謝里法,〈塑造文化的造型──臺灣的美.臺灣的情.臺灣的心〉,收錄於《臺灣美術評論全集──謝里法卷》,臺北市:藝術家,1999。
50.謝里法,〈論二二八事件在臺灣美術史上的地位〉,《藝術家》,第252期,1976年5月,頁310-319。
51.謝東山,〈誰在製造臺灣美術史?──也談臺灣美術史研究的方法論〉,《炎黃藝術》,77期,1996年,頁84-86。
52.謝東山〈從異聲雜鳴到獨白論述—學院主義在臺灣美術的典律化過程〉,《思與言》,第40卷第2期,2002年6月,頁39-90。
53.顏娟英,〈日治時代美術後期的分裂與結束〉,《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年,頁17-37。
54.顏娟英,〈日據時代臺灣美術史年表〉,《藝術學》,第8期,1992,頁57-98。
55.顏娟英,〈日據時代臺灣美術研究之回顧〉,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輯,《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市:臺大出版組,1992,頁1511-1517。
56.顏娟英,〈臺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1)、(2)、(3),分別發表於:《藝術家》,168期,1989年5月,頁143-163;《藝術家》,169期,1989年6月,頁140-160;《藝術家》,170期,1989年7月,頁178-191。
(二)外文著作:
1.Adrian Rifkin, Theory as a place. (In “Rethinking the Canon”, a collection of essays) Art Bulletin, Vol. 78, No.2, Jun. 1996.
2.Christopher B. Steiner, “Can the Canon Burst?” (In “Rethinking the Canon”, a collection of essays) Art Bulletin, Vol. 78, No.2, Jun. 1996, pp. 216-217.
3.Henry J. Schmidt, What Is Oppositional Criticism? Politics and German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Fascism to the Cold War. Poetics Today, 9 (4), 1988, pp. 749-766.
4.Hubert Locher,〈作為英雄的藝術家——作為英雄史的藝術史〉(The artists as hero: Art history as the history of heroes),《藝術學研究》第一期,2006,06。
5.Marsha Meskimmon, Visuality: The New, New Art History? Art history, vol. 20, issue 2, 1997, pp. 331-335.
6.Michael Camille, “Prophets, Canons, and Promising Monsters.” (In “Rethinking the Canon”, a collection of essays) Art Bulletin, Vol. 78, No.2, Jun. 1996, pp. 198.
7.William Innes Homer, Visual Culture: A New Paradigm, American Art, vol. 12, no. 1, 1998, pp. 6-9.
四、專書
(一)中文著作:
1.王秀雄,《臺灣美術發展史論》,臺北市:史博館,1995。
2.朱采屏,《臺灣戰後初期的現實主義美術》,私立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3.李戊崑、周文等著,《臺灣美術丹露》,臺中市:臺灣美術館,2003。
4.李志銘,《裝幀時代》,臺北:行人文化,2010。
5.李欽賢,《臺灣美術閱覽》,臺北:自立晚報,1996。
6.李欽賢,《臺灣美術歷程》,臺北:自立晚報,1992
7.李雅妍等著,《美術(一)全一冊》,林曼麗總編審,吳佳蓉主編,臺北市:三民,2010年8月。
8.李雅妍等著,《美術(四)》,林曼麗總編審,吳佳蓉主編,臺北市:三民,2008年2月。
9.林惺嶽,《臺灣美術風雲40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10.邱琳婷,《臺灣美術評論全集──謝里法卷》,臺北市:藝術家,1999。
11.施梅珠編輯,《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市:文建會,1997年。
12.徐文琴,《臺灣美術史》,臺北市:南天,2007。
13.陳東榮、陳長房主編,《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臺北:比較文學學會,1995,頁153-177。
14.曾國安等著,《高中美術(第二冊)》,黃光男總校正,林仁傑編輯指導,曾國安、溫慶昇主編,臺北市:華興文化,2006年12月。
15.曾國安等著,《普通高級中學美術(一)全一冊》,黃光男總校正,曾國安、溫慶昇主編,臺北市:華興文化,2010年4月。
16.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2007。
17.楊維琳,《高中歷史敎科書中美術史教材之研究─以1960年代臺灣現代繪畫運動為中心》,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7。
18.葉玉靜主編,《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前90年代臺灣美術論戰選集》,臺北市:雄獅,1994。
19.廖新田,《藝術的張力:臺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臺北市:典藏,2010。
20.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1994,頁213-217。
21.劉益昌等著,《臺灣美術史綱》,臺北市:藝術家,2007。
22.鄭宜欣,《寫實的形塑與割裂—論李石樵戰後作品之風格與意涵(1945-194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所碩士論文,2003。
23.橫地剛,《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陸平舟譯,臺北:人間,2002。
24.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臺北市:東大,1991。
25.謝里法,《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市:藝術家,1977。
26.謝里法,《我的畫家朋友們》,臺北:自立晚報,1988。
(二)翻譯著作:
1.Andrew Heywood,《最新政治學新論》,楊日青等譯,臺北:韋柏,2002。
2.王斑(Ban Wang)著,《歷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紀中國的美學與政治》,孟祥春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3.David Carrier(大衛.卡里爾),《藝術史寫作原理》,吳嘯雷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3,頁4。
4.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世界.文本.批評者》,薛絢譯,臺北縣:立緒文化,2009。
5.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lin編,《文學批評術語》,張京媛等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6.吉莉恩‧蘿絲(Gillian Rose),《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王國強譯,臺北:群學,2006,頁179-180)
7.Griselda Pollock,《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陳香君譯,臺北:遠流,2000。
8.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西方正典》(上),高志仁譯,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1998。
9.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東等譯,臺北:聯經,2002
10.Linda Nochlin,《女性,藝術與權力》,游惠貞譯,臺北市:遠流,1995。
11.里奧奈羅‧文杜里(Lionello Venturi),《西方藝術批評史》,遲軻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頁47。
12.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知識考掘學》,王德威譯,臺北市:麥田,1993。
13.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劉暉譯,北京:中央編譯社,2001。
14.孔恩(Thomas 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程樹德等譯,臺北:遠流,1994。
15.Victoria D. Alexander,《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張正霖、陳巨擘譯,臺北:巨流,2006。
(三)外文著作:
1.A. L. Rees and FrancesBorzello eds., The New Art History. London: Camden Press, 1986.
2.Donald Preziosi, Rethinking Art History: Meditations on a Coy Sci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Erwin Panofsky,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55.(中譯本: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造形藝術的意義》,李元春譯,臺北市:遠流,1997)
4.Griselda Pollock, Differencing the Canon: Feminist Desire and the Writing of Art’s History of Art. London: Routledge, 1999.
5.Hans Belting, 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Art? trans., Christopher S. Woo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6.Jonathan Harris, The New Art Hist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7.Linda Nochlin, The Politics of Vision—Essays on Nineteenth-Century Art and Society,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1.
8.Norman Bryson, Calligram: Essays in New Art History From Fr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9.Rozsika Parker and Griselda Pollock, Old Mistresses: Women, Art and Ideology. London: HarperCollins, 1981.
10.Xiaobing Tang, Chinese Avant-Garde: The Modern Woodcut Movement.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五、網站資料
1.國立臺灣美術館「數位閱覽」作品查詢網站:http://www1.ntmofa.gov.tw/collectionweb/tw/01_search.aspx(檢索日期:2011年7月10日)
2.顏娟英,〈研究人員自述〉,取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網站http://www.ihp.sinica.edu.tw/people_page/p17.htm(檢索日期:2011年7年11日)。
3.羅浮宮美術館(Musée du Louvre)網站:http://www.louvre.fr/llv/musee/histoire_louvre.jsp?bmLocale=en(檢索日期:2011年6月30日)
4.Henry Louis Gates Jr., Whose Canons is It, Anyway? Retrieved June 22, 2011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Website: http://www.nytimes.com/1989/02/26/books/whose-canon-is-it-anyway.html?src=pm
5.Linda Nochlin, 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 Retrieved June 26, 2011 from: http://www.feministezine.com/feminist/No-Great-Women-Artis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