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至涵 |
---|---|
論文名稱: |
工會主義或專業主義:我國教師組織定位演變之探討 |
指導教授: | 王麗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5 |
中文關鍵詞: | 工會主義 、專業主義 、教師組織 |
英文關鍵詞: | unionism, professionalism, teachers’ organiz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4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我國全國性教師組織(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兩者為研究對象,從工會主義和專業主義的角度探討自1987年以來我國教師組織的定位演變,分析我國教師組織定位的影響因素,以及我國教師組織未來的定位方向與發展。
研究結果顯示我國教師組織定位的討論以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兩者為主,目前我國教師組織以工會主義為主要定位,未來可能讓各級教師會轉型為專業主義之教師組織,亦不排除有多元發展的可能性。而我國教師組織的定位演變過程則受到教師角色地位、教師工作性質,以及組織內部和外部種種因素的影響。除此之外,研究者發現我國教師組織定位之選擇雖然出現工會主義和專業主義的辯論,但實際係以務實面為考量,目的在爭取並擴大組織的政治實力,無關乎工會主義或專業主義的路線爭辯。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中央及地方各個行政機關應重視我國教師組織的力量,並且將我國教師組織的成功經驗與其他教育相關的壓力團體(如家長會、校長協會)分享,讓各個團體均衡發展,以期未來在良性互動下共同制定並監督教育政策。另外,研究者認為依照目前教師組織的經營方式,未來組織內部勢必會再度面臨工會主義或專業主義的定位爭辯,故建議教師組織除了必須妥善思考工會化對教育生態帶來的影響及因應之道以外,亦要好好思索組織內部的未來定位發展問題。
The study focused on national-level teachers’ organizations (National Teachers' Association R.O.C., NTA & National Federation of Teachers Unions, NFTU), using unionism and professionalism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role and development, the influenced factors, and the future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since 1987.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our teachers’ organizations is swing between unionism and professionalism, but now NFTU is toward unionism for sure. In the future, maybe NTA will become professional teachers’ organizations, and it could appear different roles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s from NTA and NFTU. The course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s development are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s that teacher identity, nature of teacher’s work, 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within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s. Besides,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no matter the role of our teachers’ organizations is unionism or professionalism, the most improtant thing for our teachers’ organizations is to get the political power.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er recommends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should care about the force of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s, and helping other groups such as parental association and principals’ association by sharing teachers’ organizations’ successful experiences to make balance between groups. On the other hand, our teachers’ organizations need to find the solutions to avoid the worse effects after unionism. Beside, our teachers’ organizations need to rethink the relationships and the roles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groups in the future.
壹、中文部分
人民團體法(2011)。
于居正(2011)。高雄市教師工會團體協約協商代表權認定運作機制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工會法(2010)。
中華民國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無日期)。芬蘭。2012年3月24日,取自http://www.boca.gov.tw/ct.asp?CuItem=649&mp=1
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2006)。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理事會組織規程。2012年2月24日,取自http://forum.nta.org.tw/v362/forumdisplay.php?f=10
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2011)。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章程。2012年2月24日,取自http://forum.nta.org.tw/v362/forumdisplay.php?f=10
尤麗秋(2008)。我國教師罷教權可行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文海(2004)。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參與學校教師會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王秋絨(2002,12月)。德法教師組織意識型態之比較分析。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舉辦之「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王紫籃(2009)。國民中小學教師罷教權之研究—全國教師會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之觀點。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馨羚(2006)。學校教師會組織定位、運作情形及未來發展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申凱如(2011)。公私立高中教師對教師工會態度與期望之探討(以高雄市公私立高中教師之認知為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立法院(1991)。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0(101),193-212。
立法院(1992a)。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1(26),476-501。
立法院(1992b)。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1(26),21-32。
立法院(1992c)。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1(55),39-47。
立法院(1995)。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4(46),233-240。
立法院(2002a)。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1(57),215-348。
立法院(2002b)。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1(62),41-224。
立法院(2003)。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2(18),299-453。
立法院(2007a)。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6(26),121-150。
立法院(2007b)。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6(80),299-395。
立法院(2008)。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7(32),37-66。
任懷鳴(2010)。從教師會到教師工會。2011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alexrhm/25393265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12a)。本會章程暨組織運作章則。2011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nftu.org.tw/FuncSystem/FuncClass.aspx?FuncName=關於我們&FuncType=本會章程暨組織運作章則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12b)。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簡介。2011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nftu.org.tw/Profile/Profile0101.aspx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12c)。各會員工會連結。2011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nftu.org.tw/Branch/Branch.aspx
全國教師會(2010)。【全國教師會新聞稿】期待教師工會引領專業、進步。2011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3125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49-269)。臺北市:巨流。
何其蔚(2011)。我國教師工會運作對學校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子萱(2011)。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對於教師工會之認知與參與意願。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家瑩、劉修豪(2010)。我國百年教師圖像演變之初探。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頁371-404)。臺北市:學富文化。
吳清水(1999)。我國圖書館專業人員專業地位論—從實務面分析。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5(4),2-58。
吳毅然(2011)。國民中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組織信任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靜芬(2004)。中學教師對組織工會的認知及參與意向。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瑩珣(2008)。苗栗縣國中教師參與學校教師會動機之探討-一個理性選擇的觀點。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呂鴻智(2012)。地方基層教師職業工會與教師會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立崇德國中與臺中市私立新民中學之分析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佳佩(2007)。從教師會到教師工會的組織變革與發展。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怡諄(2012)。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教師組織與學校教育品質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雯琪(2005)。美國教師組織在教師爭議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沈春生(2004)。美日兩國教師組織工會化發展與運作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周志宏(1995)。從教師法看教師組織及權益保障制度。國民教育,36(2),22-24。
周志宏、饒邦安(2004)。教師組織運作之考察。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考察報告。臺北市:私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周幸誼(2007)。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會態度與學校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玉体(1983)。西洋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玉体(譯)(1980)。J. S. Brubacher著。西洋教育史—教育問題的歷史發展。臺北市:教育文物。
林秀珍(2008)。師道—道家哲學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頁29-46)。臺北市:心理。
林佩瑾(2009)。教師組織在教師專業的意義:英國教師組織的發展以及對臺灣教師會的啟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林俊賢、黃毅志(2008)。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客觀階級位置、文化資本與主觀階級認同:與其他職業做比較。教育研究集刊,54(3),99-136。
林斌(2003)。我國教師會發展模式之探討-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教育資料與研究,51,61-67。
邱國隆(2007)。新竹縣、市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候、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侯禎塘、王素琴(1998)。各國教師組織的發展、任務與省思。教師天地,94,12-16。
姜添輝(2003,10月)。各國教師組織發展取向與教師專業發展。論文發表於國立嘉義大學舉辦之「教育論壇:教師會組織與學校行政運作」學術研討會,嘉義市。
律師法(2010)。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6)。臺北市:巨流。
唐宗清(譯)(1994)。K. Harris著。教師與階級:馬克思主義分析。臺北市:桂冠。
徐銘璟(2012)。芬蘭師資培育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桂宏誠(2011)。芬蘭政府體制與公務人員制度簡介。2012年3月24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9412
秦夢群、劉家維(2011)。教師工會成立發展與相關爭議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203,5-16。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
高雄市教師會(2004)。教師工會答客問客問答。2011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nta.org.tw/w133/talk3/main.asp?GK=0&IPage=2&Num=3134
高義展(1998)。中、美、英三國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系教育研究,6,223-241。
張天開(1987)。現代工會運動。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張文昌(2007)。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知覺學校教師會角色定位、組織功能與其參與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永芳(2005)。學校教師會運作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臺北縣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淑媚(2008)。人師或經師?從德國1990年代以來的討論談教師專業。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頁47-62)。臺北市:心理。
張雅婷(2012)。國民中學教師心理擁有感、教師工作滿意度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萬億(2007)。臺北縣公立國中教師知覺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與教師專業自主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曉蕙(2002)。中英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教育部(1934)。戊編教育雜錄。第一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1(5),3-490。
教育部(1984)。第貳篇教育行政。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5(2),29-292。
教育部(2002)。教師組織工會問題之研析。2011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971
教育會法(2012)。
教師法(2012)。
章兆雷(2007)。臺灣與中國大陸教師法之比較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莊巧玲(2007)。臺灣公立中小學學校教師會定位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靚歆(2005)。我國全國教師會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許開力(2012)。教師會與教師工會對地方教育政策影響力之比較研究-以桃園縣國中教師縣內介聘作業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藤繼(2001)。學校組織權力重建。臺北市:五南。
許繼峰、吳育仁(譯)(2004)。R. Hyman著。比較工會運動。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郭丁熒(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高雄市:復文圖書。
郭諭陵(2007)。各國的教師組織概況及其政治性。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1),127-152。
陳之華(2010)。成就每一個孩子 從芬蘭到臺北,陳之華的教育觀察日記。臺北市,天下雜誌。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怡如(2011)。新「工會法」實施後教師組織與功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武雄(1988)。工會領導人物應有的共同意識。臺北市:臺北市志願服務協會。
陳冠州(2005)。高雄縣各級學校教師對教師會任務、組織定位認知與參與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奎憙(1992)。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浩銘(2012)。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美和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善報(2008)。臺灣與加拿大卑詩省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嘉慧(2007)。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運作策略與衝突因應方式關係之研。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陶良謀(譯)(1980)。R. Marshall, &B. Rungeling著。工會組織與美國經濟。香港:今日世界。
傅諭雯(1993)。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勞動基準法(2011)。
勞資爭議處理法(2009)。
曾榮光 (2000)。香港教育政策分析:社會學的視域。香港:三聯書店。
湯梅英(1996)。從教師法談教師組織的困境。教育資料與研究,8,15-17。
舒緒緯(2001)。臺灣地區教師組織與教育專業權運作之研究-以教師會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舒緒緯(2003)。臺灣地區教師會教育專業權運作之探討。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頁397-426)。臺北市:高等教育。
馮朝霖(1993)。德國教師組織的過去和現在。論文發表於教師人權促進會舉辦之「教師組織」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黃建勳(2012)。臺灣與香港教師組織運作方式之比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黃富順(1992)。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組織及活動推展。臺灣教育,500,15-19。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會計師法(2009)。
楊深坑(2003a)。德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運作。2012年3月15日,取自:www.edu.ndhu.edu.tw/note/notebook/92-1/sch3_(0506)921115~16.pdf
楊深坑(2003b)。德國教師組織與教育專業權運作之研究。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271-302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楊深坑(主編)(2003c)。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
楊瑜(2006)。高雄市教師會餐與民主政治過程之分析-以教師節大遊行為例。雄中學報,9,231-236。
團體協約法(2008)。
熊蕙筠(2009)。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組織運作發展初探。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臺灣省教育會(2012)。臺灣省教育會會史簡介。2012年4月1日,取自:http://www.tpea.org.tw/tpea/index_5/5_1.php
趙鏡中(2007)。教師專業自主的理念、衝突與實踐。載於陳清溪(主編),十年教改的回顧與展望(頁321-334)。臺北縣: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劉欽旭(2009)。教師可以承擔的專業與社運責任。全國教師,44,1。
劉興漢(1992,11月)。教師不是公務員—從工作特性分析說明。載於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舉辦之「教師法定身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39),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文正(2000)。國小教師會任務功能、組織定位與會員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蔡金田(2011)。從教師組織的發展探究我國教師工會的挑戰與因應。教育研究月刊,203,28-39。
蔡清華(2003)。美國教師組織與教育專業權運作關係之研究。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頁83-114)。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璧煌(1990)。我國教師組織何去何從。載於黃政傑(主編),一週教育論壇(頁189-193)。臺北市:教育廣播電臺。
鄭彩鳳(2003)。美國教師工會之發展:兼論對臺灣組織教師工會之啟示。教育政策論壇,6(2),21-41。
鄭彩鳳、林漢庭(2004)。中小學教師組織工會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71(1),459-492。
鄭景陽(2010)。學校教師會角色功能、運作情形與轉型發展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薛化元(1997)。教師地位與權利義務:以臺灣中小學教師為中心。臺北市:業強。
薛雅美(2006)。地方教師會任務功能、組織定位與會員參與關係之研究-以臺灣高雄縣教師會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薛鴻輝(2004)。教師會或教師工會:中小學教師的組織認同探討∼以臺北縣市、高雄縣市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佳蓉(2010)。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功能、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謝幸燕(2003)。連鎖藥局對藥師專業地位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5,109-132。
瞿立鶴(1992a)。教師權利的覺醒。臺北市: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
瞿立鶴(1992b)。教師是勞工嗎?載於瞿立鶴(主編),教師權利的訴求(頁5-29)。臺北市: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
醫師法(2012)。
羅德水(2005)。澄清幾個教師工會的疑慮。2011年6月15日,取自:http://blog.udn.com/loteshui/2076704
蘇國賢(2009)。階級與階層。載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頁100-122)。臺北市:巨流。
饒邦安(2007)。我國教師組織定位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貳、西文部分
Alexander, L. B. (1988).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unionization: Compatible after all? In Social workers and labor unions (pp. 157-176). Wes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Alexander, L. B., Lichtenberg, P., & Brunn, D. (1980). Social workers in unions: A survey. Social work, 25, 216-223.
Baldridge, V. (1971). Environmental pressure,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academic organizations. In Baldridge, V. (Ed.), Academic governance. (pp. 507-529). Berkeley, CA: 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Campell, R. J. & Neill, S. R. St. J. (1994). Primary teachers at work. London: Routledge.
Caplow, T. (1954). The sociology of work.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arr-Saunders, A. M., & Wilson, P. A. (1933). The professions. Oxford, England: Clarendon Press.
Collins, R. (1990). Market closure and the conflict theory of the professions. In Professions in theory and history: Rethinking the study of the professions (pp. 24-43). Newbury Par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Cooper, B. S. & Sureau, J. (2008). The collective politics of teacher unionism. In B. S. Cooper, J. G. Cibulka, & L. D. Fusarelli (Eds.), Handbook of education politics and policy (pp. 263-280). New York: Routledge.
Cooper, B. S. (2000).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eachers unions. In T. Loveless (Ed.), Conflicting missions? : Teacher unions and educational reform (pp. 240-280). Washington, D.C. :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Crouch, C. (1993).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European state tradi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unlop, J. T. (1948).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organiza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R. A. Lester & J. Shister (Eds.), Insights into labor issues (pp. 163-193).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Ertzioni, A. (1969). The semi-professions and their organization: Teachers, nurses, social workers. New York: Free Press.
Gerstl, J. E., & Jacobs, G. (1976). Professions for the people: The politics of skil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Schenkman Publishing Company.
Hall, R. H. (1968).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bureaucratiz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3, 92-104.
Haug, M. R. & Sussman, M. B. (1973).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unionism: A jurisdictional dispute? In The professions and their prospects (pp. 89-104).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Hilsum, S. & Cane, B. S. (1971). The teacher's day. Windsor: NFER.
Hoxie, R. F. (1966). Trade union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Jessup, D. K. (1985). Teachers, Unions, and change: A comparative stud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Kerchner, C. T. & Koppich, J. (2004). Organizing around quality: The struggle to organize mind workers. In R. D. Henderson, W. J. Urban, & P. Wolman (Ed.), Teacher unions and education policy: Retrenchment or reform? (pp. 187-222). London : Elsevier JAI.
Kivinen, O. & Rinne, R. (1994). The thirst for learning, or protecting one’s niche? The shaping of teacher training in Finland during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5(4), 515-527。
Kivinen, O. & Rinne, R. (1994). The thirst for learning, or protecting one’s niche? The shaping of teacher training in Finland during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British Journal o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5(4), 515-527.
Larson S., & Nissen, B (1987). Theories of the labor movement. Detroit, Michigan: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evy, C. S. (1974). Social workers and unions. In Social work ethics (pp. 195-208). New York: Human Sciences Press.
Lieberman, M. (1956).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Mills, C. R. (1951). White Coll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A (2012a). NEA handbook 2011–2012. Retrieved March, 10, 2012, from http://www.nea.org/home/19322.htm
NEA (2012b). The Birth of NEA (1857-1865). Retrieved March, 10, 2012, from http://www.nea.org/home/11608.htm
Northrop, H. R. (1948). Collective Bargaining by professional societies. In Insights into labor issues (pp. 157-171).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OAJ (2012a). OAJ history, activity, members, office 2010. Retrieved March, 30, 2012, http://www.oaj.fi/portal/page?_pageid=515,452376&_dad=portal&_schema=PORTAL
OAJ (2012b). OAJ. Retrieved March, 30, 2012, http://www.oaj.fi/portal/page?_pageid=515,452376&_dad=portal&_schema=PORTAL
Perlman, M. (1960). Labor movement theori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13(3), 338-348.
Shaffer, G. L. (1979). Labor relations and the unionization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A neglected area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 15, 80-86.
Tannenbaum, A. S. (1965). Unions. In J. G. March (edition.),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pp. 710-763). Chicago: Rand McNally & Co.
Webb, S., & Webb, B. (1920). The history of trade Unionism (2nd ed.). London: Longman, Green & Co.
Wilensky, H. L. (1964).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0(2), 13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