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秉純
WU, BING-CHUN
論文名稱: 不同性別之兒童對卡通圖案的偏好
The Preferences between Both Genders of The Children in Cartoon Images
指導教授: 周賢彬
Chou, Shyan-Bin
口試委員: 王建堯 林達隆 周賢彬
口試日期: 2021/07/2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設計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Desig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e Practice in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7
中文關鍵詞: 卡通性別圖案偏好
英文關鍵詞: Cartoon, Preferences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66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9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卡通圖像的設計創作被廣泛地運用於商業活動及人類生活當中,作者感觸到當今卡通圖像設計,不僅僅只是兒童的專利,此文化創意產物更橫跨了世代間,有著特殊的注目力。卡通圖像、卡通動畫的普及,顯示出其對人類生活有著精神層面之重要影響,對於兒童、青少年甚至成人都有心靈層面之需求度。在不同性別之間因身體結構、後天發展、文化薰陶、流行趨勢、生活環境、教育背景…等影響,所以發展中直觀感受判斷上的差別。圖像設計是否能越過性別區別的界線?男性與女性之兒童對於卡通之形式偏好迥異所在為何?是作者欲深究了解的目的。

    Cartoon design is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activities and daily life. The author discovered that cartoon design is the privilege of children and a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across generations. The influence of physiological structure, acquired culture, popular trend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ten caused the difference in aesthetic preference between genders. What kind of cartoon image features can break the gender barrier?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references of cartoon images among children of different genders? Is there an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form on preference? These ar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標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卡通動畫之文化起源 5 第二節 卡通動畫階段發展解析 22 第三節 台灣卡通媒體階發展解析 24 第參章 性別差異與視覺藝術分析 27 第一節 性別角色發展的理論 27 第二節 性別藝術發展差異研究 30 第三節 圖像藝術與性別教育 33 第肆章 參與者與刺激物特質分析 38 第一節 參與者特質分析 38 第二節 刺激物特質分析 40 第三節 刺激物風格之分類 45 第伍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7 第二節 研究分析 51 第三節 研究小結 57 第陸章 偏好研究結論與建議 60 第一節 兒童圖像發展與應用 60 第二節 性別藝術研究結果闡述 64 第三節 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67 參考文獻 75 附錄一、問卷設計 81

    Altman,R.(2004).Silent Film Sound.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zéma, M., Rivère, F.(2021).Animation in Palaeolithic art:a pre-echo of cinema. Antiquity, 86(332). https://doi.org/10.1017/S0003598X00062785
    Appelbaum,S.(1980).The Chicago World's Fair of 1893:A Photographic Record. New York:Dover.
    Babbage,C.(1864).Passages from the Life of a Philosopher.London:Longman, Green, Longman,Roberts,&Green.
    Baldwin,N.(1995).Edison:Inventing the Centur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rrier, M.(2003).Hollywood Cartoons:American Animation in Its Golden 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ckerman,H.(2003).Animation:The Whole Story. New York:Skyhorse
    Publishing
    Brooker,P.(2003)。文化理論詞彙〔A gossary of curtural theory〕。臺北市:巨流。
    Brunn,Stanley D.,Cutter, Susan L.,&Harrington Jr.,J.W.(2004).Geography and Technology.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allahan, D.(1988).Cel Animation:Mass Produc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in the Animated Film Industry.Film History,2 (3).
    Canemaker,J.(2005).Winsor McCay:His Life and Art. New York:Harry N. Abrams,Inc
    Daqihupi.(2015).Movie Fans(Chinese Edition). China:Trajectory,Incorporated

    Eagan,D.(2010).America's Film Legacy: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The Landmark Movies In The National Film Registry. New York: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Eilseen B.(1990).The Transformation of Cinema.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an Pen C.(2003).Shadow Theaters of the World. Asian Folklore Studies, 62(1).https://www.jstor.org/stable/1179080
    Frusco,P.,&Janson H. W.(1980).The Romantics to Rodin:French Nineteenth-Century Sculpture from North American Collections. New York:George Braziller,Inc.
    Gabler,N.(2006).Walt Disney:The Biography.London:Aurum.
    Hatfield,C.(2004).The Presence of the Artist:Kim Deitch's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vis-a-vis the Animated Cartoon.ImageTexT:Interdisciplinary Comics Studies, 1(1).
    Hebdige,D.(2005)。次文化─風格的意義〔Subcul ture:the meaning of style〕。臺北市:巨流。
    Holtz,A.(2012).American Newspaper Comics:An Encyclopedic Reference Guide. Ann Arbor: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Kircher,A.(1646).Ars Magna Lucis et Umbrae. Rome:Lodovico Grignani.
    Laughton,B.(1996).Honoré Daumier.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Lenburg,J.(2009).The Encyclopedia of Animated Cartoons(3rd ed.).New York: Checkmark Books.
    Linda N.(1998).Women, Art and Power. New York:Avalon Publishing.
    Maquet,J.(2003)。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經驗〔The aesthetic expericence-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the visual arts〕。臺北市:雄獅。
    Mario L.(2004)。黃金比例。臺北市:遠流。
    Melot,M.(1984).he Art of Illustration. Editions D'Art Albert Skira. New York:Geneva/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Myre,S.(1974).Guide to Psychiatry, 3rd edition. Edinburgh and London:Churchill Livingstone.
    Natalie A.(2004).Graphic Japan. Tokyo:Rotovision.Orr, Inge C. Puppet(1974).Puppet Theatre in Asia. Asian Folklore Studies, 33(1).https://doi.org/10.2307/1177504
    Rausch,A. J.(2004).Turning Points in Film History. New York:Citadel Press.
    Salt,B.(1992).Film Style and Technology:History and Analysis. London:Starword.
    王秀雄(1990)。美育與人生—藝術的文化功能探視。美術與教育,113-128。
    王孟惠(2005)。臺灣高中生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趨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朱秋萍(2009)。檢視臺灣電視產業之模仿同形:以臺灣兒童電視頻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伊彬、林演慶(2008)。近一世紀審美實徵研究趨勢。設計學報,13(2)21-49。
    呂明蓁(2009)。你上「性別教育」了沒?—性別教育通識課程設計與教學分享。於劉開鈴、陸偉明(編),認同、差異與發聲性別教學演練。臺北市:五南。
    呂燕卿(1986)。皮亞傑的研究—對國小兒童美術教育的啟示。國教世紀,22(2),16-22。
    李元貞(1993)。主題體檢:兩性觀。於臺灣教授協會(編)。體檢國小教科書。臺北市:臺灣教授協會。

    李宗薇、董建成(2007)。電視卡通對兒童認知及情意的影響。國民教育,47(5),80-87。
    李怡慧(2004)。台灣本土幼教電視頻道節目內容及時段編排對幼兒收視與模仿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臺南市。
    李美蓉(1999)。藝術主題、媒材、展現方式的性別差異。五十年來台灣美術教育之回顧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周麗(1999)。兩性平等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時代意義。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高醫兩性研究中心。
    帕帕斯。(2003)。原來數學這麼有趣。新北市:世茂。
    邱莉燕(1997)。動畫類型和材料。於黃玉珊、余政為(主編)。動畫電影探索。臺北市:遠流。
    邱愛鈴(2003)。中小學教師實施統整課程之問題評析與解決之道。中等教育,54(4),114。
    唐大崙(2001)。由反應變異探討黃金比美感的心理實質性。中國廣告學刊,9,134-144。
    徐秀菊(20020)。藝術統整課程設計原理與實務。於黃壬來(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臺北市:桂冠。
    殷宏(2000)。女性主義取向的課程觀點。於潘慧玲(編)。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臺北市:師大
    高強華(2000)。理解青少年問題—透視新新人類。臺北市:師大書苑。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楊國樞(1992)。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張婉琪(2000)。洪義男、曹俊彥、趙國宗三位台灣兒國圖書插畫家風格之演變。(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張維珊(2010)。國中生對於人物設計頭身比與立體度偏好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曹乃怡、劉麗容(1999)。狂飆少年。臺北市:遠流。
    莊明貞(1997)。多元文化女性主義觀與兩性平等教室的建構。多元文化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莊明貞(1999)。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87-96。
    郭禎祥(1999)。台灣藝術教育現況及改進之道。1999 INSEA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元陽(2007)。影響兒童觀看卡通因素之研究。臺中市:品度。
    陳奎憲(1997)。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瓊花(1999)。兒童與青少年描述藝術作品時的觀念傾向。藝術教育,106,39-55
    陳瓊花(2003)。性別與廣告—性別與廣告之交織。於潘慧玲(編),性別議題導論。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瓊花(2002)。大學通識教育之藝術鑑賞課程設計:以「性別與藝術」為主題之課程設計模式與案例。視覺藝術,5,27-70。
    黃永宏、伊彬(2002)。風格研究過程中可能涉及之問題、方法及其意涵之探討。

    中華民國設計學2002年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
    黃德祥(199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趙惠玲(2003)。性別議題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發展模式:以視覺藝術為例。中等教育,51,72-86。
    蔡春美(1988)。兒童智慧心理學—皮亞傑智慧發展學說。臺北市:文景。
    鄭和鈞、鄧京華(1995)。高中生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賴國洲(1997)。解讀日本卡通暴力內容。臺北市: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鍾綺文(2012)。「藝術與性別」課程發展與評鑑之研究:從創作意識、理念到實踐之歷程建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臺北市。
    鐘玉潔(2006)。原住民與漢族青少年繪畫表現與美感判斷能力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