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以降,台灣主體意識勃興,台灣歷史研究被視為「奠定台灣新文化的基礎工程」,由此掀起地方修史風潮。宜蘭縣長游錫堃以「文化立縣」為施政主軸,亦啟動縣史重修工程,企圖打造另類的地方歷史書寫模式。
1993年復刊的《宜蘭文獻雜誌》,扮演了宜蘭縣史重修工程的火車頭,而以研究、記錄、蒐藏、推廣為宗旨。其封面和封底的外觀獨特性、文圖並茂的呈現方式、與時代脈動結合的專刊主題,以及學術性與庶民性兼具等編輯特色,形塑出「文獻」與「雜誌」並存的刊物風格。
《宜蘭文獻雜誌》的內容主題甚為廣泛,在空間、人與文化方面的書寫展現出宜蘭的特色。在空間方面,自然史的書寫不僅宣揚了宜蘭的「好山好水」,也展現出宜蘭人對環境保護的重視。開發史的書寫突破以往溪南、溪北的地域界限以及吳沙開發的「漢人中心論述」,呈現出「開蘭」一事乃係全域各方力量合作而成。對古蹟與歷史建築的書寫,則可看出宜蘭對於「歷史空間」活用與保存的用心。
《宜蘭文獻雜誌》對於宜蘭人的書寫反映了多元與在地的思考。居住在宜蘭的各種族群,舉凡噶瑪蘭人、泰雅人、漢人、客家族群,或特殊的經濟性移民、大陳人、外籍配偶等,皆納入其書寫範疇,展現出宜蘭人的多元一體組成。對於宜蘭的歷史人物,除在不同時空要求下,對吳沙、蔣渭水等著名菁英的重新書寫外,還進一步發掘隱身鄉野間的特殊地方歷史人物。口述訪談、圖像記錄下的宜蘭庶民人物,更是充分展現了宜蘭人的特質。
《宜蘭文獻雜誌》中的宜蘭文化書寫,特別表現在歌仔戲與北管等傳統曲藝、佛教、道教與民間信仰等各種宗教禮俗,以及足以彰顯「淡蘭文風冠全台」傳統的宜蘭文學上,同樣在不同面向展現宜蘭文化的地域性與特殊性。
整體而言,《宜蘭文獻雜誌》體現了「文化立縣」下地方歷史建構的另類模式。此種模式,實是1990年代以來建構台灣主體性之時代氛圍下的產物,其內涵亦與此一時期台灣的台灣的論述主軸大致相符。
一、史料
《宜蘭文獻合訂本》(宜蘭文獻會,1972)。
《宜蘭文獻雜誌》,第1期至第73-74期,(宜蘭,1993-2005)。
二、專書
《今日宜蘭》(今日宜蘭雜誌社,1970)。
《宜蘭ㄟ鳥仔》(宜蘭野鳥學會,2004)。
《宜蘭文化地圖宜蘭縣文化休閒導覽手冊》(宜蘭縣文化局,2000)。
《宜蘭美展92年》(宜蘭縣文化局,2004)。
《開拓者2001年宜蘭人手曆》(宜蘭縣政府,2000)。
《宜蘭總蘭社捐贈文物修復特展專輯圖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
《蘭陽博物》(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籌備處,2001)。
文化中心文獻小組,《重修宜蘭縣志規畫告告草案》(宜蘭縣政府,1991.2)。
台灣總督府關房調查課編,《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台灣,1928)。
仰山文教基金會,〈宜蘭縣歷史空間政策綱領(92年版)〉(宜蘭縣文化局,2003.4)。
江寶聖、邱秀蘭,《認識古蹟日》(宜蘭縣文化局,2002)。
吳敏顯,《老宜蘭的腳印》(宜蘭縣文化局,2005)。
呂春山,《老歌仔的容顏》(宜蘭縣文化局,2007)。
李亦園,〈文化建設工作的若干檢討〉,《中國論壇叢書》(台北: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1985)。
李榮春,《李榮春全集》(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12)。
宜蘭縣文藝作家協會,《振興蘭陽文風》(宜蘭:羅東國中,2002.2)。
宜蘭縣政府,《宜蘭縣政府七十三年度工作報告》(宜蘭:宜蘭縣政府,1983)。
林正芳,《宜蘭城與宜蘭人的生活》(宜蘭縣文化局,2004)。
林志恆,《蘭陽之子游錫堃》(台北:天下遠見,1998)。
林芳怡,《寧靜的地景革命》(台北:田園城市,2003)。
林美容,〈台灣史熱潮的背景〉,《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1996)。
林美容,〈確立地方志的新傳統─兼談台灣史學的奠基〉,《方志學與社區鄉土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1998)。
林茂賢,〈蘭陽戲劇團的營運─公立本土劇團的運作模式〉,《民族藝術傳承研討會》(教育部,1995)。
林煥彰,《善良的語言》(宜蘭縣文化中心,1992)。
林德福,《台灣戲劇館專輯》,(宜蘭縣文化中心,1993)。
林鋒雄,《宜蘭城‧北管曲》(宜蘭文化局,2000.12)。
林麗華,〈宜蘭文獻‧吳沙特輯〉,《台灣文獻書目題解》(國家圖書館台灣分館,1989)。
邱坤良等,《宜蘭縣口傳文學上冊》(宜蘭縣政府,2002)。
邱彥貴,《宜蘭縣重要民俗調查報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7.6)。
洪英聖,《宜蘭縣地名探索:情歸故鄉5》(台北:時報文化,2004)。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
凌昌武、林熖瀧主編,《蘭陽史蹟文物圖鑒》(宜蘭文化中心,1986)。
徐惠隆,《蘭陽的歷史與風土》(台北:臺原,1992)。
張炎憲,〈台灣史的建構─從縣史研究談起〉,《彰化縣建縣二百八十週年系列活動2003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4年)。
許文賢,《食在宜蘭好風味》(台北縣:膳書房文化,2009)。
陳其南,《「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文建會,1995)。
陳芳龍,《宜蘭縣原鄉之美:山海情》(宜蘭縣政府,2005)。
陳梅卿,《宜蘭縣基督教傳教史》(宜蘭縣政府,2000.1)。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3)。
陳進東,《宜蘭文獻合訂本》(宜蘭文獻會,1972年8月)。
陳進傳,〈五十年來宜蘭史研究的回顧〉《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8)。
陳進傳,《清代噶瑪蘭古碑之研究》(彰化:左羊出版社,1989)。
陳進傳編,《蘭陽民族藝術薪傳錄(上篇)》(宜蘭縣文化中心,1994.5)。
陳賡堯,《宜蘭‧文化‧游錫堃》(台北:遠流,1998)。
游謙、施芳瓏,《宜蘭縣民間信仰》(宜蘭縣政府,2003)。
黃秋菊、陳昇,《振興蘭陽文風─宜蘭縣第一屆少年文學獎作品專輯》(宜蘭縣文藝作家協會,2002)。
黃國禎,《文化政策的地方模式:宜蘭文化經驗1990-2000》(台北市:黃國禎,2001)。
黃雯娟,《台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台灣省文獻會,2000)。
楊梓濱,《妙慧法師八十憶往》(宜蘭:巨龍文化,1998)。
楊照,〈對台灣主體位置的想像〉,《倉皇島嶼─立史與現實分析》(台北:遠流,1996)。
潘宏立,〈港墘的祖厝與宗族〉戴喬健、陳國強、周立方主編,《惠安人研究》(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盧世標纂修,《宜蘭縣志‧卷六‧文化志勝蹟篇》,(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70)。
盧纘祥主編,《宜蘭縣志‧卷二人民志‧山地篇》(宜蘭文獻委員會,1969.12)。
賴秋月、黎林,《宜蘭‧冬山河》(台中:太雅,2003)。
謝繼昌,〈文化、族群與認同〉,《全球化下中華文化的發展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
簡秀珍,《環境、表演與審美─蘭陽地區清代到1960年代的表演活動》(台北:稻鄉,2005)。
龐新蘭,《戀戀蘭陽─宜蘭縣民俗風情與山海景色遊蹤》(台北:愛書人雜誌,2004)。
蘇昭英,《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三、期刊
王志弘,〈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33:9(台北,2005)。
王明珂 ,〈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台北,1996.9)。
王明珂,〈重建過去:歷史文獻、口述歷史與考古〉,《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43(台北縣文化中心,2005.1)。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台北,1993,11)。
丘昌泰,〈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5(桃園:元智大學社會學系,2008.12)。
吳永華,〈埤亞南越嶺警備道宜蘭段初探〉,《宜蘭文獻雜誌》,75-76(宜蘭文化局,2006.6)。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台灣史學史素描〉,《當代》,224(台北,2006.4)。
李癸忠,〈文化立縣的迷思─從宜蘭美術界功敗垂成揭竿起義談起〉,《典藏藝術》,94(台北市:2000.7)。
林玉茹,〈1945年以來台灣學者台灣史研究的回顧─課題與研究趨勢的討論(1945~2000)〉,《台灣史料研究》,21(台北,2003.9)。
林玉茹,〈地方知識與社會變遷─戰後台灣方志的發展〉,《台灣文獻》,50:4(南投,1999.12)。
林開世,〈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18:2(台北,2007.6)。
林萬榮,〈盧纘祥傳〉,《宜蘭文獻合訂本》,(宜蘭文獻會,1972.8)。
施志汶,〈近十年歷史研究所台灣史碩士論文之考察(1993~2002年)〉,《台灣史料研究》,21(台北,2003.9)。
張曉婷、李素月整理,〈「地方史志的回顧與展望座談會」紀錄〉,《宜蘭文獻雜誌》,77-78(宜蘭縣史館,2006.12)。
許雪姬主編,〈方志纂修與內政部〉,《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0(台北市:中央研究院,1991.9)。
陳炳煌,〈渡江渡海過台灣〉,《大自然》,13(台北: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1986年)。
陳清枝,〈北宜高通車一年的改變與省思─兼談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的任務〉,《宜蘭文獻雜誌》,81-82(宜蘭縣史館,2007.6)。
鹿野忠雄著、林清池、李英茂譯,〈埤亞南越嶺之山旅(上)─從羅東出發經南湖大山、次高山至霧社〉,《宜蘭文獻雜誌》,75-76(宜蘭文化局,2006.6)。
楊護源、卞鳳奎,〈地方誌書纂修之理論與實務─以台北市志為例〉,《台北文獻直字》,131(台北:2000.3)。
廖英杰,〈部落知識、泰雅記憶與古道研究─以宜蘭泰雅古道與日治殖民山徑為例〉,《宜蘭文獻雜誌》,75-76(宜蘭文化局,2006.6)。
廖淑容,〈宜蘭文化發展模式的形塑與困境〉,《立德學報》,2:1(台南市,2004.12)。
廖淑容,〈宜蘭文化模式的制度能力與地域鑲嵌〉,《人文研究學報》,42:1(台南:臺南大學,2008)。
趙奇濤,〈地方政治人物風雲鑑(七)〉,《聯合月刊》,21(台北,1983.4)。
蔡篤堅,〈多元主體地位的形塑與追尋─1990年代台灣口述歷史的趨勢探索〉,《台灣史料研究》,21(台北,2003.9)。
盧世標主編,《宜蘭文獻勝蹟特輯》,(宜蘭:宜蘭文獻,1959年)。
盧世標編撰,〈烈士蔣渭水特輯〉,《宜蘭文獻合訂本》(宜蘭:宜蘭文獻,1972.8)。
賴澤涵、劉阿榮,〈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台灣的抉擇〉,《多元文化與族群》(台北:楊智文化,2006)。
四、學位論文
何致中,〈地方與認同─宜蘭地區地方特質與認同政治間的關聯〉,(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吳智翔,〈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後對宜蘭區域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呂禮全,〈黃春明小說中的「鄉土」書寫〉,(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李素月,〈文化治理與地域發展─九○年代以降宜蘭的空間-社會過程(1990~2002)〉,(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李雅玲,〈解嚴後台灣民間社團的發展與社區文化重建--兼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4)。
李麗玲,〈五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沈芳如,〈《台南文化》與戰後台南「府城」集體記憶的建構(1951-200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沈嘉玲,〈宜蘭的「落後」與發展:地方自主觀點的反思〉,(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周以謙,〈北管音樂藝人莊進才生命史研究〉,(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2007)。
林方儀,〈共同打造新蘭陽:仰山文教基金會(1990~2008)〉,(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9)。
林方儀,〈共同打造新蘭陽─仰山文教基金會(1990~2008)〉,(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正芳,《日據時期宜蘭地區的初等教育(1895-1945)》,(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林宏仁,〈蘭陽溪南二結地區區域發展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碩士論文,2009)。
林佩怡,〈邁入符號消費時代:宜蘭童玩節的敘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2007)。
林素春,〈宜蘭本地歌仔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1994)。
林雅芬,〈南方澳漁村社會網路與分工〉,(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2009)。
康智勝,〈外在參與因素對節慶觀光經營績效的影響: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輔仁大學餐飲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
張以璇,〈蘭陽溪南二結與四結北管發展之研究〉,(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梁竣瓘,〈黃春明及其作品研究─文學、社會和歷史的交互考察〉(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5)。
梁鴻彬,〈政治變遷的地方模式─民進黨在宜蘭執政的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郭修發,〈地方治理與觀光發展─以宜蘭縣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羿伶,〈從「另類」到「不另類」的發展─宜蘭礁溪溫泉產業及地域變遷〉,(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財發,〈宜蘭縣歷史空間保育發展之研究〉,(中原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鈺羚,〈戲臺明滅:宜蘭野台歌仔戲演員的執業與生活面〉,(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游宏彬,〈蘭陽平原溪北與溪南地區發展比較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1)。
黃國禎,〈文化政策、認同政治與地域實踐─以九○年代宜蘭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8年)。
楊宗賢,〈宜蘭文化美學─以多元文化的美學觀,論宜蘭的人文與自然生態美之社會教育價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所碩士論文,1997)。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90年)〉,(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1997)。
劉惠芳,〈日治時代宜蘭城之空間改造〉,(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潘志忠,〈台灣綠色執政的雛形─以宜蘭經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蔡佩芬,〈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互動關係之關係─以北宜高速公路對宜蘭縣發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蔡偉仁,〈探討大型購物中心進駐對於傳統市集之影響研究─以宜蘭市新月廣場及南北館市場為例〉,(國立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賴沁沁,〈節慶活動公關策略之研究─以2004年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佛光人文學院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五、報刊
〈世界的檜木產地─羅東街の工業化〉,《台灣日日新報》,昭和12年8月28日,8版。
王雅萍,〈原民文化活動觀察:敬悼噶瑪蘭民族運動之父偕萬來〉,《台灣立報》,2009年1月13日,11版。
李奎忠,〈宜蘭文獻出刊延宕〉,《自由時報》,2000年4月6日,13版。
李奎忠,〈縣史館大當家〉,《自由時報》,2002年11月30,13版。
沈如峰〈李榮春文學展 宜蘭頭城鎮史館舉行〉,《大紀元》,2008年4月6日,地方新聞版。
郭顏慧,〈陳進傳吳永華榮獲台灣文獻獎〉,《自由時報》,2009年1月1日,北部新聞版。
游明金,〈回顧縣史館 點滴在心頭〉,《自由時報》,2003年10月16日,16版。
游明金,〈李榮春作品全集圖書館看得到〉,《自由時報》,2008年8月26日,宜蘭版。
游明金,〈宜蘭文獻雜誌‧縣史館代表刊物‧封面就是藝術創作〉,《自由時報》,2003年10月16日,16版。
游芳男,〈宜蘭文獻綠意盎然〉,《民眾日報》,1995年5月13日,宜蘭版。
廖雲章、陳宛玲,〈伊甸動起來‧服務新移民家庭〉,《台灣立報》,2009年12月6日,教育版。
六、網路資源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主題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6180&ctNode=3007。
台灣省諮議會,http://www.tpa.gov.tw/big5/default.asp。
台灣戲劇館 http://theatre.ilccb.gov.tw/page-5-12.htm。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http://www.cca.gov.tw。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apc.gov.tw/main/index_life.jsp。
宜蘭市公所便民服務http://www.e-lan.nat.gov.tw。
宜蘭縣史館 http://svr2.ilccb.gov.tw/history/1/about_c.htm。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歷史空間巡禮,http://hais.ilccb.gov.tw。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http://www.ncfta.gov.tw。
鍾理和數位博物館,http://km.cca.gov.tw/zhonglihe/06/iframe/i_052.htm。
宜蘭縣青年公共事務協會,http://www.wretch.cc/blog/YiLanYouth/1132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