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君潔
Lin,chin-chieh
論文名稱: 超現實影像創作─類比與數位影像呈現分析與研究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the Surrealist Images–From Analog to Digital
指導教授: 李宗仁
Li, Zong-Ren
林達隆
Lin, Ta-L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數位類比複製圖層
英文關鍵詞: Digital, Analog, Copy, Lay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4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攝影是一種時代科技的產物,而數位化是建構圖像革命性的進展。數位影像與傳統攝影,隨著時代演進在技術上透過掃描、複製、數位與類比可以在同一平台接軌。在傳統影像的基礎上,新的數位媒材得以有更寬廣的創意空間;而數位化後影像創作也因此邁向不可思議的新視界。

    電腦的發明使數位化技術成為多媒體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中影像製作、輸出,藉由電腦數位化軟硬體來輔助藝術家創作,因而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在新媒材的運用下,得到另外一個很好的傳達管道。當影像創作利用數位化與電腦軟體的圖層技術得以拼貼、組合、複製、改造或蒙太奇等技法來再現真實的情境,而同時數位也逐漸慢慢取代傳統攝影之實物投影、曝光、影像重疊的技術與表現形式。筆者將嘗試在文中分析數位與類比影像之優缺點,並將其理念與表現形式共通融合處透過實例印證。

    本研究以超現實主義之精神為出發點,對傳統類比及電腦數位處理影像作品做一分析與比對,利用KJ.法將所蒐集之影像作品加以歸類、整理,研究數位影像與傳統暗房所建構出的影像呈現有何異同之處,以實証於超現實主義手法在類比與數位影像中作品的表現。

    Abstract
    Photography is a product of modern technology in current times, and the digital technology is a revolutionary progress in structuring images. With the gradual process of the times, digital images and traditional photography can be connected on the same platform by the skill of scanning, copying, digitizing, and analog. New digital 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much more creatively and extensively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images;the creation of images based on the idea of digitizing marches toward the inconceivable field of vision as well.
    The invention of the computer has made the digital technology an important tendency in multi-media development. The artists’ creative ideas of new materials, including the making and the output of the images, have got a good way to express by the assistance of the computer digital software. With th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e layer technology of computer software, the image creation could mix, combine, copy, reform, or using Montage skills to re-create the real situation. Meanwhile, the digital technology has taken the place of the skills and performances in traditional photography, such as material object projection, exposing, and overlapping the images.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the strengths and the weaknesses of images made in the way of digitizing and analog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also provides the examples to prove the mutual application between the ideals and the form of expression.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with the work of traditional analog and computer digital processing images, sorting out the work created in K.J. skill and investigating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digital images and the images produced in photofinishing statio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pirit of Surrealism, provides the examples to present the surrealistic style performances in the work of the analog and digital image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定 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 第五節 名詞解釋 4 第貳章 影像呈現的歷史脈絡 6 第一節 真實與再現 6 第二節 數位與類比 9 第三節 影像漸變之風格 20 第參章 超現實影像之本質 46 第一節 超現實影像作品之異同性 46 第二節 數位影像在視覺傳達上之運用 52 第三節 影像顯影之意涵 56 第肆章 超現實影像作品類別分析 59 第一節 超現實影像作品表現之風格 59 第二節 超現實影像作品特質分析 71 第三節 超現實影像作品圖像表現形式 77 第四節 小結 84 第伍章 結論 89 參考書目 94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山口勝弘(1999)。〈複合媒體時代的新包浩斯文化〉。《科技與人文的對話》。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雅倫(2000)。《光與電 影像在視覺藝術中的角色與實踐》。台北市:美學書房。
    王梃隆(2005)。《數位向量繪圖應用於兒童圖畫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品驊(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 攝影與錄影藝術》。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石計生(2007)。《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沈士涼譯(1987)。《KJ法應用實務》(日本能率協會編著)。台北:清華圖書。
    田名璋(1993)。《靜態電子影像對攝影本質的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
    印志杰、吳美純(2002)。《影像與後現代》。湖南美術出版社。
    李小鏡(1996)。《李小鏡眾生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李宗仁(2002)。《電腦媒體應用與藝術創作之探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2應用媒體暨動畫藝術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李宗仁、張耀羿(2005)。〈電腦繪圖應用與國軍實務工作之研究-以心戰傳單視覺設計為例〉。《21世紀國軍人文暨社會科學教育之適性內涵與權重評價》。國軍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
    呂清夫(2002[2000])。《造型原理》。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呂清夫(1993)。《後現代的造型思考》。漢文書局。
    阮義忠(1991)。《攝影美學七問》。攝影家出版社。
    杜聲鋒(1988)。《拉康結構主義與精神分析》。台北:遠流。
    佟景韓、易英主編(1994)。《造型藝術美學》。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余珮綺(2004)。〈超現實風格應用在數位影像中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珊珊(1996)。〈小鏡掌鏡/人獸同體-深入觀看「李小鏡眾生相」〉台北時報周刊6月。
    何慧芬(1995)。〈視覺藝術的象徵性—象徵之意義與表現〉。《藝術學報》第五十六期。國立臺灣藝術學院。年6月。103-112頁。
    吳鼎武(1999)。《電腦空間與文人》。田園城市。
    吳嘉寶(1995)。〈體驗台灣專業攝影〉。《攝影 攝影專業年鑑》。設計家文化出版事業。
    吳兆琦(2006)。《藝術槪論與賞析》。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林芙美(2003)。〈比較攝影特質應用於台灣攝影的探討〉。《回首台灣百年攝影幽光/台灣影像風格與攝影特質的轉變》。國立歷史博物館。
    林士民(2003)。〈攝影行為現象之研究-邁向攝影現象學研究的美學思考〉。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 憲(2002)。《美學是什麼》。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胡詔凱(1998)。〈探索虛擬攝影美術館的讀寫可能〉。《1998攝影學術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攝影教育學會。
    姚瑞中(2003)。《台灣當代攝影潮流》。遠流出版社。
    姚瑞中(2004)。〈攝魂術還是夢魂術?─吳天章的數位輪迴〉。《大趨勢》第12期。頁72-77。
    柯志明(1998)。〈論惡、自我與自由的辯證關係呂格爾(Paul Ricoeur)前期(1950-1969)主體存有學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明景(2001)《數位攝影的技術─數位影像製作技巧在攝影上的應用》。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島子(2001)《後現代主義藝術系譜 下卷》。重慶出版社。
    高千惠(2001)。《在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高千惠(2004)。《藝種不原始》。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袁珂(1996)。《中國古代神話》。台灣商務。
    海德格(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編選(1996 [1938/1950])。〈世界圖象的時代〉。《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頁885-923。
    夏學理等著(2000)。《文化藝術與心靈管理》。國立空中大學。
    郭力昕 (1998)。《書寫攝影》。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台生(2005)。〈第十七屆全國美展攝影類得獎作品評析與展望〉。《設計學術論文集》。輔仁大學應用美術所。
    陸蓉芝(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陸蓉芝(2003)。《「破」後現代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章光和(2005)。《攝影不是藝術》。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章光和(2000)。《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論述與實踐》。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學明(1998)。《班傑明》。台北:生智。
    陳傳興(1992)。《憂鬱文件》。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許哲瑜(2004)。《「所在」符號與現象學在攝影創作應用之探討》。
    馮勝宣(2008)。〈游移於影像世界的隙縫處〉。《藝術觀點》第33期。
    游本寬(1995)。《論超現實攝影》。台北市:遠流。
    黃寶萍(2004)。〈穿透的身軀.主體的顯影─台灣當代藝術的身體想像與美學〉。藝術學研究所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
    黃瑞祺(2001)。〈失去影子的世界-布希亞以擬象論當代實在〉。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恩波(1973)。《世界攝影史 》。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張惠媛(2002)。〈拉康之主體與慾望論述〉。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雅茹(2004)。〈《肖像》物神化:論奧斯卡‧王爾德《葛雷的肖像》中主體化的客體與精神化的物質性〉。東吳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比較文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謹睿(2004)。〈過去、現在與未來〉。《藝術家雜誌》第353期。
    劉正修(2006)。〈「眾生魔相」─從數位影像創作探勘人生幻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瑞琪(2004)。《陰性顯影:女性攝影家的扮裝自拍像》。遠流出版社。
    鄭祥福(1999)。《後現代主義》。台北:楊智文化。
    鄭慧華(2003)。〈被攝影者的歷史--與陳界仁對談:《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YiShu華人當代藝術》期刊春季號。年3月。77-81頁。
    蔣戴榮(1997)。《進階黑白攝影─Zone System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雄獅圖書有限公司。
    蔣戴榮(1997)。《高品質黑白攝影的技法》。台北:雄獅圖書有限公司。
    蔣戴榮(2003)。《黑白攝影精技》。台北:雄獅圖書有限公司。
    賴采蘋(2004)。〈《搜神記》中的動物類型研究—以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鍾宗憲(2004)。〈「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東華漢學》第二期。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出版。年5月。3-44頁。
    謝昇佑(2004)。〈現代人的形象:主體的莫比烏斯環〉。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謝宿蓮(2006)。《科技與藝術的美學超連結》。鴻霖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戴麗卿(2004)。〈數位媒體科技vs藝術意識形態〉。《漫遊者-數位媒體的行進與未來》國際論壇峰會。國立台灣美術館。
    嚴立群(2002)。《電腦專有名詞》。台北:電腦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翻譯書目:
    Ascoli,Isabella(1994)。〈波希〉。《巨匠美術週刊》第九十六期。錦繡出版。年4月。
    Baudrillard,Jean(1983)。《反美學The anti-aesthetic》。呂健忠譯。台北:立緒。
    Benjamin,Walter(1931)。《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攝影小史》。許綺玲譯。台灣攝影工作室。
    Benjamin,Walter(1984)。《繪畫與攝影》。林志明譯。台北:時報出版。
    Baudrillard,Jean等著(1996)。《藝術與哲學》。路況譯。台北:遠流出版。
    Baudrillard,Jean (1998)。《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es et Simulation》。洪凌譯。台北:時報出版。
    Berger,John(2002)。《影像的閱讀》。劉惠媛譯。台北:遠流出版。
    Clark,Kenneth(2004)。《裸藝術》。吳玟、甯延明譯。台北:先覺出版。
    Danto,Arthur(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林雅琪、鄭惠雯譯。台北:麥田出版。
    Dickins,Rosie(2006)。《現代藝術。怎麼一回事?》。朱惠芬譯。台北:三言社出版。
    Freeland,Cynthia(2005[2002])。《別鬧了。這是藝術嗎?》。劉依綺譯。台北:左岸文化。
    Garrrett,John(1991)。《黑白攝影的技術與藝術》。袁瑤瑤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Graphic,Richard Hollis(1999)。《平面設計發展史》。台北:龍辰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Greenberg,Clement(1996)。《藝術與文化》。張心龍譯。台北:遠流出版。
    Heidegger,Martin (1996)。《海德格爾的技術問題及其他文章》。宋祖良譯。台北:七略出版社。
    Johnson, Harald(2005)。《數位列印∕輸出聖經》(Mastering Digital Printing Second Edition)。邱芳信譯。台北: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Levinson,Paul(2000)。《數位麥克魯漢》。貓頭鷹出版社。
    Liplin,Jonathan(1998)。〈自從我們是數位〉。《1998國際攝影學術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攝影教育學會。
    Routh,Robert(1975)。《暗房技術》。吳富炰、胡哲合譯。藝術圖書公司。
    Sontag,Susan(1997)。《論攝影》。黃翰荻譯。台北:唐山。
    Steven Best & Douglas Kellner(1994)。〈邁向後現代性的布希亞〉。《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馬彥彬譯。台北:巨流圖書。
    Toffler,Alvin(1994)。《第三波The Third Wave》。黃明堅譯。時報文化。
    三、外文:
    Archer,Michael(1997).‘Cahpter2: The Expanded Field’. Art since 1960. London: Thames and Husdon.p.61-71.
    Beloff,Halla(1985).Camera Culture.Oxford:Basil Blackwell.
    Hill,Paul(1982).Approaching Photography.London:Focal Press.
    Licklider, J. C. R. and Taylor, Robert. (1968)The Computer as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Social and Technology: For the Technical man in Management No. 76.April 1968. p. 21-31.

    Sontag,Susan(1977).On Photography.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
    四、網頁:
    李小鏡個人網站(Daniel Lee Studio)。http://www.daniellee.com/DanielLee.htm。
    藝術報。http://www.ecans.com.tw/cnews/news.asp。
    東之畫廊。http://www.eastgallery.com.tw/web/INDEX.HTML。
    蘇守政(2007)。http://cbs.ntu.edu.tw/gem_browse.php/fpath=gem/brd/art/1/F0010071&num=1。
    李 珀(2000)。超媒體教學的運用。2004年5月5日,取自
    http://www.fhjh.tp.edu.tw/erc/Hyper_Media.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