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永祿
論文名稱: 學務長領導風格與學務人員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南部地區大學校院為例
指導教授: 張雪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學務長領導風格學務人員組織承諾
英文關鍵詞: dean of student affairs, leadership style,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0下載:9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南部地區大學校院學務長領導風格與學務人員組織承諾之關係,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首先以分層抽樣方法從南部地區大學校院中抽取27所學校,再從各校中隨機抽取292位學務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並以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獲得以下結論:
    一、學務長領導風格以「高倡導高關懷」型態居多;強調工作目標的達成,亦重視關懷同仁。
    二、學務長領導風格在學務人員背景因素無顯著差異;在學校環境部份因素有顯著差異。
    三、學務人員組織承諾以「努力」意願最明顯;「認同」意願最低。
    四、學務人員組織承諾在學務人員背景、學校環境部份因素有顯著差異。
    五、學務長領導風格對學務人員組織承諾具有預測作用。

    其次,對大學院校學務長的建議:
    一、以卓越的領導風格激發高組織承諾的學務團隊。
    二、加強教育領導專業知能,並展現「倡導」、「關懷」的作為。
    三、多採取「高倡導高關懷」領導風格。
    四、及時回應學務人員的需求與問題解決能力。
    五、重視兩性平等,多關懷和鼓勵女性、年輕、資淺學務人員。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eadership style of the dean of student affairs and th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in colleges in southern Taiwan. This study was done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First, twenty-seven colleges were selected from colleges in southern Taiwan. Then 292 among the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do the questionnair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s composed of percentag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K.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High-initiation” and “high-consideration” account for most of the deans’ leadership style, which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 fulfillment of job objectives and on great concern for colleagues as well.

    2. Dean’s leadership style has not much to do with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however it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college environments.

    3. The highest commi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is “endeavor”, while the lowest one is “identity”.

    4. Th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s among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vary greatly in their background and college environments.

    5. The dean’s leadership style foretells th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Based on this study some other suggestions are also inferred for college deans of student affairs to refer to:

    1. To inspire a student affairs team of high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rough outstanding leadership.

    2. To reinforce the expertise in the teaching of leadership to show the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initiation” and “consideration”.

    3. To adopt the leading style of “high-initiation” and “high-consideration” as frequently as possible.

    4.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and help solve their problems in time.

    5. To place high premium on the equality between the two sexes, en-
    courage and show great concern for the young female fledgling student affairs personnel.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學生事務之任務與功能................... 10 第二節 大學學生事務人員及其工作承諾............... 17 第三節 大學學務長的領導與角色功能................ 33 第四節 領導風格理論及相關研究.................. 40 第五節 組織承諾理論與相關研究.................. 59 第六節 領導風格與組織承諾相關研究................ 7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80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80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取樣...................... 8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7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調查過程.................... 92 第五節 資料的分析....................... 95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97 第一節 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現況分析........... 97 第二節 不同背景因素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分析..101 第三節 不同學校環境因素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比較............................110 第四節 學務人員組織承諾之現況與差異分析.............. 116 第五節 不同背景因素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差異之比較..... . 119 第六節 不同學校環境因素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差異之比較..... 132 第七節 學務長領導風格對學務人員組織承諾的預測力分析.......13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4 第一節 研究發現.........................144 第二節 研究結論.........................147 第三節 建 議..........................150 (1)附表目錄 表2-4-1 不同取向之領導理論表.....................41 表2-4-2 領導理論三走向之比較表....................42 表2-4-3 管理方格表..........................46 表2-4-4 雙層領導行為理論比較表....................47 表2-4-5 轉型領導理論所強調的主題...................52 表2-4-6 國內LBDQ相關研究之博碩士論文彙整表............ 54 表2-5-1 承諾定義表......................... 59 表2-5-2 組織承諾定義表.......................61 表2-5-3 態度性與交換性承諾比較表...................64 表2-5-4 性別與組織承諾相關研究一覽表................ 69 表2-5-5 年齡與組織承諾相關研究一覽表................ 70 表2-5-6 年資與組織承諾相關研究一覽表................ 71 表2-5-7 學歷與組織承諾相關研究一覽表................ 72 表2-5-8 職務與組織承諾相關研究一覽表................ 73 表2-5-9 學校規模職務與組織承諾相關研究一覽表............. 74 表2-6-1 領導行為與組織承諾的相關實證研究............... 76 表3-2-1 學校樣本分析表........................ 84 表3-2-2 受試樣本資料分析摘要表.................... 86 表3-3-1 內容關聯效度比率的最低數值表................. 91 表3-5-1 有關研究假設之推論統計表.................. 95 表4-1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分布現況表............ 98 表4-1-1 領導風格各層面之樣本資料摘要表................ 98 表4-2-1 不同性別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101 表4-2-2 不同年齡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102 表4-2-3 不同服務年資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分析摘要表103 表4-2-4 不同婚姻狀況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分析摘要表104 表4-2-5 不同學歷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分析摘要表...105 表4-2-6 不同職務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106 表4-3-1 不同學校類型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11 表4-3-2 不同學校規模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比較摘要 表................................. 112 表4-3-3 不同學務長專業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13 表4-3-4 不同學校環境因素之學務人員所覺知的學務長領導風格各層面之差異綜合摘要表..............................115 表4-4-1 學務人員其組織承諾之現況分析摘要表..............116 表4-4-2 組織承諾各層面之樣本資料摘要表................117 表4-5-1 不同性別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差異之比較摘要表........119 表4-5-2 不同年齡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差異之比較摘要表........121 表4-5-3 不同服務年資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差異之比較摘要表......122 表4-5-4 不同婚姻狀況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差異之比較摘要表......123 表4-5-5 不同學歷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差異之比較摘要表.......124 表4-5-6 不同職務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差異之比較摘要表........126 表4-5-7 不同背景因素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各層面的差異綜合分析摘要表130表4-6-1 不同學校類型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上差異之比較摘要表....133 表4-6-2 不同學校規模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上差異之比較摘要表.....134 表4-6-3 不同學務長教育專業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上差異之比較摘要表..135 表4-6-4 不同學校環境因素之學務人員其在組織承諾各層面差異的綜合分析摘要表.................................137 表4-7-1 學務長領導風格與學務人員組織承諾之相關分析摘要表.......139 表4-7-2 學務長領導風格對認同意願之預測分析摘要表..........139 表4-7-3 學務長領導風格對努力意願之預測分析摘要表..........140 表4-7-4 學務長領導風格對留職意願之預測分析摘要表..........141 表4-7-5 學務長領導風格對組織承諾的預測力分析摘要表..........142 (2)附圖目錄 圖2-4-1 俄亥俄(Ohio)大學領導行為................. 45 圖2-4-2 Fiedler「權變模式」領導權變模式概念..............48 圖3-1-1 研究架構圖......................... 81 圖3-4-1 研究步驟.......................... 93 【參考文獻】............................. 156 中文部份.. ............................156 英文部份............................... 163 【附錄】............................... 168 附錄一  大學校院學務務長領導風格與學務人員組織承諾調查問卷之專家意      見...........................168 附錄二  大學校院學務長領導風格與學務人員組織承諾正式問卷....175 附錄三  專家效度名單......................179 附錄四  專家內容關聯效度檢測結果表...............180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如哲(1999)。教育行政。高雄市:復文。
    北區大學院校訓導工作協調聯絡中心(1994)。全國大學院校學生事務處理手冊。教育部訓委會委託。
    何進財(1988)。我國台灣地區大學訓育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福田(1990)。大專院校訓輔體制之規劃研究。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委託。台北市:教育部訓委會。
    吳天方、樊學良(2003)。新經濟時代下兩岸高等教育產業之比較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1),1-22。
    吳明雄(2001)。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清山、林天祐(1994)。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刊,3,2-28。
    吳清基(2001)。學校行政新論。台北市:師大師苑。
    李正綱(1984)。員工士氣與流動率及缺勤率之關係。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家同(1987)。談通識教育。大學通識教育研究會論文集,203-210。新竹市: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李淑芬(1996)。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教師參與決定與學校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宏才(1991)。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特質與行政決定合理性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邦傑(1993)。如何培養領導能力。載於吳靜吉(1993):與青年人談心-青年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林明地(2001)。精鍊學校行政,實際塑造學校文化。學校行政雙月刊,16。
    林金福(1992)。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型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素鈺(2002)。大學校院認證ISO 9000與其行政服務品質。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埔里鎮。
    林淑芬(2001)。競值架構在國中校長領導行為及學校組織文化應用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埔里鎮。
    林鑫琪(1993)。文化中心主任領導型態與成員組織承諾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振春(1997)。人文領導理論研究。二版。臺北:師大書苑。
    林新發(1990)。我國工業專科學校校長領導行為組織氣氛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至善(2003)。美國學生事務專業標準與原則對我國學生事務的啟示。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104-107)。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妙旻(1995)。隱涵領導理論與領導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地區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進雄(1997)。學校行政領導。台北市:商鼎文化。
    洪光遠譯(1992)。組織領導。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Gary A. Yukl原著,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洪昭榮(1993)。台灣地區勞工工作生活品質調查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勞委會。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二版,台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3a)。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市:五南。
    張以儒(2001)。綜合高中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張宏亮(1994)。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職業倦怠現況分析。國民體育季刊,23(2),37-43。
    張昭仁(2001)。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學校組織學習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家宜、李怡禎(2002)。全面品質管理應用於高等教育行政之實證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0(1),29-54。
    張秀琴(2003)。大學圖書館館長領導風格與圖書館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1997)。中美大學院校學生事務工作人力資源與出版研究之比較研究。訓育研究,36(4),46-62。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2)。當前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職責。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1(2),9-16。
    張雪梅(2003)。學生事務是個專業工作嗎─當前大學學生事務工作提昇的策略與展望。論文發表於東吳大學學生事務處課外活動組主辦之「兩岸三地大學院校學生事務」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張雪梅(2004)。大專院校學生事務工作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張瑞村(1994)。高級職業學校長領導型態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高雄市:復文書局。
    張慶勳(1998)。學校教育與行政。高雄市:復文,194。
    教育部(2000)。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事務(訓導)工作調查分析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事務(訓導)工作調查分析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委員會(2004)。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實施準則與自我評量指引」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訓委員會。
    教育部訓委員會(2004)。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發展願景目標與策略規劃報告。台北市:教育部訓委員會。
    教育部統計處(2003)。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市:教育部。
    許士軍(1989)。管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郭生玉(1992)。國小、國中與高中教師工作心願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5,67-79。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市:精華書局,86-89。
    陳文瑜(1996)。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型式、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疏離感之關係。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怡君(2000)。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金貴(1990)。美國大學訓導長的角色與功能。美國月刊,5(7),119-129。
    陳金貴(1996)。變遷中的的大學生心態與學生事務工作。訓育研究,35(1),23-30。
    陳金貴(1999),當前我國大學學生事務之發展趨勢。訓育研究,38(3),63-70。
    陳金貴(2000)。學生涉入理論運用在學生事務的探討。第一屆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社團輔導工作學術研討會。
    陳姿伶(1990)。台北市兒童福利機構工作人員離職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昭薇(2001)。花蓮縣國民中學校長口語溝通型態與領導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壽豐鄉。
    陳培文(1995)。臺灣中部地區高職(中)工業類科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淑嬌(1989)。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型式、教師工作投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新轉(1996)。論當前國民中小學訓導工作改進之道。學生輔導雙月刊,45,120-133。
    陳慶瑞(1995)。權變領導行為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傅木龍(2000)。跨世紀大學生學生事務工作發展與輔導。第一屆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社團輔導工作學術研討會。
    彭雅珍(199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玲郎、黃忠英(1991)。企業員工離職原因與對策的探討。台北市:就業與訓練。
    湯堯(2002)。論述高等教育經營策略分析:以內部品保系統與外部標竿系統之建立為例。教育研究資訊。
    賀德潤(1997)。領導行為與工作滿足的整合分析:以國內碩、博士論文為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玉(1995)。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發展之省思與借鏡。公民訓育學報,第四輯。
    黃玉(1996)。大學學生事務的角色與功能。公民訓育學報,第五輯。
    黃玉(1996):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發展之省思與借鏡。公民訓育學報,第四輯。
    黃玉(2000)。大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第一屆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社團輔導工作學術研討會。
    黃玉(2002)。大學生發展理論與應用再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3-28)。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黃同圳(2000)。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企業競爭優勢之新器。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黃坤和(2002)。國民小學訓導主任領導型態對訓導行政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台北市:五南書局。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台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9)。大學通識教育:涵義的釐清與目標的展望。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7-46。台北市,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協會。
    黃英忠、余德成、林營松(1995)。組織承諾、工作特性、人格特質、家庭因素、領導行為與組織承諾間關係之研究-以楠梓加工出口區員工為例。人力資源學報,5,15-40。
    黃素華(1997)。幼兒園園長領導型式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銀泳(1992)。主管領導型態與員工組織承諾關係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昌裕(2003)。新世紀學生事務工作的任務與品質的提昇。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476-100)。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楊國賜(1998):高等教育改革與國家發展。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改革專輯。教育資料輯刊,23輯。
    楊極東、林淑玲(1991)。大專院校訓導人員職業倦怠研究摘要。訓育研究,30(3),23-45。
    楊淑娥(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師大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瑩、鍾宜興(2002)。高等教育功能與類型統合之研究。國科會人文處教育學門成果發表會-教育改革的未來。
    楊昌裕(2003)。新世紀學生事務工作的任務與品質提昇。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76-81)。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萬新知(1998)。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組織溝通氣氛與校長領導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葉進財(1991)。公民營加油站員工在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上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連祺和倪千茹(2001)。教育行政理論介紹(一):領導篇。教育研究月刊,91,95-104。
    廖貴鋒(1986)。國中教師角色衝突、角色不明確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麗雲(1991)。邁向現代國家的體育革新與發展。大專體育,1(3),20。
    劉邦富(1990)。國民小學主任的領導型式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春榮(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麗慧(1986)。國民小學男女校長領導方式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進雄(1993)。國民中學校長領導方式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進雄(2001)。學校教育與行政。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09。
    蔡進雄(2003)。學校行政與教學研究。高雄市:復文,32。
    鄧誠中、紀麗秋(2001)。論轉型領導與互易領導。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2,1-22。
    戴曉霞(2000)。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教育研究集刊。
    謝宜蜂(2000)。百貨公司樓面管理人員離職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長生(1992)。校長領導型態與教師溝通窘境、工作滿足、組織承諾之關係-雲林縣公立中小學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顏耀南(2002)。教師職業倦怠相關變項之後設分析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虞村(1995)。領導理論研究,第4版。台北市:文景,58。
    鐘燕宜(1998)。應用存活分析於員工流動率的探討。台中市:台中商專學報。
    饒夢霞(1995)。學生事務理論與功能,訓育研究,34(4),17-30。

    英文部份
    Allen, S.T. (198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leaders of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faculty, deans, Illino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86).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1994). The 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 affairs. Alexandria, VA: ACPA.
    Barr, M. J. (1993). Becoming successful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In M. J. Barr & Associates (Eds.), The Handbook of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522- 529).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eazley, H., & Beggs, J. (2002). Teaching Servant-Leadership. In L. C. Spears & M. Lawrence (Eds.), Focus on leadership.
    Berwick, K. R. (1992). Stress among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variables to work-related stres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3, 1-19.
    Bryan, W. A. (1996).What i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In W. A. Bryan (E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pplying its principles to student affairs (3-15).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ryman, A. (1992). Charisma &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Burns, J. M. (1978). 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Byers, R. (2003). Leadership for inclu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Sydney: AU.
    Cheng, Y. C. (1990). The relationship of job attitud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18779)
    Cheng, Y. C. (1994). Focus of control as an indictor of Hong Kong teachers’ job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7(3), 180-188.
    Cherniss, C. (1980). Profession burnout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 N.Y.: Praeger Publishers.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1997). The CAS book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Iowa:ACT.
    Davies, B. (1997). Rethinking the educational context:A reengineering approach. In Davies, B. & Ellison, L.(Eds.), School leade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A competency and knowledge approach (11-22). London: Routledge.
    Deal, T. E., & Peterson, K.D. (1999). Shaping school culture:The heart of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Dennie, K., & Richardson, B.A. (1980). A study of the Leadership styles of the chief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in southern Bapti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 Texas State University.
    Dicaprio, N., S. (1974). Personality theories: Guides to living. Philadelphia: Saunde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5, z4032.
    Fiedler, F. 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Garland, P. H., &Grace. T. W. (1994). New perspective for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 Evolving realities, responsibilities and roles. ERIC Digest.
    Glisson, C., & Durick, M. (1988). Predictors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3(1), 61-81.
    Goldring, E. B., & Rallis, S. F. (1993). Principals of dynamic schools: Taking charge of chance. Newbury Park, CA: Corwin Press, Inc.
    Halpin, A. W., & Winer, B. J. (1952). The leadership behavior of the airplane commander. Washington, D. C.: Human Research Laboratories.
    Herzberg, F. (1954). Job attitudes: Review of research and opin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of Pittsburg.
    Heydinger, R. B. (1994). A reinvented model for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Horizon, 3(1), 1-5.
    Hirschhom, L. (1997). Reworking authority:Leading and following in a post- modern organization. Cambridge, MA:MTT Press.
    Hoy, W. K., Tarter, C.J., &Bliss, J. R.(1990). Organizational climate school health, and effectiveness:A comparative analysis.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6(3), 260-790.
    Katz, D., & Kahn, R. L. (1978). The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 (2nd Eds.). New York:John Willey&Sons Inc.
    Komives, S. R., Woodard, D. B. Jr., & Associates. (1996). Student services: A hand- book for the profession (3r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uh, G. D. (1984).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tudent affairs work.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5, 25-31.
    Kuh, G. D., Schuh, J. H., Whitt, E. J., Andreas, R. E., Lyons, J. W., Strange, C. C., Krehbiel, L. E., & Mackay, K. A. (1991). Involving colleges:Successful approaches to foster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utside the classroo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eithwood, K., Tomlinson, D., & Maxine, G.(1996). Transformation school leadership. In K. Leithwood, J. Chapman, D. Corson, H. Hallinger, & A. Hart,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785-840).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Lewin, K., Lippitt, R., & White, R. K. (1939). Pattern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experimental created social climate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0, 271-299.
    Maslach, C., & Jackson, S.E. (1981).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 2(1), 99-113.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k&Row.
    Massy, W. F. (1994). Measuring performance: ho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set meaningful goals and be accountable. In J. W. Meyerson & W. F. Massy (Eds.), Measuring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in high education. Princeton, NJ:Petersons.
    McEwen, M. K. (1996). The nature and uses of theory. In S. 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rvice: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3rd ed.), 147-16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ills, D. B. (1993). The role middle manager. In M. J. Barr &Associates (Eds.), The handbook of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121-134).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Morris, J. H., & Sherman, J. D. (1981). Generalizability of a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4(3), 512-526.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1987). A perspective on student affairs, 1987, in point of view. Washington, D.C.: NASPA
    Northouse, Peter Guy (2001).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Orsini, J. N. (2000). Profound educatio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1 (4-6), 762-766.
    Pitner, N. J., & Charters, W.W. (1988). Principal influence on teacher commitment. Substitutes for leadership.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389- 989).
    Robbins, S. P.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NJ: Prentice-Hall.
    Rodgers, R. F. (1991). Using theory in practice in student affairs. In T. K. Miller & R. B. Winston, Jr. (Eds.), Administration and leadership in student affairs: Actualizing student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203-251). Muncie, I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Ryan, K., & Bohin, K. E. (2000).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virtue. In Jossey-Bass Publishers, The Jossey-Bass Reader 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09-33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ilver, P. F. (198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New York: Harper & Row.
    Stogdill, R. M. (1974). Handbook of leadership.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zilagyi, J., & Wallace, A. D. (198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CA: Good-year Publishing.
    Trotter, A., & Ellison, L. (1997). Understanding competence and competency. In B. Davies and L. Ellison (Eds.), School leade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A competency and knowledge approach (36-53). London: Routledge.
    Upcraft, M. L. (1993). Transla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In M.J. Barr & Associates (Eds.), Student affairs: The handbook of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260-27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Vazzana, G., Elfrink, J., & Bachmann, D. (2000).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sses in business colleges.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76(2), 69-74
    Yukl, G. (1994).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