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超閔
Chang, Chao-Min
論文名稱: 生態語言教育師資發展項目初探—以《樂台東》個案為例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Research on the LeTaitung Program
指導教授: 陳振宇
Chen, Jenn-Yeu
戴金惠
Dai, Jin-Hu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5
中文關鍵詞: 生態語言教育觀師資培育教師發展教師意識教師自我
英文關鍵詞: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Development, Teacher’s Awareness, Teacher’s Self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85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5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者觀察目前華語師資培育的現況,同時反思自我華語教師養成的歷程,認為過去以至於現在的師培經驗,多注重於語言「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討論,然而教學並非知識的堆積,仍必須透過教師「後設認知」的意識,才能達到教學的實踐性意義,而關注「教師發展」 (teacher development) 的意義方是師資培育的目的。同時筆者於二〇一四年參加以生態語言教育觀 (ecological perspective, van Lier, 2004) 為師培觀點發展的《樂台東—北加州及其他州K-12教師來臺教學研習》後,感受其以「人」為中心的項目設計方式,認為教師身為華語專業領域的一環,應該重新思考「自我」發展的重要性,因為每個教師個體,都有其特殊性,而生態語言教育觀下的師資培育就是希望透過項目探究環境與合作學習的本質,激發教師的潛能,透過教師由內而外的感知與詮釋,啟動教師「改變」的可能性,進而找回教師教育的動機。
    本研究以記錄、觀察與分析《樂台東》生態語言教育師資培育的過程與成效,探究關注「教師發展」之師資培育意義。筆者透過訪談項目設計者、行政人員,以及教師學員等共十九位參與者之於《樂台東》的回饋,分析其訪談之內容,探討生態語言教育師資培育的特點與侷限,進而提煉生態語言教育師資培育項目之於華語師資培育建議,認為師資培育必須以教師發展的前提之下,建立項目發展的定位,同時必須透過教師個體探詢自我,找尋學習內容,以及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方式,實踐於教學之中,藉由教師認識自我、提升意識與找尋自我定位的過程,達到教師發展「成長」的意義與目的。最後,筆者認為當教師定位清楚,自主發展,便能更有意識地感知華語教學專業領域之需求與發展性,回到領域之中,達到自我專業職涯規劃與發展的動機,成為華語領域專業發展、永續經營的意義。

    The essay attempts to view and develop a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van Lier, 2004) by analyzing a case study of Le Taitung, a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regard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teachingaimed at K-12 teachers in North California and other U.S. states. The author inspects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for Mandarin, and believes that a program should help teachers of Mandarin develop his or her own pedagogical practices. A teacher’s awareness and the “metacognition” of oneself is necessary to help develop his or her profession. Meanwhile, with the “human-centered” experience seen during 2014’s Le Taitung program,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 also should reflect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the concept of “Teacher’s Self” because all teachers have individualized unique traits. Using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o drive a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 encourages teachers to be conscious of their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ake part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us allowing them to perceive their Teachers’ selves and improve teacher retention.
    By recording,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the Le Taitung program, the author attempts to generalize the elements for a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author interviews 19 attendees in the program, including 2 program designers, 4 administrators, and 13 teachers regarding their feedback about the Le Taitung program. With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s of the program and suggests that the core value for teacher training or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ense of teacher development. Teachers should develop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in a program through self-inquir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direct and determin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growths. As the result, teachers with a strong Self and autonomy will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need and significance of one’s profession, which helps teachers achieve the Self-motiv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 growth.

    目錄 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一、 華語教師師資培育現況 1 二、 華語師資培育反思 3 三、 全球化語境下的華語師資培育與語言教育 7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價值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2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華語教師之師資培育 15 一、 師資培育之類型與範疇 15 二、 華語教師的師資培育模式 16 第二節 生態語言教育觀下的師資培育 19 一、 生態語言教育觀 19 二、 生態語言教育觀下的師資培育契機 21 (一) 生態師培項目中的「個體」因素 21 (二) 生態師培項目中的「環境」因素 25 (三) 生態師培項目中的「行動」因素 29 三、 《「授之以漁」生態語言教育師培項目設計框架》 32 四、 小結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5 一、 無結構式訪談法 36 二、 半結構式訪談法 36 三、 訪談流程 36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8 一、 研究對象 38 二、 資料分析與詮釋 40 三、 研究歷程 41 第四章 生態語言教育師培項目 45 第一節 生態語言教育師培項目之建立 45 一、 創造「行動的可能性」與「探究型師培」意義 45 二、 審視「教師學員」作為個體於師培項目之因素 47 三、 形塑與應用師培項目的「文化語境」環境範疇 50 第二節 《樂台東》誕生:行政組織與執行 51 一、 項目目標 51 二、 行政組織與執行 52 三、 項目方案之選擇與過程 55 第三節 《樂台東》生態語言師資培育項目 57 一、 《樂台東》師資培育項目課程設計 57 二、 「創新桌子」師培評量 60 三、 小結 61 第五章 生態師培項目與其成效 63 第一節 生態師培建立與「授之以漁」框架 63 第二節 「文化語境」環境範疇之形塑與應用 64 一、 空間範疇:「地」與「物」 64 (一) 文化情感 65 (二) 空間轉移 66 二、 時間範疇 67 (一) 適量性 67 (二) 適時性 72 第三節 「教師個體」的師培因素 73 一、 教師自主成長 74 二、 師培環境成員意義 77 第四節 探究型師培 78 一、 探究型師培:感知潛在「行動的可能性」 79 二、 教學意識:認知突顯能力 80 三、 教育實踐 82 第五節 教師學員對師培項目之評價 84 小結 88 第六章 結果與討論 89 第一節 生態語言教育 89 一、 生態語言教育師資培育項目特點與侷限 89 (一) 生活教育與生態師培文化語境冰山 89 (二) 學習社群的異質合作學習 91 (三) 學科知識傳遞與師資培育區分 92 (四) 華語教學與跨學科結合 93 (五) 教師成長與教師發展師培 93 二、 生態語言教育師資培育項目侷限 94 (一) 項目發展需要資源 94 (二) 成員需要合作學習 95 (三) 「探究」需要時間與彈性 95 (四) 「語言與教學訓練」僅是培育中的一環 96 第二節 生態語言教育師資培育項目建議 96 一、 創造「行動的可能性」與探究型師培 96 (一) 多元的「行動的可能性」 97 (二) 項目發展的目標與規畫 97 二、 關注教師個體意義 98 (一) 提升教師角色與意識 98 (二) 有意識地自主教育實踐 100 三、 「文化語境」的應用 100 (一) 觀課與教學實習 101 (二) 培育多元生態成員 10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02 一、 文獻探討 102 二、 資料蒐集 103 三、 受訪人數 103 四、 資料分析 103 第四節 未來發展與建議 103 一、 生態語言教育觀師培項目之再研究 103 二、 開發「教師發展」之課程設計 104 三、 關注「教師自我發展」的長期研究 104 第七章 結論 105 參考文獻 109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15

    一、 中文文獻
    (一) 期刊文章
    王添淼 (2015)。國際漢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其對策。東北師大學報,(2),229-231。
    王璦玲 (2009)。導論: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於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文化詮釋 (1-12頁)。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李嘉郁 (2008)。海外華文教師培訓問題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101-109。
    吳文、李森 (2009)。社會文化視野下的生態語言教學觀。山東外語教學,(6),48-53。
    林定鑫、嚴嘉楓、陳美花 (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 (2),122-136。
    陸儉明 (2011)。漢語教師的素質和師資培養的針對性。國際漢語,(1),78-118。
    董鵬程 (2007)。台灣華語文教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展望。於孫劍秋主編,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5-95頁)。臺北市:臺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
    虞莉 (2007)。美國大學中文教師師資培養模式分析。世界漢語教學,(1),114-123。
    賈益民 (2014)。關於海外華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思考。世界漢語教學,28 (3),345-355。
    劉俊莉 (2014)。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的發展現況及問題。高等教育,(10),59-61。

    鄭寶珊、戴金惠、施安辛、曾妤珊、蘇睿亞、葉佩妤、葉音璇、張惠雅 (2012)。跨越太平洋師訓計劃:混成模式教學設計。以口頭形式發表於 2012 年第七屆國際漢語電腦教學研討會,Honolulu, HI。全文由戴金惠提供。
    戴金惠 (2015)。授之以漁:生態、生活與教學-淺談生態語言教育觀賦予語言教育與師資培訓的新契機。華語文教學研究,12 (4),111-132。

    (二) 專書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2002)。質性方法與研究:第二版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臺北市:韋伯文化事業。(原著出版於1999)
    van Manen, M. (2001)。教育機制—教育智慧的意蘊 (李樹英譯)。北京:教育科學。(原著出版於1991)
    田 艷 (2010)。國際漢語課堂教學研究:課堂組織與設計。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呂必松 (2005)。華語教學講習。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吳宗立 (2000)。學校行政決策。高雄市:麗文文化。
    范熾文 (2008)。教育行政研究:批判取向。臺北市:五南圖書。
    謝文全 (201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戴金惠 (2014)。生活、認知與中文教學。臺北市:新學林。

    (三) 碩博士論文
    宋如瑜 (2012)。華語教師的教學語言研究—以師資培育為導向 (未發表的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
    李戎峴 (2012)。華語文師資教育之規劃與分析—以臺灣與美國為討論範圍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高敏馨 (2005)。國內對外華語教學現況與華語文師資培訓及其展望 (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
    彭愛雲 (2014)。新加坡華文教師來台短期研習方案之規劃與實施案例探討 (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

    (四) 網路資料
    海外3000萬人學中文,2000所大學教中文。(2005,7月21日)。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5/7/22/n994048.htm
    蘇鵬元 (2008)。全球中文教師荒,職缺達90萬個。商業週刊。(1057),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Article.aspx?id=29941。
    趙瑜婷 (2011,12月30日)。全球華語學校,彰顯文化傳承。國語日報新聞。https://www.mdnkids.com/news/?Serial_NO=76494。
    李侑珊 (2015,8月15日)。全球漢語熱,高薪仍鬧教師荒。中國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5000996-260301。


    二、 英文文獻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2006).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21st Century. Lawrence, KS: Allen Press.
    Anderson, J.R. (1981). Cognitive Skills and Their Acquisi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 (1999).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lif: Saga.
    Feiman-Nemser, S. (2012). Teachers as Learners. Cambridge, MA: Havard Education.
    Farrell, T. S. C. (2015). Promoting Teacher Refle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A Framework for TESLO Professionals. New York, NY: Routledge.
    Hall, E. T. (1976). Beyond Culture. Garden City, NY: Anchor Press
    Jung, C.G. (1964). Psychological Types. Collected Works, vol.6, par. 757. (p.448).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Johnson, S. (2001). Emergence: The Connected Lives of Ants, Brains, Cities, and Software. New York, NY: Scribner.
    Kroll, L. R. (2007). 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concepts of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he central nature of theory in my practice. In Russell, T. & Loughran, J. (Ed.), Enacting a Pedagogy of Teacher Education (pp. 95-105). New York, NY: Routledge.
    Kumaravadivelu, B. (2012).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For A Global Society: A Modular Model for Knowing, Analyzing, Recognizing, Doing, and Seeing. New York, NY: Routledge.

    Korthagen, F. & Verkuyl, H. S. (2007). Do you encounter your students or yourself? The search for inspiration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Russell, T. & Loughran, J. (Ed.), Enacting a Pedagogy of Teacher Education (pp. 106-123). New York, NY: Routledge.
    Levine, G. S. & Phipps, A. (2011). In Levine, G. S. & Phipps, A. (Ed.), AAUSC Issues in Language Program Direction 2010: Critical and Intercultural Theory and Language Pedagogy (pp. 1-14) Boston, MA: Heinl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2010).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ies. Urbana, IL: Author.
    Sokolowski, R. (2000).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Cambridge, Uu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1999).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9.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Lynd, M. (2005, August). Fast-Track Teacher Training: Models for Consideration for Southern Sudan. Written for the American Institutes of Research and the Sudan Basic Education Program. Retrieved form http://people.umass.edu/educ870/teacher_education/Documents/Lynd%20-%20Fast-track%20Southern%20Sudan.pdf。
    Villegas-Reimers, E. (2003).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aris, Franc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van Lier, L. (2004). The Ecology and Semiotics of Language Learning: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Boston, MA: Kluwer Academic.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