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康柏楷 Kang Po-kai |
---|---|
論文名稱: |
運用符號學觀點分析《山海經》神怪造形之創作研究 Analyzes creation of the Shan Hai Jing gods and monsters shape |
指導教授: |
梁桂嘉
Liang, Kuei-Chi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3 |
中文關鍵詞: | 山海經 、符號學 、神話思維 、中國神怪造形 |
英文關鍵詞: | Shan Hai Jing, semiotics, Myth thought, Chinese gods and monsters shap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2 下載:5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山海經》可說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全書約三萬多字,共分十八卷,前五卷合稱為「五藏山經」,又簡稱「山經」;後十三卷原本並沒有專名,但因其又以海外、海內各經為主,因此又被稱為「海經」。內容用字非常精簡,大多都是簡短的陳述句,但是內容所涉領域卻包羅萬象,例如:地理、地質、天文、氣象、生物、礦產、醫藥、水利、考古、人類學、海洋學、科技史、民族學、宗教、神話等,學者郭璞為其作注時曾說:「非天下之至通,難與言《山海經》之義。」可見其內容之廣大淵博。而其中記載有約377個關於各種神怪造形的敘述(不包含異國異民),其形貌各異、習性特徵包羅萬象,甚至作為各種徵兆的象徵,可以說全書最引人注目也最有想像力的部分。
本研究以西方符號學理論為探討《山海經》神怪敘述的核心觀點,分析其符號組成的共同敘事結構,進而更客觀印證了許多學者認為《山海經》具有統一的敘事風格的說法,以及初民運用符號與創造符號的情形。《山海經》中的神怪符號系統是「虛實交雜」的,包含著初民對實物觀察的經驗及被賦予的象徵意義,同時也是初民用以敘述、解釋天地萬物,甚至傳承歷史的手法。嚴格來說,他們和一般中國神怪小說中全憑想像捏造出的神怪是有所不同的。
在本研究進行的創作方面,則嘗試藉由符號分析、重組編碼的方式,將《山海經》神怪造形與臺灣當代社會上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或議題結合,成為不單純只是對其外在造形敘述重新詮釋的創作方式,而是藉由隱喻的手法賦予神怪造形符號新的象徵意義,以及創新的形體面貌,讓觀者產生情感刺激之外,也能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吸引更多人投入研究與創作。
Shan Hai Jing is an encyclopaedia of ancient China which has eighteen chapters and thirty thousand words approximately. The first five chapters name Wu Zang Shan Jing, abbreviated name Shan Jing. Formerly the last thirteen chapters has no proper nouns, both Regions Beyond seas and regions within seas are the mainly scriptures that called Hai Jing as well. The phrases of Shan Hai Jing are simple and short statement, however, the content relates inclusive of everything. The descriptions are usually of geography, astronomy, meteorology, biology, mineralogy, medicine, water conservancy, archaeology, anthropology, oceanology,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nationality, religion, mythology, etc. Scholar Guo Pu had mentioned that it’s hard to define Shan Hai Jing if you are not the most knowledgeable person of the world. It’s thus evident that widespread knowledge of content. Furthermore, there’re about 377 descriptions of appearance for gods and monsters (without foreign country and people). The most attractive part and cause everyone’s imagination in the book is descriptions of unusual appearances and multiplex features.
The viewpoint of Shan Hai Jin is probing into the theory of western semiotics in the research, and analyze combinations of symbols for structures descriptively. As many scholars thought, it proves objectively that Shan Hai Jing has the same style of statement. Moreover, it shows the condition of symbolic application and creation. The unusual symbolism is mixing false and true, it also includes the experience of observation and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which used by people for description or define everything of the world, even the way of pass down the history. Strictly speaking,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general Chinese myths which are made up.
During the creation of this research, combining the myths of Shan Hai Jing and currently issues of Taiwan’s society via symbolism and re-coding. It’s not only a new annotation in creation, but also a metaphor of symbols. The innovative feature stimulates viewers’ emotions, and it would attract more people doing the research and creation a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尤瑟夫‧庫爾泰(1976),敘述與話語符號學(懷宇譯),天津社會科學研究院出版社。
厄文‧潘諾夫斯基(1996),造形藝術的意義(李春元譯),臺北:遠流出版社。
王抗生(2001),中國瑞獸圖案,香港:萬里機構出版。
王亭文(2004),明、清《山海經》神怪造形差異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
王慧萍(2006),怪物考──中世紀的幻想文化誌,臺北:如果出版社。
王紅旗、孫曉琴(2008),圖說山海經,臺北:城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尖端出版。
朱天順(1986),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
吉凡星(2002),神話‧星宿‧紋樣圖鑑,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佛洛伊德(1975),圖騰與禁忌(楊庸一譯),臺北:志文出版社。
杜而未(1976),山海經神話系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李豐楙(1981),神話的故鄉──山海經,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余建章、葉舒憲(1992),符號:語言與藝術,臺北:久大文化出版。
何秀煌(1995),記號學導論,臺北:水牛出版社。
岑家梧(1996),圖騰藝術史,臺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李幼蒸(1997),理論符號學導讀──語義符號學,臺北:唐山出版社。
邱永福(1993),造形原理,臺北:藝風堂出版社。
林惠祥(1995),神話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崇宏(1998),產品造形記號理論應用之研究,東海學報,39,P.11-25。
林崇宏(1998),設計原理,臺北:全華圖書出版。
周慶華(2000),中國符號學,臺北:揚智文化出版。
邱宜文(2002),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臺北:文津出版社。
林品章(2003),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全華圖書出版。
彼得‧亞當‧安傑利斯(2004) ,哲學辭典(段德智、尹大貽、今常政譯) ,臺北:貓頭鷹出版。
林志煒、張金玉、王雅倫(2005),平面廣告圖像符號意義之初探──以第十一屆時報廣告金犢獎平面類事務器材項得獎作品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4,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4/44-05.htm
林東龍、余佳芳(2005),符號意向在產品造形上之探討──以義大利設計風格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一卷,1,P.19-27。
林品章(2005),造形原理,臺北:全華圖書出版。
孟慧英主編(2008),原始宗教與薩滿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
肯納(2009),圖騰的祕密(呂孟娟譯),臺北:日月文化出版。
約翰‧費斯克(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等譯),臺北:遠流出版。
胡遠鵬(2004),山海經及其研究,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
特倫斯‧霍克斯(1977),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瞿鐵鵬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袁珂(1992),中國古代神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笹間良彥(2007),世界未確認生物事典(李曉雯譯),臺北:城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尖端出版。
馬昌儀(2007),山海經古圖與中國以圖敘事傳統,鄧起耀的博客,http://dengqiyao.blshe.com/post/4418/108508
草野巧(2008),圖說怪獸事典(王啟華譯),臺北:城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尖端出版。
陳文印(1997),設計解讀,臺北:亞太出版。
陳宗明(2001),漢字符號學,江蘇教育出版社。
陳俊宏、楊東民(2003),視覺傳達設計概論,臺北:全華圖書出版。
陳怡芬(2003),《山海經》的旅行紀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亭儒(2004),從符號學角度詮釋傳統吉祥圖案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鴻(2004),索緒爾語言符號學與皮爾斯符號學兩大理論系統的要點──兼論對語言符號任意性的置疑和對索緒爾的挑戰,外語研究,4,P.1-5。
郭書欽(2005),運用Maya軟體於3D動畫之創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拯(2005),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私立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費迪南‧德‧索緒爾(2002),普通語言學教程(裴文譯),江蘇教育出版社(原著作出版年:1949)。
傅錫任(2005),中國神話與類神話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臺北:亞太圖書。
楊裕富(1998),視覺傳達設計方法論初探,科技學刊,7,P.173-189。
楊錫彭(2004),新譯山海經,臺北:三民書局出版。
葉舒憲(2005),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葛哈德‧貝林格(2006),神話學辭典(林宏濤譯),臺北:城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商周出版。
過常寶(2007),論上古動物圖畫及其相關文獻,文藝研究,6,http://www.chinese.bnu.edu.cn/Web/szdw/gdwx/guocb/6671.htm
鄧起耀(2003),視覺表達:2002,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戴維‧方坦納(2003),象徵的名詞(河盼盼譯),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蘇文清、嚴貞、李傳房(2007),符號學與認知心理學基礎理論於視覺設計之運用研究──以標誌設計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三卷,1,P.95-104。
龔鵬程(1992),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