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以慧 Liu Yi Hui |
---|---|
論文名稱: |
社區大學社會資本構成要素之研究 Component Factors of Social Capital of Community College |
指導教授: |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張德永 Cheng, Te-Yu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0 |
中文關鍵詞: | 信任 、網絡 、規範 、社區大學 、社會資本 |
英文關鍵詞: | trust, network, norm, Community college, Social capita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65 下載:6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彰顯社區大學在終身教育機構中的特殊性,建構社區大學社會資本構成要素量表,並從社會資本觀點深入討論,以提供社大在組織發展之建議。為詮釋本研究目的,研究者透過文獻探討、德懷術、專家效度、問卷調查方式,匯集學者專家與實務工作者對本研究題旨的一致性意見,共計邀請23位專家組成德懷術專家小組,以及10位專家效度小組成員,編制「社區大學組織社會資本構成要素」問卷。並於前述研究階段完成後,再對台北市12所社區大學進行研究調查,邀請各校之校長、主任秘書、教師、行政人員、具代表性志工等為對象,各寄出40份問卷,總計發出480份問卷,並使用統計套裝軟體EQS 6.1來進行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分析。
研究發現,社區大學社會資本是由信任(trust)、網絡(network)、規範(norm)三個構面、21個要素組成。在信任構面部份共有5個構成要素;網絡構面有8個組成要素;規範構面有八個組成要素。並從中提出以下幾點發展建議:
一、以信任為基礎的社大形象
社大形象的建立,並非只是透過廣告或少數個人的推銷、服務。以社區大學而言,其所服務的對象為成人學生,因此課程必須以學習者需求為導向,以學校發展願景為依歸,同時考量在地特性、社區資源等面向進行規劃。因此,在本建議包含「提供良好的服務與產品」、「建立具默契及有效能的行政團隊」、「建立與其他相關單位或社區組織的互信關係」等三點具體建議。
二、以網絡發展社區大學緊密的社會連結關係
建議主要分成兩部份,共計五項具體建議。在建立對外連結的網絡關係方面,包含「透過社區組或社區專員建立社大與社區關聯」、「透過資訊網絡平台將社大資訊向社區開放」、「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建立與社區的夥伴關係」三點具體建議;建立對內連結的網絡關係,包含「確立社大內部各組織的角色與功能」、「藉由定期會議建立溝通機制與提供激勵措施」兩點具體建議。
三、以規範建立行政效能,並推廣社大價值願景
以下將針對可見的行政規範,以及潛在的辦學理念、核心價值進行說明。在本建議包含「訂定組織內部明確的行政規範並確實執行」、「建立清楚的辦學理念與核心價值」等兩點具體建議。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of particularity role of community college in lifelong learning organizations, and set up index to evaluate component factors of social capital of community college. The research also came up with suggestions for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ollege from the point view of social capital related discussions.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research proposes, some techniques are applied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including literature review, Delphi Technique, expert validit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re used to collect common opinions from experts,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We invited 23 experts to formed up a Delphi Technique survey unit and a 10-member expert validity unit to create questionnaire on the issue of 「Component Factors of Social Capital of Community College」. After the former stages of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he author also focused did a survey on 12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 There were 4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sent out to school presidents, chief secretaries, faculties,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and representative volunteers respectively, and in total 48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were sent out for research purpose. These questionnaires were finally analyzed by EQS 6.1 software vi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mode.
The research finding is that social capital of community college is comprised of 3 aspects and 21 elements. These 3 factors are trust , network and norm, they are comprised of 5 elements, 8 elements and 8 elements respectively.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ollege:
I. Trust is the fundamental image of community college
It is not easy to set up good image for community college only through advertisements or good promotion skills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individuals. The main service target for community college are adults, so, when designing the curriculum, it needs to be learner needs oriented and focused more on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lso, localiz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need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3 concret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in order to set up good image of community college, they are: 1. Providing good services. 2. Set up efficiency and reliable administrative group. 3. Set up good mutual tr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college and other related organizations or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I. To develop strong so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public and community college via internet
There are in total 5 suggestions divided into 2 categories. For setting up external connections, the following methods should be carried out:1. Establish connection between community college and the community with the help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specialists. 2. Reveal community college related information to the community via internet platform. 3. Establish partnership between community college and the community via community development; For setting up internal connections, the following methods should be put into practice:1. To establish firmly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various internal organizations of community college. 2. To establish goo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y hosting regular meetings and to provide incentive measures.
III. To ensur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by implementing norms and to promote community college values as a long-term vision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will focused on the explanation of visible administrative norms, potential school missions and core values, including two concrete suggestions, they are:1. Establish specific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norms and truly carry them out. 2. Establish clear school missions and core values.
卜長莉(2005)。社會資本與社會和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內政部(2009)。社區發展工作成果。2010年12月19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4-05.xls。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玉珍(2009)雙生涯女性優勢中心生涯適應諮商模式之建構與驗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秀紅(1994)。醫療行為中「性騷擾」的界定與預防-德懷研究。公共衛生,21(1),1-13。
王瑞安(2004)。從補助社區大學經費談成人教育政策評鑑之設計。教育學苑,6,68-69。
任慶宗、胡訓立、劉士銘。(2010)社會資本對創新績效之影響—知識資本的中介效果。輔仁管理評論,17(1),103-120。
全促會北部辦公室(2008)。社大與部大發展之困境與挑戰。2011年8月2日,,取自http://10thconference-napcu.blogspot.com/2008/08/blog-post_8898.html。
朱國明(2005)。從購買決策過程觀點探討網路社群成員間助人行為之相關研究。2010年12月19日,取自http://ec2006.atisr.org/proceeding/Paper/ec1014.doc
江明修(2000)。非營利組織協助政府再造之道。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頁145-154)。臺北市:智勝文化。
江明修(2001a)。「建立學習型的公民社會」。社區大學全國通訊,9,3。
江明修(2001b)。「社會資本」作為長程教育理念與實踐:讓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共同起飛建議書。2010年12月7,取自http://npo.nccu.edu.tw/content/section02/item08_doc/20011025.pdf。
江明修、陳欽春(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臺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7-58。
何明修(2007)。公民社會的限制。台灣民主季刊,4(2),33-65。
余民寧(1993)。次序性資料的內容效度係數和同質性信度係數之計算,測驗年刊,40,199-214。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吳乃德(2004)。搜尋民主公民—社團參與的理論與實際。載於李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頁186-223)。台北:桂冠,177-214。
吳佳芸(2010)。社經地位、社會資本對老人健康及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宗仁(2006)。社區行動的菁英參與和社會資本(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吳明烈(2009a)。從社區總體營造論析社區終身學習的發展。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20,27-41。
吳明烈(2009b)。社區大學的再定位與永續發展策略。成人及終身教育,21,34-43。
吳明儒(2003)。從社會資本理論探討台灣福利社區化之困境—以美國CDC與LISC為借鏡。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2,39-70。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吳清山(2005)。學校行銷管理的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47,23-34。
吳清山、林天祐(2001)。德懷術。教育研究月刊,92,127。
李小芬(2000)。社區大學的難題。社會教育雙月刊,96,51-53。
李天健(2001)。社區大學的社會定位。教育研究月刊,92,77-89。
李坪鍵(2009)。社區大學學員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宛蓉(譯)(1998)。F. Fukuyama著。誠信。台北市:立緒文化。
李怡佩(2010)。社會資本與創新的實證分析之回顧。大漢學報,24,1-14。
李亭林(2008)。區域創新系統下談社會網絡的學習與能力建構。公共行政學報,26,141-157。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16,59-106。
李惠斌、楊雪冬主編(2000)。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湘君(2004)。當代公共關係。台北市:亞太圖書。
李雅慧(2008)。法國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之演進及其對台灣的啟示。中正教育研究,7(1)。85-111。
李丁讚(2000)。試談社區大學中社區一詞的意涵。社區大學全國通訊,3,2-3。
李丁讚(2004)。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載於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頁357-395)。台北市:桂冠。
李丁讚(2007)。社運與民主。思想,7,85-118。
李郁文(2001)。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實務與研究(修訂三版)。臺北市:桂冠。
李維真(2001)。我國社區大學經營及其發展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沈宗瑞、葛皇濱(2008)。台灣社區大學的發展與公民社會建構。教育與社會研究,16,33-61。
周文賢(2003)。行銷管理。台北:智勝。
周國民(2007)。家長社會資本與學童學業成就、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周新富(2003)。家庭社會資本組成構面及其與學習結果之關係。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2),85-112。
周新富(2006)。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在台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14(4),1-28。
周新富、王財印(2006)。社會資本在家庭代際人力資本傳遞作用之探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 281~306。
官有垣(2002)。第三部門的研究:經濟學觀點與部門互動理。台灣社會福利學刊,3,1-28。
官有垣、王仕圖(2000)。非營利組織相關理論。載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1-42)。台北:巨流。
官有垣、陸宛蘋、 陳錦棠(2008)。導論。引自官有垣、陸宛蘋、 陳錦棠主編,非營利組織的評估 : 理論與實務(頁1-14)。臺北市:洪葉文化。
林妙雀(2009)。社會資本對知識分享與智慧資本影響之研究。組織與管理,2(1),91-143。
林孝信(2000)。成人教育傳統中的知識解放。載於台北市政府(主編),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頁3-12)。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林孝信(2003)。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趨勢座談。社大開學,6,24。
林孝信(2004)。社大出路何在?論文載於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2004第六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論文集(頁41-52)。台南: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林孝信(2004)。從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趨勢看台灣社區大學的實踐。論文發表於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主辦之「二十一世紀大學通識教育與終身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林邦文(2008)。社會運動者參與社區大學工作的實踐與定位(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幸璇(2004)。社區大學教師成人教學評鑑指標建構與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延南(2006)。組織社會資本對組織績效及R&D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林怡君(2007)。賦權增能評鑑模式在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實施之可行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南(2004)。教育制度與社會資本。教育研究集刊,50(4),1-16。
林南(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1),2-32。
林原宏(1997)。教育研究資料的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學報,11,489-509。
林振春(1992)。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德惠法研究。成人教育學刊,1,43-82。
林振春(2001)。社區大學當前危機和面對挑戰的因應建議。社教雙月刊,106,41-44。
林振春(2002)。學習社區的願景與系統動力營造策略。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教育的突破與創新(頁45-62)。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3)。社區大學評鑑的內容與項目芻議。成人教育,76,10-17。
林振春(2004)。社區大學的自我定位與發展遠景。論文載於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2004第六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論文集(頁38-40)。台南: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林振春(2008a)。社區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8b)。創意社區學習文化的營造。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創意生活圈(頁1-23)。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劉子利(2003)。台北市社區大學經費運用之調查分析。2011年7月8日,取自:http://wendang.baidu.com/view/6e06db1414791711cc791713.html。
林海清(2010)。學系品牌特色與特色經營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98,75-88。
林國明(2000)。民主化與社會政策的公共參與:以全民健保為例。論文載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135-175)。台北:巨流。
林國明(2004)。公民會議與民主參與。論文載於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2004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知識解放與學習革命論文集(頁15-22)。宜蘭: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林勝偉、顧忠華(2004)。「社會資本」的理論定位與經驗意義:以戰後台灣社會變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7,113-166。
林南(2001)。社會資本:爭鳴的範式和實證的檢驗。香港社會學學報,2,1-38。
林海清(2005)。知識經營與教育發展。台北:高等教育。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7)。九十六年度社區大學認證─學校經營與公共參與作業手冊。台北市:作者。
姜添輝(1997)。教育的功能:三個社會學派的觀點。花蓮師院學報,7,215–240。
姚惠忠(2006)。公共關係學: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施玉娟(2001)。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施怡如(2001)。社區大學發展脈絡、課程規劃與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洪啟嘉(2004)。社會資本、產業轉型與區域競爭力。亞太經濟管理評論,7(1/2),17-34。
胡太山、賈秉靜、解鴻年、賴玫樺(2008)。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社群網絡於創新環境中之角色扮演:以新竹地區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9(2),77-100。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政源(2006)。品牌管理:品牌價值的創造與經營。台北:新文京。
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市:正中。
孫煒(2008)。評量非營利組織績效的問題與對策。引自官有垣、陸宛蘋、 陳錦棠(主編),非營利組織的評估:理論與實務(頁303-331)。臺北市:洪葉文化。
孫德萍(譯)(2008)。P. Kotler 與W. Pfoertsch著。品牌管理勝經。臺北市:寶鼎。
徐敏雄(2002)。市民社會理論對社群學習的啟示(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徐敏雄(2008)。融入式課程設計的操作策略──以社區大學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6(3),59-95。
徐敏雄(2009)。培養現代公民的社區大學課程連結原則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7(2),71-101。
徐銘謙、周聖心(2010)。一個關於社區大學「公民社會」核心理念的行動研究:「千里步道」的倡議與社區資源網絡串聯的實踐歷程。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社區學習的未來想像」研討會,台北市。
桂勇、黃榮貴(2008)。 社區社會資本測量:一項基於經驗資料的研究。社會學研究,3,1-12。
秦修明、湯新楣、李宜培(譯)(2000)。民主在美國。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張在山(1994)。公共關係學。台北市:五南。
張良蕙(2001)。社區公共生活之形成: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張長義、蔡仙笛、陳煜婷、周聖心、張素真(2010)。社區大學與一般大學課程合作模式探討研究。論文發表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第五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論文集(頁94-98)。台北市: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張美惠(譯)(2000)。F. Fukuyama著。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的重建。台北市:時報文化。
張培新(2004)。臺灣宗教性非營利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捷隆(2001)。社區大學實務工作者的檢討。載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化(頁12-14)。
張淑貞、蘇雅雯(2011)。國民小學學校品牌運作之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73,125-144。
張菀珍(2004)。社區大學成為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動機。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2004年兩岸社區大學經營理念與運作實務」研討會,台北市。
張菀珍(2008)。從社會資本觀點分析我國社區大學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0,71-108。
張鈿富(1998)。台灣全民教育實施的理念與經驗。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全民教育的展望(頁71-104)。台北市:揚智。
張德永(2001)。社區大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6)。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推動與運作現況之評鑑結果分析與反思。成人及終身教育,7,31-37。
張德永(2009)。社區大學核心理念實踐之探究與檢證。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1), 135-174。
張德永、黃芳銘、陳儀蓉(2008)。學動機與社會資本對社區大學成人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0,1-45。
梁恩嘉(2009)。我國社區大學主管人員經營管理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梁恩嘉(2010)。我國社區大學主管人員經營管理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許文傑(2000)。公共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許育典(2003)。社區大學法制化的探討。論文發表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辦之「第五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台北市。
許育典(2005)。社學法制化的困難及其出路。教育學刊,24,89-113。
許育典、紀筱儀(2006)。社區大學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反省。教育政策論壇,9(2),45-76。
郭昭佑(2005)。學校自我評鑑可行性探究。教育政策論壇,8(1),159-184。
郭殊妍(2001)。台北縣社區大學成立經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郭瑞坤、王春勝、陳香利(2007)。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社區意識之關聯性研究──以高雄市港口社區為例。公共事務評論,8(2),97-129。
陳文珊 (2008)。臺北市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知能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世忠(2009)。社會資本與組織效能關係之探討:組織學習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世聰等(2007)。學校公共關係的理念與理論基礎。載於張慶勳主編,學校公共關係(頁2-33)。台北市:五南。
陳君山(2008)。從評鑑看台北市社區大學十年之發展。載於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台北市社區大學十年回顧與前瞻(267-286)。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陳君山(2009)。現行社區大學評量系統運作及其影響之觀察。論文發表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辦之「社大認證、評鑑模式」研討會,台北市。
陳其南(1998)。台灣地方社會的特質與教育學習理論的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全民教育的展望(頁51-70),台北市:揚智。
陳定銘(2001)。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定銘(2004)。社區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之析探。實踐通識論叢,2,127 -155。
陳明昌(2004)。社區大學課程規劃之探討-以中和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欣欣(2005)。領袖角色與社會資本累積關係之比較研究──以高雄市三個社區為案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建寧(2007)。臺灣公民文化之研究:以北高兩市公民的價值觀、道德認知與社會資本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恆鈞(2005)。社會資本與公共行政之關係。論文載於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主編),公共行政與社會資本研討會論文集(頁1-19)。台北縣:國立台北大學。
陳欽春(2005)。公共行政與社會資本。論文發表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主辦之「公共行政與社會資本圓桌論壇」,台北市。
陳欽春(2008)。社會信任指標及其調查機制之建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九十六年度委託研究案。
陳靖旻(2008)。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社會資本理論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陳榮德(2004)。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翠娥(2001)。社區大學建構公民意識之研究:以台北市四所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銘薰、許耀仁(2006)。品牌形象與品牌忠誠度之關係探討-以遠雄建設入口網站為例。論文發表於景文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舉辦之「資訊管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臺北縣。
陳瓊如(2000)。我國社區大學的發展及其定位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版,高雄市。
章文駿(2001)。社會資本觀點之組織蓄積與應用的研究—以參與工研院科技專案廠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縣。
彭安麗(2004)。組織知識管理能力之研究--社會資本的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彭致翎(2005)。我國推動學習成就認證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彭靜婷(2000)。教育系統設計之研究—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曾琳雲(2006)。非營利組織退休志工社會資本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渠東(譯)(2002)。社會分工論。台北市:左岸。
湯仁燕(2006)。P. Freire: 跨越差異的對話教育實踐者。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頁171-199)。台北市:高等教育。
湯普生(2004)。在地經驗分享-宜蘭社區大學羅東校區與NPO協力案。論文發表於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辦之「第六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台南市。
童建軍(2008)。普遍信任:社會資本與經濟繁榮──政府在普遍信任建設中的作爲。北京: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隋廣軍、蓋翊中(2002)。城市社區社會資本及其測量。Academic Research,7,21-24。
馮朝霖(2000)。外推•對話與連結――社區大學課程之定位與規劃。載於台北市政府(主編),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頁103-116)。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馮燕(2000)。非營利組織導論: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刊於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1-42)。臺北市:巨流。
黃月純(200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展成人教育之探討。成人教育,61:2-10。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市:巨流。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第二版)。台北市:心理。
黃伯威(2001)。丹麥民眾高等學校與臺灣社區大學課程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明月(1998)。推展終身教育之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全民教育的展望(頁213-246),台北市:揚智。
黃武雄(1997a)。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市:遠流。
黃武雄(1997b)。我們要辦甚麼樣的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2011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bamboo.hc.edu.tw/introduction/manifesto/manifesto.html。
黃武雄(1998)。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學學術課程的定位。2011年7月20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soL1wluBEwN8LmRA03xFvw--/article?mid=44&prev=45&next=43&page=1&sc=1。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台北市:左岸。
黃武雄(2004)。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載於顧忠華(主編),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頁14-25)。台北市:左岸。
黃芳銘(2002)。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黃芳銘、楊金寶、許福生(2005)。在學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標發展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0(2),97-119。
黃泰山(2002年8月)。公民社會與社大課程-一門社大課程的經驗與檢討。論文發表於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主辦之「社區大學講師」研討會,台北市。
黃博煜(2008)。台灣教育行政類研究所策略群組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黃富順 (2002),台灣地區社區大學的發展與省思,成人教育雙月刊,69,29-42。
黃富順(2009)。韓國新修訂終身教育法的內容特色與省思。成人及終身教育,25,5-14。
黃富順(2010)。終身學習制度的創新。論文載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社區大學的教學發展與制度創新論文集(頁47-50)。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黃源協、劉素珍(2009)。社會資本對台灣社區發展之政策意涵。行政暨政策學報,48,155-191。
黃源協、劉素珍、莊俐昕、林信廷(2010)。社區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關聯性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34,29-75。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9)。從「社區發展」到「永續社區」-台灣社區工作的檢視與省思。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9,87-132。
黃煌雄、黃勤鎮、趙榮耀(2003)。社區大學總體檢調查報告彙編。台北市:監察院。
黃靖惠(2004)。科技大學學生對公共關係傳播媒介與學校形象認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黃鼎倫(2005)。從終身學習法價值論社區大學社區化實踐---以犁頭店社大建構「社區學習平臺」為例。嶺東學報,18,287-311。
黃鈺樺(2001)。汐止社區大學實施現況暨學員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黃榮村(2000)。教育基礎環境的改善與教育品質的提昇。載於李麗薰(主編),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頁188)。台北市:時報文化。
黃毅志(1998)。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臺灣社會學刊,21,171-210.
黃瓊慧(2002)。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個案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台東市。
楊志忠(2002)。以社會資本論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聯盟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楊佳穎(2007)。以情境分析法探討宜蘭社區大學未來可能發展情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楊尚青(2005)。社區大學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深坑(2000)。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雪冬(2000)。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碧雲(2010)。地方政府推動社區大學之角色與做為:以台北市為例。論文載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社區大學的教學發展與制度創新(頁224-241)。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楊賢惠(2008)。以社會資本論述社區型非營利組織的運作與發展。非政府組織學刊,4,63-80。
楊賢惠(2008)。以社會資本論述社區型非營利組織的運作與發展。非政府組織學刊,4,63-80。
溫福星(2006)。階層線性模式:原理、方法與應用。台北市:雙葉書廊。
葉連祺(2006a)。品牌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48,107-109。
葉連祺(2006b)。教育行政類系所品牌評估模式之初步建構。教育政策論壇,9(4),151-179。
葉連祺(2007)。大學教學品質提升措施成效影響大學品牌之跨時間比較。教育學刊,28,195-224。
葉連祺(2008)。比較不同人員對教育行政類系所品牌之評估觀點和影響關係模式。教育與心理研究,31(1),31-64。
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133-149。
詹曜齊(2008)。板橋社區大學對非正規教育學習成就認證的看法。論文發表於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辦之「從社區大學看非正規教育學習成就認證的現況與未來」座談會,台北市。
詹曜齊(2008)。是文化變遷還是商品邏輯。論文發表於財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辦之「全國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公共化系列活動:生活藝能課程核心價值(北區)論壇」,台北市。
廖坤榮(2004)。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22,181-219。
廖坤榮(2004)。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22,181-220。
廖坤榮(2004)。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22,181-220。
熊瑞梅、陳美智(2002)。 國家制度結構與社會資本:台灣加工出口區經濟制度的形成與轉型。2010年12月7日,取自http://soc.thu.edu.tw/acdamic/tsa/data%20of%20Taiwan%20sociology%20association/%B7s%B8%EA%AE%C6%A7%A8%5CHsienraymay-nsc.pdf。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0)。臺北市社區大學99年度營運摘要彙編。檢索日期:2011年7月8日,取自:http://www.ccwt.tp.edu.tw/ezfiles/0/1000/attach/94/pta_1766_8832014_37447.pdf。
劉子鍵、林原宏(1997)。階層線性模式之理論與應用:以「影響自然科成績之因素的研究」為分析實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0,1-22。
劉春初、鄧瑜旻、王澤宇(2009)。服務品質、品牌形象、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關係—以國際品牌行動電話為例。中華管理學報,10(4),17-38。
劉祥熹、涂登才、羅建昇(2010)。從關係價值與關係品質觀點探討品牌形象對消費者滿意度與忠誠度之影響-臺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管理學報,27(3),225-245。
劉維公(2000)。生活組合:介紹當代德國社會學的「多元化社會」研究。東吳社會學報,9,123-143。
歐用生(1995)。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29-253)。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烱杕(2009)。錢從哪裡來:台灣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資本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潘淑滿(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蔣駿(2006)。立公醫制度醫病關係社會資本理論之初探。台灣醫學人文學刊,7(1、2),159-177。
蔡文正(2007)。學校公共關係的理念與理論基礎。載於張慶勳(主編),學校公共關係(頁2-33)。台北市:五南。
蔡必焜、王俊豪、卓正欽(2004)。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台灣鄉村研究,3,53-76。
蔡秀美(2003)。全民終身教育思潮與台灣社區大學發展的省思。成人教育,76,2-9。
蔡秀美(2006)。建立在地與自主運作的社區教育學習體系之策略。社教雙月刊,15-21。
蔡秀美(2010)。社區大學與鄰近大學共同推動社區公民教育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主辦之「2010年社區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蔡孟愷(2008)。國民小學優質學校與品牌形象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蔡承家(2004)。社區大學整合社區終身學習資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金田(2009)。學校品牌建構與行銷管理之探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3,139-160。國立嘉義大學發行。
蔡金田、施皇羽(2009)。從企業品牌的演進思維探究學校品牌的創造與行銷管理。東海教育評論,3,98-125。
蔡素貞(2009)。結合在地資源‧行銷在地生活。2011年8月1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soL1wluBEwN8LmRA03xFvw--/article?mid=61&prev=-1&next=60
蔡傳暉(2000)。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載於楊碧雲(主編),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頁33-61)。臺北:臺北市教育局。
蔡傳暉(2000a)。「建立一個具有改革意識的成人教育傳統」。文教基金會會訊,51,4-5。
蔡傳暉(2000b)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載於台北市政府(主編),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頁33-62)。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蔡傳暉(2003)。社區大學的內在困境與願景。論文發表於財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辦之「第五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台北市。
蔡傳暉(2004)。社區大學的內在困境與願景。論文載於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2004第六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論文集(頁36-37)。台南市: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蔡傳暉、鄭秀娟(2002)。社區大學評鑑制度之規劃。教育部專案研究計畫。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1999)。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畫─課程架構與修業制度之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研究案。
蔡傳輝(2002a)。有關社區大學評鑑制度之想法。2009年12月17日,取自http://www.napcu.org.tw/napcu/napcu_EPaper_Listcontent.php?id=
蔡傳輝(2002b)。社區大學與社區培力。2009年12月17日,取自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20730/20020730-7.pdf
鄭弘岳(2004)。托克維爾論宗教與政治。玄奘人文學報,2,頁1-23。
鄭欣怡(2008)。台灣地區社區大學行政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敏惠(2009)。臺北市社區大學績效指標建立之探討:由下而上途徑的觀點。公共行政學報,32,105-142。
鄭惠文(2009)。台灣大學生社會資本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縣。
鄭惠觀、翁琪涵(2010)。成人終身學習的社區大學。台灣終身教育, 666,26-31。
盧禹璁(2005)。社會資本之分散與整合(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蕭佳純(2000)。台南市社區大學需求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蕭佳純(2004)。從公民社會角度論社區大學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研究,6,1-26。
蕭佳華(2005)。台灣社區大學的行銷策略與服務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蕭新煌等主編(2009)。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臺北市:巨流。
賴政緯(2008)。台中縣長青學苑學員社會資本與自覺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謝政勳(2010)。台灣社區居民集體行動社會影響模式之研究-以社區營造經驗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謝雅芳(2009)。以地理資訊系統繪製南投縣集集鎮社區五大資本地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顏士棻(2005)。個人社會資本、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心理契約為干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魏惠娟(2001)。從全球化現象省思成人教育組織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全球化與成人教育(頁385-404)。台北市:師大書苑。
羅秀華(2001)。社區充權的行動研究──以木新永安組織經驗為例。台大社工學刊,5,151-195。
羅秀華(2004)。社區自主與政策的對話。社區發展季刊,107,146-160。
羅秀華(2010)。虛擬社區大學是社區幹部的養成所。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主辦之「2010年社區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蘇宇(譯)(2006)。P. Temporal著。打造亞洲新品牌—全球化的品牌策略。臺北市:財訊。
顧忠華(2007)。前言。論文發表於九十六年度社區大學認證─學校經營與公共參與作業手冊。台北市: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顧忠華(2010)。社區大學的法律定位與制度創新。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主辦之「2010年社區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顧殷如(2003)。社會資本、信任與合作管理機制關聯性之研究—以跨組織合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顧爾德(2005)。社造與社大。中國時報 論壇 / 2005/04/25 / A15版網頁資源:http://www.wretch.cc/blog/CertCU/5501564。
Aaker, D. A., & Erich, J. (2000). The brand relationship spectrum: The key to the brand architecture challen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2(4), 8-23.
Aaker, D. A., & Joachimsthaler, E. (2000). Branding leadership.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Adler, P. S. and S. W. Kwon (2002) .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 17-40.
Aiken, L. R. (1980). Conten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ingle items or questionnair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0, 955-959.
Aiken, L. R. (1985). Three coefficients for analyzing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rating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5, 131-142.
Aldridge, S., Halpern, D., & Fitzpatrick, S. (2002). Social capital: A discussion paper. London: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Unit.
Arrow, K (1972). Gifts and exchang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 343–362.
Berhm, J. (2003).Social capital and poor communities, Contemporary Sociology, 132 (3), 345-346.
Bhat, S. & Reddy, S. (1998) Symbolic and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brand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15 (1), 32-44.
Biel, A. (1992).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
Blau, P.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NY: John Wiley and Son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 G. (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241-p258). New York, NY: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 J.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ullen, P., & Onyx, J. (1998).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in five communities in NSW. 2010/08/17 Retrieved from http://www.mapl.com.au/A2.htm
Burt, R. S. (1997). The contingent values of social capital.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 339-365.
Carrie R. Leana and Harry J. Van buren III 1999.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3), 538-555
Cohen, A.P.(1985).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New York, NY: Tavistock Publication and Ellis Horwood Limited.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S95-S120.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imingo, E. (1988). The fine art of positioning.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9, 34-38.
Dodds, W. B., Monroe, K. B., & Grewal, D. (1991). Effect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 307-319
Dyer, J. H., & Nobeoka, K. (2000).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 345-467.
Elements, M., & Equity, B. (??). Titl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8 (2), 195-212.
Engel, J., Blackwell, R. D., & MacInnis, P. W. (1995). Consumer behavior. New York, NY :Dryden Press.
Falk, I. (2007).What should count as evidence for effective situated policy. Social Capital,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Place, 8, 20-40.
Fedderke, J., De Kadt, R., Luiz, J. (1999).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 a critical reflection. Theory and Society, 28, 709-745.
Field, J. (2003). Social Capital. NY: Routledge.
Flap, H. D. (1991). Social capital in the reproduction of inequality. Comparative Sociology of Family, Health and Education, 20(6), 179-202.
Flap, H. D. (1994). No man is an island: The research of a social capital theo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 July, Bielefeld, Germany.
Flap, H. D. (1999). Creation and returns of social capital: A new research program. La Revue Tocqueville XX(1), 5-26.
Franke, S. (2005). Measurement of social capital: Reference document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PRI Project: Social Capital as a Public Policy Tool.
Freire, P. (1971).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NY: Herder and Herder.
Fukuyama F. (1999).The great disruption. New York, NY: Free Press.
Fukuyama, F. (1995).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NY: Free Press.
Giddens, A.(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Gommans M., Krishnan, K. S., & Scheffold, K. B. (2001). From Brand Loyalty to E-Loyalt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3(1), 43-58.
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360-1380.
Granovetter, 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 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 481.
Greenbank, P. (2009). Re-evaluating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behaviour of working-class students. Research in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14(2), 157-170.
Gregory,R.J.,(1999).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Administrative Reform:Maintaining Ethical Probity in Public Serv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9(1), 63-75.
Grootaert, C., & Bastelaer, T. (2002).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ootaert, C. (2001). Social capital: The missing link. In D., Paul. and E., Uslaner (Eds.). Social capital and participation in everyday life (pp.22-23). Routledge.
Grootaert, C., & Bastelaer, T. (2002).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A Multidisciplinary Tool for Practitioners .Washington, D. C.: World Bank.
Gwinner, K. P., Dwayne D. Gremler & Mary J.Bitner (1998). Relational Benefits in Services Industries: The Customer’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6(2), 101-114.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MA: MIT Press.
Halpern, D. (2005). Social capital: the new golden goose. Faculty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Hanifan, L. J. (1916). 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er.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7:130-138.
Hanifan, L. J. (1920). The community center. Boston: Silver Burdett.
Hansmann, H. (1987). Economic Theor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W. W.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and Connecticult: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rpham, T. (2007). The Measurement of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Through Surveys,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Part I, 51-62.
Harpham, T., E. Grant & E. Thomas. (2002).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within Health Surveys : Key Issues.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 17.
Hasting A.(2003). Strategic, multilevel neighborhood regeneration: An outward- looking approach at last? In M. Raco, &R. Imrie (Eds), Urban renaissance? New labor, community and urban policy (pp. 85-100). Bristol: Policy Press.
Horton,M. & Freire, P. (1990). We made the road by walking.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Ian Falk(2007).What should count as”evidence” for effective “situated policy”? 載於Social Capital,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Place,20-40,
Jacobs. J. (1961).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New York, NY: Random.
Katie Delahaye Paine (2007). Measuring Public Relationships: The Data-Driven Communicator's Guide to Success. CH6Measuring Trust and Mistrust, p79-87. KDPaine & Partners, LLC.
Kavanaugh, A. L., & Patterson, S. J. (2002). The Impact of Community Computer Networks on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Blacksburg. In .Wellman & C. A.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pp. 325-344). Malden, MA;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Kearns A. (2003). Social capital, regeneration and urban policy. In M. Raco, &R. Imrie (Eds), Urban renaissance? New labour, community and urban policy(pp. 37-60). Bristol: Policy Press.
Kerka, S. (2003).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and social capital. ERIC Digest. (ERIC Document ED 478947).
Kostova T.,&Roth,K.(2003).Social Capital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a micro-macro model of its form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8(2), 297-317.
Kramer, R. M., Brewer, M. B., and Hanna, B. A.(1996). Collective trust and collective action: The decision to trust as a social decision. in Trust in Organization Frontiers of Theory esearch, Kramer, R. M. and Tyler, T. R. (eds.), Thousand Oaks, CA: Sage,pp.357-389.
Leana, C. & Buren, H. (1999).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3): 538-556.
Levitt, T. (1973). The Third Sector: New Tactics for a Responsive Society. New York:Amacom.
Lewicki, R. J. and Bunker, B. B. (1996).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trust in work relationships. In Trust in Organizations: Frontie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R.M. Kramer and T.M. Tyler (eds.), pp.114-139, Thousand Oaks, CA: Sage.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Nan, Cook, K. and Burt, R. (2001).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Mantoura P., Gendron,S., & Potvin, L. (2007).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 public health: Creating innovative alliances for health. Health & Place, 13, 440-451.
McEvily, B., & Zaheer, A. (1999). Bridging ties: 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1133–1156.
Merton, R. K. (1948).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NY: Free Press.
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Academy of anagement Review Vol 23, No.2, , pp.242 - 266.
Nahapiet J., & Ghoshal, S.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242-266.
Naidoo, L. (2009). Developing Social Inclusion through After-School Homework Tutoring: A Study of African Refugee Students in Greater Western Sydne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0(3), 261-273 .
Nancy, Z, & Norris, D. (2005). 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international harmonization in social capital. Retrieved from http://www.tilastokeskus.fi/sienagroup2005/douglas1.pdf>.
Newton, K. (1999). Social capital and domocracy in modern Europe. In Deth, J.V., Deth, J. V., Maraffi, M., Newton K., Whiteley, P. F. (eds.) Social capital and Europen democracy (pp3-24). New York, NY: Routledge.
Nguyen, D., & Nguyen, T. T. M. (2000). An examination of selected marketing mix elements and br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Evidence from Vietnam. Journal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10(1), 43-56.
Nieminen, T., Martelin, T., Koskinen, S., Aro, H., Alanen, E., & Hyyppa, M. T. (2010). Social capital as a determinant of self-rated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55, 531-542.
Nodding, N.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orris, P. (2001). Making democracies work: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engagement in 47 Societ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hks.harvard.edu/fs/pnorris/Acrobat/MPSA%20Making%20Democracies%20Work.pdf
OECD (2001). Innovation network co-operation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Paris: OECD.
OECD. (2001). The well-being of nations: The role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Paris: OECD.
Onyx, J., & Bullen, P. (2000).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in Five Communities.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36(1), 23-42.
Peter F. Drucker著,余佩珊譯譯(1994)。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
Pippa Norris(2001).Making Democracieswork: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Engagement in 47 Societies.
Porters, A. (198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24.
Portes, A. (1995).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A conceptual overview. In Portes (ed.) The economic sociology for immigration: Essays on networks, ethnicity and entrepreneurship(p12).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orte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24.
Portes, A. (2000). Social capital: Promise and pitfalls of its role i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32, 529-547.
Putnam, R.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NY: Simon and Schuster.
Randall, G. (1997). A Practical Guide To Branding. London: Kogan Page.
Ring, P. S., & Van de Ven (1992). Structur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 483-498.
Spradley, J. (1979).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San Francisco: Hold, Rinehart and Winston.
Tajfel, H. (1982). Social relation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Talbot, L. & Walker, R. (2007). Community perspectives on the impact of policy change on linking social capital in a rural community. Health & Place, 13, 482-492.
Tarja Nieminen, Tuija Martelin, Seppo Koskinen, Hillevi Aro, Erkki Alanen, Markku T. Hyyppa(2010).Social capital as a determinant of self-rated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t J Public Health, 55:531–542.
The World Bank (1999). What’s social capital? Poverty Net. 2010/08/17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bank.org/poverty/scapital/whatsc.htm
Wilson, W. J. (1987). The Truly Disadvantaged: The inner city, 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Woolcock, M.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s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 Theory and Society ,27.
Yoo, B., Donthu, N., & Lee, S. (2000) “An Examination of Selected Marketing
Zuwarimwe, J. (2007). Beyond the social capital rhetoric-an investigation of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s in co-ordination of intra-enterprise activities: a case study of small-scale rural non-farm enterprises in Zimbawe. Social Capital,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Place, 8, 124-140.
網頁資料:
台北市北投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btcc.org.tw
台北市士林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tscc.org.tw
台北市大同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datong.org.tw/
台北市中山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zscc.tp.edu.tw/
台北市松山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sscctpe.org.tw/
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nhcc.org.tw/index.htm
台北市萬華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whcc.org.tw/Home/Index.asp
台北市中正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zzcc.tp.edu.tw/
台北市大安社區大學網站:http://daan.cogsh.tp.edu.tw/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xycc.org.tw/xycc/modules/news/
台北市南港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nangang.org.tw/front/bin/home.phtml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網站:http://www.wenshan.org.tw/wscc/modules/news/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http://www.napcu.org.tw/napcuwebsite/
台北市社區大學聯網:http://www.ccwt.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