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濟寬 Liu, Chi Kuan |
---|---|
論文名稱: |
近代臺灣官方政策之推動與都市社會的因應── 以大龍峒保安宮之祭典為例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Urban Society in Moder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aipei's Dalongdong Baoan Temple Festivals |
指導教授: |
康豹
Paul R. Katz |
口試委員: |
胡其德
范純武
康豹
Katz, Paul R. |
口試日期: | 2021/07/2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2 |
中文關鍵詞: | 大龍峒保安宮 、官方政策 、文化權力網絡 、中元祭典 、保生大帝聖誕遶境 、三堡 |
英文關鍵詞: | Dalongdong Baoan Temple, state policies, cultural nexus of power, Ghost Festival, procession to celebrate the birthday of the Great Emperor who Preserves Life, San Bao |
研究方法: | 參與觀察法 、 生活史訪談 、 調查研究 、 個案研究法 、 紮根理論法 、 主題分析 、 歷史研究法 、 比較研究 、 觀察研究 、 文件分析法 、 敘事分析 、 現象分析 、 縱貫性研究 、 社會網路分析 、 口述歷史研究 、 深度訪談法 、 內容分析法 、 田野調查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50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寺廟祭典乃國家與社會互動的重要樞紐。每逢祭典,總有大批人群湧入,致使統治者會利用各種管道加以規範,而民間為了維護傳統,勢必有所因應。
關於歷代政權對臺灣民間信仰的治理方針── 清代以國家化、標準化、儒教化為目標,透過納入祀典、封號、賜額、捐獻助建、助撰碑碣、列載地方志等為媒介,將權力延伸至地方社會。日治初、中期,總督府推動宗教法制化,採尊重舊慣、加強監督信仰活動之雙軌模式。只不過,1930年代後,伴隨日本軍國主義崛起,官方推崇國家神道、實施國民精神作興,寺廟與祭典在社會教化運動、民風作興運動下面臨改革。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則是沿用〈監督寺廟條例〉、〈寺廟登記規則〉,試圖以公權力介入寺廟事務,並陸續頒布〈查禁民間不良習俗辦法〉、〈改善民俗綱要〉等政令,約制迎神賽會,嘗試統一中元普渡和各地神誕遶境,這種政策導向直至1970年代後期才逐漸改變。
本文聚焦1895年至1981年的大龍峒保安宮中元祭典和保生大帝聖誕遶境,探究其發展以及觀察都市社會因應國家政策的方式。大龍峒地處臺北盆地,日治時期因鄰近人口密集的臺北市街區,受惠於各項現代建設,大正十(1921)年甚至被劃入臺灣政治、經濟核心的臺北市管轄,成為國策接收與試驗要地,也是觀察國家與都市社會互動的指標。且保安宮自清代以來作為同安人信仰中心,每逢保生大帝誕辰和農曆七月,傳統祭祀網絡的三堡地域居民皆齊聚大龍峒,參與祭祀、宴請親友。藉由這兩個年例性祭典活動,瞭解官方政策如何在都市推行?成效為何?祭典可能面臨之限制?三堡何以應對?尤其日治後期到戰後初期係戰事最激烈的階段,亦是國家權力最為擴張的時期,其發展態勢所呈現之特色,更是本文關注重點。
另外,介於官、民之間尚有一群地方菁英扮演協調與溝通的角色,他們一方面協助官方宣導、推行政策,一方面代表地方居民發聲、傳達民意。不僅如此,諸多菁英還加入寺廟管理或祭祀組織,積極參加祭典活動,例如大正年間三堡菁英擔任管理人、總董事和董事,共同掌理廟務,其中也有不少人出任爐主、頭家,負責辦理中元放水燈、普施。至於保生大帝聖誕遶境,許多人投入力士會或子弟團等祭祀組織,規劃、籌備迎神事宜。這種現象甚至延續到戰後初期。因此,藉由組織的陣容還有菁英的參與過程,以理解他們如何取得象徵資本、建構文化權力網絡。
Temple festivals are crucial node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Due to the fact that many people participate in festivals, the authorities adopted many different policies for regulating these events. In the face of such policies, local communities endeavored to maintain their traditions by responding and adapting.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wo festivals sponsored by Taipei City's Dalongdong Baoan Temple (大龍峒保安宮) between 1895 and 1981: the Ghost Festival (中元祭典), and the procession to celebrate the birthday of the Great Emperor who Preserves Life (保生大帝遶境). The district of Dalongdong is located in Taipei City, which grew into Taiwan'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enter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As such, this urban area not only turned into an essential location for testing government policies, but also a key indicator for observ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dern state and urban communities.
Dalongdong Baoan Temple has been a religious center for migrants from Tongan 同安 (Fujian) since the Qing dynasty, many of whom resided in three northern Taiwan districts known as the “San Bao 三堡”. On the 14th day of the 3rd lunar month (the eve of the Great Emperor's birthday), as well as the 7th lunar month (the so-called “Ghost Month”), residents from the San Bao would return to Dalongdong to take part in these two festivals.
Therefore, while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alongdong Baoan Temple's festivals, this thesis also attempts to figure out how state policies impacted urban society, especially from the last stages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o the early postwar era, when the state power expanded significantly.
Serving as mediators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local elites played a key role in coordinating religious events like festivals. Moreover, by devoting themselves to temple management and worship associations, local elites managed to expand their social influence. Thus, by studying festivals and processes of elite participation, we can understand how elites could acquire symbolic capital and construct the cultural nexus of power.
(一) 史料
1. 廟方資料
《大道》,民國85(1996)年── 民國90(2001)年。
大龍峒保安宮,《大龍峒保安宮新廟志》。臺北:臺北保安宮,尚未出版。
李世偉、王見川、范純武撰文、廖武治監修,《新修大龍峒保安宮志》。臺北:臺北保 安宮,2005年。
張介仁人主編、張高懷校訂,《臺北保安宮專誌》。臺北: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董監事會,1981年7月。
臺北保安宮管理委員會,《臺北保安宮沿革》。臺北:臺北保安宮,1961年12月。.
廖武治,《真人所居:大龍峒保安宮》。臺北:臺北保安宮,2016年9月。
2. 地方志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1774)。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1717)。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清.高拱乾纂輯、周元文增修,《臺灣府志》(1696)。臺北: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4年。
清.陳培桂,《淡水廳志》(1871)。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清.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1741)。臺北:文建會,2005年。
林熊祥、李騰嶽監修、李添春纂修,《臺灣省通志稿.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年6月。
張勝彥、曾漢珍、鄭梅淑等編,《大同區志》。臺北:大同區公所,2008年11月。:
http://www.datong.org.tw/DCCTC/%E5%A4%A7%E5%90%8C%E5%8D%80%E5%BF%97.html
羅啟宏、林志重撰稿,《續修臺北市志》。臺北:北市文獻會,2014年11月。
3. 檔案與調查報告
A. 清代
〈咸豐九年新庄街余士道入籍約字〉,咸豐9(1859)年9月,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
清.徐本奉敕撰,《大清律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B. 日治時期
大谷仁兵衛、臺灣總督府文敎局,《現行臺灣社寺法令類纂》。臺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臺灣出張所,1936年8月。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北:捷幼,2006年10月。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臺北:成文,1985年3月。
江燦騰主編、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信仰:增田福太郎名著「臺灣の宗教」的全面解讀》。臺北:東大出版,2005年。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台湾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4月。
宮崎直勝,《寺廟神の昇天── 臺灣寺廟整理覺書》。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42年。
鈴木清一郎,《台湾旧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南天出版,1934年。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政二十年史》。臺北:成文出版,1985年3月。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概況(昭和13、14年版)》。臺北:成文出版,1985年3月。
臺北州,《臺北州社會教育概覽(昭和9年度)》。臺北:臺北州,1934年12月5日。
臺北州,《臺北州社會教育概覽(昭和10年度)》。臺北:臺北州,1935年12月19日。
臺北廳,〈大龍峒公學校報告〉,收入《社寺廟宇ニ關スル調查── 臺北廳》。臺北:臺北廳,1915年。
臺北廳,〈社仔公學校長報告〉,收入《社寺廟宇ニ關スル調查── 臺北廳》。臺北:臺北廳,1915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私法:人事編》。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年7月。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各年度。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昭和十四年度)》。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1940年1月。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省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昭和9年度)》。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1989年11月。
溫國良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宗教系列之一(明治28年10月至明治35年4月)》。南投:省文獻會,1999年6月。
溫國良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宗教系列之三(明治28年至昭和20年)》。南投:省文獻會,2001年12月。
C. 戰後
何鳳嬌編,《臺灣省警務檔案彙編 民俗宗教篇》。新北:國史館,1996年。
陳瑞堂,《臺灣寺廟法律關係之研究》。臺北:司法行政部,1974年11月。
劉枝萬,〈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第11卷2期,1960年6月,頁37-236。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宗教禮俗法令彙編》。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83年6月。
4. 日記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1903)。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清.朱景英,《海東札記》(1772)。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清.唐贊袞,《臺陽見聞錄》(1892)。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清.蔣師轍,《臺游日記》(1892)。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5. 族譜
陳昱興提供、陳悅記家族,《登瀛文瀾渡臺始祖族譜》。
(二) 口述訪談
〈廖武治董事長口述訪談〉,2019年11月6日,於大龍峒保安宮。
〈廖武治董事長口述訪談〉,2020年8月12日,於大龍峒保安宮。
〈李世澤先生口述訪談〉,2019年10月22日,於社團法人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辦公室。
〈李福先生口述訪談〉,2019年9月20日,於大同區公所。
〈吳柏勳先生口述訪談〉,2019年10月31日,於臺北靈安社社館。
〈張文標先生、張祥文先生、楊聰明先生口述訪談〉,2019年10月8日,於張文標先生寓所。
〈張秋山先生口述訪談〉,2019年12月17日,於茂興齋糊紙店。
〈黃慶堂先生口述訪談〉,2019年10月28日,於臺北保仁宮。
〈黃慶堂先生口述訪談〉,2019年11月26日,於臺北保仁宮。
〈楊聰明先生口述訪談〉,2019年3月22日,於楊聰明先生寓所。
〈楊富傑先生、曾立行先生口述訪談〉,2019年12月9日,於臺北萬和宮。
〈劉木水先生口述訪談〉,2019年9月21日,於劉木水先生寓所。
(三) 報章雜誌
A. 清代
《申報》,光緒16(1890)年。
B. 日治時期
《民俗臺灣》,第2卷8號,1942年8月5日。
《民俗臺灣》,第3卷7號,1943年7月5日。
《民俗臺灣》,第3卷10號,1943年10月5日。
南瀛佛教會,《南瀛佛教會會報》,第1卷第1號,1923年7月。
《臺灣民報》,大正12(1923)年── 昭和4(1929)年。
《臺灣新民報》,昭和5(1930)年。
臺灣神職會,《敬慎》,第11卷第1號,1938年3月。
《臺灣時報》,昭和12(1937)年。
《臺灣新報》,明治29(1896)年── 明治31(1898)年。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1(1898)年── 昭和15(1940)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一卷(上)。臺中:省文獻會,1984年6月。
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四卷(上)。臺中,省文獻會,1989年3月。
《臺灣總督府府報》,明治29(1896)年── 明治39(1906)年。
C. 戰後
《中央日報》,民國38(1949)年── 民國72(1983)年。
《中國時報》,民國43(1954)年── 民國83(1994)年。
《申報》,民國11(1922)年── 民國21(1932)年。
《國民政府公報》,民國34(1945)年。
《教育部公報》,民國70(1981)年。
《經濟日報》,民國57(1968)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民國42(1953)年。
《臺灣省政府公報》,民國36(1947)年── 民國49(1960)年。
《聯合報》,民國41(1952)年── 民國68(1979)年。
《總統府公報》,民國61(1972)年。
楊濟華主編,《臺北市政》(旬刊),新15期,臺北:臺北市政府秘書室,1956年7月25日。
(四) 專著
大龍峒金獅團提供、林美容等編纂,《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與現況》。臺北:社團法人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促進會,尚未出版。
王世禎,《中國節令習俗》。臺北:星光出版,1981年7月。
江燦騰,《臺灣佛教史》。臺北:五南,2009年3月。
李力庸,《米穀流通與臺灣社會(1895-1945)》。新北:稻鄉出版,2009年12月。
李明仁,《清代嘉義地區保生大帝信仰與祖籍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2000年12月。
宋光宇,《城隍爺出巡:臺北市、大稻埕與霞海城隍廟會一百二十年的旋盪(1879-2000)》。新北:花木蘭文化,2013年。
宋錦秀,《傀儡、除煞與象徵》。新北:稻鄉出版,1994年12月。
周宗賢,《臺灣的民間組織》。臺北:幼獅文化,1983年6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7月。
吳瑞雲,《大龍峒史蹟源流》。臺北:臺北市大龍國小百週年校慶籌備會,1996年 11月。
吳蕙芳,《基隆中元祭:史實、記憶與傳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9月。
林秀灃、高名孝主編,《計畫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臺北:田園城市文化,2015年2月。
林美容,《祭祀圈與地方社會》。臺北:博揚文化,2008年11月。
林美容、辜神徹編著,《迎神在臺北:臺北迎城隍、艋舺迎青山王、臺北靈安社陣頭》。臺北:臺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2013年12月。
范正義,《保生大帝── 吳真人信仰的由來與分靈》。北京:宗教文化,2008年10月。
范國廣,《民俗祭產寺廟疑義闡釋》。臺中:瑞成書局,1978年10月增訂再版。
洪健榮,《清代臺灣方志的知識學》。臺北:五南圖書,2020年2月。
郁喆隽,《神明與市民:民國時期上海地區迎神賽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14年10月。
曹永和、程大學、吳定葉、金永麗纂、劉劍寒修,《日據前期臺灣北部施政紀實── 警治篇、政治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年6月。
曹永和、曾友正、金永麗編纂、黃振超修,《日據前期臺灣北部施政紀實── 衛生篇大事記》。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年12月。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4月。
康豹(Paul R. Katz),《染血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康豹(Paul R. Katz),《臺灣的王爺信仰》。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7月。
康豹(Paul R. Katz)、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主編,《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14年11月。
趙世瑜,《狂歡與日常── 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11月。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新北:博揚文化,2005年。
蔡錦堂,《戰爭體制下的臺灣》。臺北:日創社文化,2006年。
謝貴文,《保生大帝信仰研究》。高雄:春暉出版,2011年8月。
簡有慶,《關渡媽祖信仰及其年例變遷研究》。新北:博揚文化,2011年12月。
瞿海源,《臺灣宗教變遷的政治社會分析》。臺北:桂冠圖書,1997年。
魏文靜,《明清以來江南迎神賽會的變遷── 基於功能主義的考察》。新北:花木蘭文化,2015年。
魏嘉弘,《日治時期臺灣亞洲型霍亂研究(1895-1945)》。臺北:政大出版社、國史館,2017年12月。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台湾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年。
Brook, Timothy(卜正民)著、張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2005年。
Dawley, Evan(戴維理)著、堯嘉寧譯,《成為臺灣人:殖民城市基隆下的民族形成(1880s-1950s)》。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1月。
Duara, Prasenjit(杜贊奇)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 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
Hansen, Valerie(韓森)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 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杭州:浙江人民,1999年9月。
Katz, Paul R.(康豹)著、陳亭佑譯,《中國宗教及其現代命運》。新北:博揚文化,2017年6月。
Kuhn, Philip A.(孔復禮)著、陳兼、劉昶譯,《叫魂── 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臺北:時英出版,2000年4月。
Naquin, Susan(韓書瑞)著、朱修春譯,《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1400-1900)》。新北:稻鄉出版,2014年1月。
Teiser, Stephen F.(太史文)著、侯旭東譯,《幽靈的節日── 中國中世紀的信仰與生活》。杭州:浙江人民,1999年1月。
Boretz, Avron. Gods, Ghosts, and Gangsters: Ritual Violence, Martial Arts, and Masculinity on the Margins of Chinese Socie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
Chau, Adam Yuet. Miraculous Response: Doing Popular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Dean, Kenneth. Taoist Ritual and Popular Cults of Southeast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Dell'Orto, Alessandro. Place and Spirit in Taiwan: Tudi Gong in the Stories, Strategies and Memories of Everyday Life.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2.
Goossaert, Vincent & David Palmer.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Nedostup, Rebecca. Superstitious Regimes: Religion and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Modern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oon, Shuk-Wah. Negotiating Religion in Modern China: State and Common People in Guangzhou, 1900-1937.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1.
Weller, Robert P.. Unities and Diversities in Chinese Relig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7.
(五) 期刊論文
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地區為例(1914-1937)〉,《思與言》,第29卷4期,1991年12月,頁5-63。
王見川、李世偉,〈日本據臺以來大龍峒保安宮概況〉,《臺北文獻》,直字第135期,2001年3月,頁57-83。
王志文,〈淡水河岸同安裔人祖公會角頭分布意義── 以北投、社子、蘆洲之燕樓李家為例〉,《臺北文獻》,直字第146期,2003年12月,頁289-304。
王志宇,〈臺灣寺廟碑碣與村莊社會(1683-1945)〉,《通識研究集刊》,第15期,2009年6月,頁1-23。
王靜儀,〈臺灣省議會職權演變分析(1946-1998)〉,《弘光學報》,第47期,2014年12月,頁51-68。
介逸,〈維英中舉略錄〉,《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101-105。
石婉舜,〈「黑暗時期」顯影:「皇民化運動」下的臺灣戲劇(1936.9 - 1940.11)〉,《民俗曲藝》,第159期,2008年3月,頁7-81。
江燦騰,〈日本在臺殖民統治初期的宗教政策與法制化的確立(上)〉,《臺北文獻》,直字第134期,2000年12月,頁257-304。
江燦騰,〈日本在臺殖民統治初期的宗教政策與法制化的確立(下)〉,《臺北文獻》,直字第135期,2001年3月,頁121-172。
李力庸,〈日治時期公共埤圳制度與水利灌溉〉,《臺灣學通訊》,第74期,2013年3月,頁26-27。
巫仁恕,〈節慶、信仰與抗爭── 明清城隍信仰與城市群眾的集體抗議行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2000年12月,頁145-210。
宋光宇,〈1920年代迎神賽會與臺北商業體系的形成〉,《宗教哲學》,第62期, 2012年12月,頁113-147。
沈佳珊,〈臺灣最早的疫苗普及應用── 從日治前期的天花制度到統計面談起〉,《臺灣醫學人文學刊》,第13卷1&2期,2012年5月1日,頁116-139。
阮昌銳,〈中元節的習俗與意義〉,《臺灣博物》,第15期,1987年9月,頁10-16。
李孟勳,〈南北交加‧東西交響:日治時期北港音樂子弟團的分類與發展〉,《民俗曲藝》,第198期,2017年12月,頁127-164。
李豐楙,〈煞: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第132期,1999年1月,頁36-41。
林玉茹,〈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臺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臺灣史研究》,第21卷1期,2014年3月,頁1-43。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2期,1987年12月,頁53-114。
林美容,〈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8期,1990年6月,頁43-44。
林韋聿,〈1950-1960年代臺灣省議會與臺北市改制院轄市〉,《政大史粹》,第43期,2019年9月,頁83-110。
林萬傳,〈大同區地名沿革〉,《臺北文獻》,直字第91期,1990年3月,頁19-50。
周宗賢,〈大龍峒陳悅記小史〉,《臺北文獻》,直字第105期,1993年9月,頁29-44。
吳亞梅,〈靈安社一一八年記〉,《民俗曲藝》,第47期,1987年6月,頁16-35。
吳槐,〈再談龍峒四十四坎〉,《臺灣風物》,第17卷第2期,1967年6月,頁21-26。
吳槐,〈龍峒聞見雜錄〉,《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54-59。
吳槐、黃得時、蘇得志、王詩琅主持,〈大龍峒耆宿座談會〉,《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64-73。
范正義,〈祀典抑或淫祀:正統標籤的邊陲解讀── 以明清閩臺保生大帝信仰為例〉,《史學月刊》,第11期,2015年,頁76-83。
洪秋芬,〈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和地方宗教信仰中心關係之探討── 豐原慈濟宮的個案研究〉,《思與言》,第42卷第2期,2004年6月,頁1-41。
洪秋芬,〈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1992年6月1日,頁437-471。
洪秋芬,〈臺灣保甲和「生活改善運動」:1937-1945〉,《思與言》,第29卷4期,1991年12月,頁115-153。
洪健榮,〈風水習俗與清代臺灣區域開發的互動〉,《臺灣文獻》,第57卷1期,2006年3月,頁225-254。
范軍,〈盂蘭盆節的宗教源流〉,《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2006年9月,頁70-80。
倉田徹,〈日本政教關係研究〉,《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通訊》,第63期,2015年5月,頁10-25。
高賢治,〈臺北府下遺存的官祀廟宇〉,《臺北文獻》,直字第129期,1999年9月,頁87-135。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領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2001年,頁203-242。
陳世榮,〈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近代社會菁英的研究典範與未來的研究趨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2006年12月,頁132-147。
陳建宏,〈繞境與地方社會── 以大溪普濟堂關帝誕辰慶典為例〉,《民俗曲藝》,第147期,2005年3月,頁261-332。
陳培漢,〈先叔曾祖維英公事蹟〉,《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88-94。
陳凱雯,〈日治時期基隆慶安宮的祭典活動── 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主〉,《民俗曲藝》,第147期,2005年3月,頁161-200。
曹東華,〈大龍峒人物軼事〉,《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60-63。
康豹(Paul R. Katz),〈慈祐宮與清代新莊街地方社會之建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53期,1997年6月,頁71-78。
康豹(Paul R. Katz),〈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第64期,2000年3月,頁83-100。
張珣,〈民間寺廟的醫療儀式與象徵資源── 以臺北市保安宮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6卷1期,2007年9月,頁1-27。
張淑卿,〈日治時期臺灣的結核病防制政策與議論〉,《臺灣史研究》,第13卷1期,2006年6月,頁51-97。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1卷第6期,1978年6月,頁59-68。
黃水沛,〈大龍峒小志〉,《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47-51。
黃仁姿、薛化元,〈戰時與戰後初期臺灣農業組織的調整與變革(1941-1948)〉,《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51期,2019年5月,頁121-172。
黃季平,〈廟記錄的方法論── 臺灣三次廟普查案例的比較〉,《民俗曲藝》,第142期。2003年12月,頁7-53。
黃得時,〈大龍峒之沿革〉,《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39-46。
辜神徹,〈艋舺龍山寺的觀音信仰文化與祭祀活動〉,《臺灣文獻》,第59卷1期,2008年3月,頁115-172。
琪樹,〈保安宮雜記〉,《臺北文物》,第2卷2期,1953年8月,頁74-78。
楊蘭洲,〈北市建設回顧〉,《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118-121。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臺灣風物》,第44卷第1期,1994年3月,頁15-29。
劉建仁,〈談普度、中元與盂蘭盆〉,《臺灣風物》,第22卷3期,1972年9月,頁3-6。
劉簧村,〈龍峒片鱗〉,《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52-53。
圖書館壁角生,〈偷閒錄與偷閒集考〉,《臺北文物》,第2卷第2期,1953年8月,頁105-107。
蔡翊鑫,〈人鬼倫理關係之研究── 以新竹城隍廟中元祭為例〉,《龍陽學術研究集刊》,第6卷,2011年9月,頁81-98。
蔡錦堂,〈日本治臺時期的神道教與神社建造〉,《宜蘭文獻》,第50期,2001年3月,頁3-32。
蔡錦堂,〈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師大臺灣史學報》,第3期,2010年3月,頁3-22。
鄭智,〈巫術何以致罪?── 試論清代巫術犯罪中的因果關係及其法律適用〉,《法制史研究》,第30期,2016年12月,頁291-330。
鄭螢憶,〈臺灣總督府與民間信仰:以日治時期北港朝天宮為例〉,《臺灣風物》,第59卷第3期,2009年9月,頁27-60。
謝貴文,〈從清代臺灣的保生大帝信仰看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臺灣文獻》,第62卷3期,2011年9月,頁191-225。
戴寶村,〈1915年武裝抗日事件的新視角〉,《臺灣史料研究》,第2期,1993年8月,頁20-27。
顏章炮,〈略談清代臺灣民間對寺廟的管理── 臺灣清代寺廟碑文研究之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3期,1996年9月,頁53-59。
顏章炮,〈清代臺灣寺廟的特殊社會功用── 臺灣清代寺廟碑文研究之一〉,《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1996年1月,頁98-103。
羅士傑,〈地方宗教傳統與「去中心化」的地方政治:重探溫州金錢會事件(1850-186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5期,2012年3月,頁159-202。
岡田謙著、陳乃蘖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第9卷第4期,1960年12月,頁14-29。
一番ヶ瀨佳雄,〈民風作興運動と農事實行小團體に就て〉,收入中越榮三,《臺灣地方行政(十二月號)》。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6年12月15日,頁36-37。
Watson, James L.(華生)著、潘自蓮譯,〈神明的標準化:華南沿海地區天后之提倡(960-1960)〉,《思與言》,第26卷第4期,1988年11月,頁369-397。
Chipman, Elana. “The De-territorialization of Ritual Sphere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sian Anthropology, 8.1 (2009), pp. 31-64.
Goossaert, Vincent. “Counting the Monks. The 1736-1739 Census of the Chinese Clergy.” Late Imperial China, 21.2 (2000), pp. 40-85.
Katz, Paul R. “Festival Systems and the Division of Ritual Labor: A Case Study of the An-fang at Hsin-chuang’s Ti-tsang An.”《民俗曲藝》,第130期,2001年3月,頁57-124。
Overmyer, Daniel L. “Attitudes toward Popular Religion in Ritual Texts of the Chinese State: The Collected Statutes of the Great Ming.”Cahiers d’Extrême Asie, 5 (1989-1990), pp. 191-221.
Sutton, Donald S. “Ritual Drama and Moral Order: Interpreting the God’s Festival Troupes of Taiw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9.3 (August 1990), pp. 535-554.
(六) 專書論文
王見川,〈日治時期的「齋教」聯合組織── 臺灣佛教龍華會〉,收入《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6月,頁143-168。
李世偉,〈普渡與反普渡:日治時期臺灣的民俗信仰對抗〉,收入《神明信仰與超度文化論集》。臺北:博揚文化,2015年1月,頁81-103。
宋光宇,〈霞海城隍祭典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收入《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4月,頁103-163。
康豹(Paul R. Katz),〈中國帝制晚期以降寺廟儀式在地方社會的功能〉,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分冊》。臺北:中央硏究院、聯經出版,2011年,頁439-460。
康豹(Paul R. Katz),〈戰後臺灣的宗教與政權〉,收入康豹,《從地獄到仙境── 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臺北:博揚文化,2009年12月,頁288-312。
張珣,〈打破圈圈:從「祭祀圈」到「後祭祀圈」〉,收入江燦騰、張珣主編,《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臺北:南天書局,2003年,頁63-107。
羅士傑,〈城隍神與近代溫州地方政治── 以1949 年黃式蘇當城隍為討論中心〉,收入康豹(Paul R. Katz)、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主編,《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14年11月,頁101-140。
Goossaert, Vincent(高萬桑)著、孫琢譯,〈城隍廟中變化的權力平衡(1800-1937)〉,收入呂敏、陸康主編,《香火新緣:明清至民國時期中國城市的寺廟與市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11月,頁28-51。
Goossaert, Vincent(高萬桑)著、張安琪、胡學丞譯,〈晚清及民國時期江南地區的迎神賽會〉,收入康豹、高萬桑主編,《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14年11月,頁75-99。
Will, Pierre-Etienne(魏丕信)著、孫琢譯,〈清代北京官員與廟宇漫談〉,收入呂敏、陸康主編,《香火新緣:明清至民國時期中國城市的寺廟與市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11月,頁3-27。
Feuchtwang, Stephan. “City Temples in Taipei under Three Regimes.” In Mark Elvin and G. William Skinner, eds., 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263-303.
Schipper, Kristofer M. “The Cult of Pao-sheng ta-ti (保生大帝)and its Spreading to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fen-hsiang (分香).” In E.B. Vermeer, ed.,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Fukien Province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Leiden: E.J. Brill, 1990, pp. 397-416.
(七) 會議論文
李建緯,〈臺灣媽祖廟所見「與天同功」匾形式與工藝研究〉,收入《2013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 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13年11月,頁309-335。
陳柏勳,〈民俗醫療文本之醫療社會學分析── 以藥籤為例〉,收入黃敦厚主編,《保生大帝與民俗醫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社團法人臺中縣大甲鎮保生大帝會、大甲澤安宮,2018年9月,頁1-36。
蔡錦堂,〈皇民化運動前臺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1931-1937〉,收入周宗賢主編,《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新北:國史館,1995年8月,頁369-388。
蔡錦堂,〈從神社到忠烈祠── 戰前與戰後臺灣「國家宗祀」的轉換〉,收入徐興慶主編,《第一屆日本研究、臺日關係、日語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文系,2000年,頁207-218。
蕭進銘,〈臺灣保生大帝重要信仰中心及其祭典節慶〉,收入《2014保生文化祭《道濟群生》研究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保安宮,2014年12月,頁33-46。
戴寶村,〈淡水、三芝地區的大道公信仰〉,收入《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臺北縣:國史館,1999年,頁367-387。
(八) 學位論文
沈孝宇,〈光復後大龍峒的發展與地方感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1月。
邱佳玉,〈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家姓戲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
李思穎,〈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之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1月。
巫潔濡,〈「肺癆」與「肺結核」── 日治時期Consumption與Tuberculosis在臺灣的交會〉,臺北: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佩欣,〈日治前期台灣總督府對舊慣宗教之調查與理解(1895-1919)〉,臺北:臺灣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林麗卿,〈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教團體與社會變革── 以臺北州「同風會」為例〉,臺中: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施志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1996-1991)〉,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范純武,〈雙忠祭祀與中國民間信仰〉,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3年6月。
范燕秋,〈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 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1895-192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胡訓嘉,〈神道教的推行和其對臺灣社會與傳統信仰的影響── 以臺中州為例〉,臺中: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14年7月。
柳學文,〈保生大帝信仰之發展── 臺北保安宮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郭佳玲,〈日治時期臺中州社會教化運動之研究(1920-1945)〉。臺中: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7年。
郭道道,〈日本宗教的光與影── 初探明治維新時期國家宗教與民眾宗教之互動〉,花蓮: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陳秀蓉,〈戰後臺灣寺廟管理政策之變遷(1945-1995)〉,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張智雅,〈清代北臺大龍峒和大稻埕之社會經濟史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6月。
曾文銘,〈臺北市改制政策之研究(1949-1967)〉,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1月
辜神徹,〈神明、祖先、恩人── 臺北盆地的祖佛信仰〉,臺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8年1月。
詹千靚,〈大龍峒四十四坎市街空間復原及變遷研究〉。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78年7月。
楊欽堯,〈唐代的節日── 以七月十五日為主的探討〉,臺北: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0年。
劉祐成,〈戰後臺灣「改善民俗運動」之探討(1945-1990)〉,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蔡佳凌,〈大龍峒保安宮的老祖力士會〉,臺北: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蔡淵絜,〈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臺北: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7月。
謝清泉,〈寺廟治理網絡的變遷:以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為例〉,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2007年1月。
藍志玟,〈臺北大龍峒聚落之研究(1802-1945)〉,臺南: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
蔡秀玲,〈臺灣首屆縣市長選舉之研究(1950-1951)〉,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九) 網路資源
大龍峒保安宮── 重要領導人物誌:
https://www.baoan.org.tw/article.php?id=60&lan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