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慶宏 Lin, Ching-hung |
---|---|
論文名稱: |
衝突、衝動、衝擊-桌球選手與教練互動關係敘說 |
指導教授: |
劉一民
Liu, I-M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1 |
中文關鍵詞: | 運動教練 、運動選手 、經驗故事 、敘說探究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5 下載:17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以Michael Polanyi(1958)所提出的黙會知識以及John Dewey(1938)對於經驗知識的論述作為本研究的主要學理依據,研究目的是希望藉由敘說分析研究者在擔任運動選手時與教練互動的真實故事,透過彼此經驗故事呈現,深入了解運動選手與運動教練的互動關係,藉此揭示運動經驗知識的價值,並探究研究者自我意識中,對於運動教練存在價值的真實看法。本研究是以敘說探究的質性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並以Clandinin及Connelly(2003)所提出的三度敘說空間為敘說故事的主要架構,在「走入故事」的章節裡,研究者除呈現自身的經驗故事,更透過敘說訪談,書寫出教練、以及我與教練的故事;「與生命共舞」,是講自己與教練的互動故事與自己的生命歷程作澄清與對照,並透過衝突、衝動、衝擊為切入分析核心的脈絡;最後的「激情過後」,是研究者對於研究問題所作的釐清與解釋,並透過研究者自我生命的反省,寫出對自我運動生命歷程的感觸與啟發。
參考文獻
江麗玉(2002)。台灣地區女子體操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績效表現關係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德慧(2003)。生命史學。台北市:心靈工坊。
李建平(2002)。大專網球優秀選手對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慧卿(2001)。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 係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益勝(2004)。高中男子排球選手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芝儀(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質性研究方法 與資料分析(頁145-188)。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郁振華(2001)。波藍尼的默會知識論。自然辯證法,(17)8。
胡天玫(2003)。體育的本質:一個認識論基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教 育類,(16)1。頁321-340。
洪英櫻(2004)。台灣地區拳擊教練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實證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三福(2001)。團隊文化與教練領導:質化與量化兩種研究途徑。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玉娟(1995)。台灣地區游泳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成績表現及滿意度關係之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一中(2005)。我國高中甲級籃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相互關係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台北市: 東華。
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一民(2005)。運動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麗莉(2004)。小提琴製作技術的經驗知識傳承與分享。世新大學資訊傳播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敏雄(1992)。大專院校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滿足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光慶(1997)。運動教練哲學觀。國民體育季刊,(26)4,頁58-62。
鍾芝憶(2006)。說不出的知道:運動默會知識的體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 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余曉雯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2000)。
Coles, R(2001)。故事的呼喚。(吳慧貞譯)。台北市:遠流。
(1989)。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0).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inquiry.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 2-14
Dewey, J.(1995)。我們如何思維。(姜文閔譯)。台北市:五南。
(1938)
Riessman, C. K.(2003)。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譯)。台北市: 五南。(1993)。
Polanyi, M.(2004)。個人知識。(許澤民譯)。台北市:商周。
(1958)
Bateson, M. C. (1994). Peripheral Visions: Learning along
the way. New York:HarperCollins.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Thousand Oaks, CA:Sage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Collier Books.
Franzosi, R. (1998). Narrative analysis-or why (and how)
sociologists should be interested in narrativ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517-554.
Labov, W. (1972). 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
Philadelphia : University Press.
Mishler, E. G.(1986). The analysis of interview-
narratives. In. T. R. Sarbin(Ed.),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New York: Praeger
Polkinghorne, D. E.(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olkinghome, D. E. (1995). Narrative and the self-concept.
Journal of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 1 , 1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