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睿哲
Lee, Ruei-Tze
論文名稱: 冒險教育方案對失戀者自我概念及分手認知與調適之影響研究
Influence of adventure education on the self-concept and breakup cognition and adjustment for adult with romantic breakup
指導教授: 林儷蓉
Lin, Li-J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5
中文關鍵詞: 分手認知與調適自我概念冒險教育
英文關鍵詞: adventure education, romantic relationship breakup, self-concept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7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失戀因應為目的之冒險教育方案對失戀者自我概念及分手認知與調適的影響。研究採取前實驗單組前後測設計,以立意抽樣方式選取樣本,招募兩男三女共5名的參與者,進行每周一次120分鐘、共計八周結合失戀因應方式的冒險教育方案;研究結果以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及事後訪談的資料,分析參與者之自我概念是否因方案的參與有所提升;另透過分手認知調適量表及方案後反思手札的資料,分析參與者是否因冒險教育方案而較能調適失戀的反應;另外透過方案影音資料及活動帶領者的檢討日誌,分析失戀冒險教育方案設計及帶領之省思。研究以無母數統計法分析參與者前後測自我概念及分手認知與調適分數之差異;而事後訪談、反思手札以及課程影音資料則以內容分析法進行結果探討。研究結果發現失戀冒險教育方案介入後,能讓參與者在方案中學習、促進自我成長,並提高參與者自我概念,同時對分手認知與調適有正向影響,顯示冒險教育能作為介入媒材,讓失戀者失戀之狀況有所助益;研究最後也針對研究問題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包含「方案編排設計之建議」、「活動帶領之建議」,以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adventure education on the self-concept, breakup cogni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people who has been through a breakup. This pre-experimental study adopted a single-group pre- and posttest design. Five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by purposive sampling. The intervention wa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dventure education comprising eight weekly activities (once a week with 120 minutes). The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and Assessment of Cognition and Adaptation were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s of self-conception and breakup cognition and adjus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quantit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by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in SPSS.. In additi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gram was evaluated by the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collecting from video records of the program implementation, feedback sheets, researcher’s diaries,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 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the participants could be benefited from the intervention by gaining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andself-conceps. Therefore, the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might be a possible approach for people to adjut the breakup situation.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i 表次 x 圖次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失戀因應及分手認知與調適 7 第二節 自我概念 20 第三節 冒險教育 27 第四節 冒險教育的方案設計 39 第参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0 第三節 研究相關人員及場域 5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5 第五節 研究方案設計 61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68 第一節 研究對象描述 68 第二節 失戀冒險教育方案對失戀者自我概念之影響 82 第三節 失戀冒險教育方案對失戀者分手認知與調適之影響 93 第四節 失戀冒險教育方案設計與帶領技巧之省思 113 第五節 小結 14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44 第一節 結論 144 第二節 建議 148 參考文獻 152 附錄 159 附錄一 失戀冒險教育方案 (初版) 159 附錄二 失戀冒險教育方案 (最終版) 176 附錄三 參與者研究參與同意書 190 附錄四 研究倫理審查同意書 191 附錄五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授權書 195

    王君琳 (2004)。好聚好散終結情殺。2004年11月22日,取自女性電子報網站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microphone/microphone65.htm。
    王昱淇 (2012)。冒險教育訓練課程對高關懷班教師之能提升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慶福、王郁茗 (2007)。分手的認知及調適之評量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 (3),205-233。
    田羚玉 (2010)。冒險教育活動方案對大學生逆境自我評估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何孟軒、吳崇旗、謝智謀 (2006,4月) 。以冒險發展為本的登山活動對高中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口頭形式發表於第十屆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桃園縣。全文引自http://ie011.ez-go.com.tw/ezcatfiles/ie011/img/img/6/110411-4.pdf。
    余紫瑛 (2000)。 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兆田 (2012)。引導反思的第一本書。臺北市:五南。
    吳宣瑩 (2008)。時間是最好的良藥?!-無法從失戀中順利復原者之困頓經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吳香質 (2007)。服務學習對低自我概念學生復原力建構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吳璟均 (2010)。探索教育對班級團隊凝聚力與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麗雲 (2001)。男女分手後的調適與輔導。諮商與輔導,186,40-42。
    呂天福 (2011)。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挫折復原力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采徽 (2012)。體驗教育團體方案對安置機構青少年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李玉嬋 (2003)。悲傷輔導的理論基礎與復原之路,諮商與輔導月刊,212,2-8。
    李亭萱 (2012)。愛情分手者接受心理位移書寫經驗與其對情傷復原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惠加 (1997)。青少年發展。臺北:心理。
    李義男 (2003)。探索教育與諮商治療。臺北市:水牛。
    李麗萍 (2002)。壓縮的童年~提早入學兒童自我概念之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林幸臺、張小鳳、陳美光 (1999)。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臺北:測驗。
    林秋燕 (2004)。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家屏 (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家興、陳玉芳、葉雅馨、徐佳玲、孫正大 (2008)。“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版)”編製研究,測驗學刊,55 (3),509–533。
    林容伊 (2011)。救贖與復原的敘事研究:大學生分手議題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振春、王秋絨 (1992)。團體輔導工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珮瑜 (2009)。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惠、黃韞臻、林佳筠 (2010)。大學生共依附、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相關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4 (2),119-140。
    邱素梅 (2009)。理情行為團體諮商對國小高年級兒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侯雅齡 (1998)。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姜秀惠 (2010)。青少年歷經失落事件的因應行為與生命意義之相關探究─以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柯淑敏 (1994)。分手經驗的個人意義─一種故事的觀點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洪中夫 (2010)。玩出反思力。新北市:校園書房。
    洪宜昀 (2002)。大學聽覺及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洪錚蓉 (1992)。高中僑生與本地生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比較暨團體諮商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修慧蘭、孫頌賢 (2003)。大學生愛情線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 (4),71-92。
    倪小平 (2004)。國小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徐西森 (1997)。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徐珮瑜 (2004)。影響大學生親密關係分手調適因素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 (1998)。「情人再見」問卷調查分析報告。張老師月刊,251,61-65。
    張昀 (2009)。戶外冒險教育對參與者復原力之影響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張春興 (1995)。教育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茂森、范正祥 (2012)。2留日女被殺 凶手疑是臺生。2012年1月6日。取自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an/6/today-t1.htm。
    張嘉容 (2012)。愛情長跑者分手經驗與調適歷程之敘說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碧凰 (2008)。探討自然體驗活動對慢性精神分裂病患精神病症狀、認知功能與社區生活功能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張德祈、徐國峰、江真 (譯) (2009)。引導技巧的9堂課:學員導向的學習與改變。桃園縣:臺灣外展教育基金會。(Simon Priest、Michael Gass & Lee Gillis, 2000)。
    張學善、林旻良、葉淑文 (2010)。大學生情緒智慧、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關係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2(2),1-25。
    許忠仁 (1988)。結構式自我成長團體對受管束少年自我概念之影響研究。輔導月刊,24 (8,9),11-21。
    許哲誠 (2011)。探索教育營隊對營隊指導員團隊發展之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文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郭為藩 (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師苑。
    郭託有、廖淑惠、施惠怡 (2009)。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華都文化。
    郭惠雯 (2005)。國小資賦優異學生與一般學生之教師期望知覺、父母期望知覺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郭靜晃、吳幸玲 (譯) (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Philip & Barbara Newman, 1991)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俐瑾 (2007)。成年前期失戀者情緒調適歷程之質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陳勤惠 (2000)。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霖 (2008)。冒險式治療活動影響妥瑞症兒童及青少年情緒、社交與自信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麗竹 (2010)。情緒管理團體對提升低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輔導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程紋貞 (1996)。國小學童自我概念、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一元 (2008)。戶外冒險教育效益與價值探討-以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先鋒營美國山徑活動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黃士鈞 (2005)。個案的隱喻經驗之研究:從隱喻出現到個案改變的過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月霞 (1991)。團體諮商。臺北市:五南。
    黃君瑜 (2003)。意義追尋與因應對情侶分手後情緒適應之影響--以大學生為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德祥 (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溫世頌 (1992)。教育心理學。臺北:三民。
    劉小菁(譯) (2002)。理情行為治療。臺北市:張老師。(Albert Ellis, Catharine MacLaren, 1988)
    蔡佳靜 (2002)。國小學童出生序與社會興趣、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居澤 (2001)。童軍探索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臺北: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蔡漢賢 (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賴鑫城 (199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業成就、師生關係對學校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宜蓉 (2009)。以冒險治療方案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介入歷程與效果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 (2012)。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臺北: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謝智謀、許涵菁、體驗教育團隊 (2012)。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 II。臺北: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顏如佑、柯志鴻、楊明仁、施春華、黃維仲、廖瑛鈿、李明濱 (2005)。臺灣人憂鬱量表與簡式症狀量表使用於大規模社區憂鬱症個案篩選之比較。北市醫學雜誌,2 (8),737–744。
    顏秀娟 (2009)。冒險式諮商對憂鬱傾向大學生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魏芳瑜 (2010)。冒險治療中的隱喻與異構同形。體驗教育學報,4,1-7。
    Choo, P., Levine, T., & Hatfield, E. (1996). Gender, love schemas, and reactions to a romantic break-up.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1, 143-160.
    Fitts, W. H., & Warren, W. L. (1996).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2nd ed.). Los Angeles, CA: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Gillis, H. L., Gass, M. A., Bandoroff, S., Rudolph, S., Clapp, C., & Nadler, R. (1991). Family adventure questionnair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In C. Birmingham (Ed.),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1991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nd Workshop Summaries Book (pp. 29-39). Boulder, CO: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Horowitz, M. J.,Siegel, B., Holen, A., Bonanno, G. A., Milbrath, C. & Stinson, C. H. (1997).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omplicated grief disorder: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4 (7), 904-910.
    Kaczmarek, M. G., & Backlund, B. A. (1991). Disenfranchised grief: The loss of an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 Adolescence, 26 (102), 253-259.
    Lepore, J. S., & Greenberg, A. M. (2002). Mending broken hearts: Effects of expressive writing on moon, cognitive processing, social adjustment and health following a relationship breakup. Psychology and Health, 17 (5), 547-560.
    Linville, P. W. (1987). Self-Complexity as a cognitive buffer against stress-related illness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4), 663-676.
    Markus, H., & Wurf, E. (1987). The dynamic self-concept: A social-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8 (1), 299-337.
    Mathes, E. W., Adams, H. E., & Davies, R. M. (1985). Loss of relationship rewards, loss of self esteem, depression, anxiety, and ang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 (6), 1552-1561.
    Mearns, J. (1991).Coping with a breakup: Negative mood regulation expectancies and depression following the end of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2), 327-334.
    Robak, R. W., & Weitzman, S. P. (1995). Grieving the los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young adulthood:An empirical study of disenfranchised grief. Omega: 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30 (4), 269-208.
    Solomen A., & Haaga A. F. (2003). Reconsideration of self-complexity as a buffer against depress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7 (5), 579-59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