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進福 |
---|---|
論文名稱: |
小琉球居民的日常生活與地方感的形塑 |
指導教授: | 潘朝陽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4 |
中文關鍵詞: | 小琉球 、地方感 、迎王祭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49 下載: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漁優於農的自然環境及接近市場的地理位置,小琉球雖然是位於臺灣西南部的偏僻小島,卻是人口密度相當高的小島,小琉球是一個產業為單一漁業的小島,隨著漁業的高度發展,小琉球的傳統宗教信仰也漸漸發展成具有明顯階層及全島一體感的信仰,本文希望藉由漁業與宗教關係的探討,說明小琉球地方感的形塑。
從陸地延伸到海底的珊瑚礁石及降雨集中夏季的自然環境,使小琉球陸地的農業難以發展、但卻提供了充分的海洋資源,小琉球的居民必須利用水井克服乾季缺水的問題,因此早期的小琉球聚落發展,與水井的分佈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在荷蘭人屠殺、遷徙小琉球原住民之後,小琉球漸漸成為漢文化移入的地方,在獨特的環境之下,小琉球逐漸顯現出其地方的特性。
小琉球的產業發展過程是:農漁→漁農→單一漁業。荷蘭人屠殺小琉球原住民之前,在小琉球島上已有相當成熟的農業,此時的沿岸漁業只是副業,原住民被屠殺徙盡之後,荷蘭人將它出租給漢人,使小琉球成為一個海洋資源採收場所,鄭氏時期沿用這一個政策,但是自然資源豐富的小琉球仍然吸引漢人漸漸移入,雖然清領前期偶爾被官方列為禁地,但是人口卻是不斷地增加,清領後期清丈土地時,便將小琉球納入行政區域管理,一直到日治之前,小琉球已經成為一個2000~3000人口的小島了。
小琉球漁業發展的關鍵,是日治時期的動力漁船發展。隨著日本政府的南進政策,臺灣總督府的海洋試驗船漁業調查的地點轉向南洋地區的海域,隨著高雄港的發展,小琉球的漁業也開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動力漁船數量增加、漁業組合的成立、漁業從業人數的增加、漁獲量的增加、漁港基礎設備的建設等等,小琉球成為日治時期高雄州除了高雄港之外,動力漁船數目最多的地方,漁業從此以後便成為小琉球的單一產業,也深深影響了小琉球的社會經濟結構。
在這樣的發展之下,小琉球島上的居民也發展出了以漁業為主的社會結構,其中以宗教活動最為明顯,由於漁船在海上作業風險性較高,從事漁業的小琉球島民對於宗教的需求度相當高,此一現象反映在超高密度的寺廟上。在漢文化移入小琉球的過程中,宗教是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小琉球三年一科的迎王祭典活動充分展現出全島的一體感,所有寺廟藉由迎王祭典表現出其在小島上的特殊地位,藉由全體島民的積極參與,展現出小琉球漁業與宗教高度契合的地方性。
【專書】:
三尾裕子,〈臺灣漢人的宗教與地域社會〉《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報告別冊》
中村孝志(1997),<荷蘭統治下的台灣內地諸稅>收錄於吳密察、翁佳音所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台北:稻鄉
石再添主編(1998)《台灣地理概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
江樹生譯著(1999),《熱蘭遮城日誌(一)》,台南:台南市政府
江樹生譯著(1999),《熱蘭遮城日誌(二)》,台南:台南市政府
伊能嘉矩(1985),《台灣文化誌〈上卷〉》(中譯本),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李豐楙(1998)〈安府迎王篇〉《東港迎王-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祭典》財團法人東港東隆宮
林朝棨(1961)《台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臺灣省文獻會
洪義祥(2007)《琉球鄉志》,琉球鄉公所
宮本延人(1988)《日本統治時代台灣寺廟整理問題》,奈良天理教道友社
無極混元玄樞院編《院慶特刊》
康豹(1997),<東隆宮>,《臺灣的王爺信仰》,台北,商鼎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台北:南天書局
陳駕(1994)〈琉球鄉分組座談記錄〉《屏東縣鄉土史料》,台灣省文獻會,台北:正中
張珣(2003)〈儀式與時間〉《文化媽祖-臺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鑑水、劉桓吉(1990)《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琉球嶼》,台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曹永和(2000)《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重拾失落台灣歷史之一頁>,台北:聯經
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
黃慶祥〈分魚〉《小琉球手記一九七○》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1年
劉枝萬(1983),〈臺灣的瘟神信仰〉,《臺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
蔡坤峰(2006)《小琉球-大令迎王記》,東港
琉球三隆宮丙戌科平安祭典工作手冊
Christine,V(1991)《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台灣滄桑史》,台北:南天
【文獻期刊】:
木內裕子(1987)<廟宇活動與地方社區:以屏東縣琉球鄉漁民社會為例>,《思與言》25(3)::257-272
王春明(1992)<琉球嶼漁業活動與社經活動之關係>,《菁莪》12:126-131
宋增璋(1989)<台灣省附屬島嶼之今昔>,《台灣文獻》40(1):79-136
李天富(2002)<小琉球宗教文化發展初探>,《屏東文獻》5:97-112
李宗信,<小琉球的漢人移民社會-以1904年的戶籍資料為主>《臺灣文獻》55(4):253~259
吳永英(1969)<琉球嶼之研究>,《台灣文獻》20(3):1-44
吳福蓮(1993)<小琉球漁村婦女家庭生活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興華(1999),〈台灣海岸漁業型態的今昔〉,《漁業推廣月刊》149,頁14~17
洪敏麟(1966)<古地名沙馬磯位置的調查報告書-關於沙馬磯古地名現在位置的探討>,《台灣文獻》17(2):48-72
梁家彬(1968),〈小琉球考〉《台灣文獻》19:1,頁168
曹永和(1995)<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收入在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413-444
曾浩雄(1981),<小琉球海底管線工程計畫>《自來水會刊雜誌》,28,頁15
曾有德《台銀季刊》18(4)<琉球嶼概況>頁269-270
袁榮茂(1994)<屏東縣琉球嶼延繩釣漁業的時空間配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20:239-252
陳憲明(1998)〈屏東縣琉球嶼漁村的王爺祭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第二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
陳憲明(2000)〈琉球嶼之鮪釣漁業發展〉,《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3:199-220
陳憲明(2000),〈琉球嶼之鮪釣漁業發展〉《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33期,頁218~219
陳憲明(1998),〈屏東縣琉球嶼漁村的王爺祭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第二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頁3
梁嘉彬(1968)〈小琉球考〉,《台灣文獻》19(1):164-189
葉茂謝(1986)<琉球嶼之經濟地理及其未來的展望>,《台銀季刊》37(3):329-360
黃玉文(1995)<小琉球近三十年來人口外移初探(1963-1993)>,《社會科教育學刊》5:1-25
黃丁盛(1995)<小琉球王船祭>,《漁業推廣》102:40-43
黃文博(1997)<小琉球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46:45-56
增有德(1967)<琉球嶼概況>,《台銀季刊》18(4):269-279
鄧祖龍(1981)<小琉球風光>,《台灣文獻》32(1):163-169
鄭勝華、郭秋美(1986)<琉球嶼和台灣島生活供需關係的探討>,《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4:59-80
鄭喜夫(1967),<明鄭晚期灣之租稅>《台灣銀行季刊》18:3,頁238
【日治時期期刊、報紙】
美內曇華(1916),<琉球嶼紀行>,《台灣醫學會雜誌》15:160,P.143~144。
無著者(1928.7),〈在琉球嶼的點燈〉《臺灣水產雜誌》第150號頁36
無著者(1928.7)〈高雄雜信〉《臺水灣產雜誌》第150號,頁50
無著者(1929.8)〈臺灣發動機付漁船名錄〉《臺灣水產雜誌》第175號
殖產局水產課(1932)〈臺灣的製冰業者〉《臺灣水產雜誌》第204號,頁19~21
杉浦保吉(1929),〈漁業組合的經營(二)〉《臺灣水產雜誌》第205號,頁23
無著者(1934)〈高雄漁業無線放送開始〉《臺灣水產雜誌》第230號,頁81
昭和10年該校所累積畢業生調查(1936年)《臺灣水產雜誌》第247號,頁51。
北民平(1936.6),〈島內漁業組合現況-東港漁業組合〉第255號,頁10
北民平(1936.7),〈島內漁業組合概況(十六)〉《臺灣漁業雜誌》第256號,頁20~21
北民平(1936.7),〈島內漁業組合概況(十六)〉《臺灣漁業雜誌》第256號,頁22~23
北民平(1936.7),〈島內漁業組合概況(十六)〉《臺灣漁業雜誌》第256號,頁24
北民平(1936.7),〈島內漁業組合概況(十六)〉《臺灣漁業雜誌》第256號,頁18~19
無著者(1937.9)〈動力付漁船名錄〉《臺灣水產雜誌》附錄,第271號
熊谷耕一郎(1937)〈漁村夜話(十)〉《臺灣水產雜誌》第272號,頁54
無著者(1938)〈第六回全島水產集談會表彰狀贈予者〉《臺灣水產雜誌》第277號,頁55
無著者(1938)〈琉球庄漁業組合的新事業〉《臺灣水產雜誌》第277號,頁64
無著者,(1938)<島內漁業組合要覽>《臺灣水產雜誌》第282號附錄。頁55~72
吉越義秀(1939.6),〈臺灣水產史(一)〉《臺灣水產雜誌》293,頁21~30。
吉越義秀(1939.6),〈臺灣水產史(一)〉《臺灣水產雜誌》第293號,頁22
吉越義秀(1939.6),〈臺灣水產史(一)〉《臺灣水產雜誌》第293號,頁22~24
吉越義秀(1939.9),〈臺灣水產史(二)〉《臺灣水產雜誌》294,頁1~14。
(1922.11.7)〈小琉球嶼民奮起〉《台南新報》
(1923.8.6)〈琉球嶼漁業發展〉《台南新報》
(1923.9.6)〈小琉球公學的傳書鳩使用〉《台南新報》
(1923.9.27)〈小琉球漁業-石油發動機船建造獎勵〉《台南新報》
(1925.2.12)〈小琉球的漁業〉《台南新報》
(1934.4.20)〈琉球避難港〉,《台南新報》
(1935.7.15)〈琉球嶼避難港的築造計畫及理由概要〉《台南新報》
(1939.4.26)〈琉球避難港防波堤〉《台南新報》
(1933)《琉球嶼避難港調查書》,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道路港灣課,無頁碼
【學位論文】
伍政祈(1994),《價值間的透視-以東港迎王活動與五營景觀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48
李宗信〈迎王祭典的獨立與意義〉、〈附錄一:小琉球陰廟調查表〉《小琉球的社會與經濟變遷(1622~1945)》,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16~152
朱毓慧《公館平原祠廟之空間配置及景觀內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第二十七屆論文,頁78~88。
徐秀玉(2003)<小琉球王船信仰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統計資料】:
屏東縣統計要覽第45、46、47、48、49、50、51、52、54、55、56期
屏東縣統計要覽第57期(民國95年)
【史料】:
蔣毓英(1993)《台灣府志》,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高拱乾(1960)《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5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元文(1960)《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6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淑璥(1960)《臺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范咸(1960)《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5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瑛曾(1960)《重修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6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朱仕玠(1957)《小琉球漫志》,台灣文獻叢刊第3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府輿圖纂要》(1957),台灣文獻叢刊第181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夏獻綸(1959)《台灣輿圖》,台灣文獻叢刊第45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73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畫說康熙臺灣輿圖》,(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年),頁218
(1964)《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研究叢刊第197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