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思誼
LIN, Szu-Yi
論文名稱: 網球運動休閒阻礙階層性與協商模式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hierarchical and negotiation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of tennis
指導教授: 朱文增
Chu, Wen-Ts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8
中文關鍵詞: 網球休閒阻礙階層協商
英文關鍵詞: Tennis, Leisure Constraints, Hierarchical, Negoti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24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網球運動的休閒阻礙,及驗證Craword, Jackson, 與Godbey (1991) 提出的休閒阻礙階層性模式與Jackson, Crawford, 與Godbey (1993) 提出的休閒阻礙協商模式。對象為大臺北地區之網球運動參與者及未參與者,問卷題項係參考Raymore, Godbey, Crawford, 與Von Eye (1993) 發展之休閒阻礙量表及相關討論結果,共回收有效問卷506份。研究結果發現:網球運動休閒阻礙的人際間阻礙最高、其次為結構性阻礙、再其次為個人內在阻礙。不同的人口背景變項在網球運動休閒阻礙上呈現顯著差異。參與者與未參與者在網球運動休閒阻礙上具顯著差異。支持Crawford等 (1991) 提出的休閒阻礙階層性模式與Jackson等 (1993) 提出的休閒阻礙協商模式。本研究將針對研究結果的應用提出實務及未來研究上之建議。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leisure constraints of tennis, and to examine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proposed by Crawford, Jackson, & Godbey (1991) , and the negotiation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proposed by Jackson, Crawford, & Godbey (1993) . The subjects were participants and non-participants of tennis in Taipei area. Questionnaire topics which were based on the instrument developed by Raymore, Godbey, Crawford & Von Eye (1993) and related discussions. There were 506 valid copies of the survey. Study results showed the followings. The leisure constraints of tennis was mainly interpersonal constraint, followed by structural and intrapersonal constrai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leisure constraints of tennis among demographic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on leisure constraints of tennis between participants and non-participants.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d the negotiation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were verified.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results with respect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誌 i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臺灣網球運動發展 6 第三節 本章總結 7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7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79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8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3 第五節 預試問卷施測 90 第六節 資料處理 9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105 第一節 樣本之描述性統計 105 第二節 網球運動休閒阻礙量表分析 117 第三節 人口背景變項在網球運動休閒阻礙上之差異 127 第四節 參與者與未參與者在網球運動休閒阻礙上之差異 134 第五節 網球運動休閒阻礙驗證性因素分析 142 第六節 網球運動休閒阻礙之階層性關係分析 155 第七節 網球運動休閒阻礙之協商關係分析 15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72 第一節 結論 172 第二節 建議 178 參考文獻 181 附錄 191 附錄一 網球運動休閒阻礙階層性與協商之模式預試問卷 191 附錄二 網球運動休閒阻礙階層性與協商之模式正式問卷 196 附錄三 臺北市公立網球場分布狀況 (不含學校) 201 附錄四 其他縣市公立網球場分布狀況 (不含學校) 203

    一、中文資料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網球委員會 (2004) 。企業回饋社會贊助網球運動系叢書(一):鐘錶業贊助網球運動典範-東方錶達時關係企業。桃園縣: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網球委員會。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網球委員會 (2009) 。第十五屆東方錶盃第一次大專網球排名賽競賽規程。桃園縣,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網球委員會。
    中華民國網球協會 (2009) 。臺灣網球史。取自中華民國網球協會網站http://www.tennis.org.tw/tennis/history.asp?gid=1&page=8。
    中華民國網球協會 (2012) 。國內外賽事資訊。取自中華民國網球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tennis.org.tw/tennis/games.asp。
    尹淑萍 (2006) 。兩天一夜國內旅遊阻礙及阻礙協商策略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居民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靜宜大學,臺中市。
    文崇一 (1990) 。臺灣居民的休閒生活。臺北市:東大。
    巫宏榮 (2004) 。網球的第壹本書。臺北市:群益。
    李立良 (2010) 。網球運動參與者之休閒運動動機、阻礙及效益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9 (4) ,99-112。
    李建興、王建興 (2007) 。美國地方運動賽賽會籌辦的故事:以Greeley市癌症慈善網球賽為對象。身體文化學報,4,59-76。
    李堂立 (2004) 。國民政府遷臺後網球運動發展回顧 (1949~1960) 。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 (1) ,305-328。
    阮皓鈞 (2011) 。消費者涉入棒球運動程度與未參與導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旭龍 (2000) 。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生身體活動之主客觀評價的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清和、麥吉誠、陳益祥、陳銘堯、陳進財 (2007) 。教練-選手關係理論發展與可行的研究方向。文化體育學刊,5,1-8。
    林惠玲、陳正倉 (2006) 。應用統計學。臺北市:雙葉。
    林濰榕、李明儒 (2011)。休閒阻礙協商模式之驗證-以大學生參與水域遊憩活動為例。休閒事業研究,9 (1) ,98-114。
    邱皓政 (2010)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美學事業有限公司 (2012)。達時東方錶盃大專網球排名賽。取自美學事業有限公司官方網站http://www.orientcup.com.tw。
    徐元民 (2005) 。體育史。臺北市:品度。
    徐正賢 (2011) 。2008年台灣網壇回顧。取自奇摩運動網站http://tw.sports.yahoo.com/tennis/blog/tennis_jeff/18.html。
    張少熙 (1994) 。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本卿 (2001) 。網球技術報告書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張立新 (2004) 。分析網球運動的終身健身價值。華北電力大學學報,1,376-378。
    張志銘、楊世達、賴永僚、翁旭昇 (2009) 。參與羽球不同運動階段學生的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行爲態度與行爲意圖差異驗證。運動與遊憩研究,4 (2),34-45。
    教育部 (2010) 。99年度教育部學校體育統計年報。取自教育部網站http://school-physical.moe.gov.tw/list.php?catalogid=5&subcatalogid=12&flag=999。
    教育部 (2011) 。100年運動統計。取自教育部網站http://www.sac.gov.tw/publication/publication.aspx?type=8&ap=0&wmid=350。
    教育部 (2012) 。101年運動城市調查。取自教育部網站http://www.sac.gov.tw/DownloadList/DownloadList.aspx?wmid=130。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2012) 。體育班、重點運動項目。取自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官方網站http://www.edunet.taipei.gov.tw/ct.asp?xItem=24802146&ctNode=33730&mp=104001。
    教育部 (2012) 。臺灣運動資訊平台。取自教育部運動地圖網站:http://www.sa.gov.tw/SportMAP/SAC_SportMAP.html。
    許義雄、陳皆榮 (1993) 。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青輔會。
    許樹淵、張思敏、張清泉、田文政 (2000) 。網球技術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中華民國網球協會。
    陳建瑋 (2007) 。休閒網球運動者目標取向、運動動機與運動依賴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政隴 (1994) 。布袋鎮遊客未參與海釣活動原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東海大學,臺中市。
    陳嘉成 (2004) 。台北縣國小女教師運動行為之研究—應用跨理論模式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寬裕、王正華 (2010) 。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實務AMOS的運用。臺北市:五南。
    陳藝文 (1999) 。休閒阻礙量表之建構-以北部大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黃英貴 (1985) 。中華軟網八十年史初稿(六)。中華軟網,28,2-4。
    黃郁玲 (2009) 。中高齡者海外旅遊階層模式之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黃章展 (2002) 。休閒阻礙階層模型的探討-量化實證研究。國科會九十三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 NSC90-241-H-126-001-SSS。
    楊登雅 (2003) 。休閒阻礙階層模式之驗證-以Crawford & Godbey之休閒阻礙三因子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岱霖 (2010) 。休閒網球參與者之運動社會化與運動價值觀對運動樂趣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廖國翔 (2008) 。臺北地區網球參與者休閒效益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2013) 。網球場使用須知及場地一覽表。取自臺北市政府工務局網站http://www.tpml.edu.tw/ct.asp?xItem=114634&ctNode=8931&mp=106001。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2011) 。網球場一覽表及使用須知。取自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網站http://www.tpml.edu.tw/ct.asp?xItem=73193&CtNode=7288&mp=106031。
    劉守焜 (2004) 。中華民國軟式網球協會三十年。大專體育,70,83-87。
    劉益源 (2007) 。網球運動者參與動機及運動行為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蓬勃運動事業有限公司。Rise of Legends 2011傳奇再現-夢幻球星邀請賽。2012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riseoflegends2011.com
    蓬勃運動事業有限公司。Rise of Legends 2012傳奇再現-夢幻球星邀請賽。2012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riseoflegends2012.com
    蔡坤洲 (2008) 。休閒網球參與者之深度休閒、休閒承諾對自發性表現行為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蔡翔証 (2005) 。臺灣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賞潛在顧客生活型態與未消費行為導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家馨 (2002) 。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以台北市大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謝涵淳 (2008) 。臺北市參與網球運動者涉入程度與休閒需求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淑芬 (2001) 。已婚職業婦女與全職家庭婦女對休閒活動參與阻礙與阻礙協商策略差異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4 (2) ,63-84。
    謝清秀 (2004) 。大專網球選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謝清秀 (2004) 。大專網球選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謝驊 (2011) 。臺灣國小學童網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鍾偉志 (2006) 。認真性休閒與參與動機、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以網球活動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嘉義縣。
    鐘瓊珠 (1997) 。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台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二、英文資料
    Alexandris, K., Carroll, B. (1997). An analysi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based on different recreational sport participation levels: Results from a study in Greece. Leisure Science, 19 (1) , 1-15.
    Alexandris, K., Kouthouris, & Grouios, George (2002). Perceived constraints on recreational sport participation: investigat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intrinsic motivation,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a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4 (3) , 233-252.
    Alexandris, K., Kouthouris, C., Funk, D. & Chatzigianni (2008).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isure constraints, involvement and attitudeinal loyalty among Greek recreational skiers. 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 8 (3) , 247-264.
    Boothby, J., Tungatt, M. F., & Townsend, A. R. (1981). Ceasing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y: reported reas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3, 1-14.
    Chubb, M. and Chubb, H. (1981). One-third of our time?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Coble, T. G., Selin, S. W., & Erickson, B. B. (2003). Hiking alone: Understanding fear, negotiation strategies and leisure experienc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5 (1) , 1-22.
    Crawford D. W., & Godbey G.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 9 (2) , 119-127.
    Crawford D. W., Jackson E. L., & Godbey G. (1991). A hierarchica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 13 (4) , 309-320.
    Gilbert, D., & Hudson S. (2000). Tourism demand constraints-A skiing particip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7 (4) , 906–925.
    Hawkins, B. A., Peng, J., Hsieh, C. M., & Eklund, S. J. (1999). Leisure constraints: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construct development. Leisure Sciences, 21, 179-192.
    Henderson, K., Stalnaker, D., & Taylor, G. (1988). The relationalship between barriers to recreaction and gender-role personality traits for wome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 (1) , 69-80.
    Hubbard, J., & Mannell R. C. (2001). Testing competing models of the leisure constraint negotiation process in a corporate employee recreation setting. Leisure Sciences, 23 (3) , 1456–163.
    Iso-Ahola, S.E. & Weissinger, E. (1987). Leisure and Boredom. Journal of social andclinical psychology, 5 (3) , 356-364.
    Jackson E. L., Crawford D. W., & Godbey G. (1993). Negotiation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 15 (1) , 1-11.
    Jackson, E. L. (1990). Variation in the desire to begin a leisure activity: Evidence of antecedent constrai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2 (1) , 55-70.
    Jackson, E. L. (2000). Will research on leisure constraints still be releva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 (1) , 62-68.
    Jackson, E. L., & Dunn, E. (1988). Integrating ceasing participation with other aspects of leisure behavior.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 (1) , 31-45.
    Jackson, E. L., & Rucks, C. (1995). Negotiation of leisure constraints by junior-high and high-school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7 (1) , 85-105.
    James, K. (2000). “You can fell them looking at you”: The experiences of adolescentgirls at swimming pool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 (2) , 262-280.
    Kay, T., & Jackson, G. (1991). Leisure despite constraint: The impact of leisure constraints on leisure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 (4) , 301-313.
    Mannell, R.C. & Kleiber, D.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Venture Publishing, Inc. state College, PA.
    Prochaska, J. O., & DiClemente, C. C. (1982). Transtheoretical therapy: Toward a more
    integrative model of change.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9,
    276-288.
    Prochaska, J. O., & Velicer, W. F. (1997).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2 (1) , 38-48.
    Raymore, L., Godbey, G., & Eye A. (1993). Nature and proces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 empirical test. Leisure Science, 15 (2) , 99-113.
    Samdahl, D. M., & Jekubovich, N. J. (1997). A critique of leisure constraints: Comparative analyses and understanding.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 (4) , 430-452.
    Scott, D. (1991). The problematic nature of participation in contract bridg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group-related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 13 (4) , 321-336.
    Searle, M. S., & Jackson, E. L. (1985b). Socioeconomic variations in perceived barriers to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among would-be participants. Leisure Sciences, 7, 227-249.
    United states tennis association (2012) . About NTRP & Self-Rating. Web site http://www.usta.com/Play-Tennis/USTA-League/Information/ratings.
    White, D. D. (2008). A structur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negotiation in outdoor recreation. Leisure Sciences, 30, 342-359.

    下載圖示
    QR CODE